- 年份
- 2024(7185)
- 2023(10670)
- 2022(8960)
- 2021(8580)
- 2020(6973)
- 2019(16268)
- 2018(15624)
- 2017(30920)
- 2016(16045)
- 2015(17992)
- 2014(17795)
- 2013(17623)
- 2012(16318)
- 2011(14850)
- 2010(14663)
- 2009(13901)
- 2008(13848)
- 2007(12056)
- 2006(10702)
- 2005(10014)
- 学科
- 济(66069)
- 经济(66000)
- 业(45404)
- 管理(45138)
- 企(35094)
- 企业(35094)
- 方法(30464)
- 数学(27701)
- 数学方法(27494)
- 中国(23844)
- 银(23107)
- 银行(22962)
- 行(21621)
- 制(21111)
- 财(18944)
- 贸(17781)
- 贸易(17764)
- 农(17721)
- 易(17342)
- 融(16551)
- 金融(16551)
- 业经(13540)
- 度(12567)
- 制度(12564)
- 策(12279)
- 业务(11249)
- 务(11194)
- 财务(11181)
- 财务管理(11157)
- 险(11114)
- 机构
- 大学(223542)
- 学院(222107)
- 济(109469)
- 经济(107626)
- 管理(88615)
- 研究(77582)
- 理学(74728)
- 理学院(74045)
- 中国(73628)
- 管理学(73290)
- 管理学院(72869)
- 财(54222)
- 京(46292)
- 财经(42449)
- 经(39030)
- 科学(38879)
- 中心(37178)
- 所(36755)
- 经济学(36248)
- 研究所(32807)
- 经济学院(32751)
- 财经大学(32140)
- 江(31878)
- 北京(30149)
- 银(29925)
- 农(29615)
- 银行(28732)
- 融(28132)
- 金融(27725)
- 院(27568)
- 基金
- 项目(140513)
- 科学(114070)
- 基金(107741)
- 研究(107666)
- 家(91361)
- 国家(90661)
- 科学基金(79372)
- 社会(73990)
- 社会科(70465)
- 社会科学(70450)
- 基金项目(55004)
- 省(49282)
- 教育(48389)
- 自然(47772)
- 自然科(46753)
- 自然科学(46743)
- 自然科学基金(46001)
- 资助(45421)
- 划(42873)
- 编号(41602)
- 成果(34488)
- 部(34270)
- 国家社会(32183)
- 重点(31229)
- 教育部(30661)
- 发(29996)
- 中国(29616)
- 人文(29604)
- 创(29536)
- 性(28632)
- 期刊
- 济(116644)
- 经济(116644)
- 研究(80696)
- 融(46378)
- 金融(46378)
- 中国(43852)
- 财(40134)
- 管理(33105)
- 农(26763)
- 科学(26637)
- 学报(24615)
- 财经(22059)
- 经济研究(20916)
- 大学(20437)
- 学学(19302)
- 经(18919)
- 教育(17952)
- 业经(16901)
- 农业(16630)
- 技术(16568)
- 贸(16290)
- 国际(15843)
- 问题(15060)
- 世界(13094)
- 理论(11854)
- 技术经济(11006)
- 统计(10408)
- 实践(10332)
- 践(10332)
- 现代(10096)
共检索到3547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谭政勋 李丽芳
本文利用无效率项非单调变化且存在异方差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我国商业银行1994-2013年的效率,并从货币政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银行风险承担与效率的关系。如果把没有扣除不良贷款的总贷款作为产出,会系统性高估成本效率、低估利润效率;如果不考虑资本投入,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均会被高估;年均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走势基本一致,且与我国银行制度改革、宏观经济周期波动较为吻合。我国不仅存在银行风险承担渠道,而且具有连续性和顺周期性;货币政策不仅直接影响银行风险承担与效率,而且通过风险承担渠道间接影响效率。我国银行风险承担对效率的影响并非单调,而是存在倒u型关系,从提升银行效率的角度来看,存在最优的风险承担。...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风险承担 效率 货币政策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培 吕德宏 黄亦炫
基于2002—2012年中国11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利用SBM超效率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GMM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下中国商业银行超效率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样本银行的超效率水平逐年提高且差异不大,超效率水平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下商业银行的超效率均呈现负向关系且影响显著;风险承担因素对银行超效率的测量十分重要,并且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下的银行超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从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时,应在宏观层面审慎监管风险承担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风险承担 商业银行 超效率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培 吕德宏 黄亦炫
基于 2002—2012年中国 11家主要上市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利用 SBM超效率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 GMM模型,研究了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下中国商业银行超效率的影响问题。结果表明:样本银行的超效率水平逐年提高且差异不大,超效率水平呈现倒“U”型变化趋势;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下商业银行的超效率均呈现负向关系且影响显著;风险承担因素对银行超效率的测量十分重要,并且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下的银行超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因此,从促进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的角度而言,中央银行进行货币政策调整时,应在宏观层面审慎监管风险承担下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
关键词:
货币政策;风险承担;商业银行;超效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周晶 陶士贵
本文基于中国16家上市银行2013-2016年的季度数据,利用无效率项非单调变化且存在异方差的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了样本银行的利润效率和成本效率,并从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视角切入,利用两步系统广义矩估计法分析了中国实施传统货币政策的同时,结构性货币政策与银行风险承担及银行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传导的银行风险承担渠道在中国是存在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能够影响银行风险承担和效率。银行风险承担对其利润效率的影响并不是单调的,两者为倒U型关系,因此从提高银行利润效率的角度考虑,存在最优的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维达 于一
基于2000~2008年10家中国上市银行数据,本文引入了Z指数衡量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并对外资银行进入、外资参股与上市银行Z指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与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承担之间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外资银行进入之初能够降低银行风险,当外资银行资产份额达到及超过1.94%的临界值后,导致风险增加;在现行参股比例约束下,引入境外战略投资者并没有显著提升银行治理水平,外资参股增加了中国商业银行风险。此外,高股权集中度会削弱治理机制作用,放大风险。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晓明 隗群林 贾江帆 孙士猛
本文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银行流动性管理较好,而部分股份制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流动性隐患,系统流动性风险呈现上升趋势;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均造成中国的流动性收紧,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系统流动性风险。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构建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及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水平监测体系,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勇 邓坤
本文利用我国2004~2013年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样本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系统GMM方法,实证研究了货币政策、银行竞争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了我国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的存在性,并且商业银行的竞争力越强,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越强,但是该因素对其影响相对较弱,两者的交互项对商业风险承担行为影响不显著。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勒纳指数 系统GMM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吴琼 刘凯頔
本文基于2007—2014年间我国58家城市商业银行的年度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动态系统GMM模型实证分析我国货币政策对城商行的影响效应。结果显示,货币政策与城商行的主动风险承担呈正相关而与其被动风险承担呈负相关关系;资本充足率越高的城商行抵御货币政策冲击的能力越强,对货币信号的敏感性越低。城商行的异质性特征亦显著影响货币政策对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规模较大、盈利能力较强的城商行的主动风险承担会增加,被动风险承担则会降低。货币政策传导受到银行风险承担渠道的分散和弱化是我国货币政策效果欠佳的原因之一,货币当局制定政策应综合考虑各传导渠道效应,并根据宏观经济状况与银行资本充足率水平制定货币政策与宏观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赵旭霞 李双建
准确量化商业银行风险承担,是有效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首要前提和重要保障。基于2007-2022年中国377家商业银行微观数据,利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分析方法,本文实证测度了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风险管控效应和利润追逐效应的叠加作用最终导致银行实际风险承担高于前沿风险承担24.63%,即银行存在过度风险承担状况。通过细分样本分析发现,样本期间银行一直处于过度风险承担状态,且表现出较强的类型及规模异质性,即农村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小规模商业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相对较高。本文研究还发现,银行竞争程度加剧会显著增加银行过度风险承担,支持“竞争-脆弱性”假说;金融创新能够削弱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程度,验证了“金融创新促进论”假说。本文研究不仅有助于科学地评判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状况,且对于当前维护金融系统稳定以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肖卫国 崔亚明 尹智超
本文在测度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水平的基础上,运用面板EGLS模型研究了数量型和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以及该影响是否因商业银行异质性特征而不同。结论为:按银行类型来分,我国银行效率水平由高到低分别为股份制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由于我国企业以间接融资为主,贷款需求的价格弹性低、居民储蓄比重高,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和利率水平的上升均会使商业银行效率提高,并且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效率的影响会受银行规模、资本状况、盈利能力和银行性质的制约。在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向价格型工具为主、数量型工具为辅的转变时期,我们建议政策制定者要认识到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效率影响的差异,以及...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小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学术界认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长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金融危机的发生。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高达12744亿元(不良贷款率1.67%)。同时不良贷款还将以40%左右的增速持续增长。因此,针对当前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屡创新高的事实,本文据此开展货币政策与当前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承担渠道在我国是否存在及其综合影响机制是什么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小兵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学术界认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长期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致使金融危机的发生。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高达12744亿元(不良贷款率1.67%)。同时不良贷款还将以40%左右的增速持续增长。因此,针对当前货币政策风险承担渠道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屡创新高的事实,本文据此开展货币政策与当前金融风险之间的关系,以及风险承担渠道在我国是否存在及其综合影响机制是什么等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余静文 吴滨阳
数字金融是信息技术、数据协作与传统金融服务模式相结合的新一代金融服务业态。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在科技赋能下加速了数字化转型步伐。基于2012-2018年中国84家代表性商业银行的数据,采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作为数字金融的代理变量,研究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收敛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对数字金融的反应更加敏感,大型股份制银行和国有行则更加审慎,数字金融对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收敛作用最大。数字金融缓解了长尾客户缺乏抵押和征信不足的痛点问题,提高了中小银行风险识别能力,降低了风险管理成本,使其信贷决策更加科学。最后提出关于商业银行进一步提升数字化风险管理能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江曙霞 陈玉婵
考虑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我国货币政策的重要工具,本文在D-L-M模型中引入了法定存款准备金,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发现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取决于银行资本状况。接着利用我国14家上市银行的季度数据,采用门限面板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紧缩的货币政策对银行风险承担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资本 风险承担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曹廷求 朱博文
货币政策和银行治理作为影响银行风险的外部诱因和内部机制,都影响到了商业银行的风险承担行为。本文采用2003~2010年中国105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考察了银行治理如何影响货币政策传导的风险承担渠道,分析了不同治理机制在货币政策条件下对于银行风险的影响以及不同治理机制如何影响银行风险对货币政策反应的异质性。结果显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和CEO权力与银行风险负相关,而第一大股东性质和董事会规模与银行风险成显著正相关关系,董事会的独立性与以不良贷款率衡量的银行风险显著负相关,各银行治理变量影响到了银行风险对于货币政策的敏感度。
关键词:
货币政策 银行治理 银行风险 风险承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