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51)
- 2023(8863)
- 2022(7585)
- 2021(7264)
- 2020(6232)
- 2019(14968)
- 2018(14526)
- 2017(28260)
- 2016(15054)
- 2015(17651)
- 2014(17623)
- 2013(17952)
- 2012(16991)
- 2011(15637)
- 2010(15379)
- 2009(14642)
- 2008(14820)
- 2007(13321)
- 2006(11530)
- 2005(10730)
- 学科
- 济(70278)
- 经济(70218)
- 业(37657)
- 管理(37309)
- 方法(35166)
- 数学(32114)
- 数学方法(31896)
- 企(28260)
- 企业(28260)
- 中国(20565)
- 银(20364)
- 银行(20219)
- 制(19050)
- 行(18943)
- 农(17977)
- 贸(16187)
- 贸易(16174)
- 易(15671)
- 财(15587)
- 融(14025)
- 金融(14023)
- 学(13158)
- 业经(12565)
- 农业(11668)
- 度(11614)
- 制度(11605)
- 地方(10811)
- 业务(10123)
- 和(9821)
- 环境(9492)
- 机构
- 大学(228467)
- 学院(223629)
- 济(105300)
- 经济(103479)
- 管理(83693)
- 研究(82974)
- 理学(71216)
- 中国(70931)
- 理学院(70394)
- 管理学(69347)
- 管理学院(68923)
- 京(49352)
- 科学(47986)
- 财(46792)
- 所(42699)
- 农(41524)
- 研究所(38994)
- 中心(38346)
- 财经(37823)
- 经济学(35267)
- 经(34575)
- 农业(33178)
- 江(32641)
- 业大(32198)
- 经济学院(32012)
- 北京(31973)
- 院(28793)
- 财经大学(28350)
- 范(27679)
- 师范(27420)
- 基金
- 项目(144472)
- 科学(113565)
- 基金(108070)
- 研究(103808)
- 家(94894)
- 国家(94220)
- 科学基金(79251)
- 社会(68209)
- 社会科(64848)
- 社会科学(64829)
- 基金项目(55887)
- 省(52118)
- 自然(49807)
- 自然科(48688)
- 自然科学(48671)
- 自然科学基金(47873)
- 教育(46954)
- 资助(46165)
- 划(45618)
- 编号(39970)
- 部(34238)
- 重点(33103)
- 成果(32758)
- 发(31490)
- 国家社会(29926)
- 中国(29730)
- 创(29490)
- 教育部(29318)
- 科研(28211)
- 创新(27880)
- 期刊
- 济(109295)
- 经济(109295)
- 研究(72220)
- 中国(42456)
- 农(36804)
- 学报(35598)
- 财(35400)
- 融(34985)
- 金融(34985)
- 科学(32953)
- 管理(28760)
- 大学(26689)
- 学学(25191)
- 农业(23467)
- 财经(19669)
- 经济研究(19332)
- 技术(17783)
- 教育(17646)
- 经(16924)
- 业经(15340)
- 问题(15200)
- 贸(15105)
- 业(14227)
- 国际(13695)
- 世界(13181)
- 统计(12397)
- 技术经济(12350)
- 理论(11909)
- 实践(10496)
- 践(10496)
共检索到3438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倪海江 万迪昉
本文用非参数的DEA产出前沿面构造出曼奎斯特(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模型,DEA产出Malmquist可分解为效率变化指数和技术变化指数。并应用该模型时中国14家商业银行1998-2002年的生产率进行了分析,得出中国商业银行生产率在考察期内是提高的,但技术进步对生产率提高的作用要大于代表管理水平的效率变化指数对生产率提高的作用。同时也得出,生产率的提高与所有制结构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DEA 生产率指数 商业银行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晓玲 张宝山
本文基于1999~2006年中国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非参数DEA模型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现下降趋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微观和宏观模型,检验了各影响因素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实证结果表明资产市场份额、GDP增长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向作用,资产费用率、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利润增长率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负向作用,产权结构的多元化有利于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柯孔林 冯宗宪
文章利用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测算了中国14家商业银行2000-2006年的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并构建Panel Data模型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2000-2006年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平均增长率为4.88%,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国有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比股份制商业银行高,ATM与POS投资对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正影响,自有资本比例有利于改善商业银行生产效率,而存贷款比例、规模、资产费用率与商业银行生产效率提高没有显著联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谭磊 李文君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识别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来源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结合两阶段SBM方向距离函数和Luenberger指数的加性特点,利用一种与商业银行开源、节流和降“坏”相关的多维分解方法,对2014—2020年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动能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呈增长趋势,受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和规模效率的综合影响,开源动能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源泉,开源技术效率和开源规模效率提升是核心动力;从时间维度看,2017年之前,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源于开源动能、节流动能与降“坏”动能的综合贡献,2017年后主要源于开源动能,节流动能与降“坏”动能的贡献逐渐消失;分类别看,不同类型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开源动能方面。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柯孔林 冯宗宪
针对传统的ML指数不具有传递性特征并且面临潜在的线性规划无解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度模型:全域Malmquist-Luenberger生产率指数,重新估算了不良贷款约束下中国商业银行2001~2010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其分解,并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0.73%,股份制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国有控股银行,其主要来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银行体制改革对其技术效率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影响逐渐减弱,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宏观调控政策和审慎监管措施对中国商业银行技术进步具有负面影响;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收敛趋势,非利息收入结构的优化有助于国有控...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茜 蒲勇健 黄森
本文运用三阶段Malmquist指数对我国商业银行2004—2008年的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环境变量对我国商业银行的投入变量有显著的影响,传统的Malmquist方法高估了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变化指数、技术进步变化指数以及技术效率变化指数;我国银行业在2004—2008年间出现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这主要源于技术进步的作用;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我国银行业整体生产率大幅度下降,但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要小于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赵旭
本文运用非参数Malmqusit方法实证考察了1999 ̄2005年在银行产出定义中考虑中间业务时对中国商业银行生产率变化的影响,并把生产率分解为效率变化和技术进步。结果表明,当在银行产出中不考虑中间业务时,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每年平均增长率为6.6%,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率为7.1%,而考虑中间业务时生产率年增长率为8.8%,技术进步指数年均增长率为8.5%。不考虑中间业务,则会低估银行生产率水平,而考虑中间业务活动往往会导致估计的银行生产率水平的增加。考虑中间业务对银行技术进步影响比较大,而对效率似乎不显著。最后作者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段永瑞 黄鹂彬 张艳霞
应用DEA模型对我国16家上市银行2006~2013年的效率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国有银行效率持续低于股份制银行,且近年来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未减小,金融危机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要高于国有商业银行;通过计算MAlMquist指数及其两层分解效率评价了研究期间各银行的生产率、技术效率及技术水平的变化,2006~2013年间中国商业银行整体生产率呈上升趋势,2010年以来,国有银行虽然生产率有所提高,但是技术效率却在不断下降;对MAlMquist指数进一步分解得到,大部分商业银行在2010~2012年技术前沿面是完全向前推进的,技术水平整体提高,但是部分银行在2008~2010,以及2012~201...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凯艺 卞元超
本文测算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存贷期限错配缺口,分析存贷期限错配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缓慢增长态势,且存在较大的流动性盈余;期限错配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特征;存贷期限错配对商业银行效率改善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其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且这两方面的影响亦均表现出非线性特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宋凯艺 卞元超
本文测算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存贷期限错配缺口,分析存贷期限错配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考察期内,中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呈缓慢增长态势,且存在较大的流动性盈余;期限错配对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种影响呈现出显著的倒U形特征;存贷期限错配对商业银行效率改善的影响显著为负,对其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显著为正,且这两方面的影响亦均表现出非线性特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王雪萍 张成虎
基于12家商业银行1997~2005年间的数据,对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和最优投入规模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是正的,且其大小受银行规模和时间的影响;四大商业银行信息技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小于中小规模商业银行;银行整体的信息技术资本边际生产率随时间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四大商业银行信息技术投资已经超过了最优规模,而中小商业银行尚未达到最优规模。四大商业银行应该着重提高信息技术资本的利用率,完善互补机制,而中小商业银行应进一步加大信息技术的投资量。研究结果证明,当前“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在我国商业银行中并不成立。
关键词:
商业银行 信息技术 边际生产率 最优规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仲深 王春宇
利用2004—2009年我国15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DEA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法,测算了商业银行的Malmquist生产率指数及其分解指数。结果显示:我国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中,技术进步指数的下降幅度较大,纯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和规模效率变化指数略有升高。在此基础上,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进出口总额和货币供应量增长率对我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有正向作用,国内生产总值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有显著的负向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孟飞 张晓岚 张超
本文收集了2003—2010年24家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首先通过构建随机前沿生产模型,对中国银行业的技术效率进行测算,然后利用TFP分解模型对商业银行TFP增长的驱动因素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整体来说,中国银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所有年份均实现了明显的增长。相对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在研究初期并没有显示出明显的优势,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TFP增长率开始不断上升,并逐渐赶超中小型银行。通过对TFP增长率的分解计算,技术效率变化和要素配置效率变化对中国银行业TFP增长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技术进步的影响并不明显,而规模效率变化的负面作用最为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技术效率 技术进步 配置效率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国平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具有显著顺周期性,且金融危机时期顺周期性更强,其主要原因在于银行杠杆率的分子分母与经济周期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并且经济周期对杠杆率分母的正向影响大于分子;规模越大、流动性越高的银行,杠杆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好、存贷比越大的银行,杠杆率则越低。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侯晓辉 李婉丽 王青
本文利用个体效应与非效率项分离的SFA面板数据模型,估计了2001~2008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技术效率指数、技术变化指数与规模效率指数,进而测算了广义Malmquist全要素生产率指数,并探讨了所有制属性、战略引资与市场势力对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商业银行全要素生产率的年均增长率为2.75%,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在短期内,战略引资给银行的全要素生产率带来了显著的负面影响;市场集中度与全要素生产率显著负相关,而商业银行相对市场份额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则不存在显著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