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70)
- 2023(14235)
- 2022(11965)
- 2021(11180)
- 2020(9463)
- 2019(21522)
- 2018(20770)
- 2017(39677)
- 2016(21369)
- 2015(23870)
- 2014(23595)
- 2013(23532)
- 2012(22046)
- 2011(19969)
- 2010(19761)
- 2009(18497)
- 2008(18588)
- 2007(16573)
- 2006(14186)
- 2005(12986)
- 学科
- 济(88097)
- 经济(88006)
- 管理(56344)
- 业(55778)
- 企(43728)
- 企业(43728)
- 方法(42105)
- 数学(37733)
- 数学方法(37437)
- 中国(26093)
- 农(23621)
- 银(23138)
- 银行(22992)
- 制(22985)
- 财(22951)
- 行(21658)
- 贸(20700)
- 贸易(20687)
- 易(20073)
- 学(19293)
- 业经(17890)
- 融(17389)
- 金融(17387)
- 农业(15739)
- 地方(14410)
- 务(14225)
- 财务(14206)
- 财务管理(14172)
- 企业财务(13474)
- 度(12975)
- 机构
- 大学(313408)
- 学院(309743)
- 济(133676)
- 经济(131197)
- 管理(114488)
- 研究(112877)
- 理学(98953)
- 理学院(97733)
- 管理学(96154)
- 管理学院(95576)
- 中国(90906)
- 科学(70056)
- 京(66518)
- 农(63591)
- 财(60167)
- 所(58771)
- 研究所(54110)
- 中心(51673)
- 农业(51026)
- 业大(50516)
- 财经(48912)
- 江(44810)
- 经(44776)
- 经济学(43185)
- 北京(41910)
- 院(39842)
- 经济学院(39241)
- 范(38663)
- 师范(38135)
- 财经大学(36774)
- 基金
- 项目(210392)
- 科学(164604)
- 基金(155993)
- 研究(145026)
- 家(140141)
- 国家(139039)
- 科学基金(116601)
- 社会(94557)
- 社会科(89813)
- 社会科学(89786)
- 基金项目(82344)
- 省(79086)
- 自然(77044)
- 自然科(75349)
- 自然科学(75319)
- 自然科学基金(74065)
- 划(68773)
- 教育(65994)
- 资助(64004)
- 编号(54962)
- 重点(48414)
- 部(47609)
- 发(45006)
- 成果(44039)
- 创(43748)
- 科研(41557)
- 创新(41140)
- 国家社会(40727)
- 计划(40318)
- 教育部(40211)
- 期刊
- 济(138048)
- 经济(138048)
- 研究(91769)
- 学报(58456)
- 中国(57694)
- 农(56787)
- 科学(51184)
- 财(46043)
- 大学(42644)
- 学学(40757)
- 融(40625)
- 金融(40625)
- 管理(39053)
- 农业(36850)
- 教育(25014)
- 财经(24942)
- 经济研究(24645)
- 技术(22105)
- 经(21426)
- 业经(21421)
- 业(20824)
- 问题(18832)
- 贸(18181)
- 国际(16539)
- 版(16406)
- 世界(15377)
- 技术经济(14893)
- 业大(14672)
- 商业(14326)
- 理论(14325)
共检索到4575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由于商业银行自身激进的资产负债业务管理,加上监管机构有意预警流动性风险,及国际资本流入的突然下降共同导致商业银行在6月份普遍流动性紧张。这次事件初步暴露了商业银行的经营风险,其盈利能力将出现拐点,对证券市场有负面影响。商业银行要顺应诸如货币政策目标回归本位、利率市场化、激活货币信贷存量等宏观经济政策导向,未雨绸缪,做好化解潜在风险预案。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紧张 利率市场化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田素华
中国经济中的流动性过剩广泛存在于商业银行并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过于依赖利息收入,对非利息收入业务开发缓慢或者受到限制,是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过剩的根本原因。缺乏信用风险定价能力不能充分行使存贷款利率定价自主权、商业银行全面实施股份制改造、外资银行进入和外商直接投资持续大规模流入及骨干企业产能资金双重过剩等因素,是引起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的直接原因。存款相对过剩会降低银行经营利润,恶化其资产风险构成。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在强化市场管理机制的基础上提高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权,以及进一步发展股票市场,改善外资经济结构等,有助于缓解中国商业银行存款过剩压力。
关键词:
存款过剩 产能过剩 非利差收入 股票市场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交通银行课题组 连平 孙兆斌 徐光林
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国内资本市场调整以及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中国商业银行应重视对流动性的预测和管理。本文在明确区分宏观经济流动性与商业银行流动性内涵的基础上,采用非负约束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利用1997年-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银行流动性受主要内外部因素影响的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2003年到2007年,无论大银行还是小银行,其流动性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利率和资本市场对银行业流动性的影响最显著,而物价和M2增速对银行业流动性的影响则不显著。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当前及未来一段时期内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
关键词:
流动性 综合评价 主成分分析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都富
现有的对流动性过剩原因分析多数是从定性的角度进行。事实上,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成因复杂,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上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因素加以实证分析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结论。由实证分析结果可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是多种因素造成的,包括宏观上的外汇占款过大、居民储蓄率过高等,也包括微观上的金融市场结构不合理、直接融资相对份额不高、商业银行在经营上过于依赖存贷业务等。因此,既要改革汇率形成机制,适当抑制出口,同时也要完善社会保障机制,促进消费。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田素华
中国商业银行存款相对贷款的显著过剩会降低其经营利润,也预示着可能发生的金融违约风险。克服流动性过剩对中国商业银行不利影响的关键包括两个方面:(1)银行自身需要从流动性和企业产能“双重过剩”的现实出发,调整存量和增量贷款的构成及规模,提高贷款风险防范能力,并改进严重依赖以利息收入业务为主体的传统经营方式,通过兼并重组、金融创新和同业合作等途径,实现金融服务和客户对象的多元化,形成特色经营。(2)改进商业银行的宏观经营环境,全面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度开放商业银行经营范围,切实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自主地位。
关键词:
存款过剩 非利差收入 利率市场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马天 王晓亮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商业银行资本结构不利于其流动性创造水平的提高。在二者共同作用下,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效果更为明显,而商业银行资本结构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抑制作用有所降低;此外,商业银行的资产规模、不良贷款率对其流动性创造能力的提升有着较为明显的负向作用,但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的影响不明显。因此,我国应加大对贷款溢价较高企业的信贷投放力度,对不同性质的商业银行施行差异化监管策略;同时,商业银行要加快业务转型,减少对存款的依赖,实现从存贷业务向中间业务的盈利模式转变。
关键词:
利率市场化 商业银行资本结构 流动性创造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贺强
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对市场流动性具有重要影响。近年来,商业银行为提高盈利水平,强化了期限错配,加剧了流动性紧张。商业银行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在追求利润增长的同时,必须要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战略导向,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监管部门要完善顶层设计,丰富调控策略和手段,用改革和创新的思维,破解流动性难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 金融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牛锡明
在商业银行经营中,我们经常会讲到三个原则,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而安全性和效益性之间总是存在一定的冲突,如果一味追求效益性,银行的经营安全就会遭受威胁,这种经营也不一定具有可持续性,相反,一点风险都没有了,盈利肯定会受影响,这也不符合风险和收益的匹配原则。流动性管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童频 丁之锁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易志强
金融危机反映了银行在面对资金压力时持有的流动性资产不足,同时也凸显了银行流动性监管的重要性。为了建立既能够确保金融体系稳定,又能够兼顾银行盈利能力最大化目标的监管标准,有必要对银行流动性资产对业绩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本文利用2003~2010年中国14家上市商业银行数据,检验了流动性资产对于银行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性资产和银行业绩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而且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和十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行为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流动性 业绩 金融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仇高擎
预计2012年商业银行资产增速较为平稳,息差基本保持稳定,资产质量不会显著恶化,经营业绩呈现温和增长态势2011年,主要得益于生息资产平稳增长、净息差继续反弹和中间业务快速发展等因素,商业银行净利润持续较快增长。2012年,国际经济金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邓超 周峰 唐莹
采用中国银行业2007~2014年数据,实证研究过度贷款对中国银行业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银行业整体来看,贷款过度增长率、不良贷款率均与流动性创造呈显著正向关系,证实了流动性螺旋假说。就不同银行类型而言,贷款过度增长率与流动性创造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不受银行类型影响;不良贷款率与流动性创造之间的关系因银行类型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率越高,其流动性创造也越高;而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而言,二者存在着显著的负向关系。相关结论可为银行监管当局制定合理的信贷与流动性监管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
过度贷款 不良贷款率 流动性创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晓明 隗群林 贾江帆 孙士猛
本文研究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对中国商业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银行流动性管理较好,而部分股份制银行存在较为严重的流动性隐患,系统流动性风险呈现上升趋势;美联储加息和缩表均造成中国的流动性收紧,显著提高商业银行的系统流动性风险。相关监管部门应尽快构建银行系统流动性风险测度指标,及银行业系统流动性风险水平监测体系,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引发的系统性金融危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韩扬 何建敏
为了揭示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基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深度财务报告和面板回归模型验证了流动性创造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的关联性。实证结果显示: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对实体经济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表内流动性创造对第二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较为显著,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较小,并且对各层次产业增长的促进作用均大于表外;表外流动性创造对第一产业的促进作用不显著。最后,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科目和风险承担的变化特征讨论了流动性创造上调的可行性,并结合实证结果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
流动性创造 动态面板回归 资产负债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四军 谢艳兵
本文利用多元回归技术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提出了提升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政策建议与管理措施,供中国银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商业银行管理层决策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