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0)
2023(4419)
2022(3601)
2021(3633)
2020(2949)
2019(7241)
2018(6983)
2017(13234)
2016(6763)
2015(7974)
2014(7733)
2013(7900)
2012(7331)
2011(6883)
2010(6528)
2009(6369)
2008(6403)
2007(5407)
2006(4865)
2005(4572)
作者
(18741)
(15676)
(15545)
(15154)
(10074)
(7481)
(7119)
(6209)
(6178)
(5568)
(5435)
(5163)
(5156)
(5064)
(4945)
(4857)
(4738)
(4482)
(4439)
(4170)
(4020)
(3780)
(3677)
(3593)
(3506)
(3503)
(3457)
(3199)
(3113)
(3089)
学科
(33550)
经济(33502)
管理(18202)
(16664)
方法(15962)
数学(14835)
数学方法(14796)
(13073)
企业(13073)
中国(12236)
(9974)
贸易(9965)
(9667)
(9656)
银行(9649)
(9239)
(8996)
(7968)
(6847)
(5749)
金融(5749)
业经(5391)
(5385)
制度(5382)
关系(5368)
(5315)
(4864)
财务(4857)
财务管理(4850)
(4732)
机构
大学(102212)
学院(98458)
(54533)
经济(53901)
研究(39800)
管理(36804)
中国(35617)
理学(31282)
理学院(30962)
管理学(30727)
管理学院(30550)
(23497)
(22486)
科学(20195)
(19543)
经济学(19351)
财经(19178)
研究所(17916)
(17856)
经济学院(17474)
中心(17108)
北京(15173)
财经大学(14630)
(14370)
(13859)
科学院(12608)
(12303)
研究中心(11835)
(11715)
金融(11565)
基金
项目(63227)
科学(51096)
基金(50469)
研究(46044)
(44460)
国家(44209)
科学基金(37489)
社会(32983)
社会科(31508)
社会科学(31505)
基金项目(25461)
自然(22527)
自然科(22061)
自然科学(22055)
资助(21832)
自然科学基金(21727)
教育(20260)
(19362)
(18092)
中国(17145)
(16577)
编号(15828)
国家社会(15761)
教育部(14599)
重点(14468)
(13432)
人文(13220)
成果(13055)
(12893)
社科(12637)
期刊
(55066)
经济(55066)
研究(35455)
中国(18876)
(18250)
(15979)
金融(15979)
管理(14206)
科学(14163)
学报(13599)
(12481)
经济研究(11064)
大学(10743)
财经(10590)
学学(10128)
(9293)
(9234)
国际(8568)
世界(8513)
农业(8291)
问题(7659)
技术(6562)
业经(6223)
(5960)
教育(5462)
技术经济(5198)
统计(4810)
理论(4559)
经济问题(4425)
(4134)
共检索到1552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彦斌  周业安  
本文使用 Lucas 模型计算了中国商业周期的福利成本,提出了基于习惯形成的商业周期福利成本计算模型,发现引入习惯后,虽然福利成本增大了几倍,但是仍然不到2个百分点。跨国比较的结果显示,中国消费波动性的福利成本大约是美国福利成本的22倍。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刘超  王海军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转型的深度和广度均超过以往。新时代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市场涌现出了新问题,如监管机构的指标设计依然单一固化、不良资产的化解效率受到制约、市场交易中的信息化建设滞后、不良资产法律体系尚需完善等。不良资产的传统处置模式已无法完全适应新时代不良资产市场的需要,新时期不良资产的化解应有新思路。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当前不良资产市场的发展现状,研究制约我国不良资产风险有效化解的因素,并借鉴国际经验提出了新时期化解不良资产风险的新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丁友刚  严艳  
本文以2002—2016年间88家商业银行为样本,实证考察了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行为的周期效应。研究发现,中国商业银行贷款拨备计提行为存在明显的顺周期性;这种顺周期性在经济上行时期会传导至信贷市场从而放大信贷供给,但在经济下行时期由于受到宏观货币政策调控的影响,贷款拨备行为对信贷供给的影响甚微。进一步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周期下,银行竞争程度对银行贷款拨备与信贷关系的影响具有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为商业银行全面竞争新时代下建立前瞻性拨备制度,完善贷款拨备监管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吴国平  
本文实证分析中国商业银行杠杆率与经济周期的关系。结果表明,2004~2013年,中国商业银行的杠杆率具有显著顺周期性,且金融危机时期顺周期性更强,其主要原因在于银行杠杆率的分子分母与经济周期之间的显著相关性,并且经济周期对杠杆率分母的正向影响大于分子;规模越大、流动性越高的银行,杠杆率越高;盈利能力越好、存贷比越大的银行,杠杆率则越低。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冯科  刘静平  何理  
金融系统固有的顺周期性导致金融失衡的累积与释放,放大了经济的波动,加剧了系统性风险和金融不稳定,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下的逆周期政策机制,成为次贷危机后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利用VEC模型及互谱分析,探讨了中国商业银行信贷的顺周期行为现状,结果显示,在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存在顺周期行为,经济繁荣时扩张信贷,衰退时惜贷,针对该现象,本文提出了基于宏观审慎视角的逆周期资本监管建议,包括动态资本监管、前瞻的贷款损失拨备、全周期信用评级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彦斌  
当家庭对于中国经济波动具有异质性信念时,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是否会发生变化?本文试图对这一问题做出回答。研究结果表明,异质性信念从两个途径影响我们对于经济周期进行的福利评价:第一个途径是信念的异质性可以减小家庭的风险厌恶系数,从而增加家庭的风险容忍能力;第二个途径是信念的异质性改变了中央计划者对于经济波动的主观概率分布函数的形态。按照本文的这一结论以及相应的中国宏观经济数值模拟结果,中国宏观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比按照以往模型所计算的结果要略小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文彬  周宇楠  
基于省份异质性和市场不完善性,测算了中国各省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与经济增长的福利得益。两者的比较分析表明,中国省份经济周期成本不容忽视,其高于美国州级数据的估算结果,经济稳定的重要性并不弱于经济增长。空间计量结果表明,省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经济增长得益和经济稳定的相对重要性与工业化、对外开放、经济发展水平、政府规模等省份特征相关。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林浩  
本文在Lucas基准模型基础上加入了劳动时间和就业的波动,笔者发现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分为消费波动的福利损失和劳动时间波动的福利损失,并且可以把经济周期的福利损失看作消费和劳动时间错配的结果。基于宏观时间序列数据的数值计算结果显示,如果考虑到总劳动时间波动以就业波动的形式存在,估算值最大将达到4.476%,远大于基准模型0.135%的结果。此外,本文还对消除经济周期波动的收益与提升经济增长率的收益进行了比较,发现当就业率对经济波动比较敏感且风险规避系数为5时,消除经济波动的收益远大于提升长期增长率1个百分点的收益。本文的贡献在于使得经济周期成本的估算脱离风险规避系数的束缚,并且经济周期波动导致的资源错配才是经济周期成本计算的关键,本文的研究对于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关于增长还是稳定的权衡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梅波  吕朝凤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估算模型,在克服"完全有效市场"假设的缺陷的基础上,对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进行了阶段性分析。对中国在1992~2009年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估算发现,中国1952~1977年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高于1992~2009年的成本,低于1978~1991年的成本。当前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低于美国1948~2009年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中国经济决策部门仍然应该以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太明  
本文基于Lucas基准模型,采用中国1985 ̄2005年间的国家一级城乡居民消费数据、省一级居民消费数据、省一级城乡居民消费数据对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城乡间差异性、地区间差异性、地区内城乡间差异性进行定量分析,并且通过1952 ̄2005年间的国家一级居民消费数据实证分析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阶段差异性。定量研究结果显示:采用中国省一级的居民消费数据得到的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不仅大于国家一级居民消费数据估计的中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而且远远大于Lucas(1987)的估计结果;中国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存在显著的城乡间差异性、地区间差异性、地区内城乡间差异性和阶段差异性。因此,中国政府在重视经济增...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太明  
本文通过Lucas理论模型,探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得出以下结论:在取相同的相对风险规避系数情况下,中国居民消费发生的结构性变化导致1990年之后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显著小于1990年之前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中国1990年之前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是美国经济周期福利成本的4倍多,中国1990年之后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小于美国的经济周期福利成本。为尽可能减小经济周期的福利成本,中国应该坚定不移地积极进行市场化改革,从而最终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石晓军  李孟娜  
新巴塞尔协议的亲周期问题对以银行为主要融资途径的国家有着重大影响。本文利用Pennacchi等提出的盯住市场的商业银行资本比率模型和Bank-scope中我国商业银行数据,分析了1996~2004年期间我国商业银行盯住市场资本充足率与宏观经济周期的关系。研究表明盯住市场的商业银行资本比率是一个宏观经济领先指标,具有积极的、理性的超前反应能力;研究还表明我国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历次注资是反周期的有效宏观经济管理行为,同时提出了应对亲周期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有振  杨亦楠  王书华  
基于1998-2016年的时间序列,在《巴塞尔协议III》的逆周期缓冲资本框架下,通过Markov区制转换模型对经济周期波动性进行拟合,并基于Markov区制转换模型拟合的信贷/GDP指标对我国商业银行的逆周期缓冲资本进行计提;通过对中国、巴西、日本、美国和韩国同一周期的逆周期缓冲资本进行计提,发现基于非Markov区制转换模型拟合信贷/GDP指标计提的逆周期缓冲资本波动频率远高于基于Markov区制转换模型的计提,且后者与《巴塞尔协议III》的设计主旨更为吻合,与经济运行实际也更为契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金梅  刘雅琼  同世隆  
次贷危机暴露出公允价值会计存在顺周期效应和金融监管不足,逆周期监管政策巴塞尔协议Ⅲ应运出台。本文选取66家中国商业银行2007~2013年的相关数据作为样本,实证检验巴塞尔协议Ⅲ对我国商业银行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商业银行的公允价值会计具有顺周期性;相较于非上市银行,上市商业银行的公允价值会计的顺周期性表现更强;巴塞尔协议Ⅲ的颁布减弱了公允价值会计顺周期性,并且对上市商业银行的减弱效果更为明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庄子罐  
宏观经济的大幅波动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大的福利损失。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之一就是通过消除这种经济波动,平滑消费者在不同时期的消费,提高消费者的福利水平。然而,经济波动给消费者带来的福利损失到底有多大?实际上,到目前为此,经济学家对经济波动的社会成本大小的看法仍然存在分歧。本文将从这种分歧出发,梳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以便加深人们对经济周期波动及其福利成本的认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