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15)
2023(16213)
2022(14075)
2021(13755)
2020(11515)
2019(26836)
2018(26463)
2017(51168)
2016(28178)
2015(32127)
2014(31962)
2013(31554)
2012(29548)
2011(26738)
2010(27023)
2009(25257)
2008(25457)
2007(22798)
2006(20715)
2005(19072)
作者
(81818)
(67633)
(67320)
(64258)
(43794)
(32223)
(30674)
(26511)
(25969)
(24775)
(23254)
(23206)
(21906)
(21706)
(21537)
(20811)
(20269)
(19954)
(19662)
(19389)
(17198)
(16738)
(16471)
(15496)
(15232)
(15149)
(15126)
(15103)
(13788)
(13550)
学科
(108423)
经济(108285)
管理(86673)
(79655)
(67687)
企业(67687)
方法(48370)
数学(40918)
数学方法(40302)
中国(31991)
(31446)
(30074)
(28660)
(26148)
银行(26001)
(24510)
业经(24445)
(24379)
(22759)
贸易(22743)
(22066)
(20184)
金融(20182)
(20012)
财务(19927)
财务管理(19879)
地方(19862)
农业(19402)
理论(19330)
(19329)
机构
大学(402971)
学院(398056)
(161614)
经济(157838)
管理(156765)
研究(139077)
理学(132228)
理学院(130705)
管理学(128477)
管理学院(127733)
中国(113979)
(88644)
科学(84281)
(79113)
(71333)
(64935)
研究所(64321)
中心(63850)
(61510)
财经(61178)
北京(57417)
业大(56228)
(55585)
(53446)
师范(53006)
农业(50590)
(49833)
(49789)
经济学(48214)
财经大学(45365)
基金
项目(256435)
科学(201123)
研究(189097)
基金(186362)
(162023)
国家(160651)
科学基金(136954)
社会(117825)
社会科(111558)
社会科学(111527)
基金项目(97506)
(96649)
自然(88940)
教育(87045)
自然科(86867)
自然科学(86844)
自然科学基金(85307)
(82805)
资助(78662)
编号(77305)
成果(65465)
(57865)
重点(57248)
(53746)
课题(53622)
(52213)
教育部(49628)
创新(48766)
科研(48748)
大学(48323)
期刊
(186323)
经济(186323)
研究(127749)
中国(82867)
(62082)
学报(62046)
管理(61840)
(59475)
科学(58234)
(50412)
金融(50412)
大学(47301)
教育(46287)
学学(43964)
农业(39664)
技术(33640)
财经(30847)
经济研究(28516)
业经(28248)
(26417)
问题(23995)
图书(22604)
(22188)
(21104)
理论(20759)
国际(19637)
技术经济(19501)
实践(18643)
(18643)
现代(18553)
共检索到6260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邯玥  田高良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商业银行业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无国界竞争的时期。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提出的必然要求,不断建立和扩充海外分支机构也就成为各大商业银行一种有效地进入国际金融市场的战略措施。本文从中国商业银行海外分支机构运作和管理的角度,分析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经营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德胜  雷家  冯宗宪  
中国商业银行在资本管理方面存在着资本补充渠道少、资本充足率不足、资本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在2004年6月26日正式颁布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在深入分析监管资本充足率要求和经济资本配置效率要求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中国政府、监管当局和商业银行应共同努力,通过股份制改造、增加附属资本、调整资产组合结构、降低税负、提高盈利水平等对策拓宽商业银行的资本补充渠道、优化资本结构、提高资本充足率。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邯玥  田高良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提出的必然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主要方式,接着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的现状,指出了中国商业银行国际化发展在发展方式、治理结构、风险控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曾俭华  
本文采用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TFP)对2004~2009年13家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测评,并就国际化经营对上述银行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际化经营对于中国商业银行效率提高有积极影响,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在国际化进程初期应以服务原有客户为基点,分享其贸易结算、投资收益;在缺乏客户基础的地区新设海外分支机构、发放贷款等纯资产业务扩张上保持谨慎;通过发展非利息收入转变海外收入增长方式,实现海外业务稳步扩张和良性循环。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文忠平  周圣  史本山  
有效的风险管理是银行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基于商业银行在业务拓展中均衡收益风险的思想,本文重点探讨了RAROC的内涵与实质,从银行实务应用的角度提出不同管理目的下的实用RAROC计量模型。同时针对模型测算中面临的数据提取、匹配、分摊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指出实用的计量模型、完备的基础数据库和业务部门支持是RAROC系统建设的三大关键要素,并给出系统构建的相关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克  彭建刚  
采用实证方法,分析综合化经营对中国24家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在控制相关变量后,得出结论:综合化经营对增强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有利。根据综合化经营与风险之间的"U"型关系,在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应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并加快完善综合化经营的相关制度与法律框架;监管部门应加强综合化经营对风险影响的动态监测,以防范过度综合化经营所造成的风险。鉴于综合化经营对地方性银行的稳定性没有提高作用,综合考虑其抗风险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应采用不同的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邹克  彭建刚  
采用实证方法,分析综合化经营对中国24家商业银行稳定性的影响。在控制相关变量后,得出结论:综合化经营对增强全国性商业银行的稳定性有利。根据综合化经营与风险之间的"U"型关系,在现阶段,我国银行业应积极推进综合化经营,并加快完善综合化经营的相关制度与法律框架;监管部门应加强综合化经营对风险影响的动态监测,以防范过度综合化经营所造成的风险。鉴于综合化经营对地方性银行的稳定性没有提高作用,综合考虑其抗风险能力和服务地方经济的功能,应采用不同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戴国强  
加入WTO ,中国商业银行机遇与挑战并存 ,文章论述了中国商业银行获得的发展机遇。指出了面临的挑战主要是产权制度和经营模式与外资银行存在较大差异 ,提出了具体可操作的战略性对策 :( 1)建立产权明晰的现代银行制度 ;( 2 )逐步实行混业经营模式 ;( 3)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 4 )建立中国的存款保险制度 ;( 5 )建立规范的个人信用制度 ;( 6 )建立科学的人才激励机制。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国莉  
加入WTO后,中资与外资银行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人才的竞争、客户的竞争和业务项目的竞争三个方面;中资银行将面临经营体制、理念、管理基础、资本效率、贷款结构和经营环境等方面的挑战;应面对挑战,相应地采取深化改革、更新理念、科学管理、业务创新、盘活资产、调整结构和改善经营环境等对策。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超  王海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均超过以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市场涌现出了新问题,如监管机构的指标设计依然单一固化、不良资产的化解效率受到制约、市场交易中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不良资产法律体系尚需完善等。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时代不良资产市场的需要,新时期不良资产的化解应有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制约我国不良资产风险有效化解的因素,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化解不良资产风险的新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锡明  
在商业银行经营中,我们经常会讲到三个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而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一味追求效益性,银行的经营安全就会遭受威胁,这种经营也不一定具有可持续性,相反,一点风险都没有了,盈利肯定会受影响,这也不符合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原则。流动性管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亦春  孙君明  
2008年以来,在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中国经济已进入调整周期,这对商业银行的经营带来了许多影响。本文首先分析了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趋势,认为此次经济调整在短期内难以结束;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调整所引起的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深入剖析了造成商业银行经营不利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净息差收窄、中间业务收入增速减缓和信贷资产质量下降;最后,本文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应对宏观经济调整的四个建议:强化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拓宽中间业务收入渠道、坚持特色定位和品牌经营、加强风险预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梁伟  胡利琴  胡燕  
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大案要案频繁发生,如何进行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已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重要的一环。鉴于操作风险独有的特点,本文提出了对操作风险进行评级的思想,并就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级进行了探讨。本文采用网络分析法进行操作风险评级,并给出了关键风险指标和关键风险诱因及其权重,在此基础上对样本银行操作风险进行评级。
[期刊] 征信  [作者] 陶圣禹  杨挺  
因我国放开利率管制较晚,商业银行利率风险控制能力较弱,加强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控制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选取利率敏感性缺口模型作为分析方法,整理出14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2007年至2013年的混合数据,结合绝对缺口指标和利率敏感性缺口率指标,纵向与横向地分析其存在的利率敏感性缺口大小和风险控制状况,总结归纳我国商业银行在利率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与现状来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郭婷婷  尚金峰  
随着我国商业银行跨国经营的开展,越来越多的业务受到国别风险的影响。国别风险与商业银行从事国内业务时遇到的一般风险有显著区别,表现形式更加复杂与多样,它将降低跨国投资的预期收益,并且沿着债务链迅速传导到世界其他国家。国别风险的出现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商业银行必须有效识别、准确评估国别风险,设定国别风险限额,维护敞口计量模型和评级模型,根据国别风险的变化及时调整模型,对客户给予风险提示和预警,依据客户所在国家、客户类型、所属行业、信用等级、客户规模等因素制定不同类型客户的准入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