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22)
2023(8090)
2022(6630)
2021(6429)
2020(5308)
2019(12169)
2018(11750)
2017(21912)
2016(11157)
2015(12735)
2014(11784)
2013(11693)
2012(10970)
2011(10030)
2010(9813)
2009(9191)
2008(9144)
2007(8036)
2006(7126)
2005(6521)
作者
(30515)
(25483)
(25299)
(24065)
(16257)
(12019)
(11349)
(9768)
(9665)
(8877)
(8777)
(8397)
(8249)
(8237)
(8099)
(7910)
(7596)
(7318)
(7293)
(6839)
(6223)
(5965)
(5964)
(5738)
(5720)
(5691)
(5671)
(5441)
(5161)
(4978)
学科
(44499)
经济(44458)
(33418)
管理(33298)
(28814)
企业(28814)
方法(19434)
(19298)
银行(19152)
(17928)
中国(17205)
数学(17003)
数学方法(16915)
(16616)
技术(15051)
(11933)
金融(11933)
技术管理(11817)
(11614)
贸易(11595)
(11251)
(10208)
(10125)
制度(10118)
业经(9956)
(9856)
业务(9804)
银行制(8437)
(7755)
(7508)
机构
大学(155753)
学院(152525)
(74719)
经济(73663)
管理(59237)
研究(57059)
中国(52615)
理学(50373)
理学院(49809)
管理学(49310)
管理学院(48994)
(33602)
(33314)
科学(30789)
(27591)
财经(26747)
中心(26349)
研究所(25107)
经济学(25094)
(24712)
(23331)
经济学院(22562)
(21990)
北京(21684)
(21085)
财经大学(20343)
(20226)
银行(20179)
(18721)
农业(18444)
基金
项目(101119)
科学(82759)
基金(77785)
研究(74972)
(67978)
国家(67500)
科学基金(58654)
社会(51448)
社会科(49106)
社会科学(49097)
基金项目(40376)
(36513)
自然(36123)
自然科(35428)
自然科学(35422)
自然科学基金(34893)
教育(33682)
(31726)
资助(30721)
(28143)
编号(26661)
创新(25374)
(23919)
国家社会(23234)
重点(23096)
中国(22185)
(22092)
成果(21765)
教育部(21181)
(20040)
期刊
(77442)
经济(77442)
研究(54118)
中国(35527)
(30739)
金融(30739)
管理(25766)
(25282)
科学(22410)
学报(21257)
(20904)
大学(16623)
学学(15592)
教育(14971)
经济研究(14468)
财经(14338)
农业(12680)
(12463)
技术(12300)
(11153)
国际(10741)
业经(10328)
世界(9934)
问题(9872)
科技(9339)
技术经济(8847)
(8752)
(7687)
论坛(7687)
(7030)
共检索到246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明  杨海平  
为适应国内外最新资本监管要求,并持续提高商业银行对实体经济的服务能力,同时兼顾中国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及助推金融体系改革,亟须创新商业银行资本工具。在此进程中,应坚持市场化的驱动路径,坚持审慎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可面向境内银行间债券市场与境内外资本市场,首先探索发行"减记型"二级资本工具,并合理比较发行融资成本,建立可持续资本补充渠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王恬  
本文介绍了商业银行产品创新的基本方向基本条件,并简要论述了产品创新与风险定价的关系,指出银行产品创新的过程就是定价的过程,是对原有各种要素重新组合、调整和再分配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无不与定价息息相关。银行只有对创新产品实施合理的定价,创新才不会是盲目的,创新所必须具备的“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和“创造性变革”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才能真正实现。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婷  
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发展消费信贷困境的基础上,根据消费信贷的风险特性,遵循我国渐进式改革的逻辑,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制度安排体系,即:基本制度安排——国家主导型的个人信用制度体系;辅助性制度安排——创建省市个人信用担保机构;市场化手段——逐步实现个人贷款利率市场化;强制性约束机制——形成基本的消费信贷法律法规;补充机制——硬化社会信誉机制。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何泽荣  傅瑜  
2006年12月11日,我国加入世贸组织5年过渡时期结束,中国金融业与外国金融业在中国大陆的竞争全面展开。中国金融业要能在这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是自主的、持久的金融创新。而在自主创新中,最重要的是金融产品的自主创新。本文试图对中国“入世”过渡时期结束后金融产品创新问题发表看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史小凤  
创新,是指"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通过创新建立或打破一种垄断地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说:"富有创新意识的新企业会把那些行动迟缓、墨守成规的企业赶出它们曾经长期占据的市场主导地位。"熊彼特从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角度探讨技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2006年12月8日,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家》杂志(英国)及本刊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后WTO时代中国银行市场:竞争、合作、共赢”的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中国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渣打银行、瑞银证券、高盛(亚洲)及《银行家》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金融界的高管,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地讨论。本刊特辟专栏刊登各位嘉宾的演讲内容,以飧读者。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妍芳  
随着体验经济的到来,体验营销日益受到关注。本文结合体验营销与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现状,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应该进行以体验为基础的营销创新。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郝继伦  
构建现代商业银行制度始终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核心所在,而"体制内存量改革"又是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主体内容。目前,"体制内存量改革"面临着多重障碍。在多重障碍约束下,存量改革的常规思路,即"体制内存量纵向变革"均存在严重的缺陷性、片面性和不可行性,无法实现专业银行商业化改革。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制度创新的新捷径:"体制内存量横向裂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君  
使用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度量方法度量1997~2006年间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并对效率进行回归,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在产权结构改革中引入的外资股份是否对银行的效率产生了正的效应。度量出的效率表明:国有四大银行在成本效率上具有优势,但是在利润效率上不具有优势。这反映出国有银行存在的政府补贴优势和收入管理效率低下。回归结果显示:外资股份的存在的确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效率,但是这种效率并不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兴惠  杨永生  
我国加入WTO后 ,外资银行必然以其发达的表外业务与我国落后的表外业务竞争 ,近期花旗银行的一项保理业务就令爱立信倒戈。因此 ,有必要对我国表外业务发展的现状和效益影响及制度创新进行研究 ,走金融创新之路 ,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利润增长方式的转换 ,增强我国商业银行的国际竞争力和风险防范能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超  王海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均超过以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市场涌现出了新问题,如监管机构的指标设计依然单一固化、不良资产的化解效率受到制约、市场交易中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不良资产法律体系尚需完善等。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时代不良资产市场的需要,新时期不良资产的化解应有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制约我国不良资产风险有效化解的因素,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化解不良资产风险的新思路。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天   王晓亮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不利于其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而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抑制作用有所降低;此外,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贷款溢价较高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施行差异化监管策略;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业务转型,减少对存款的依赖,实现从存贷业务向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转变。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冯郦君  
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是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专家学者,为此纷纷撰文,介绍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经验。它山之石,固可攻玉,但我国近代商业银行历尽坎坷而累积的经验教训弥足珍贵。 我国商业银行兴起于甲午战后,发达于民国初年(1912——1927),本世纪20年代走向鼎盛,不仅形成了“南三行”、“北四行”、“四小行”等银行集团,而且涌现出了张嘉璈(公权)、陈光甫(辉德)、李铭(馥荪)、周作民、徐新六、钱新之等金融巨子,他们筚路蓝缕,开中国商业银行之先河;其壮举可歌可泣。笔者因此不揣浅陋,将其业绩写出来,以示来者,不妥之处,敬请更正。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国强  
加入WTO ,中国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章论述了中国商业银行获得的发展机遇。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与外资银行存在较大差异 ,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战略性对策 :( 1)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银行制度 ;( 2 )逐步实行混业经营模式 ;( 3)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4 )建立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 5 )建立规范的个人信用制度 ;( 6 )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