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81)
2023(9457)
2022(7777)
2021(7408)
2020(6483)
2019(15450)
2018(15209)
2017(29753)
2016(16384)
2015(18969)
2014(19035)
2013(19313)
2012(18274)
2011(16613)
2010(16566)
2009(15659)
2008(15817)
2007(13995)
2006(12048)
2005(11083)
作者
(47368)
(39882)
(39753)
(38200)
(25338)
(19079)
(18322)
(15708)
(15032)
(14067)
(13626)
(13254)
(12926)
(12634)
(12618)
(12354)
(12085)
(11801)
(11506)
(11473)
(10026)
(9783)
(9694)
(9117)
(9001)
(8958)
(8791)
(8668)
(8063)
(8010)
学科
(75595)
经济(75516)
(41833)
管理(41697)
方法(36821)
数学(33333)
数学方法(33110)
(31676)
企业(31676)
中国(22342)
(19766)
(17351)
贸易(17346)
(17335)
(16947)
(14447)
业经(13754)
(13391)
农业(13138)
地方(12333)
(11633)
银行(11601)
(11369)
金融(11367)
(11131)
(10641)
环境(9961)
(9835)
财务(9818)
财务管理(9789)
机构
大学(247505)
学院(241018)
(111015)
经济(109124)
管理(89910)
研究(89392)
理学(77549)
理学院(76598)
管理学(75417)
管理学院(74949)
中国(68172)
(53061)
科学(51936)
(48687)
(46213)
研究所(42162)
(40931)
中心(39565)
财经(39527)
经济学(36650)
(36125)
北京(34501)
业大(34314)
(34177)
经济学院(33238)
(32723)
农业(32506)
师范(32445)
(31242)
财经大学(29460)
基金
项目(156619)
科学(123648)
基金(116292)
研究(114142)
(101555)
国家(100771)
科学基金(84903)
社会(74775)
社会科(70939)
社会科学(70919)
基金项目(60667)
(56766)
自然(53065)
教育(52917)
自然科(51893)
自然科学(51875)
自然科学基金(51009)
(49932)
资助(49089)
编号(44814)
成果(37873)
(37476)
重点(35624)
(34035)
教育部(32303)
国家社会(32048)
(31914)
中国(31261)
课题(30980)
科研(30402)
期刊
(116660)
经济(116660)
研究(74934)
中国(46578)
学报(37726)
(36568)
(36552)
科学(35085)
管理(30868)
大学(28428)
学学(26402)
农业(24910)
教育(24300)
(22665)
金融(22665)
经济研究(20512)
财经(20068)
技术(18596)
(17341)
业经(16558)
问题(16249)
(16012)
(14799)
世界(14790)
国际(14682)
技术经济(12525)
统计(12503)
理论(11173)
(10922)
(10749)
共检索到3600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立富  
当前,中国和美国劳动关系都处于转型时期,但双方有着不同的转型目标、方式和公共政策。美国要在逐渐弱化的集体劳动关系框架内发展具有更高竞争力和柔性的个体劳动关系和非典型雇佣关系,中国则面临着重建集体劳动关系、规范个别劳动关系及非典型雇佣关系的双重任务。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俊  何多明  
教育系统的结构对教育与社会分层之间的互动关系有重要影响。中国、德国与美国的教育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且这些差异带来了不同教育系统中的个体所面临的教育路径分化与选择的不同。在德国,个体教育路径选择的关键在于进入教育类型与层次中的哪个部分;在美国,个体教育路径选择的关键在于选择哪所学校;在中国,个体对学校和学校类型的选择都比较重要。这些差异分别对相应的教育体系构成了一些问题与挑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孔锦  刘洪  
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矛盾突出,必须从新的视角加以考察,研究制订合理对策和措施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该文提出权力均衡是实现和谐劳动关系的根本途径,应以此为方向调整主体行为,使得劳动关系稳定有序。进而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的权力失衡问题,认为观念上重视权力均衡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并在宏观调控和劳资双方主体行为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最后,文章分析了转型期我国劳动关系走向权力均衡的难点。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明娟  周易  
我国沿海部分地区的劳资关系正经历从个体到集体的转型过程,文章在比较制度分析的框架下,对其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路径及演变进行了讨论:集体劳动关系转型建立在劳资双方参与人认知变化和外界环境与制度变迁的基础上,外部诱发性环境变化和相关域内部认知的累积性影响是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先决条件,学习和模仿等则是实现集体劳动关系转型的关键路径,传声机制与非正式工人团体则充当了动员中介,为集体劳动关系转型提供了体制外的组织支撑,而政府作为外在的博弈规则,决定了劳动关系集体化形成与演进的制度环境,劳动关系集体化转型有赖于政府角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阳  
伴随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转型,劳动关系双方的矛盾冲突不断增加。本文选取1999-2010年中国内地31个省市作为样本,以劳动争议案件发生频率作为衡量劳动关系状况的一个综合性指标,实证考察其变动情况、省际差异及变动机理。结果表明,中国劳动争议案件发生频率存在较大省际差异,从全国样本考察结果看,经济结构调整、经济体制转轨、经济规模扩张显著导致劳资关系紧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增长速度、劳动关系市场化运行程度显著缓和劳资关系;城镇登记失业率、劳动者受教育水平对劳动关系的影响较复杂。分地区样本考察结果表明,多数因素的影响存在鲜明的区域差异。经济转型及增速下降在短期内加剧了劳资矛盾,但长期来看则是增强了经济增...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邹晓凡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的劳动者对于劳动价值观的认识也正发生着变化,从初期的市场经济尝试到如今的市场经济不断深化,我国生产企业的工人对于劳动的认识,也从原先的劳动光荣逐步过渡到劳动生存,继而转变为劳动创业论。对于大多数产业工人而言,劳动价值观已经从精神层面的支撑转变为物质层面的需求。劳动力结构的多元化与组织内劳动价值观的多元化成为一种常态。转轨期我国劳动者需要对劳动价值观的再认识,应该尊重自然的劳动规律。实现劳动的内在和外在统一是劳动生产力提升的根本动力。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斌  魏亚欣  丛龙峰  
本文首先基于对劳动关系广义的理解,从劳动关系的交换本质入手,借鉴对交换形态的划分,将劳动关系区分为封建型、契约型、信赖型和网络型四种形态,并据此分析各国劳动关系的差异。进而指出劳动关系的各个子系统也可依此进行类型区分,而这些子形态有可能在时间上和空间上呈现不同的组合分布,造成一国劳动关系独有的复杂性和动态性。最后,将以上分析应用于中国现实,指出在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劳动关系形态可能呈现出空间上多种形态共存、时间上发展阶段错位的复杂局面,以求对中国劳动关系发展路径研究提供启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永志  牛银亮  
中国当代劳动关系具有明显过渡性的特点,劳动关系还很不完善。马克思关于劳动和劳动关系的一般理论,对于分析当代中国劳动关系问题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代马克思经济学的四个基本假设也为分析转型期劳动关系问题提供了依据。分析转型期的劳动关系,应以利益共享观为出发点,从人力资源进步的角度、从劳动价值论的角度以及从公平分配的角度加以理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胜  章海伦  
作为SDR货币篮子的主要构成货币,人民币、美元、欧元的汇率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关系到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本文比较研究了中国、欧元区和美国的汇率传递效应,利用1999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分别从长期和短期的视角分析了汇率与通货膨胀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人民币、欧元和美元汇率对以CPI衡量的通货膨胀水平都是不完全的传递效应。长期来看,欧元和美元存在负向的汇率传递效应,而人民币汇率对国内物价存在正向的传递效应;从短期来看,汇率传递效应存在时滞性,且汇率对国内物价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陈凯  赵晓菊  
本文基于经济学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利润最大化概念修正了利润效率模型,基于成本最小化概念从营业费用的角度修正了成本效率模型,结合财务指标分析了中国、德国和美国商业银行效率的比较优势。研究发现,德国商业银行以资源利用效率见长;美国商业银行结合混业经营和发达的金融市场创新能力强,不仅非利息业务收入水平高,而且资产流动性强、净息差水平高;中国金融市场不发达,商业银行分业经营创新能力不足,盈利能力得益于政策性利差及低风险的中间业务收入增长,大型商业银行资源利用效率低。银行创新类业务在世界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而传统信贷业务和中间业务成为保持盈利水平的主要力量。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李晓峰  漆美峰  
本文在界定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了4个方面的比较分析。通过比较两国服务业净出口额、服务业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服务业贸易竞争优势指数和服务贸易显性比较优势指数4个指标得出:美国在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上有极强的出口竞争力,而中国在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上具有显性比较劣势,并且中国在传统服务业运输和旅游业上的出口竞争力在逐渐减弱,但是中国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出口竞争力在增强。最后,本文借助波特的"钻石模型"对中国和美国服务业出口竞争力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邓智平  
数字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工作性质和劳动关系的深刻变革。文章从技术赋权的视角,通过分析数字技术对劳动关系的各个主体进行普惠但不均衡的赋权,发现数字经济条件下中国劳动关系转型不是遵循从个体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的传统路径,而是走向一种新个体劳动关系,其中的作用机制主要有模糊劳动者身份、劳资双方利益共生、工人内部团结机制失效、消费者介入转移矛盾、收益分配规则的公平透明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路军  徐莹  吕梦捷  
近年来,我国劳动争议数量急剧上升,特别是在经历了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后,集体性劳动争议事件不断发生。劳动关系调整已经处于从个别调整向集体调整转变的重要时期。如何保障劳动者的集体权利,包括团结权、集体谈判权和集体争议权以及民主参与权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2010年12月11日-12日,由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分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承办的"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劳动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