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3)
- 2023(12869)
- 2022(10683)
- 2021(9907)
- 2020(8260)
- 2019(18416)
- 2018(17850)
- 2017(33828)
- 2016(18271)
- 2015(20044)
- 2014(19657)
- 2013(19390)
- 2012(17875)
- 2011(16256)
- 2010(15845)
- 2009(14938)
- 2008(14814)
- 2007(12817)
- 2006(11188)
- 2005(10221)
- 学科
- 济(72647)
- 经济(72527)
- 管理(57610)
- 业(52896)
- 企(43104)
- 企业(43104)
- 方法(32430)
- 数学(28998)
- 数学方法(28789)
- 财(22966)
- 中国(22496)
- 制(19593)
- 农(19425)
- 贸(16880)
- 贸易(16871)
- 易(16575)
- 业经(15935)
- 学(15038)
- 银(13992)
- 银行(13952)
- 务(13839)
- 财务(13817)
- 财务管理(13786)
- 体(13508)
- 行(13353)
- 企业财务(13227)
- 融(13035)
- 金融(13033)
- 农业(12622)
- 环境(11849)
- 机构
- 大学(266765)
- 学院(261930)
- 济(117396)
- 经济(115494)
- 管理(98514)
- 研究(95581)
- 理学(85949)
- 理学院(84960)
- 管理学(83773)
- 管理学院(83279)
- 中国(73233)
- 科学(56835)
- 京(55476)
- 财(55423)
- 农(49734)
- 所(48468)
- 财经(44486)
- 研究所(44373)
- 中心(42206)
- 业大(41189)
- 经(40962)
- 农业(39466)
- 经济学(38389)
- 江(36635)
- 北京(34745)
- 经济学院(34678)
- 院(34174)
- 财经大学(33694)
- 范(30840)
- 师范(30374)
- 基金
- 项目(181671)
- 科学(144483)
- 基金(138092)
- 研究(125709)
- 家(124197)
- 国家(123268)
- 科学基金(104449)
- 社会(85681)
- 社会科(81536)
- 社会科学(81518)
- 基金项目(72499)
- 自然(68073)
- 自然科(66586)
- 自然科学(66562)
- 省(66215)
- 自然科学基金(65504)
- 划(57938)
- 教育(56978)
- 资助(55852)
- 编号(45297)
- 部(42434)
- 重点(41658)
- 创(38378)
- 国家社会(38043)
- 发(37737)
- 制(37521)
- 成果(36685)
- 教育部(36468)
- 创新(36195)
- 科研(35562)
- 期刊
- 济(120827)
- 经济(120827)
- 研究(77875)
- 中国(52085)
- 学报(48496)
- 农(44607)
- 财(43576)
- 科学(43249)
- 管理(37255)
- 大学(36477)
- 学学(35013)
- 农业(29772)
- 融(25473)
- 金融(25473)
- 财经(23471)
- 经济研究(21578)
- 教育(20311)
- 经(20226)
- 技术(17884)
- 业经(17310)
- 业(17062)
- 问题(16461)
- 贸(15696)
- 国际(13992)
- 世界(13954)
- 版(13731)
- 业大(12361)
- 科技(12317)
- 技术经济(11834)
- 统计(10632)
共检索到3846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生敏 廖建桥
在组织管理中,团队领导难免犯错,需要员工及时的纠正以维持组织正常的运作。然而,团队领导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很少采纳员工的抑制性建言,导致很多决策错误无法第一时间被纠正,给组织的功能运作带来了隐患。文章对68名团队领导者和434名团队员工进行了两阶段的配对问卷调查,从团队领导角度探讨了真实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的影响机制。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表明,真实型领导与员工的抑制性建言行为呈正相关关系,团队心理安全和员工真实型跟随在这种关系中起部分中介的作用。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团队领导改善员工的抑制性建言渠道,提升组织的运作效率。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生敏
面对动荡多变的外界环境,领导者需要员工及时地纠错以维持组织的正常运营。然而,上下级的心理距离造成员工对建言后果的负面预期,形成了"知错不言"的障碍。本文采用77份领导者和517份员工的配对问卷,使用多层次线性回归模型,从积极领导学的视角探讨了员工建言情境中负面预期的边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负面预期在权力距离与抑制性建言之间起中介作用,真实型领导弱化了员工权力距离与负面预期之间的积极影响关系,同时,真实型领导强化了负面预期和员工抑制性建言的消极影响关系。研究结论有助于领导者在下属负面预期情境下改善抑制性建言状况,以增加有效的组织实践。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生敏 廖建桥
在产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国,倾听并采纳员工的建言对于组织的健康运行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70名领导和312名员工进行了配对问卷调查,试图探索真实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的作用机制,并考察此领导方式对建设性变革责任感与员工抑制性建言之间关系的影响效应。HLM分析结果表明真实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有积极影响作用,员工希望在此作用关系中起着中介作用;员工建设行变革责任感对其抑制性建言有积极影响作用,真实型领导在此作用关系中起着正向调节作用。本结果预示着中国领导者应加强对真实型领导风格的学习,通过激活员工特征,达到广开言路、提升组织效率的目的。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邹竹峰 杨紫鹏
本文考察了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尤其是建言效能感在二者之间的中介作用以及领导-部属交换的调节作用。本文以长三角地区15家中小制造企业的231名下属及其直接领导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1)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有正向影响;(2)这种影响是通过员工的建言效能感发生的;(3)领导-部属交换在这一影响过程中起调节作用,即对那些与领导有高质量交换关系的员工来说,真实型领导对建言效能感有相对较强的影响,进而对建言行为有较强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罗瑾琏 赵佳
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和跨层次模型,探讨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影响机理。结果显示: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心理安全感和领导支持感在真实型领导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团队领导性别在真实型领导和员工建言行为之间具有跨层次调节作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亚军 张金隆 张军伟 崔利刚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谦卑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的作用机理,重点分析建言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中庸思维的调节作用。选择企业员工及其直接主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调查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谦卑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有正向影响;建言效能感在谦卑型领导与员工抑制性建言之间起中介作用;中庸思维负向调节谦卑型领导与员工抑制性建言之间的关系,员工中庸思维越高,谦卑型领导与抑制性建言的正向关联越弱。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亚军 张金隆 张军伟 崔利刚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谦卑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的作用机理,重点分析建言效能感的中介作用以及中庸思维的调节作用。选择企业员工及其直接主管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层级回归等方法分析了调查数据。研究结果表明:谦卑型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有正向影响;建言效能感在谦卑型领导与员工抑制性建言之间起中介作用;中庸思维负向调节谦卑型领导与员工抑制性建言之间的关系,员工中庸思维越高,谦卑型领导与抑制性建言的正向关联越弱。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黎艳虹
当前组织外部环境日益复杂,而组织内部结构也愈发扁平化,传统的上级指挥、下级执行的工作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组织需要员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实施主动行为以帮助组织适应动态的环境。因此,如何增加员工主动行为成为组织管理者和理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议题。本研究基于不确定性管理理论,探讨了真实型领导与员工主动行为的关系。研究表明:真实型领导可以有效促进员工主动行为,真实型领导对员工主动行为的影响是通过降低员工焦虑发挥作用的;此外,对于不确定性规避程度较高(较低)的个体而言,真实型领导对焦虑的直接影响和真实型领导通过焦虑对主动行为的间接影响都较强(较弱)。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研究建议组织管理者在管理实践中要多践行真实型领导的标准,也要通过组织实践消除员工因不确定性而产生的焦虑,促进员工主动行为的实施,更要团结每一名员工,实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红华 刘德森 燕诗舟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详细探讨了真实型领导各维度是如何通过提升员工心理所有权进而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意识正向影响促进性建言行为;关系透明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都有促进作用;员工心理所有权在自我意识、关系透明与促进性建言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在关系透明与抑制性建言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传导机制,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并拓展了领导风格和员工行为方面的相关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企业管理中应注意发现及培养真实型领导、
关键词:
真实型领导 员工建言行为 心理所有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许红华 刘德森 燕诗舟
基于社会交换理论的视角,通过对企业员工进行问卷调查,详细探讨了真实型领导各维度是如何通过提升员工心理所有权进而影响员工的建言行为。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意识正向影响促进性建言行为;关系透明对促进性建言和抑制性建言都有促进作用;员工心理所有权在自我意识、关系透明与促进性建言之间起到完全中介效应,在关系透明与抑制性建言之间起到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为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建言行为的关系提供了新的传导机制,从理论和实践上丰富并拓展了领导风格和员工行为方面的相关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企业管理中应注意发现及培养真实型领导、着重培养领导者的自我意识和关系透明特质、重视员工心理所有权的提升等管理建议。
关键词:
真实型领导 员工建言行为 心理所有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罗兴鹏 张向前
以社会认知理论为视角,探讨正向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的跨层次影响过程以及团队建言的跨层次调节作用。基于两个时间点92名团队主管与406名员工的纵向配对数据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正向领导对员工抑制性建言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自我效能感在正向领导与员工抑制性建言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团队建言强化自我效能感与员工抑制性建言间的关系,即团队建言越频繁,自我效能感与员工抑制性建言的正向关系越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良银 黄俊 陈信元
借助中国资本市场的研究场景,从企业内部机制设计的视角,本文利用A股上市公司2003—2019年数据,考察了作为企业内部信息传递机制的内部人举报制度对公司违规行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公司内部人举报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助于降低公司发生违规行为的概率。截面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内部人举报制度对公司违规行为的抑制作用在内部控制质量较差、分析师跟踪程度较低以及媒体报道较少的公司中较为显著。作用机制检验的结果表明,当员工维权意识更强、薪酬更高和有财务专业背景董事比例更高时,内部人举报制度对公司违规的抑制作用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内部人举报制度还有助于降低公司受到监管问询的概率。本文研究在丰富公司举报制度和违规行为影响因素相关文献的同时,也为上市公司和监管方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对全面理解公司内部机制设计、规范内部人行为和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郭玮 李燕萍 杜旌 陶厚永
"德才兼备"是中国评价领导者的重要内容,学者多关注团队领导者的"才"对创新的影响,鲜有研究探讨领导者的"德"与创新的关系。真实型领导与德才兼备中的"德"有着较好契合,本研究以113个研发团队的领导者及其574名员工为被试,运用多层次研究方法,探究真实型领导对创新的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个体导向的真实型领导透过上级支持对员工创新结果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团队导向的真实型领导透过团队协力对员工个体创新行为和团队整体的创新均有显著促进作用。本文提供了在中国情境下真实型领导对创新的多层次影响机制。
关键词:
多层次导向 真实型领导 创新 多层次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明霞 徐心吾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来自39家制造企业的915份员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分别考察了员工的道德认同和权力距离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中间作用和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真实型领导能够显著促进员工道德认同和知识共享行为,道德认同在真实型领导与知识共享行为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权力距离在真实型领导对道德认同产生影响时起到调节作用。研究首次从道德认同的视角探讨了真实型领导对知识共享行为的作用机制及实践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洁 常铭超 黄勇
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价值观理论,考察了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的复杂影响机制。以374份企业员工数据为样本,通过层级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进行假设检验,研究结果表明:真实型领导对员工创新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不确定性规避和创新自我效能感在真实型领导与员工创新行为之间分别发挥部分中介作用,而且发挥了链式中介作用,即真实型领导通过降低不确定性规避程度影响员工的创新自我效能感,进而鼓励了员工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