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26)
- 2023(8100)
- 2022(6878)
- 2021(6721)
- 2020(5573)
- 2019(12708)
- 2018(12650)
- 2017(24507)
- 2016(13194)
- 2015(15288)
- 2014(14836)
- 2013(15149)
- 2012(14166)
- 2011(13113)
- 2010(13337)
- 2009(12448)
- 2008(12237)
- 2007(11035)
- 2006(9853)
- 2005(8859)
- 学科
- 济(62038)
- 经济(61875)
- 农(45466)
- 业(39872)
- 农业(29971)
- 管理(27811)
- 方法(24217)
- 中国(20127)
- 数学(19798)
- 企(19740)
- 企业(19740)
- 数学方法(19694)
- 业经(17741)
- 贸(14524)
- 贸易(14518)
- 易(14323)
- 制(13116)
- 财(11884)
- 发(11026)
- 融(10225)
- 金融(10223)
- 地方(10079)
- 农业经济(10016)
- 银(9992)
- 银行(9989)
- 行(9763)
- 体(9639)
- 策(9508)
- 学(9425)
- 和(9201)
- 机构
- 学院(190428)
- 大学(188514)
- 济(93205)
- 经济(91850)
- 管理(72194)
- 研究(71339)
- 理学(62056)
- 理学院(61431)
- 管理学(60738)
- 管理学院(60396)
- 中国(58167)
- 农(48555)
- 京(39707)
- 财(38872)
- 科学(38541)
- 农业(36681)
- 所(35630)
- 中心(32677)
- 研究所(32104)
- 业大(31062)
- 财经(30689)
- 经济学(29092)
- 经(28216)
- 江(27179)
- 经济学院(26257)
- 北京(25377)
- 范(24629)
- 师范(24508)
- 院(23830)
- 科学院(22966)
- 基金
- 项目(123174)
- 科学(98407)
- 研究(96086)
- 基金(91976)
- 家(79274)
- 国家(78512)
- 科学基金(66770)
- 社会(65808)
- 社会科(61141)
- 社会科学(61126)
- 基金项目(48110)
- 省(45122)
- 教育(42349)
- 编号(39837)
- 自然(38469)
- 划(37987)
- 自然科(37576)
- 自然科学(37568)
- 自然科学基金(36957)
- 资助(36914)
- 成果(33032)
- 部(30206)
- 农(28916)
- 国家社会(28345)
- 发(27865)
- 重点(27259)
- 中国(26583)
- 课题(26203)
- 教育部(25987)
- 性(25340)
- 期刊
- 济(108767)
- 经济(108767)
- 研究(60359)
- 农(53830)
- 中国(43087)
- 农业(36745)
- 财(27322)
- 学报(27265)
- 科学(27260)
- 融(22936)
- 金融(22936)
- 大学(22346)
- 管理(22109)
- 业经(21570)
- 学学(21125)
- 教育(18743)
- 业(17767)
- 问题(16164)
- 经济研究(15935)
- 财经(15516)
- 世界(15330)
- 技术(14592)
- 农村(13652)
- 村(13652)
- 农业经济(13624)
- 贸(13588)
- 经(13449)
- 国际(13300)
- 经济问题(11083)
- 版(10358)
共检索到2995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定东
作为基础产业的农业发展,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以及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研究和考察农民利益的形成与获取,本身体现着社会广义上的和谐发展,并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它首先是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最大化的体现,其次是农产品价值规律作用于国际市场使得农民利益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并且体现了国际维度上的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从而农业宏观调控的国际延伸。就中国而言,农民利益获取、创造乃至利益均衡形成的和谐社会的进步,将进一步促进国际人权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 和谐社会 农民利益 国际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晓霞 高志婕
本文认为,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对促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分析了目前我国农民表达利益诉求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农民利益表达不畅的首要原因是利益表达起点的滞后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和谐社会的要求,又提出了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新理念:"事前表达"与"事后表达"的有机融合,表达主体和表达客体的双向培育。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民 利益表达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丁宪浩
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体现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提供和谐社会建设的推进动力,弱化和谐社会的构建障碍,是真正彻底解决农民工问题、加快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措施。影响农民工社会融入最关键的是制度障碍,最根本的是经济障碍,从主观角度看有公民素质障碍,深层次的是文化障碍。推进农民工社会融入必须明确确立社会融入的战略任务,科学设定社会融入的战略目标,立即启动社会融入的重点工作。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农民工 社会融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慧勇 马慧吉
构建和谐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民利益表达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还存在着表达积极性较低、表达渠道不甚畅通、有时出现失真现象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进程。积极疏通利益表达渠道,加强利益表达的组织化建设,增强农民利益表达意识和能力,提高全社会对农民利益表达的认识,将有利于和谐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
农民 利益表达机制 和谐新农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何晓红
女性农民工市民化,是指她们在身份上获得城市居民相同的合法身份和社会权利的过程,最明显的标志是获得所在地的城市户口及相应的社会权利。但是,和谐社会构建中女性农民工市民化障碍重重,存在着思想障碍、制度障碍、政策障碍、组织障碍、女性农民工自身素质障碍、文化传统障碍等方面的限制,制约了女性农民工市民化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女性农民工 市民化 障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晶
法律援助就是国家为"弱势群体"提供的减、免费用的法律服务。农民工作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其权益经常遭到侵害,是法律援助的对象之一。在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关注农民工这个庞大弱势群体的利益,赋予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依法保障其合法权益,在其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适时的提供法律援助,不仅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更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法律援助 弱势群体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张向东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中,必须重视农民工问题,着力解决农民工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生活等方面问题。农民工问题的解决,既是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迫切任务,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是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晓波
教育公平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文章分析了当前我国教育不公平在城乡差别、区域差别、阶层差别、性别差别、民族差别五个方面的表现,最后提出了实现教育公平的途径与对策。
关键词:
教育公平 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蒋永穆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同志在大会上作了题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十七大报告是党在新时期的纲领性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奋斗目标。为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精神,本刊组织四川学术界有关专家学者举行专题论坛,交流学习体会,现刊发部分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飨读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高红贵
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旧的协调关系已经被打破,新的协调关系没有完全建立起来,人们之间的利益分化日渐凸显,利益纷争和利益冲突也有日益增多和激化的趋势,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首先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这是社会和谐的首要前提和基础。
关键词:
协调 利益关系 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袁明智 肖翠云
统筹城乡反贫困模式是目前城乡贫困人口此消彼长现状的必然需求、是现行反贫困政策的边际效益递减的内在要求;统筹城乡反贫困模式可以有效降低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的损失,更好的体现社会公平;统筹城乡反贫困模式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
关键词:
和谐社会 统筹 城乡 反贫困模式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喻国良
如果说公正是和谐社会的基石,那么利益协调就是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的经济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等多样化,经济生活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的不断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雪松 刘青杨
"利益"因素历来是社会成员关注的热点,社会成员尽其所能追逐利益的时候,需要有强制性规范来约束,法律的介入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法治社会为背景,重新审视利益的本质属性、利益矛盾的表现形态、利益的调整机制,提出在和谐社会构建过程中要逐步实现让权利入主而让权力退场,通过法治抑制公权的膨胀,赋予社会成员以权力即通常所说的自主权,将利益纳入法治化的博弈渠道;通过社会成员相互间自由竞争、博弈,促使社会成员和谐共存。
关键词:
利益 法治 和谐社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徐芳
构建一个公平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成为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极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当前我国建立公平的分配制度应该注重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在初次分配环节建立普通职工工资强制性的增长机制,建立起对弱势群体的利益保障机制;再次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大对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力度;深化税收体制改革,发挥税收在国民收入再分配中的作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增强社会保障的普惠性和公平性。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和谐 公平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曹光志
和谐社会最基本的含义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一种大体均衡的利益格局。这样一种均衡的利益格局是和谐社会最主要的基础,也是涉及到我们这个社会未来前景的根本之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