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00)
2023(16227)
2022(13392)
2021(12307)
2020(10484)
2019(23392)
2018(22762)
2017(43083)
2016(23314)
2015(25883)
2014(25377)
2013(25455)
2012(23391)
2011(21223)
2010(21144)
2009(20088)
2008(20141)
2007(18037)
2006(16051)
2005(14900)
作者
(69680)
(58248)
(58229)
(54986)
(37200)
(27923)
(25958)
(22549)
(22242)
(20697)
(20221)
(19413)
(18920)
(18779)
(18588)
(17824)
(17446)
(17126)
(16963)
(16815)
(14644)
(14328)
(14230)
(13409)
(13107)
(13084)
(13025)
(12812)
(11726)
(11557)
学科
(102480)
经济(102322)
(95383)
管理(86000)
(85159)
企业(85159)
方法(45337)
数学(36430)
数学方法(36212)
(35240)
(32425)
业经(32004)
中国(27616)
(25041)
(23928)
财务(23907)
财务管理(23875)
农业(22828)
企业财务(22714)
(20987)
贸易(20975)
(20472)
技术(19182)
(18472)
(17963)
(17703)
(17268)
(16796)
(16464)
银行(16413)
机构
学院(346144)
大学(344626)
(153752)
经济(151240)
管理(135100)
研究(119026)
理学(116414)
理学院(115237)
管理学(113728)
管理学院(113104)
中国(94307)
(73112)
(72418)
科学(70602)
(66303)
(60842)
财经(57837)
研究所(54987)
业大(53381)
(52890)
中心(52853)
农业(52509)
(51686)
经济学(48206)
北京(45571)
经济学院(43542)
财经大学(43079)
(42489)
(39570)
商学(39416)
基金
项目(228790)
科学(182116)
基金(171930)
研究(161036)
(152387)
国家(151120)
科学基金(129727)
社会(107827)
社会科(102413)
社会科学(102389)
基金项目(90301)
(86721)
自然(84833)
自然科(82957)
自然科学(82927)
自然科学基金(81603)
(73440)
教育(72132)
资助(70148)
编号(60368)
(52076)
重点(51735)
(50394)
(48136)
(48134)
成果(47512)
国家社会(46553)
创新(46517)
(45825)
教育部(44590)
期刊
(171808)
经济(171808)
研究(102797)
中国(68360)
(61190)
(59777)
学报(58057)
管理(55452)
科学(54255)
大学(44233)
学学(42549)
农业(41474)
(33879)
金融(33879)
财经(30172)
经济研究(28773)
业经(28416)
技术(27425)
(26075)
教育(25293)
(25164)
问题(22271)
(19700)
世界(18662)
技术经济(18620)
国际(17519)
(17016)
商业(16601)
现代(16256)
科技(15439)
共检索到5213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霍春辉  袁少锋  彭泗清  
中国国有和民营企业的成长背景、经营目标和理念有所差异,这些差异性可能造成消费者对两类所有制企业形成不同的刻板印象。不同的刻板印象可能延伸到对两类企业品牌特性的感知上,进而影响人们对两类所有制品牌的购买偏好。参照原产地效应,本研究提出了品牌原产制效应的概念。通过两项研究检验了这一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消费者对国企(vs.民企)品牌在安全可靠等方面有更好的感知,对民企(vs.国企)品牌在高效创新维度上有更好的感知;另外,政府信任度高(vs.低)的消费者倾向对国企(vs.民企)品牌在安全可靠方面有更好的评价,高(vs.低)平权开放的消费者倾向对民企(vs.国企)品牌在高效创新方面有更好的评价;最后,激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鹏  黄谦  
本文以ELM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检验了购买经历对于中国消费者品牌特性感知和品牌偏好的影响作用,从新的视角解释了购买经历对消费者态度转变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在中国现有环境下,对于低卷入度产品,消费者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形成对品牌特性的感知和品牌偏好,因此有过购买经历的消费者与那些没有购买经历的消费者相比,会对本土品牌形成较高的特性评价和品牌偏好;对于高卷入度产品,消费者对本土品牌倾向于采用边缘路径形成对品牌特性的感知和品牌偏好,对境外品牌则既可能采用中枢也可能采用边缘路径,具体要视品牌的类型而定,有无购买经历会对不同类型的品牌产生不同的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樊亚凤  蒋晶  胡左浩  
随着自媒体和社交媒体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品牌采用拟人化方式与消费者进行沟通。一方面,品牌在广告中所运用的拟人化语言往往暗示了品牌和消费者不同的关系,主要可分为伙伴型和仆人型两类;另一方面,消费者个性与特质的不同使其对不同关系类型的偏好存在差异。通过1个前测实验和3个正式实验,研究拟人化品牌关系类型和权力距离信念对消费者品牌偏好的交互影响,结果发现:第一,当消费者权力距离信念较弱时,相较于仆人型拟人化品牌,对伙伴型拟人化品牌的偏好更高;当权力距离信念较强时,对仆人型和伙伴型拟人化品牌的偏好不存在显著差异。第二,消费者的感知沟通风格恰当性中介了拟人化品牌关系类型和权力距离信念对品牌偏好的影响。在具体的营销沟通活动中,企业应该针对权力距离信念水平不同的人群和区域采用表达不同关系的拟人化语言,从而提高消费者感知的沟通恰当性,最终增强消费者的品牌偏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钱茵  
本文基于认知一致性理论构建了怀旧广告类型对消费者品牌态度的影响模型,并运用两组情景实验检验了影响模型及品牌感知的调节效应和品牌真实性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在温暖型品牌感知情境下,个人怀旧(VS历史怀旧)广告更能显著提升消费者品牌态度;在效能型品牌感知情境下,历史怀旧(VS个人怀旧)广告更能显著提升消费者品牌态度,品牌真实性在其中发挥显著中介效应。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香  郭锐  Cheng Lu Wang  汪涛  周南  
近年来,企业越来越重视通过讲故事,尤其是讲励志品牌故事来提升企业的文化精神。故事、电影等励志作品中具有励志精神的"残疾人"的特定人设能起到"显著"作品的作用。企业可以把这种特定的人设借鉴到励志品牌故事的讲述中,以起到"显著"品牌的作用。梳理以往文献发现,关于品牌故事特定人设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以观察学习理论(OLT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残疾人"为研究对象,通过3个实验探索励志品牌故事中人设的健全性对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并检验个体真实性感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励志品牌故事采用非健全故事人设通过叙事传输—自我效能这个因果链型中介机制作用,更能影响消费者品牌偏好,且个体对励志品牌故事的真实性感知程度对消费者的品牌偏好有调节作用。本研究成果既能丰富现有品牌管理理论,也能为企业品牌故事创作及品牌形象的塑造提供实践指导。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雯欣   裴学亮   郑小惠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新兴市场的中小企业常借助发达国家成熟的品牌形象实现势能转移,以度过品牌认知度低的国际化困境。同时,这一行为也导致了品牌暗示的原产国与实际原产国不一致的现象。本文旨在探究品牌暗示原产国与实际原产国感知一致性对消费者反应的影响,并引入功能性价值,全面检验品牌的非产品与产品相关属性的作用机制。通过收集440份有效数据进行正式调研,研究发现:对于初次接触新兴品牌的消费者,感知一致性与功能性价值交互影响初次购买意愿;而对于购买过成熟品牌的消费者,心理契约违背在感知一致性对重复购买意愿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曹菲  王霞  
敬畏情绪是当消费者面临极其浩大、新奇、复杂以及超越消费者当前理解范围的事物或者场景时,所引发的混合了惊奇、钦佩、困惑、服从等多种感受的情绪体验。敬畏情绪在消费者的生活中非常常见,而当前关注敬畏情绪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却非常有限。本文选取品牌标识这一对于企业而言重要又可以操控的变量作为研究对象,从补偿视角出发,探索了敬畏情绪对消费者有边界品牌标识偏好的影响。两个实验的结果表明:敬畏情绪促使消费者偏好有边界品牌标识;相比于特质预防导向的消费者,敬畏情绪对消费者有边界品牌标识偏好的影响在特质促进导向的消费者中更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王葶亦   陈荣   赵婧迪  
品牌标识情境性变化在实践中逐渐增多。本文从消费者对品牌感知的视角切入,旨在探究品牌标识情境性变化的影响机制。三个实验的结果均表明,相较于未做改变的品牌标识,进行情境化设计的品牌标识能够显著提升消费者感知到的品牌温暖。同时,实验一与实验二结果表明,品牌标识情境性变化对消费者品牌温暖感知的影响是由感知标识活力所中介的。实验三检验了品牌标识情境性变化影响品牌温暖感知的边界条件,发现只有当消费者对情境期待性较高(而不是较低)时,品牌标识情境性变化才可能发挥积极作用。本文的研究拓展了暂时性的品牌标识改变对消费者品牌情绪感知作用机理的理论研究,对企业情境化设计品牌标识的方向和时机具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戚海峰  
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对有关消费者独特性需求的相关研究作出了比较完整的理论综述,在此基础上就该需求对消费者独特产品/品牌偏好之间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了解到本土消费者在对独特性需求的理解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的产生与中国文化的集体导向特点和当前社会发展处于转型阶段具有一定的联系,这种特殊性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独特产品/品牌的偏好。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江  蒋玉石  王烨娣  刘春  
基于情感迁移理论通过问卷调查法探讨了企业社会责任对消费者品牌评价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家和消费者品牌评价存在正向影响,企业家代言人在企业社会责任与消费者品牌评价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家政治关联度在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家代言人之间起调节作用,即企业家政治关联度越高,企业家代言人的形象就越高,消费者的品牌评价也就越高。本研究为企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启示。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晓东  何攀  
在互联网时代,跨境电商成为"互联网+贸易"的新模式,为传统外贸产业和制造业带来新的机遇。近年来跨境电商迅猛发展,但国际化程度、市场定位水平和品牌创新能力都比较低,客户对品牌的满意度与忠诚度不高。文章梳理了跨境电商品牌化的相关研究,以品牌识别和品牌形象为中间变量,构建了跨境电商消费者品牌偏好的影响机理模型并展开实证研究,提出了增强消费者对跨境电商品牌偏好的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立彬  张晓莉  张景云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追求消费的个性化,企业开始重视品牌个性的构建。以往对色彩的研究认为色彩会使消费者产生联想,对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产生重要影响。色彩对消费者也具有唤起作用,会促使消费者产生有关色彩个性特征的联想,当色彩的刺激由品牌提供时,消费者会认为该品牌具有色彩联想的个性,并且消费者偏好这一色彩时就会对该品牌产生偏好。企业要通过色彩的运用来构建品牌个性,首先应明确品牌的个性定位,此外还要对目标消费群体的色彩偏好进行调研分析,然后根据调研的结果运用色彩强化品牌个性,构建企业期望的品牌形象。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施玥  施娟  
对文化产品需求进行深入研究,有助于文化企业的品牌市场运作,也有助于区域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本文从文化产品需求的影响因素入手,以品牌关系管理为研究视角,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消费者品牌偏好对文化产品需求的影响。研究结论显示出消费者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存在结构差异;对不同品类的文化产品需求存在品牌偏好的差异;品牌偏好影响文化产品需求的程度按高低排序为舞台剧、电台广播、游戏产品及动漫、体育运动用品、图书及报纸杂志、旅游产品、影视、博览会消费品。本研究旨在为企业文化产品的品牌管理活动和政府管理机构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凌  王盛  陆雄文  
根据复旦大学2002年7~10月在9座城市做的市场调查结果 ,作者提出中国消费者对中外品牌的偏好以及实际购买行为会因产品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年龄、个人收入、文化程度和地域对消费者的中外品牌偏好都有显著影响。研究表明 ,中国消费者并不总是认为洋货优于国货。这对于跨国公司和本土企业开展针对中国消费者的营销活动有直接启示作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鹏  庄贵军  张涛  
以三聚氰胺这一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前因变量,采用"模拟的前后测设计"进行实验,检验了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消费者国家形象感知及本土品牌偏好的影响。通过问卷法共回收有效问卷614份,并利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三聚氰胺事件对中国消费者国家形象感知及本土品牌偏好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