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7)
- 2023(15687)
- 2022(13474)
- 2021(12637)
- 2020(10478)
- 2019(24341)
- 2018(24121)
- 2017(45887)
- 2016(24993)
- 2015(28325)
- 2014(28221)
- 2013(28161)
- 2012(26546)
- 2011(24290)
- 2010(24202)
- 2009(22035)
- 2008(21632)
- 2007(18894)
- 2006(16895)
- 2005(15316)
- 学科
- 济(107761)
- 经济(107646)
- 管理(66381)
- 业(63809)
- 企(50714)
- 企业(50714)
- 方法(44381)
- 数学(38340)
- 数学方法(37937)
- 中国(33223)
- 农(28587)
- 地方(25616)
- 学(23703)
- 业经(23365)
- 财(23352)
- 贸(21453)
- 贸易(21436)
- 易(20814)
- 农业(19296)
- 制(19027)
- 银(17434)
- 银行(17371)
- 融(17107)
- 金融(17106)
- 环境(16941)
- 行(16804)
- 和(16803)
- 技术(15877)
- 理论(15859)
- 发(15438)
- 机构
- 大学(361594)
- 学院(357261)
- 济(148198)
- 经济(145145)
- 管理(136527)
- 研究(133048)
- 理学(117126)
- 理学院(115724)
- 管理学(113785)
- 管理学院(113162)
- 中国(99835)
- 科学(82504)
- 京(80158)
- 所(68719)
- 财(65555)
- 研究所(62756)
- 农(62671)
- 中心(58279)
- 业大(54238)
- 江(52169)
- 财经(52009)
- 北京(51942)
- 农业(49327)
- 范(48747)
- 院(48281)
- 师范(48207)
- 经(47465)
- 经济学(44999)
- 州(42296)
- 经济学院(40439)
- 基金
- 项目(242178)
- 科学(189353)
- 研究(175536)
- 基金(175304)
- 家(154880)
- 国家(153606)
- 科学基金(129549)
- 社会(110065)
- 社会科(104230)
- 社会科学(104204)
- 省(92474)
- 基金项目(92086)
- 自然(84138)
- 自然科(82145)
- 自然科学(82123)
- 自然科学基金(80667)
- 教育(79638)
- 划(79482)
- 资助(73453)
- 编号(70126)
- 成果(58146)
- 发(55477)
- 重点(54926)
- 部(53924)
- 创(49829)
- 课题(49653)
- 创新(46594)
- 科研(46236)
- 教育部(45691)
- 国家社会(45548)
- 期刊
- 济(166678)
- 经济(166678)
- 研究(112158)
- 中国(73831)
- 学报(60152)
- 农(57662)
- 科学(55606)
- 管理(51721)
- 财(46713)
- 大学(44862)
- 学学(41960)
- 教育(41945)
- 农业(40591)
- 融(33339)
- 金融(33339)
- 技术(29891)
- 经济研究(27480)
- 业经(26256)
- 财经(25299)
- 业(21760)
- 经(21736)
- 问题(21665)
- 图书(19755)
- 贸(18167)
- 世界(17666)
- 科技(17470)
- 技术经济(17285)
- 理论(17001)
- 国际(16601)
- 版(16050)
共检索到544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Shubham Chaudhuri Martin Ravallion
本文考察了中国和印度近年来经济增长不平衡的情况,并分析了不平衡增长对不均等和贫困的影响。通过对家庭调查数据和官方加总数据的分析,本文发现增长存在不平衡——区域间、产业间和家庭层面上,这表明减贫工作进展不平衡,若增长更平衡,减贫效果可能更好;另外,收入不均等程度也在提高。本文探讨了增长不平衡及其应引起重视的原因。具体讨论围绕"有利的"和"不利的"不均等两个概念展开——不均等与不平衡增长对公平性以及长期增长与发展的有利或不利影响。我们认为,需要制定相关政策,保持有利的不均等——继续鼓励创新和投资,同时降低不利的不均等的程度,尤其是通过人力资本和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帮助贫困人口参与市场。
关键词:
增长 发展 不平衡 贫困减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鞍钢
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胡鞍钢我国地区差距扩大问题,已引起决策层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亟需深入调查和系统研究。今年李鹏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创造条件,逐步缩小地区差距”。这一方针将成为“九五”期间乃至到2010年中央解决地区差距和地区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宁霞 高迪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教育在全国范围内大力开展,但是老年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也愈发突出。立足于政策宣传与民众意识之间的不平衡、需求量大与供给不足之间的不平衡、品牌打造与区域整体之间的不平衡以及休闲娱乐与课程结构之间的不平衡四个问题,从政治法律、供给服务、社会效应、课程结构四个方面分别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中国老年教育的发展提出一定建议。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鞍钢
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研究胡鞍钢一、发展不平衡性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点之一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地域辽阔、发展不平衡的社会主义大国。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研究,中国是世界上自然地理、人口资源、经济社会差异最大的国家之一 ̄①。中国地区发展不平衡问题并不是...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沈扬扬
基于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指标,利用2001年~2009年数据,研究中国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的情况,并得到研究成果,一是以保险密度为标准,2003年后我国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呈现σ收敛、β收敛以及跨越式增长态势;二是以保险深度为标准,2003年之后我国区域保险业的发展基本呈现σ发散态势;三是以保险密度为衡量标准的区域保险业发展水平具有空间收敛的性质,而以保险深度为指标则不存在空间相关;四是人身保险对保险业区域差距的贡献度更大,其变动特点决定了保险业整体区域发展差距的变动特点;五是以保险密度指标衡量,对保险业区域发展差距贡献最大是三大地区间的差距,但有下降趋势,以保险深度指标衡量,则三大地区间差距是最小的...
关键词:
保险业 收入差距 敛散性 不平等分解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刚
以旅游总收入为测度指标,采用传统和空间马尔可夫链分析方法,研究了1997—201 5年间中国区域旅游业发展不平衡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区域旅游发展不平衡表现为三大地带内的不平衡显著大于三大地带间的不平衡;区域旅游业发展存在较为稳定的低水平和高水平趋同俱乐部以及显著的空间聚集关联性;区域旅游业发生转移的概率及邻域间的空间溢出效应与邻域间旅游业发展水平紧密相关。
关键词:
区域旅游 不平衡 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沈玉芳
王圣云博士(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现就职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昌大学中国中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近日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了《福祉地理学——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研究》专著,这是作者集多年心血钻研探索的研究成果。通读之后,深切感受到这是一部概念清楚、观点鲜明、论证有力、逻辑严谨,充满哲学思辨特色,理论建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汪占熬 张彬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度一体化"发展已经成为我国自贸区战略中的必然选择,其中探讨和测度中国-东盟自贸区深化发展过程中的风险及协调成本尤为重要,为此本文将视角集中在中国-东盟自贸区是否带来了产业集聚与发展不平衡回应了这些问题,具备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在测度了中国-东盟自贸区产业集聚现状的前提下,建立了空间经济学理论模型,分析了自贸区进程的产业集聚进程和结果,并采取了倍差法证明了相关结论。结果表明虽然中国-东盟自贸区这种小国先发的组建模式有效推后了"核心-边缘"模式的形成时间,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内部发展不平衡导致的冲击,但总体上自贸区建设还是加速了成员国之间的产业间贸易,最终成员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靖祥
研究目标:解构中国式发展不平衡发生发展机理和运行机制。研究方法:借助宏观统计时序数据,将提取的党中央全代会报告、《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关键词出现频次作为权重(针对某一具体发展问题进行的轻重缓急区分),继而展开不平衡发展与治理的风险评估、诊断,运用阈值法进行测度和分解。研究发现:社会经济系统运行具有明显的跨时不平衡性、不确定性和动态复杂性,1982年以来呈现明显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辩证统一演变趋向;2012年后,党和国家治理方略重选使得发展向着动态平衡目标逼近的可能性在增大。研究创新:引入党和国家治理主体,建构"体制的特殊品性"二重性理论框架。研究价值:构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平衡论,提供不平衡发展治理方略选择的方法论基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徐滇庆
经济改革中区域经济差距扩大是公认事实。政府可影响经济发展,但不能改变其内在规律。区域经济发展最根本原因来自于区域自身的集聚效应。政策倾斜必然对经济系统造成扭曲。要求中央政府“向中西部倾斜”是不现实的,要求一个公平竞争环境则更为合理、现实。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沿海地区集聚效应吸纳中西部地区的资金和人才,并不意味中西部地区受损。区域经济不平衡发展具有正反两方面影响。解决经济问题必须用经济手段。区域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别,在集聚过程中会加大,但会在继起的扩散过程中得到填补
关键词:
区域经济,集聚效应,扩散效应,政策倾斜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长石 刘和骏 刘晨晖
空间划分方式是发展不平衡空间分解的关键环节。基于中心一外围模型思想及人口加权变异系数,本文提出了一组新的发展不平衡分解方法,并根据可得数据将其应用于广东、辽宁等7个省份。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省份之间的发展不平衡程度差距较大,并且导致不同省份发展不平衡的空间因素差异明显;从行业分解结果来看,农业是影响省际发展不平衡的首要因素,而后是建筑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飞翔 黎开颜 刘佳
改革开放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举世瞩目的成就,与此同时,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不平衡发展的格局并没得到改变。本文在建立开放条件下的要素投入锁定效应模型基础上,通过计量分析1990~2005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阐述了锁定效应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途径,发现由于要素投入锁定效应的存在导致了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不平衡,而改革开放则进一步加剧了要素的锁定效应。
关键词:
锁定效应 地区发展不平衡 要素投入 开放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国柱 马树才
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除了可以增加就业,产生规模经济外,还可以促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知识的引入。但是我国区域间对外贸易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不存在收敛性,另外区域贸易差异也是造成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区域贸易差异 贸易基尼系数 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河南省财政科研所课题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圣云 沈玉芳
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指区域之间在发展水平、功能和结构上的时空不平衡性。文献综述分析发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地区经济增长成果指标,另一类是地区间生活水平指标。这两类指标都局限于收入或GDP等经济指标,这对评价区域发展不平衡是不够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的评价应该落到福祉水平层面。区域发展不平衡是区域发展与时间、空间组成的三位一体,对其研究应从时、空2个维度展开,即将空间维度的静态研究和时间维度的动态研究结合起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