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87)
2023(11566)
2022(9663)
2021(9220)
2020(7701)
2019(18010)
2018(17655)
2017(33537)
2016(17953)
2015(20327)
2014(19696)
2013(19383)
2012(17576)
2011(15956)
2010(15701)
2009(14461)
2008(13862)
2007(11612)
2006(10058)
2005(8807)
作者
(51525)
(43023)
(42853)
(40646)
(27303)
(20868)
(19188)
(16917)
(16496)
(14984)
(14703)
(14464)
(13723)
(13557)
(13287)
(13158)
(12781)
(12704)
(12387)
(12182)
(10641)
(10433)
(10391)
(9778)
(9694)
(9522)
(9331)
(9150)
(8547)
(8485)
学科
(77412)
经济(77339)
管理(46336)
(44718)
方法(37772)
(34858)
企业(34858)
数学(34679)
数学方法(34133)
中国(21710)
(20320)
(17729)
贸易(17715)
(17319)
(15797)
业经(15245)
(14144)
农业(13617)
地方(13425)
(12377)
环境(11501)
(10761)
银行(10725)
技术(10596)
(10413)
金融(10411)
(10266)
理论(10060)
(9892)
(9777)
机构
大学(252638)
学院(250687)
(109341)
经济(107556)
管理(96516)
研究(89034)
理学(84785)
理学院(83805)
管理学(82169)
管理学院(81735)
中国(67894)
科学(55313)
(53809)
(46053)
(44676)
(44637)
研究所(41432)
业大(40376)
中心(39883)
财经(36846)
农业(36667)
经济学(34635)
(33999)
北京(33988)
(33939)
(32176)
(31657)
经济学院(31371)
师范(31259)
科学院(27739)
基金
项目(177497)
科学(140065)
基金(131915)
研究(123227)
(118100)
国家(117199)
科学基金(99721)
社会(80991)
社会科(77015)
社会科学(76998)
基金项目(69563)
(66895)
自然(66086)
自然科(64659)
自然科学(64639)
自然科学基金(63519)
(57841)
教育(56514)
资助(54777)
编号(46718)
重点(40294)
(39761)
(37883)
(37064)
成果(35999)
国家社会(34945)
创新(34796)
科研(34626)
教育部(33899)
计划(33326)
期刊
(109792)
经济(109792)
研究(70871)
中国(46271)
学报(43107)
(40326)
科学(40112)
管理(33839)
(32530)
大学(32284)
学学(30636)
农业(27931)
教育(21952)
技术(20735)
经济研究(20120)
(19988)
金融(19988)
财经(17698)
业经(16996)
(16979)
(15341)
问题(14986)
(14165)
统计(13848)
世界(13243)
国际(13062)
资源(12795)
(12670)
技术经济(12452)
(12207)
共检索到3577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淑芳  葛岳静  曹原  胡浩  
当今国际社会已经进入了大规模实力转移的时代,如何顺应当代国际关系中实力结构变化的趋势,科学合理地测度一国在周边地缘环境中的影响力,成为国家外交政策和周边战略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基于权力理论、硬实力和软实力理论、相互依赖理论,在突出主导因素和可操作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国家地缘影响力的指标体系,定量测算了近10年来中国在南亚各国和南亚地区的地缘影响力。结果表明:①2012年中国与南亚七国的综合实力比较,按照差距从小到大排序,分别为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尼泊尔、不丹和马尔代夫。说明国家本身的地缘重量,尤其是硬实力依旧是综合实力的重要支撑。②近10年来,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地缘影响力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中国在不丹、孟加拉国和尼泊尔的地缘影响力最大,而在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最小。表明地缘影响力受国家间地理位置的制约,呈距离衰减的空间分布。③国家的实力和地缘影响力并非成正比关系。国家实力强大并不能代表其对外的影响力就强大。④无论在政策制度、国家形象还是文化交流方面,中国与南亚各国间的软实力差距不大。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毛汉英  
在对19世纪末和20世纪西方代表性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理论进行重点介绍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历史和现状特点,阐述了中国周边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的基本格局与发展态势,即:北部地缘政治关系紧密,地缘经济发展较快;西部地缘政治关系持续发展,地缘经济合作前景广阔;西南部为地缘政治破碎带,地缘经济极具潜力;南部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关系总体良好,但南海问题是不稳定因素;东部地缘政治热点问题敏感复杂,地缘经济结构相对稳定。最后提出了改善提升中国周边地缘政治关系与发展地缘经济的"北联、西进、南合、东拓"地缘战略及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玉宗  寇敏  卢松  李东和  
城市旅游绅士化是绅士化发展模式的一种特殊类型,强调了旅游发展在城市绅士化形成中的独特作用。南京"总统府"周边区域的实证研究表明,城市旅游绅士化现象呈现了较为明显的居住与商业转变过程,日益具有国际化特征,不仅展现了当代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全球化和地方化的相互作用,也反映了文化战略的全球趋势与地方城市发展的融合。在全球与地方互动环境下,"企业化"的地方政府和寻求利润的房地产开发商在推动旅游绅士化发展中具有主导角色,而特定的地方城市社会文化特质和居民的需求偏好则重塑其发展背景。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晨  韩冬青  
以南昌八一广场周边地段为例,运用地图分析法、图解方法和中外城市形态比较等方法,对该地段的道路格局、街区形态、地块形态、建筑与地块的关系四个方面展开深入分析,由此归纳总结出我国城市中单位大院集中地段的若干物质空间形态特征。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志民  
中国作为横跨"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并使二者相连的地缘经济政治大国,与处于"边缘地带"的东南亚地区和兼具"心脏地带"和"边缘地带"的南亚地区在地缘经济政治上已呈互为依托之发展趋势。东南亚和南亚对于中国来说,既有资源价值,又有地缘价值;而中国对于东南亚和南亚而言,可借助中国所处的"心脏地带"地缘优势和发展潜力获取自身独特的地缘经济政治权益。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经济一体化,推动着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和南亚地区的经济合作,进而拓展中国经济发展空间。构建"南方丝绸之路"经济带,打通西南大通道,推进"两洋出海"战略已经成为中国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抉择。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王礼茂  李红强  
中国周边国家蕴藏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周边国家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是中国地缘政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与周边的东亚、东南亚、中亚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在油气领域的合作和竞争,并分析了其地缘政治影响,主要结论包括:①东亚主要是中日之间的能源竞争,竞争态势近期有进一步加剧之势,中远期如果不考虑钓鱼岛领土争端的因素,两国在海外的油气争夺会趋于缓和;②东南亚的油气合作取决于南海领土争端能否得到有效控制,只要争端不成为地缘政治操作的工具,南海的油气合作才有可能;此外,中国需要在南海首先开发起来,然后才能谈得上"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否则只能是"搁置争议、别人开发";③中亚应成为中国周边油气合作...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田素华  徐明东  
外资银行进入发展中国家以后,有助于接近外资银行所在东道国金融中心的地区增加资源获取,不利于远离外资银行所在东道国金融中心的地区获得资源。我们的经验研究进一步提供了中国方面的证据:外资银行进入上海以后,对那些到离上海地理距离较近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加的积极影响较为明显。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福长  胡志丁  王学文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和印度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崛起,对地区乃至全球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中印共同周边国家作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和印度"东向战略"的交汇区与重叠区,对中印地缘经济地位提升和中印地缘经济权力空间拓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国家间相互依存理论,构建地缘经济权力模型,解析中印与周边国家的地缘经济权力时空演化格局。结果表明:(1)周边国家均未出现为中印负向敏感区和负向脆弱区,周边国家对中印的敏感性和脆弱性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国、印度的敏感区和脆弱区整体表现出明显连贯性和持续性,个别年份存在差异。(2)中国与印度对共同周边国家的地缘经济权力均呈上升趋势,中国和印度都成为周边国家地缘经济的重要辐射源,呈现中心—外围的区域扩散趋势。(3)印度对周边国家地缘经济权力弱于中国。(4)中国与印度对周边地缘环境的构建和选择各有侧重,中国深入影响东南亚、中亚,印度则将南亚视为"自家后花园",以缅甸、斯里兰卡为代表的地缘战略区则成为中、印双方地缘经济权力对抗的"前沿阵地"。(5)战略层面上的大国零和博弈,中印双方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彼此把对方看作地缘政治博弈的假想敌,中国、印度地缘经济权力之争有着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6)敏感性、脆弱性、地缘经济权力均存在一定的国别集聚性和区域差异性。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曹阳,焦阳  
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后,俄罗斯周边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利用量化分析方法(莱科标 度)建立量化体系,测量当今俄罗斯周边地缘政治具体的交化及程度。可以看出,当今俄罗斯地缘政治的状态是: 俄罗斯地缘政治状况最危险的区域在它的南部(外高加索、中亚地区),而最安全的区域是东部(东亚)。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何龙斌  
研究区域中心城市经济辐射力对于周边地区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对"西三角"中心城市对陕南经济辐射力的比较,发现对陕南整体而言,西安对陕南的经济辐射强度最大,重庆次之,成都最弱;分开来看,西安对商洛的辐射最强,汉中、安康较弱;而成都对汉中、重庆对安康的经济辐射也十分有限。因此,建议汉中、安康要积极主动融入关中经济圈;汉中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实现内源式突破发展;对陕南可以考虑优先发展商洛带动陕南整体发展,与此同时,要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改善"西三角"交通条件。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黄梓航  蒋秉川  万刚  袁田  
将知识图谱技术与地缘环境领域相结合,剖析地缘环境知识的内涵和特点,提出基于多源异构地缘环境数据构建地缘环境知识图谱的基本框架,设计地缘体、地缘事件等知识表示模型,对地缘知识查询、地缘事件演化分析和地缘环境影响力分析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1)基于地缘实体能够快速关联查询地缘要素知识、地缘事件知识和地缘专家知识等各类地缘知识;(2)根据地缘事件之间的因果、顺承等关系可以快速分析事件的发展脉络,厘清地缘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规律;(3)大规模网络图关联了地缘体、环境、事件等多源异构信息,为地缘环境分析提供了基础的信息底图。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邵忠忠  熊理然  蒋梅英  林之强  
作为世界第一大稻米出口国,印度稻米出口贸易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全球稻米供给及粮食安全,并对地缘格局带来一定影响。本文基于FAOSTAT数据,利用网络结构测度指标和以地缘视角为基础的聚类分析方法,旨在探析印度稻米出口贸易格局及其地缘影响力。研究发现:(1)从2012年起,印度成为全球稻米出口第一大国,且稻米出口贸易的网络组织规模不断扩大,网络连接结构更加紧密;印度稻米出口贸易时空扩展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布规律,即出口主要集中在南亚、西亚、东非等地区,并逐渐向更多的国家或地区进行扩张,成为影响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国家之一。(2)印度稻米出口贸易地缘影响力的空间扩张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即对印度周边国家的地缘影响力最强,呈现出由南亚国家向环印度洋地区递减扩散的空间推移规律。(3)在经济利益、政治权力及地缘环境要素的综合作用下,印度通过稻米出口贸易不断增强其地缘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了其在南亚及环印度洋地区的地缘权力位势。本文结果可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及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熊理然  杜雯慧  张一方  刘保强  
冷战结束以后,东南亚地区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中发挥了"东盟中心地位"作用,正是基于对区域经济合作收益的追求,东南亚地区近年来出现了地缘经济空间多重分割的格局。本研究首先从东南亚地缘经济空间的内部"碎片状"分割、外向"切割状"分割和外力"分化状"分割三个方面分析了东南亚地缘经济空间的多重分割格局,然后通过构建区域经济合作推拉模型,解析了东南亚区域地缘经济空间多重分割的形成机制,接着进一步分析了东南亚地缘经济空间的多重分割对RCEP的可能影响,最后基于中国在东南亚地缘经济利益的最佳均衡目标,提出了中国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的行动安排。本研究对于我们全面认知东南亚地缘经济空间,积极主动参与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牛福长   葛岳静   赵正贤   陈秀红   黄宇   吴俊强  
地缘经济权力日益成为维护国家安全、辅助国家地缘战略决策、明晰国家地缘环境的重要研究内容。基于国家实力、国际贸易、投资、援助、贷款等数据和指标,从权力实施和权力实施有效性两个方向,搭建地缘经济权力分析框架与定量模型,并以21世纪以来的中美印与“泛南亚”国家为例,研究其地缘经济权力的实施、有效性、演变及时空分异。研究发现:(1)权力实施方面,中美印与“泛南亚”国家的敏感性和脆弱性流露出明显现实主义色彩,不同年份对泛南亚国家的影响力和“营建”度各有侧重和选择。(2)权力实施的有效性方面,“泛南亚”国家对中美印施加权力的反应和响应程度不一,其依赖度与仰仗度存在“大国平衡和多双边下注”的倾向。(3)权力演变方面,中美印对各自权力区的构建和固化差异明显,权力变化态势与形态复杂异化多样。文章从权力来源、施动过程与有效性及地缘经济的经世致用作出讨论。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彭建东  许琴  
本文旨在探索一种运用多维视觉影响技术评价城市空间环境的定量分析方法。从多维视角将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影响因素分解为城市空间通视程度、轮廓形态、空间层次3个方面;构建城市空间环境的视觉影响评价体系,探讨其构成要素的定量研究方法。该评价体系适用于城市现有及规划方案或城市设计多方案对比评估。在此基础上,对襄阳古城护城河周边地区城市设计进行实证研究,利用评价体系对现状及规划的城市整体空间环境进行综合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