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40)
2023(10886)
2022(9057)
2021(8331)
2020(6850)
2019(15665)
2018(15054)
2017(28489)
2016(15059)
2015(17035)
2014(16606)
2013(16787)
2012(16228)
2011(15134)
2010(15214)
2009(14318)
2008(13991)
2007(12353)
2006(11502)
2005(10696)
作者
(47052)
(39643)
(39502)
(37721)
(25663)
(18914)
(17596)
(15304)
(15225)
(14176)
(13991)
(13354)
(13213)
(12979)
(12794)
(12375)
(11744)
(11545)
(11425)
(10980)
(10115)
(9947)
(9622)
(9327)
(8999)
(8989)
(8728)
(8279)
(8044)
(7953)
学科
(87482)
经济(87391)
管理(36409)
(35686)
方法(30760)
数学(27484)
数学方法(27251)
(25440)
企业(25440)
中国(23879)
(19930)
地方(19619)
(18552)
业经(15078)
(14925)
贸易(14914)
(14459)
(14250)
农业(14154)
地方经济(13482)
(12580)
环境(12047)
(11992)
金融(11990)
(11028)
银行(10987)
(10722)
(10614)
(10581)
(9837)
机构
大学(237618)
学院(231217)
(112919)
经济(111116)
研究(96933)
管理(80229)
中国(71963)
理学(68404)
理学院(67429)
管理学(66255)
管理学院(65838)
科学(57463)
(52260)
(50590)
(48162)
研究所(46234)
(42280)
中心(40552)
财经(38531)
经济学(38071)
(35283)
(34565)
(34187)
经济学院(34075)
北京(33745)
农业(33375)
业大(33360)
(31308)
师范(30935)
科学院(30163)
基金
项目(152685)
科学(121201)
基金(115863)
研究(106380)
(105277)
国家(104173)
科学基金(86395)
社会(72517)
社会科(68907)
社会科学(68887)
基金项目(59713)
自然(54835)
(54335)
自然科(53564)
自然科学(53537)
自然科学基金(52638)
(48247)
资助(48152)
教育(46751)
编号(37658)
重点(35838)
(35469)
(34830)
国家社会(32738)
成果(32115)
中国(31405)
(30656)
教育部(30058)
科研(29201)
创新(29073)
期刊
(129787)
经济(129787)
研究(77907)
中国(47267)
学报(41563)
科学(39141)
(38802)
(34783)
管理(32019)
大学(31053)
学学(29510)
农业(26767)
经济研究(22824)
(21064)
金融(21064)
财经(20964)
(18357)
教育(18058)
问题(17397)
技术(17309)
世界(16342)
(16223)
业经(15799)
国际(15318)
(15312)
技术经济(12903)
统计(11895)
(11094)
资源(10695)
经济问题(10499)
共检索到3648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宏昌  黎鹏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分析该网络的特点和溢出模式,探讨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的动力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网络关系密切,但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差别较大;整个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结构,形成了四个经济增长板块;科技水平差异是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增长溢出的核心动力,贸易便利化程度也是影响经济增长溢出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将建立系统的国际经贸网络作为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对外经济政策;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贸易商品的科技附加值;要利用好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契机,进一步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宏昌  黎鹏  
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网络,分析该网络的特点和溢出模式,探讨经济增长空间关联的动力来源。结果表明,中国和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网络关系密切,但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差别较大;整个网络呈现出"核心-边缘"的结构,形成了四个经济增长板块;科技水平差异是影响经济增长差异的主要因素,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是增长溢出的核心动力,贸易便利化程度也是影响经济增长溢出的因素之一。因此,要将建立系统的国际经贸网络作为对外政策的目标之一;针对不同的国家采取不同的对外经济政策;要加强科技投入,提高贸易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黎鹏  杨宏昌  王勇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和改进的Mundell-Fleming模型,分析了中国和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并测度了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空间网络存在10对关联关系;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差别较大,不利于整体网络的稳定;国家间经济增长的交叉溢出效应非常明显,打破了两两国家间的溢出关系;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不强,与部分国家甚至存在竞争关系;东盟国家内部也存在增长竞争现象,但是总体上合作大于竞争。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黎鹏  杨宏昌  王勇  
运用网络分析方法和改进的Mundell-Fleming模型,分析了中国和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空间网络关联关系,并测度了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空间网络存在10对关联关系;各个国家在网络中的地位和作用差别较大,不利于整体网络的稳定;国家间经济增长的交叉溢出效应非常明显,打破了两两国家间的溢出关系;中国与主要东盟国家经济增长的关联性不强,与部分国家甚至存在竞争关系;东盟国家内部也存在增长竞争现象,但是总体上合作大于竞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东波  刘雅珍  孙若涵  
随着"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逐步推展,中国对外贸易增长重心逐渐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转移,中国与周边国家间的经贸往来与合作将是今后中国发展对外经贸合作的侧重点,其成效也将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国际合作的成果。东盟国家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海上地理起始区域,也是"一带一路"倡议在实施过程中优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要区域。从经贸往来变化情况看,近年来,中国与东盟国家在商品和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投资、人员往来等方面联系紧密,交流频繁。本文试图用空间计量方法,构建静态和动态空间权重矩阵,通过动态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考察2000-2016年中国与东盟十国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研究表明,中国与东盟十国的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申韬  雷蕾  
金融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金融生态环境为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环境和条件,经济增长促进金融生态环境优化。文章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客观赋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研究选取2007—2016年东盟10国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各国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显示,除新加坡金融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两个子系统呈现良性互动态势外,其余国家协调发展程度普遍偏低。各国应从经济基础、金融主体、政府服务、社会诚信文化和社会综合环境等方面采取措施,提升两个子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吕艳君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全面发展关系是建立在经济合作不断增强的基础上的,而构成经济 合作网络骨架的是 20世纪 90年代后陆续形成的经济合作框架体系,国内对这一合作 框架鲜有详尽分析。对这一合作框架形成的背景、内容构成和重大意义进行思索,正 是探究东亚区域合作与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模式不同的应有起点,具有继续观 察和深入研究的价值。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朱俊峰  王健  
本文集中研究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经济增长与趋同问题,并对1990~2009年间东盟国家贸易发展指标对经济增长和经济趋同的作用和影响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得出结论: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东盟国家致力于发展外向型经济、放松管制以及AFTA等制度安排是有效的;而在推动东盟国家经济发展趋同、缩小成员国收入水平差距方面,目前东盟各国的贸易发展政策和实践却没有显示出显著的积极效应。文章首先介绍了东盟国家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其次分析东盟各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水平及存在的差距;再次就贸易发展指标与经济增长、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分析其原因;最后进行总结,并就东盟贸易和经济发展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等问题提了几点看...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王蕊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以及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日本作为东盟传统的贸易、投资伙伴以及主要援助国,对中国在这一地区的发展形成了较为激烈的挑战。本文重点分析了中日两国在东盟贸易、投资和援助领域的竞争情况,并为未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甘梅霞  
东盟已连续十几年成为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因此研究中国与东盟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不同生产要素密集型产品贸易的角度,运用协整分析技术和脉冲响应函数法,采用1987~2005年的数据,分析中国与东盟国家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显示:1987~2005年,在中国对东盟国家的出口贸易中,产品总体呈现技术密集程度越高,对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作用越大的特点。但是,1987~2005年间中国自东盟国家进口的技术密集程度高的产品对我国经济增长却没有显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高连福  
据欧洲和北美组建自由贸易区的经验,初期阶段,关键性的因素是区内经济规模大且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的态度,他们的政策具有决定性的作用。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洲的德国、法国等国率先倡导组建“煤钢联盟”,从单一领域起始开展经济合作,逐步扩大领域、逐步吸收周围国家最终发展成后来的自由贸易区。在北美,也是由美国和加拿大双边先行组建自由贸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宁  
本文分析了盟东国家2000年经济复苏中的特点,并说明了面临的问题和前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涛  
经济周期是否具有同步性是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国制定共同经济政策、促进区域合作纵深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建立多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依据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理论,对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盟主要国家不仅在长期的经济波动方面具有共同随机发展趋势,而且其短期经济周期也是完全同步的。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战略趋同以及相对较小的经济规模,东盟各国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因此,东盟各国必须在加强内部经济联系与政策协调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外部经济体特别是中、日、韩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合作,从而推动东盟国家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