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4)
- 2023(13119)
- 2022(11374)
- 2021(10861)
- 2020(9050)
- 2019(21370)
- 2018(20777)
- 2017(40720)
- 2016(21564)
- 2015(24706)
- 2014(24284)
- 2013(24322)
- 2012(22380)
- 2011(20317)
- 2010(19932)
- 2009(18301)
- 2008(17891)
- 2007(15282)
- 2006(13348)
- 2005(11951)
- 学科
- 济(90660)
- 经济(90559)
- 管理(60168)
- 业(57564)
- 企(47467)
- 企业(47467)
- 方法(45580)
- 数学(40435)
- 数学方法(40095)
- 中国(25618)
- 银(22080)
- 农(22019)
- 银行(21933)
- 制(21482)
- 财(21344)
- 行(20609)
- 贸(18830)
- 贸易(18815)
- 业经(18735)
- 易(18206)
- 学(17172)
- 融(16585)
- 金融(16584)
- 地方(16120)
- 农业(14737)
- 和(13849)
- 技术(13650)
- 理论(13634)
- 环境(13529)
- 务(13372)
- 机构
- 大学(309494)
- 学院(304592)
- 济(130535)
- 经济(128050)
- 管理(124424)
- 理学(108154)
- 理学院(107021)
- 管理学(105478)
- 管理学院(104934)
- 研究(103160)
- 中国(83993)
- 京(66070)
- 科学(60804)
- 财(58379)
- 所(50320)
- 财经(48039)
- 中心(46941)
- 农(46395)
- 研究所(46163)
- 经(44071)
- 业大(42926)
- 北京(42332)
- 江(41704)
- 经济学(40833)
- 范(38697)
- 师范(38374)
- 院(37174)
- 经济学院(37065)
- 农业(36587)
- 财经大学(36226)
- 基金
- 项目(210980)
- 科学(167173)
- 基金(156254)
- 研究(155545)
- 家(135295)
- 国家(134241)
- 科学基金(116037)
- 社会(100041)
- 社会科(95026)
- 社会科学(95004)
- 基金项目(82746)
- 省(78479)
- 自然(74567)
- 自然科(72866)
- 自然科学(72851)
- 自然科学基金(71597)
- 教育(70951)
- 划(66959)
- 资助(65326)
- 编号(62032)
- 成果(50113)
- 部(48302)
- 重点(46605)
- 发(44144)
- 创(43856)
- 教育部(42104)
- 课题(42075)
- 国家社会(41975)
- 创新(40914)
- 人文(40701)
- 期刊
- 济(133496)
- 经济(133496)
- 研究(95275)
- 中国(54652)
- 学报(45292)
- 管理(44360)
- 科学(43195)
- 财(41731)
- 农(40776)
- 融(38709)
- 金融(38709)
- 大学(34831)
- 学学(32684)
- 教育(31144)
- 农业(27403)
- 技术(24830)
- 财经(23756)
- 经济研究(22791)
- 经(20147)
- 业经(20044)
- 问题(17531)
- 理论(16309)
- 贸(15537)
- 图书(15248)
- 技术经济(14973)
- 业(14821)
- 实践(14767)
- 践(14767)
- 科技(14002)
- 世界(13870)
共检索到44565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孙轶卿 于鑫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我国商业银行分行能力及分行关键成功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绩效和能力是分行成功的标志,其中能力的作用更为明显;总行、领导、经营策略、管理与文化、人力资源等5类因素为分行关键成功因素;银行中高层领导对分行关键成功因素的认识各有侧重;分行能力要素之间存在明显的因果驱动关系。鉴于此,本文建议我国商业银行抓住分行能力建设的关键因素,从基础能力培育入手,渐次提升分行能力,促进分行成功和银行核心能力的形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易会满
本文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实证分析,揭示出中国商业银行总体效率的现状。进而对影响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战略路径,以期为决策部门提供借鉴。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效率 市场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传谌 齐树天
本文以中国十四家商业银行1996年至2003年的数据为样本,研究了它们的成本/利润效率状况和演进趋势。经验结果表明,所有制改革产生了一定意义上的积极作用,而政府对于国有制商业银行的挽救和调整在降低其成本方面则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中国商业银行部门控制成本的能力显然要好于其创造利润的能力,样本期内成本效率水平的稳步提高与利润效率水平的加速下降形成鲜明对比。本文讨论的一个重要含义是:如何提高和强化商业银行的赢利功能正在成为中国金融改革的主要课题。
关键词:
中国 商业银行 成本/利润效率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易会满
效率是银行竞争力的集中体现,效率的提高和成本的有效控制是商业银行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所在。本文尝试在实证研究结论的基础上,找出国有和股份制两类商业银行之间的效率差距,并分析影响商业银行效率的相关因素,进而明确提高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的途径和应采取的措施。同时,本文也试图为中国商业银行效率研究提供一个基于实证的分析框架和方法,使相关政策建议更具有现实基础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市场结构 企业组织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迟国泰 孙秀峰 芦丹
基于随机前沿法原理,利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模型,本文评估了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行在1998—2003年间的成本效率情况,并按考虑贷款产出质量的2003年成本效率情况对各银行排序。实证研究结论为(1)中国商业银行总体的成本效率并不很差;(2)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处于上升趋势,股份制商业银行则保持波动攀升趋势;(3)贷款产出质量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有明显的负面影响,在考虑产出质量时,国有商业银行成本效率明显落后于股份制商业银行。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南成 王蒙
本文基于2006~2012年我国上市商业银行数据,通过数据包络分析法计算商业银行效率,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我国商业银行效率整体呈递增趋势,但国有商业银行效率显著低于股份制银行。本文进一步实证检验发现,商业银行经营稳定性、资产质量、盈利能力、市场规模、银行产权能够显著影响商业银行经营效率,且充足的资本率、良好的资产质量及盈利能力、市场占有率能够显著提升商业银行效率,但国有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商业效率的提升。本文运用DEA分析法检验了商业银行效率差异的背后动因,为我国监管部门及商业银行管理者提高银行运营效率提供了经验证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股份制银行 效率 DEA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严太华 郝岩
自中国2001年12月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中国的金融市场逐步地开放,外资银行逐步进入中国市场,金融市场的开放对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必定带来一定的影响。本文采用随机前沿方法,针对我国10家商业银行2001-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测度我国商业银行在这段时期内的成本效率,结论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成本效率在近年来有所提升,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平均成本效率相差不大,并在不断接近。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成本效率 SFA方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诣民,何静,李村璞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巍 满媛媛 曹晨
本文采用基于混合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利用14家商业银行2001~2009年数据,分阶段分析了非利息业务对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中介功能转型的绩效及其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非利息业务收益率与外资银行渗入度、市场份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银行营业费用比率成正相关,绩效产生主要依赖于银行绩效的延续性。银行转型中也应增加对外开放程度,转变以往的"粗放型"增长方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杜莉 王锋
范围经济是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前提条件。利用中国商业银行 1 994- 1 999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结论可以发现 ,中国金融业的运营中同时存在着范围经济和范围不经济的现象。并且 ,范围经济系数与银行资产规模呈正相关关系 ,规模较大的银行在扩大经营范围时更容易获得范围收益。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范围经济 研究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志辉 樊莉
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使得系统性风险的溢出效应受到普遍关注,同时也暴露出主流的风险度量方法VAR存在重大缺陷。论文借鉴最新的CoVaR方法以及分位数回归技术,衡量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价,实证研究发现:第一,国有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价大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第二,无条件风险价值VaR和条件风险价值之间没有必然关联,以VaR为核心指标的现行监管政策不能有效防范系统性风险溢价;第三,银行的值不仅受金融体系共同风险冲击的影响,还受银行自身特质的影响。
[期刊] 预测
[作者]
孙秀峰 迟国泰
本文以1998~2007年的14家中国商业银行为样本,在考虑银行成本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之间相互干扰的情况下,应用联立方程组分析了多种内生因素对三类银行效率的交叉影响。这统筹考虑了一种内生要素对银行多种效率的不同影响,可解决银行多类效率影响因素分析中顾此失彼的问题。实证表明:(1)中国商业银行应注重存款、固定资产等内部资源配置的有效性;(2)增加银行非信贷业务比重对改善中国银行业效率具有积极意义;(3)存贷比、贷款占比、利息支出比、不良贷款率、分支机构资产量等五个指标对中国商业银行各类效率具有显著影响;(4)规模效率对中国商业银行业的成本效率和技术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周光宇 杨博
为了检验资本充足性管制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水平的影响,本文在国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联立方程模型。根据这个模型,采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进行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管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好的银行,还是资本充足情况较差的银行在资本充足性管制的压力下都提高了资本充足率;资本充足性管制促进了商业银行风险的降低。不过,由于多数银行已超过资本充足性管制中的最低标准,该标准产生的管制效应正在减弱。
关键词:
资本充足性管制 资本充足率 风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丁忠明 胡志强
商业银行不同于其他企业,董事会治理对于商业银行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上市银行的实证分析,试图对中国商业银行董事会治理进行研究,为中国商业银行治理提供理论帮助和实践范式。
关键词:
商业银行 董事会 治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吴栋 周建平
本文采取SFA方法估计了我国14家商业银行1998年-2005年成本效率、标准利润效率和可替代利润效率;以所估计的效率作为评价标准,通过考察这些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银行效率的关系,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的选择问题。实证结果表明,国家在战略性地调整商业银行股权结构时应采用国有法人股的方式,而不是国家直接持股的方式,允许具备一定条件的外国战略投资者充当商业银行的第2和(或)第3大股东;在减持国有股过程中,相当多因素未清楚前,国家对4大国有商业银行仍应绝对控股,控股比例最好在58%-74%,对其它商业银行持股比例最好不要在10%-12%以避免银行效率陷阱。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银行效率 股权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