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55)
2023(13803)
2022(11630)
2021(10711)
2020(9091)
2019(21151)
2018(20528)
2017(39586)
2016(21502)
2015(24508)
2014(24500)
2013(24543)
2012(23490)
2011(21723)
2010(21792)
2009(20767)
2008(20678)
2007(18626)
2006(16770)
2005(15478)
作者
(64632)
(54129)
(53950)
(51685)
(34801)
(25888)
(24515)
(21100)
(20654)
(19486)
(18803)
(17939)
(17559)
(17449)
(17443)
(16970)
(16158)
(16060)
(15703)
(15664)
(13633)
(13579)
(13325)
(12576)
(12437)
(12169)
(11909)
(11877)
(11017)
(10877)
学科
(109535)
经济(109445)
管理(59202)
(55294)
(43382)
企业(43382)
方法(42169)
数学(37658)
数学方法(37304)
中国(29703)
(26633)
地方(23978)
(23675)
(21681)
(21016)
贸易(21006)
业经(20436)
(20419)
(19281)
农业(17437)
(16152)
银行(16113)
(15888)
金融(15886)
(15556)
环境(15083)
地方经济(15055)
(14528)
(14457)
(13353)
机构
大学(322921)
学院(320415)
(149179)
经济(146357)
研究(121669)
管理(117876)
理学(99935)
理学院(98766)
管理学(97204)
管理学院(96606)
中国(93293)
科学(71350)
(69371)
(66771)
(63338)
研究所(57243)
(56236)
中心(53804)
财经(52165)
(49108)
经济学(47810)
(47365)
业大(45616)
北京(44849)
农业(44419)
(42960)
经济学院(42808)
(41585)
师范(41154)
财经大学(38405)
基金
项目(203235)
科学(159800)
基金(149013)
研究(147739)
(130782)
国家(129757)
科学基金(109245)
社会(95811)
社会科(90906)
社会科学(90880)
(76690)
基金项目(76584)
自然(68806)
自然科(67194)
自然科学(67166)
教育(67087)
自然科学基金(66017)
(65879)
资助(63277)
编号(57746)
成果(48741)
(46622)
重点(46571)
(46026)
课题(41477)
(41472)
国家社会(40626)
教育部(39814)
创新(39084)
科研(39005)
期刊
(171523)
经济(171523)
研究(103655)
中国(65744)
(51408)
(50695)
学报(50416)
科学(46927)
管理(44986)
大学(37827)
学学(35625)
农业(34743)
(33222)
金融(33222)
教育(30889)
经济研究(29190)
财经(27135)
技术(27063)
业经(24359)
(23585)
问题(22673)
(21215)
(19616)
国际(19536)
世界(18741)
技术经济(17736)
统计(16616)
(14458)
(14382)
理论(14330)
共检索到5036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金平  靳晓婷  林铁铮  
为研究中国和八国集团(G8)是否存在经济政策协调的经济基础,文章以国际经济政策协调理论为依据,从经济相互依存度考察政策协调的基础。通过选取衡量经济体相关性和趋同性的标准,对中国与八国集团中七个主要发达国家间的经济相互依存度进行比较。贸易的相关性和部分政策变量指标的趋同性,说明中国和七国已表现出一定的经济政策协调基础。但是,运用VAR模型对影响经济波动的深层因素——供给和需求冲击进行对称性分析,却显示中国与七国冲击对称性尚不显著,表明中国与七国相比参与政策协调的成本会比较大。所以,中国目前可不急于全面参与G8的政策协调,而应先利用当前的对话机制,加强同发达国家的经济联系,逐步探索未来协调的步骤和...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良桥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七国集团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引人注目。特别是80年代中期以来,协调明显加强,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扩展,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一定影响。研究七国集国经济政策的国际协调,对于我们正确地分析和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加深对国际经济关系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黄梅波  胡建梅  
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放宏观经济学领域出现的新研究范式,以其坚实的微观基础为研究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问题提供了良好的数理模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收益分析经历了两代模型。笔者借鉴新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框架下的CCD模型,利用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潜在收益的衡量指标,构建中国多部门VAR模型,测算了面临劳动生产率冲击时中国参与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潜在收益。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桁林  
本文分析了 1997以来所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取得的效果 ,一方面使得通货紧缩向经济复苏转化 ,另一方面 ,由于工资收入分配等政策扩大了城乡差距 ,加之原油价格上涨外部因素的冲击 ,使得货币政策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新焦点。本文区分了两种不同的物价上涨类型 ,提出坚持适度扩张政策 ,同时相应采取减税和收入政策的主张 ,以刺激供给因素增长 ,促进经济尽快复苏。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中强  
影响区域物流发展的要素可分为物流基础、经济基础两个部分,区域物流水平的提高需要区域物流基础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协调发展。经济基础的发展能促进物流基础的建设,而物流基础的建设也能推动经济基础的发展。利用本文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评价准则体系,对江苏徐州地区物流基础与经济基础协调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徐州地区物流基础与经济基础协调发展的程度不是很高,且全部表现为经济基础滞后类型。这与其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发展模式有关,不考虑当地经济基础的要求,过分强调物流基础的投资建设,容易导致物流基础过于超前,产生挤出制约作用。为更好地促进江苏徐州地区物流基础与经济基础的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把物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吴正  杨力  
以福利经济学Lucas论断为基础,通过引入一个三状态的离散马尔科夫过程,建立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状态下的福利成本模型,定量分析中国和美国参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福利收益。该收益远高于Lucas论断的测算结果,表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的溢出效应是显著的;由于中国消费波动较大,我国应积极参与宏观经济政策协调,平抑消费波动,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在相对风险规避系数γ=2的情况下,中国和美国获得的福利收益大约是Lucas模型测算结果的7至12倍,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状态下的福利成本模型对于不同经济体具有普适性。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梅波  
2 0 0 3年的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不平静。自从 2 0 0 1年美国新经济泡沫崩溃之后 ,世界经济步入了低谷 ,尽管到 2 0 0 3年年底 ,来自美国商务部的数据显示 2 0 0 4年美国经济的形势将好于上年 ,但是欧洲和日本的经济并没有实质性的好转 ,在一个相互依存的时代 ,这将制约美国经济的复苏。2 0 0 3年伊拉克战争的爆发和 SARS的突然出现更是增加了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由于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 2 0 0 3年 9月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 WTO部长级会议以失败告终 ,全球贸易的发展和多边贸易体系的吸引力均受到极大的损害。 2 0 0 2年美元贬值之后 ,国际金融体系的波...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莹  
一年前,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一员。随着开放程度的加深,对外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增大。因此,在制定经济政策、分析政策效果时,我们必须同时关注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本文在比较现有的三种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情况,对DD-AA模型作了三点改进,并用实证的方法建立了适合中国的DD-AA模型,然后分析了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汇率政策的效果,最后对如何加强政策协调提出了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金竹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 ,国家间经济相互依存和经济政策协调的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本文以Dornbush两国开放宏观经济静态模型为理论背景 ,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通过对合作与非合作两种情形的对比分析 ,得到的基本结论是 :国际间经济政策不协调是无效的 ,而通过政策协调则可以达到帕累托效率。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加强经济政策调控力度及其协调配合是发挥经济政策作用和实现经济政策目标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研究这个问题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迈克尔·斯宾塞  许小萍  
这些政策的达成并非易事,但这些政策措施将有助于减少不确定性,恢复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包容性增长,并增强全球经济的持续开放性看起来金融危机最糟糕的时期就要结束了。资产市场在2010年表现良好;美国和欧洲的部分地区重拾增长势头.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帆  邹静娴  
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经济政策协调面临着新的挑战,世界各国亟须加强全球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确保各国在议定框架下加深合作,共同促进经济发展全球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前景不容乐观当前世界经济呈现出"低经济增长、低贸易增长、低通货膨胀、低大宗商品价格、高债务"的"四低一高"态势,全球经济态势短期内复苏依旧乏力。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 M F)统计,2015年全球经济增速为3.1%,低于上年的3.4%。据世贸组织估计,2016年全球的贸易增速将连续第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