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76)
2023(9952)
2022(8370)
2021(7871)
2020(6582)
2019(15742)
2018(15100)
2017(29429)
2016(15319)
2015(17552)
2014(16995)
2013(17198)
2012(16297)
2011(15090)
2010(15114)
2009(14244)
2008(14481)
2007(12567)
2006(11287)
2005(10581)
作者
(43593)
(36305)
(36126)
(34663)
(23669)
(17386)
(16401)
(14215)
(13872)
(13076)
(12901)
(12439)
(11764)
(11724)
(11676)
(11441)
(10672)
(10657)
(10529)
(9859)
(9295)
(8965)
(8614)
(8493)
(8386)
(8169)
(8120)
(7567)
(7366)
(7068)
学科
(76054)
经济(75963)
管理(40644)
(39275)
方法(37789)
数学(33515)
数学方法(33259)
(31987)
企业(31987)
中国(21756)
(21417)
银行(21271)
(20014)
(19985)
(17785)
(16524)
(15988)
贸易(15970)
(15909)
金融(15908)
(15403)
业经(14027)
(13794)
(11522)
制度(11515)
地方(10988)
农业(10942)
理论(10757)
(10668)
(10205)
机构
大学(234026)
学院(225260)
(108674)
经济(107020)
管理(86189)
研究(83137)
理学(74006)
理学院(73191)
管理学(72190)
中国(71851)
管理学院(71761)
(51494)
(50154)
科学(44717)
财经(41433)
(41093)
(38130)
研究所(37283)
中心(37269)
经济学(37175)
(35342)
经济学院(33609)
(32557)
北京(32413)
财经大学(31482)
(29216)
(29009)
师范(28793)
业大(28254)
农业(27816)
基金
项目(145873)
科学(117593)
基金(112466)
研究(107146)
(97688)
国家(96994)
科学基金(83317)
社会(73669)
社会科(70192)
社会科学(70175)
基金项目(57854)
自然(51121)
(50641)
自然科(50039)
自然科学(50022)
教育(49482)
自然科学基金(49238)
资助(47426)
(44703)
编号(39513)
(35963)
成果(33852)
重点(33500)
国家社会(32904)
教育部(31805)
(30868)
中国(30709)
(30236)
人文(29706)
大学(28711)
期刊
(112484)
经济(112484)
研究(77949)
中国(44269)
(38438)
(37526)
金融(37526)
学报(33096)
科学(32602)
管理(32276)
(30721)
大学(26193)
学学(24383)
财经(22451)
教育(21449)
经济研究(20418)
(19304)
农业(19234)
技术(16623)
(16210)
问题(15404)
国际(14746)
世界(14267)
业经(14217)
(11890)
统计(11684)
技术经济(11564)
理论(10909)
(10067)
商业(9751)
共检索到353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敬学  
本文基于随机前沿理论,在对模型设定进行经验检验的基础上,评估了中国15家主要商业银行在1997-2006年间的利润效率及其变化趋势。经验结果表明,样本期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效率有所提高,但是政府主导的金融改革并未造就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商业银行,因此利润效率的增长表现出缓慢性。与此同时,长期以来的政府管制使得中国银行业利润效率的增长表现出同步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金清  吴有红  
本文在运用SFA法测度我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效率的基础上对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影响商业银效率的"阙值效应"进行经验分析,并进一步考察了外资银行进入水平的适度性。研究发现:外资银行进入水平对商业银效率的影响存在"阙值效应",但该效应并未因商业银行产权性质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同时发现,自我国加入WTO以来,外资银行进入水平总体上位于适度区间内,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本土商业银行效率产生了积极作用。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顾海峰  郑婷  
通过分析中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分布现状,设计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2009-2013年16家上市银行作为样本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效率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商业银行信贷效率较高,处于绝对领先地位,而中小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相对较低。并以此为依据,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规模水平、资产质量、风险控制能力等层面给出了提升商业银行信贷效率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鸿卫  韩忠伟  张蓉  
本文利用中国26家商业银行1999—200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净利差率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揭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行为的影响。结论如下:(1)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行为影响显著,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定价行为影响逐渐减弱;(2)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正逐步形成,其中以2004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影响最为明显;(3)经营区域限制因素对商业银行净利差决定因素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建辉  岳娟丽  
笔者基于2008—2017年我国30家主要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使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SFA)估算出银行成本效率,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实证研究了存款市场约束对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就存款市场数量约束看,公司定期存款比重的增加对银行成本效率并无显著影响,但公司活期存款比重的上升却有利于提高银行成本效率;个人定期和活期存款占比的增加均对银行成本效率的提升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就存款市场价格约束看,以利息支出占比为代理变量的存款市场价格约束对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异常显著,价格约束效应明显。就不同类型银行间差异看,公司类存款比重的上升对大型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无明显数量约束效应,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数量约束效应相当显著;个人类存款占比的增加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成本效率不存在明显数量约束效应,但对大型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数量约束效应十分突出;存款市场价格约束对大型商业银行成本效率的影响不显著,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却产生了显著的价格约束效应。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扬  何建敏  
为了揭示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深度财务报告和面板回归模型验证了流动性创造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显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表内流动性创造对第二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较小,并且对各层次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均大于表外;表外流动性创造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最后,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科目和风险承担的变化特征讨论了流动性创造上调的可行性,并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高波  李言  李萌  
降低杠杆率是中国经济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根据美国的经验,在不同经济部门之间进行杠杆转移是降低杠杆率的有效策略。结合中国各部门的杠杆率情况,通过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提高住户部门的杠杆率,成为实施杠杆转移策略的可操作选项,但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将会影响商业银行风险,进而影响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概率。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会通过信贷和抵押品价值效应两个渠道发挥降低商业银行风险的作用,但该作用会受到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和房价变动的影响。利用2000—2015年65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采用Z值测度商业银行风险,检验了住房抵押贷款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当商业银行的住房抵押贷款规模较大时,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作用显著;当房价上涨且变动幅度较小时,增加住房抵押贷款规模对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作用显著。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林川  曹国华  
由于商业银行的经营业务和经营状况与一般行业企业存在差异,所以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状况存在特殊性。本文利用2001~2009年间中国的101家商业银行相关数据,以可计量呆账费用法和避免盈余损失法测度了商业银行盈余管理程度,同时从前景理论视角对中国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存在明显的盈余管理现象,盈余管理分布与一般行业企业的分布状况并不相同,另外前景理论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行为,商业银行低于阈值时表现为喜好风险,高于阈值时表现为规避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陈伟平  张娜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监管部门借鉴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不具有风险敏感性的杠杆率指标作为对资本充足率监管的补充,以限制银行体系的杠杆过度累积。本文基于2005~2016年期间中国67家商业银行的微观数据,采用动态面板数据GMM估计方法实证检验杠杆率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杠杆率监管的风险吸收能力超过风险激励效应,有助于抑制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过度扩张,降低风险偏好;基于巴塞尔协议Ⅲ视角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管理办法》新规实施,有利于弥补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不足,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杠杆率监管对商业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具有异质性,资产规模越大、流动性水平越高的商业银行,杠杆率监管对风险承担的抑制作用越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诣民,何静,李村璞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会满  
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商业银行总体效率的现状。进而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借鉴。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传谌  齐树天  
本文以中国十四家商业银行1996年至2003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它们的成本/利润效率状况和演进趋势。经验结果表明,所有制改革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积极作用,而政府对于国有制商业银行的挽救和调整在降低其成本方面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商业银行部门控制成本的能力显然要好于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样本期内成本效率水平的稳步提高与利润效率水平的加速下降形成鲜明对比。本文讨论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如何提高和强化商业银行的赢利功能正在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课题。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会满  
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商业银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本文尝试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找出国有和股份制两类商业银行之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而明确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同时,本文也试图为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提供一个基于实证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使相关政策建议更具有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迟国泰  孙秀峰  芦丹  
基于随机前沿法原理,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本文评估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在1998—2003年间的成本效率情况,并按考虑贷款产出质量的2003年成本效率情况对各银行排序。实证研究结论为(1)中国商业银行总体的成本效率并不很差;(2)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处于上升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保持波动攀升趋势;(3)贷款产出质量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在考虑产出质量时,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明显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南成  王蒙  
本文基于2006~2012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商业银行效率,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整体呈递增趋势,但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显著低于股份制银行。本文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市场规模、银行产权能够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且充足的资本率、良好的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能够显著提升商业银行效率,但国有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效率的提升。本文运用DEA分析法检验了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背后动因,为我国监管部门及商业银行管理者提高银行运营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