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07)
- 2023(13792)
- 2022(11982)
- 2021(11255)
- 2020(9474)
- 2019(22233)
- 2018(21700)
- 2017(41847)
- 2016(22396)
- 2015(25498)
- 2014(25038)
- 2013(25153)
- 2012(23284)
- 2011(21228)
- 2010(20799)
- 2009(19178)
- 2008(18613)
- 2007(15921)
- 2006(13917)
- 2005(12351)
- 学科
- 济(95194)
- 经济(95088)
- 管理(61374)
- 业(57717)
- 方法(47143)
- 企(46878)
- 企业(46878)
- 数学(41369)
- 数学方法(41011)
- 贸(26618)
- 贸易(26603)
- 中国(26198)
- 易(25815)
- 农(23567)
- 财(21961)
- 学(20032)
- 业经(19081)
- 地方(17523)
- 制(15745)
- 农业(15628)
- 和(14243)
- 环境(14215)
- 理论(14183)
- 融(13595)
- 金融(13594)
- 技术(13526)
- 银(13471)
- 银行(13419)
- 务(13362)
- 财务(13302)
- 机构
- 大学(327159)
- 学院(321658)
- 济(137759)
- 经济(135218)
- 管理(126274)
- 研究(114366)
- 理学(110107)
- 理学院(108906)
- 管理学(107160)
- 管理学院(106619)
- 中国(84778)
- 京(70342)
- 科学(69770)
- 财(59402)
- 所(57563)
- 农(53259)
- 研究所(52876)
- 中心(49783)
- 业大(48829)
- 财经(48816)
- 北京(44961)
- 经(44739)
- 江(44071)
- 经济学(42762)
- 农业(42272)
- 院(41791)
- 范(40921)
- 师范(40479)
- 经济学院(38778)
- 财经大学(36641)
- 基金
- 项目(224006)
- 科学(175811)
- 基金(165083)
- 研究(161348)
- 家(145471)
- 国家(144372)
- 科学基金(122682)
- 社会(102719)
- 社会科(97482)
- 社会科学(97456)
- 基金项目(86872)
- 省(83778)
- 自然(80270)
- 自然科(78406)
- 自然科学(78382)
- 自然科学基金(77028)
- 教育(72939)
- 划(72099)
- 资助(69492)
- 编号(63619)
- 成果(51602)
- 部(50690)
- 重点(50322)
- 发(47620)
- 创(46164)
- 课题(43812)
- 教育部(43412)
- 科研(43388)
- 创新(43178)
- 国家社会(43166)
- 期刊
- 济(142701)
- 经济(142701)
- 研究(97472)
- 中国(57293)
- 学报(53900)
- 科学(49019)
- 农(47223)
- 管理(45588)
- 财(41779)
- 大学(40587)
- 学学(38227)
- 农业(33475)
- 教育(31785)
- 融(26249)
- 金融(26249)
- 技术(25439)
- 经济研究(25193)
- 财经(23795)
- 贸(21515)
- 业经(21466)
- 经(20323)
- 问题(19651)
- 国际(18638)
- 业(18191)
- 图书(16203)
- 世界(15968)
- 理论(15531)
- 技术经济(15485)
- 科技(14995)
- 版(14154)
共检索到467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慈军
自中国和新加坡建交以来,伴随着两国经济增长,双边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中新双边贸易强度不断增强,但指数并不高,贸易合作前景广阔。相对而言,中国的比较优势指数不如新加坡,新加坡在双边贸易中略占优势。中新双边贸易主要以产业内贸易为主,这些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几个少数的产品;中新的产业内贸易并不是基于水平分工的产业内贸易,而是基于垂直分工的产业内贸易。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徐康宁 韩剑
结合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根据《商品名称和编码协调制度》将中国和新加坡双边贸易的4332类商品划分为173个产业,对中新两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和结构做出实证分析:中国和新加坡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较高,且保持着产业内垂直贸易的特征;影响中新两国产业内贸易的因素主要是外商直接投资;发展中新两国产业内贸易对促进两国以及亚洲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产业内贸易 中新贸易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石璐萍 陈学刚
在联合国UNCOMTRADE数据库基础上,整理了中新双方1992—2022年的贸易数据,对中国与新加坡的双边贸易发展情况进行描述分析,并运用双边贸易结合度、产业内贸易指数、出口相似度指数和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等指标,考察中新两国的贸易竞争力和互补性关系。研究结论表明:中新两国自建交以来合作领域不断深化,贸易规模整体呈现增长态势,“一带一路”背景下竞争性与互补性并存,具体商品的贸易竞争互补情况不尽相同,资本密集型商品贸易竞争性日益凸显,并逐渐由产业间贸易转变为产业内贸易。优化产品出口结构,扩大优势产品出口以及提升贸易合作质量对于两国双边贸易持续向深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双边贸易 贸易竞争性 贸易互补性 新加坡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曹云华
新加坡是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两国其他经济关系也十分密切,新加坡还是中国的第五大外国投资者。然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韦倩青
本文在分析中国与新加坡双边产业内贸易现状,以及美国对中国、新加坡制造业直接投资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美国直接投资对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产业内贸易的影响。首先,在中国与新加坡双边贸易中,基于HS分类的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类商品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而且在此类商品中,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部件等类别商品的贸易几乎是完全的产业内贸易;在机电设备及零部件类别的商品中,中国与新加坡之间产业内贸易指数高的商品是中间产品。其次,美国对中国、新加坡制造业的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计算机与电子产品行业。由于美国在该行业的公司内贸易比率很高,而且在中国和新加坡的直接投资属于“垂直专业化”分工形式,因此,美国直接投资是中国与新加坡双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林琳 李怀琪
本文运用R型因子分析法构建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的测量模型,对中国-新加坡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进行测量并分析其结构效应。在此基础上,运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对中国-新加坡自贸区的贸易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新加坡区域经济一体化呈现出波动中持续上升的发展态势,两国经贸合作日益深化;比较而言,自贸区的建立给新加坡带来了更大的出口创造效应,对非成员国的贸易转移效应相对较小;自贸区建设有利于促进双边贸易结构的调整与优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呙小明 黄森
"陆海新通道"建设自2018年中新两国政府联合提出以来已取得了初步成果,将大大推进中国和新加坡的互联互通,在此背景下,对比研究中国和作为东盟服务强国的新加坡的服务贸易竞争力具有一定意义。在综合描述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服务贸易的整体规模、行业结构以及地理结构的基础上,选取TC指数和RCA指数两个指标综合评价两国服务贸易整体及细分行业贸易的竞争力水平。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水平低于新加坡;细分行业之后,中国仅在劳动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国际贸易竞争力高于新加坡,在知识密集和资本密集服务部门的国际贸易竞争力均低于新加坡。
关键词:
陆海新通道 服务贸易 竞争力 服务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曲如晓 刘霞
文化商品贸易的光环效应是指消费者通过消费文化商品而逐步认同和偏好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而更加偏好从该国进口的其他消费品。本文以中国市场为例,选取1996—2015年美、日、德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商品和消费品的出口数据,建立SDAIDS模型分析文化商品贸易所产生的光环效应。结果表明:在中国市场上文化商品贸易存在着光环效应;在电子类和奢侈品类商品上,文化商品的光环效应较强;在家具类和时尚类商品上,文化商品的光环效应相对较弱;在文化商品光环效应的影响之下,美、日、德等国在中国消费品进口市场上呈现出了不同的竞争关系。由此可见,大力发展文化商品贸易,推动文化商品出口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文化商品 光环效应 SDAIDS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曲如晓 韩丽丽
本文以1992-2008年间中国与9个国家和地区的双边文化贸易数据为样本,利用引力模型对中国文化商品贸易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贸易对象国的经济规模、居民购买力、国土面积、科技应用水平以及与中国的文化距离等因素对中国文化商品的出口有正向的影响;贸易对象国的贸易条件及与中国的地理距离等因素与中国文化商品的出口规模成负相关;与中国使用共同语言的国家和地区,会进口更多的中国文化商品;中国的经济规模、居民购买力以及是否与贸易伙伴加入同一贸易自由区等因素则对本国文化商品出口的影响不大。
关键词:
文化商品贸易 影响因素 引力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曲如晓 刘霞
文化商品贸易的光环效应是指消费者通过消费文化商品而逐步认同和偏好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进而更加偏好从该国进口的其他消费品。本文以中国市场为例,选取1996—2015年美、日、德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对中国文化商品和消费品的出口数据,建立SDAIDS模型分析文化商品贸易所产生的光环效应。结果表明:在中国市场上文化商品贸易存在着光环效应;在电子类和奢侈品类商品上,文化商品的光环效应较强;在家具类和时尚类商品上,文化商品的光环效应相对较弱;在文化商品光环效应的影响之下,美、日、德等国在中国消费品进口市场上呈现出了不同的
关键词:
文化商品 光环效应 SDAIDS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强
贸易便利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国贸易的效率和效益。但与先进国家相比,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还相对较低。如何提高中国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本文通过对中国与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的新加坡进行比较,运用大量的数据,从经营环境、基础设施、边境管理、市场准入等方面全面深入地分析了中国的优势与不足,并对比了双方在自贸试验区贸易便利化措施方面的异同,提出了中国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新加坡 自贸试验区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钱耀军
本文利用1992—2016年中新贸易相关数据,采用贸易结合度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贸易互补度等分析方法研究了中新贸易联系的紧密程度、两国在SITC0SITC9等10类商品上的互补程度及显性优劣势,再利用SPSS、MATLAB等软件进行了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中国GDP和中新进出口贸易额,新加坡GDP和中新进出口贸易额等均呈正线性相关关系,且随着中国、新加坡GDP的持续增长,中新进出口贸易额也呈稳定增长趋势,说明中新贸易未来的合作前景是可喜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王奔
从地理结构的角度看,香港和新加坡在国际贸易出口上有三类不同的国家和地区:(1)基于地缘关系而形成的某种天然垄断关系,如香港对中国内地,新加坡对马来西亚;(2)单向输出入的非竞争关系,如香港对新加坡和新加坡对香港;(3)自由竞争或垄断竞争关系,如香港和...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査贵勇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于2009年9月破题,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成为继国际金融和航运中心建设后上海又一个重要发展规划。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必然组成部分,上海服务贸易发展还较滞后,国际竞争力还较薄弱。本文通过比较上海、香港、新加坡服务贸易发展态势及其影响因素,为上海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加速服务贸易发展和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提供政策指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昱 李玉霞
近年来,中国对欧商品贸易高速发展,中欧经贸关系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用分类产品的贸易收支和Grubel-Lloyd指数,对中欧双边商品贸易模式进行分析,以此得出对中欧贸易模式的判断及相关政策启示。
关键词:
中欧商品贸易 贸易模式 产业内贸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