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74)
- 2023(14451)
- 2022(12557)
- 2021(12148)
- 2020(10001)
- 2019(23652)
- 2018(23134)
- 2017(45195)
- 2016(24016)
- 2015(27164)
- 2014(26692)
- 2013(26518)
- 2012(24568)
- 2011(22111)
- 2010(21803)
- 2009(19826)
- 2008(19370)
- 2007(16574)
- 2006(14558)
- 2005(13005)
- 学科
- 济(96845)
- 经济(96733)
- 管理(64777)
- 业(61966)
- 企(50762)
- 企业(50762)
- 方法(44448)
- 数学(38922)
- 数学方法(38567)
- 中国(27847)
- 农(25735)
- 制(23803)
- 银(22888)
- 财(22866)
- 银行(22741)
- 行(21440)
- 业经(20790)
- 学(20149)
- 贸(19306)
- 贸易(19289)
- 地方(19270)
- 易(18688)
- 融(17255)
- 金融(17253)
- 农业(17018)
- 和(15173)
- 环境(14748)
- 理论(14582)
- 务(13992)
- 财务(13931)
- 机构
- 大学(338026)
- 学院(332703)
- 济(139742)
- 经济(136960)
- 管理(133743)
- 研究(116279)
- 理学(115901)
- 理学院(114575)
- 管理学(112830)
- 管理学院(112231)
- 中国(93087)
- 京(73287)
- 科学(70108)
- 财(62170)
- 所(57382)
- 农(53465)
- 中心(52759)
- 研究所(52757)
- 财经(50708)
- 业大(48291)
- 北京(46844)
- 江(46694)
- 经(46371)
- 范(44018)
- 师范(43634)
- 经济学(43009)
- 院(42188)
- 农业(42054)
- 经济学院(38841)
- 州(38321)
- 基金
- 项目(231122)
- 科学(182806)
- 基金(170494)
- 研究(169349)
- 家(149090)
- 国家(147642)
- 科学基金(126750)
- 社会(108239)
- 社会科(102583)
- 社会科学(102557)
- 基金项目(90971)
- 省(86400)
- 自然(82148)
- 自然科(80244)
- 自然科学(80225)
- 自然科学基金(78833)
- 教育(76677)
- 划(74022)
- 资助(70329)
- 编号(67877)
- 成果(54690)
- 部(52239)
- 重点(51432)
- 发(49047)
- 创(47728)
- 课题(46118)
- 国家社会(45140)
- 教育部(45052)
- 创新(44585)
- 科研(44173)
- 期刊
- 济(147798)
- 经济(147798)
- 研究(103868)
- 中国(61714)
- 学报(51655)
- 科学(49446)
- 管理(47911)
- 农(47730)
- 财(45223)
- 融(39405)
- 金融(39405)
- 大学(39308)
- 学学(36812)
- 教育(34124)
- 农业(32195)
- 技术(26679)
- 财经(24759)
- 经济研究(24469)
- 业经(22618)
- 经(21150)
- 问题(19641)
- 图书(17733)
- 业(17564)
- 理论(16914)
- 贸(16001)
- 科技(15725)
- 技术经济(15653)
- 世界(15417)
- 资源(15303)
- 实践(15268)
共检索到491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魏洪福
近几年中国银行业高额的利润引发社会对其净利差的关注,本文通过对中国45家商业银行净利差及其合理水平的估算和比较分析,发现其基本处于合理水平,所能容忍的利差下降空间即使存在也非常有限。对净利差结构的分析表明降低商业银行的资产费用率以及提高其非利差收益率是对净利差进行调节的重要条件。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 水平 结构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开国 李涛 何兴强
:本文运用Ho和Saunders(1981)提出的银行净利差(netinterestmargin)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并进行拓展,引入了平均运营成本、资产规模和其它因市场不完美引起的因素,采用1996—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决定净利差的因素包括:市场竞争结构、平均运营成本、风险厌恶程度、贷款比率、交易规模、隐含利息支付、准备金的机会成本、管理效率、资产规模等。实证结果不仅对商业银行本身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增加利润具有重要的价值,而且对政府监管部门制定政策提高社会福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文章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一些政策含义...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 决定因素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何娜 李泽广
净利差是现阶段中国商业银行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水平的高低可以反映出商业银行竞争程度与市场化程度的进展。本文在总结归纳出利差水平决定的"成本驱动效应"、"风险溢价效应"和"规模效应"之后,通过实证分析检验不同效应在中国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水平中的决定作用。结论支持了后两种效应:风险溢价效应是影响净利差水平的最主要因素,不同规模的商业银行净利差水平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银行应提高对自身各种风险的计量能力,并逐步建立适度微调自身净利差水平的机制,使其成为应对环境变化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期刊] 预测
[作者]
隋聪 纪兴宇 迟国泰
随着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和负债类业务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实现利润增长,商业银行发展传统业务与非传统业务相结合的业务多元化模式非常重要。本文定义了两个层面的业务多元化,并研究了业务多元化对净利差的影响。通过引入变量非利息收入占比反映非传统业务的发展程度,揭示非传统业务对传统业务净利差的影响。通过引入变量交易及金融衍生品收入占比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反映不同种类的非传统业务多元化对净利差的影响。本文采用2003~2010年80家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净利差)与非传统业务(非利息收入)间存在交叉销售的现象。与交易及金融...
关键词:
业务多元化 净利差 交叉销售 非传统业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鸿卫 韩忠伟 张蓉
本文利用中国26家商业银行1999—2006年的数据,实证检验了商业银行净利差率影响因素及其变化,揭示了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行为的影响。结论如下:(1)资本充足性监管对商业银行利率定价行为影响显著,基准利率对商业银行定价行为影响逐渐减弱;(2)商业银行自主定价能力正逐步形成,其中以2004年利率市场化改革措施影响最为明显;(3)经营区域限制因素对商业银行净利差决定因素产生一定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张媛媛 张宗益
本文利用我国21家商业银行1999—2007年的数据,检验了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因素,并具体分析了国有银行、股份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影响因素包括违约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水平、风险厌恶程度、暗含利息支付、非利息储备的机会成本、管理质量、市场份额和政策因素,2004年央行改革对国有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净利差有显著影响。最后,本文针对政策、战略等方面对各类商业银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 面板数据 影响因素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闫强
净利息收益率作为衡量成本收入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对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选取我国10家上市银行为研究样本,以样本银行主要生息资产和付息负债为对象,以净利息收益率作为考核银行净利息收入能力的指标,实证分析了金融危机后我国商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净利息收益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生息资产的收益率,特别是银行贷款及垫款业务的规模、结构及定价能力的差异是净利息收益率差异的根本原因。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压力不断增加,相信净利息收益率指标的应用将更加深入广泛。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牟怡楠 周好文
我国银行业存贷款基准利率由人民银行制定,商业银行在基准利率一定浮动范围内享有定价权,基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银行存贷款定价的这种特点,本文分别从存贷款利率差和商业银行净利差两个层面对我国银行业利差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无论是对利差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还是这些因素影响利差的方式,都表现出我国银行业的特殊性。在存贷款基准利率差层面,经济增长等因素与利率差在一定程度上呈现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相关关系。而在商业银行层面,风险因素没有在利差中得到体现,单纯依靠规模扩张及相伴的规模不经济等问题制约着我国商业银行向国际先进银行的真正转变。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利率 存贷基准利率差 净利差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曹志鹏 安亚静
选取2010~2016年中国51家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非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做市商模型,通过欧拉数指数函数和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利率市场化指标,实证研究了利率市场化对中国商业银行利差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程度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利差呈现缩窄趋势;利率市场化对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其对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利差影响显著,而对国有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利差影响不显著;交易规模、运营成本,中间收入占比对中国商业银行利差的影响也较为显著,这些因素对不同规模商业银行利差影响存在异质性。以利差来维持盈利水平的经营模式难以为继,商业银行务必要加大金融创新力度,调整业务结构,提高非利息比例,寻求新的盈利空间。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唐旭
2006年12月8日,由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银行家》杂志(英国)及本刊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题为“后WTO时代中国银行市场:竞争、合作、共赢”的国际研讨会。会议邀请到了中国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以及渣打银行、瑞银证券、高盛(亚洲)及《银行家》杂志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金融界的高管,就上述议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地讨论。本刊特辟专栏刊登各位嘉宾的演讲内容,以飧读者。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君
使用商业银行成本效率和利润效率的度量方法度量1997~2006年间中国商业银行的效率,并对效率进行回归,考察中国商业银行在产权结构改革中引入的外资股份是否对银行的效率产生了正的效应。度量出的效率表明:国有四大银行在成本效率上具有优势,但是在利润效率上不具有优势。这反映出国有银行存在的政府补贴优势和收入管理效率低下。回归结果显示:外资股份的存在的确提高了商业银行的效率,但是这种效率并不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成本效率 利润效率 外资银行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焕鹏 严太华
运用2003~2011年82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商业银行转嫁所得税负担的行为。全样本和不同子样本的分析结果都证实了我国商业银行存在转嫁所得税的行为,但是不同样本转嫁所得税的方式有所不同。国有及股份制银行在所得税征收之前率先将所得税负担转嫁出去,其所得税负担与净利息收入、非利息收入不相关,与营业成本和贷款损失准备呈倒U型关系。城市商业银行主要通过提高经营效率和降低贷款损失准备转嫁所得税负担,其所得税负担与净利息收入、营业成本和贷款损失准备呈U型关系,与非利息收入负相关。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所得税负担 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丽华
本文探讨了决定中国商业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并对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模式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说明:从全国来看,年前净利差、违约风险、风险厌恶程度、银行规模和GDP增长率是影响银行净利差的主要因素。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净利差模式有所不同,突出表现在:违约风险和GDP增长率对国有商业银行不显著,但对股份制商业银行显著。银行规模、机会成本和管理质量对股份制商业银行不显著,但对国有商业银行显著。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影响因素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郭梅亮 徐璋勇
自20世纪70年代末金融自由化尤其是利率市场化以来,利率在金融市场中的资源配置作用日益明显,净利差也已成为衡量金融中介机构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关于净利差决定因素也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对学界关于净利差的测算、决定因素的理论模型以及在不同区域内的实证研究进行了系统整理。在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通过对商业银行净利差各种决定因素的梳理有利于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水平,提高监管效率,也有助于对我国渐进式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效果进行评价。
关键词:
商业银行 净利差 利率市场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齐雪野 李卓霖
本文选取9家有代表性的商业银行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其2002-2011年间的效率动态变化。结果发现,国有控股的五大银行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效率显著高于五大银行,但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利息收入效率和非利息收入效率明显低于综合效率,利息收入效率值不断下降。
关键词:
商业银行 技术效率 DEA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