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09)
- 2023(14353)
- 2022(12433)
- 2021(11777)
- 2020(9905)
- 2019(23262)
- 2018(22828)
- 2017(44101)
- 2016(23837)
- 2015(27026)
- 2014(26766)
- 2013(26848)
- 2012(24813)
- 2011(22589)
- 2010(22290)
- 2009(20334)
- 2008(19646)
- 2007(16963)
- 2006(14903)
- 2005(13268)
- 学科
- 济(100610)
- 经济(100505)
- 管理(62272)
- 业(59486)
- 企(47242)
- 企业(47242)
- 方法(46560)
- 数学(40692)
- 数学方法(40295)
- 中国(27541)
- 贸(26236)
- 贸易(26221)
- 农(26031)
- 易(25477)
- 学(22084)
- 财(21692)
- 业经(20053)
- 地方(19390)
- 农业(17562)
- 制(16712)
- 理论(15075)
- 环境(14831)
- 和(14803)
- 技术(14152)
- 银(13981)
- 融(13932)
- 金融(13931)
- 银行(13916)
- 行(13369)
- 务(12699)
- 机构
- 大学(343832)
- 学院(338719)
- 济(143731)
- 经济(140992)
- 管理(130656)
- 研究(123952)
- 理学(113554)
- 理学院(112258)
- 管理学(110337)
- 管理学院(109780)
- 中国(90517)
- 科学(76770)
- 京(74340)
- 所(63351)
- 农(60738)
- 财(60616)
- 研究所(58317)
- 中心(53659)
- 业大(53441)
- 财经(49351)
- 农业(48043)
- 江(47412)
- 北京(47349)
- 经(45233)
- 院(45036)
- 范(44103)
- 经济学(43919)
- 师范(43595)
- 经济学院(39732)
- 州(38045)
- 基金
- 项目(235261)
- 科学(184081)
- 基金(172091)
- 研究(168782)
- 家(152639)
- 国家(151466)
- 科学基金(127661)
- 社会(106368)
- 社会科(100856)
- 社会科学(100829)
- 基金项目(90825)
- 省(89146)
- 自然(83924)
- 自然科(81944)
- 自然科学(81919)
- 自然科学基金(80483)
- 教育(76735)
- 划(76692)
- 资助(71944)
- 编号(66858)
- 成果(54681)
- 重点(53424)
- 部(52876)
- 发(50688)
- 创(48478)
- 课题(46551)
- 科研(45481)
- 创新(45388)
- 教育部(44889)
- 国家社会(44411)
- 期刊
- 济(152298)
- 经济(152298)
- 研究(102375)
- 中国(63731)
- 学报(58988)
- 农(54610)
- 科学(53313)
- 管理(47247)
- 大学(44032)
- 财(42967)
- 学学(41425)
- 农业(38500)
- 教育(36151)
- 技术(27434)
- 融(26603)
- 金融(26603)
- 经济研究(26196)
- 财经(23761)
- 业经(22969)
- 贸(21525)
- 问题(20849)
- 业(20703)
- 经(20480)
- 国际(19622)
- 图书(17403)
- 世界(17336)
- 科技(16338)
- 技术经济(16242)
- 版(15563)
- 理论(15455)
共检索到4980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翔 张梦瑶 孟润泽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和《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实施,中国和马来西亚双方贸易持续增长。研究中马之间的贸易关系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两国贸易互动的理解,为两国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主要使用UNcomtrade数据,以10类产业为切入点,首先运用指数分析法分析两国贸易的互补性和竞争性,然后采用修正的恒定市场份额模型(CMS模型)分解了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的贸易增长因素,并得出如下结论:中马优势产业相似性与互补性共存,整体上中国对马来西亚的出口贸易具有较大的竞争压力;不同贸易增长因素对总效应的贡献值波动较大,但中国对马来西亚出口总效应呈上升趋势。最后结合研究结论,从产能合作和贸易增长因素两个方面提出促进两国贸易合作、优化两国贸易结构和增强两国贸易竞争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CMS模型 贸易增长 产能合作 优势分析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范文娟 朱宏登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中国对东盟各国农产品进出口数量大幅度增加,而马来西亚是中国在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本文采用G-L指数、BrüeLhart指数、thom&mc DoweLL水平和垂直型产业内贸易指数,根据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UN comtraDe)数据,对2009—2014年中国与马来西亚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中马在农产品贸易中主要以产业间贸易为主,但总体上产业内贸易的作用有所上升;而在产业内贸易中主要以垂直型产业内贸易为主。
关键词:
中国 马来西亚 农产品 产业内贸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田洋洋 杨逢珉
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一直是中国农产品出口东盟的重要市场。本文选取2001—2016年中国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的数据,并运用CMS模型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两大目标市场的波动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市场的进口需求是中国农产品出口的重要原因;通过进一步对比分析发现,中国农产品出口马来西亚的增长效果大体上高于印度尼西亚,但在综合竞争力和产品竞争力方面,农产品出口印度尼西亚的效果高于马来西亚。针对以上实证分析结果,本文为中国农产品出口两国市场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郑国富
1974年5月31日,中马两国政府宣布正式建交,开启两国关系发展新纪元,马来西亚成为东盟中首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2004年5月31日,在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两国政府宣布建立"战略合作关系";2013年10月4日,两国领导人又一致同意将"战略合作关系"提升至"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并签署《中马经贸合作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皖南
自独立以来,马来西亚就注重吸收外商直接投资(FDI),并希望以此带动出口,扩大贸易。至今,马来西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马来西亚的外商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本文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对此作一分析。
关键词:
马来西亚 FDI 贸易效应
[期刊] 档案学研究
[作者]
Yusmazy Md Yusup Umi Asma' Mokhtar Zawiyah M.Yusof
对政府信息的获取能够增加政府的透明度,促进政府的问责制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心。获取信息的权利可以使公民更好地理解政府的决策、推动公民参与政治进程、提高政府效率。本研究旨在明确公民通过政府的官方开放数据平台获取政府信息的程度,以确定对《信息自由法》和政府信息分类的理解水平。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所需数据,调查问卷发放给布城二十一个部门的二十一个受访者。研究发现,所有受访者都对《信息自由法》和政府信息分类的实施有一定的了解。研究结果可以帮助政府制定计划,改善对政府信息的获取,从而维护政府的廉政以开展民主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志文
本文同时引入银行、债券和股票市场这三个重要的金融部门,在控制了投资、进口、出口和消费等重要实质经济变量以及虚拟变量亚洲金融危机的情况下,采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从债券市场的视角对马来西亚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效率提升)对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出口、投资和消费也是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而进口和亚洲金融危机却具有负面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群 黄光锋
本文在三要素生产函数框架下采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方法估计马来西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并据此分析石油价格变化对马来西亚宏观经济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实际GDP、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和劳动力投入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能源消费、资本存量和国际油价变动在短期对经济增长具有直接影响。国际油价下降在短期会导致经济增长率下降,作为石油出口国,马来西亚必须有效地应对石油价格下降带来的出口风险。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放鸣
马来西亚、日本实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财政战略徐放鸣日本从50年代开始进入经济高增长,现已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马来西亚从70年代中期步入经济高增长时期,1995年人均GDP达10068零吉特,约合4000美元,高于泰国、菲律宾和印尼,正逐年接近韩...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吕佳
马来西亚位于东南亚的中心,处于东盟的战略核心地带,扼守被誉为"海上十字路口"的马六甲海峡,具有独特的地缘优势和市场辐射力,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国家。马来西亚是东盟的重要成员国和创始国,也是东盟转口贸易的商品集散地。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和马来西亚加快发展双边的经济贸易与投资,也有效地推动了双边产能合作的发展。在中国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胡国财
·背景· 中国和马来西亚的友好关系和贸易往来历史悠久。据《汉书》记载,远在公元前2世纪,就有中国商人去马来半岛通商。明朝著名航海家郑和7次下西洋,5次在现今的马六甲驻节。当时,我国商人以绸缎、布匹、陶瓷等换取当地的犀角、象牙、燕窝、香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同马民间贸易虽有所发展,但较曲折。1974年5月31日,中马两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马来西亚成为东盟成立以后第一个与中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吴崇伯
近几年来,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步调整对华经贸政策,使两国之间谅解加深。中马两国经贸关系的全面发展,不仅符合两国现实的、长远的经济利益,而且对推动亚太地区的经济合作亦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马来西亚对华经贸政策新举措 (一)政界要人频频访华,开展经济外交活动。 1993年6月马哈蒂尔首相率领近百名高级官员和大批马来西亚企业家到中国访问并进行投资考察,与中方签署了有关石油化工、航空服务、房地产开发、建材、发电站等32项投资联营协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张记伟 许少强
采用汇率弹性指数对人民币和马来西亚林吉特汇率弹性进行分析表明,汇率制度改革后,人民币和林吉特的汇率弹性有所增大,但是货币当局也在力图控制本币的升值趋势。采用G-R模型进行分析表明,中国和马来西亚本币升值压力是国内货币市场失衡的结果。汇率制度改革之后,两国外汇市场面临着更大的升值压力。分析还表明,如果外汇市场升值压力用汇率调整的方式吸收,外汇市场所面临的升值压力会减小,货币政策独立性会增强。
关键词:
升值 外汇市场压力 G-R模型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好 黄潇玉
自推行"经济转型计划"以来,马来西亚政府出台一系列多元化的外资鼓励政策,打造全球最具吸引力投资地。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国在马来西亚制造业、房地产、基建等领域的投资激增。马来西亚拥有稳定的政局、完善的金融市场、突出的区位综合优势、坚实的贸易基础以及较为发达的科技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支持,这都为中国企业在马投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但同时,马来西亚也存在贪污腐败、劳工限制、高级人才缺乏、产业链供给不足等问题,也给中国企业带来不可轻视的风险。
关键词:
马来西亚 直接投资 一带一路 机遇和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