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16)
- 2023(3955)
- 2022(3162)
- 2021(3193)
- 2020(2567)
- 2019(6116)
- 2018(5825)
- 2017(10976)
- 2016(5707)
- 2015(6730)
- 2014(6304)
- 2013(6542)
- 2012(6207)
- 2011(5807)
- 2010(5546)
- 2009(5219)
- 2008(5164)
- 2007(4281)
- 2006(3876)
- 2005(3630)
- 学科
- 济(28982)
- 经济(28952)
- 管理(15333)
- 方法(13534)
- 业(13502)
- 数学(12813)
- 数学方法(12788)
- 中国(12742)
- 贸(8700)
- 贸易(8695)
- 易(8625)
- 企(8136)
- 企业(8136)
- 农(8014)
- 农业(5632)
- 关系(5283)
- 劳(5122)
- 劳动(5105)
- 出(5082)
- 制(5010)
- 财(4889)
- 人事(4773)
- 人事管理(4773)
- 银(4597)
- 银行(4597)
- 行(4544)
- 业经(4361)
- 融(4267)
- 金融(4267)
- 出口(4236)
- 机构
- 大学(87896)
- 学院(84049)
- 济(49119)
- 经济(48695)
- 研究(35290)
- 管理(31676)
- 中国(28823)
- 理学(27430)
- 理学院(27110)
- 管理学(26949)
- 管理学院(26776)
- 财(19499)
- 京(19156)
- 经济学(17717)
- 科学(17454)
- 所(17217)
- 财经(16390)
- 经济学院(15978)
- 研究所(15795)
- 经(15429)
- 中心(14471)
- 北京(12896)
- 财经大学(12528)
- 院(12388)
- 科学院(11215)
- 农(10890)
- 社会(10832)
- 研究中心(10584)
- 范(10262)
- 师范(10207)
- 基金
- 项目(55634)
- 科学(45828)
- 基金(45202)
- 研究(41238)
- 家(39698)
- 国家(39468)
- 科学基金(33628)
- 社会(30722)
- 社会科(29316)
- 社会科学(29312)
- 基金项目(22873)
- 自然(19569)
- 资助(19232)
- 自然科(19208)
- 自然科学(19203)
- 自然科学基金(18936)
- 教育(18373)
- 中国(16155)
- 省(16142)
- 划(15430)
- 部(15008)
- 国家社会(14789)
- 编号(13747)
- 教育部(13420)
- 重点(12595)
- 人文(12150)
- 发(11967)
- 重大(11539)
- 社科(11525)
- 成果(11505)
共检索到1296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黄河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急剧变革,由长时间劳动而导致的"过度劳动"成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和研究课题。本文通过讨论"过劳"的概念及其产生的背景和原因,发现围绕劳动时间问题的分析是一个重要的视角。为此,文章以缩短劳动时间为基调,探讨了防止"过劳"发生的方法和应采取的有效措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石郑  
                                    
                                
                            
                            为了解建筑企业员工"过劳"现状及影响后果,随机选取A公司225名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利用本次调研数据,进行变量间的简单交叉分析。研究发现,在相同工作时间下,劳务派遣制员工对工作的满意程度高于正式员工;随着工作时间的延长,企业员工对薪酬福利结构的满意度呈现出降低趋势。为缓解建筑业"过劳"现象,在总结学者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提出缓解建筑业"过劳"现象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过劳”现象  建筑业  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欣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企业员工"过劳"形成的驱动机制理论模型,分析了各变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工作沉迷在工作要求、工作资源与"过劳"程度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且显著;工作要求对"过劳"程度的促进作用显著,工作资源对其的减缓作用显著;目前企业"过劳"人员多属"强制自发性"类型;虽然高工作投入,但没有工作乐趣。而企业的用工环境、工作资源和同事支持可以有效缓解该类型人员的"过劳"程度。最后,从企业层面、组织层面及政府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议性意见。
                            关键词:
                                
                                    
                                    
                                        “过劳”  驱动机制  工作沉迷  强制自发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河清  郭晓宏  
                                    
                                
                            
                            一、欧美国家员工过劳研究的成果及对策(一)研究成果在欧美等国人们的意识里,工作和生活是绝对分开的,个人生活不应被工作打扰。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竞争加剧,为了保住工作,很多美国人开始加大工作强度,到点不下班或周末加班越来越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欣  杨河清  
                                    
                                
                            
                            针对企业中"强制自发性"型员工的"过劳"情况进行分析,得到该类型员工"过劳"人员所占比例近80%,且多为轻度、重度"过劳"。在与一般员工的比较分析中,得到领导支持、环境设施等因素对该类型员工的"过劳"形成起到有效的缓解作用。而岗位要求、工作监督和心理负荷等因素则会加剧"过劳"程度。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张春雨  张进辅  张苹平  张静秋  
                                    
                                
                            
                            本文立足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角度,分析了员工过度劳动的背景因素,提出了过劳形成的机理和影响,最后从工作要求、工作环境、工作控制、社会支持和个人因素等方面给出了员工过劳管理的相关对策。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王玉峰  乔美秀  
                                    
                                
                            
                            目前,员工过劳问题在我国企业发展中日益凸显,需要予以重视和解决。基于个体与组织互动角度,通过对338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分析职业延迟满足和职业成长机会对员工过劳的影响,并检验职业成长机会对职业延迟满足影响员工过劳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职业延迟满足的两个维度(工作延迟满足和职业生涯延迟满足)均对员工过劳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职业成长机会对员工过劳有显著负向影响;职业成长机会对职业延迟满足影响员工过劳具有负向调节作用,即职业成长机会越大,职业延迟满足与员工过劳的正向关系越弱。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合理引导和帮助员工做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周建涛  廖建桥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收集了66名领导与其286名下属的配对样本,运用层级回归的方法,探讨了威权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威权领导和员工权力距离都对员工建言存在显著的负向预测效应。另外,员工权力距离还会调节威权领导对员工建言的效应,当员工权力距离较大时,威权领导与员工建言间的关系较弱。最后,员工心理授权部分中介威权领导、员工权力距离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完全中介威权领导和员工权力距离的交互项对员工建言的影响。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中国传统领导行为对员工建言的影响以及影响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员工建言  威权领导  权力距离  心理授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家林  杨梦俊  付明卫  
                                    
                                
                            
                            劳动参与率与劳动年龄人口共同决定劳动力的供给规模。随着老龄化进程加速,中国通过持续优化生育政策来控制劳动年龄人口长期下降的态势。文章从家庭财富角度探究中国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文章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8年的调查数据,利用房屋拆迁给家庭财富带来的外生冲击这一自然实验,采用工具变量法,研究家庭财富对劳动参与率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家庭财富增加使得部分劳动年龄人口退出就业市场,从而降低劳动参与率。平均而言,家庭财富增加1%会导致劳动参与率下降0.19个百分点。通过机制分析发现,财富增加致使劳动者以照顾家庭为由退出劳动力市场,但这些退出群体实际上将更多时间用于休闲活动。并且,劳动参与的负向财富效应在户主的年龄、文化水平和身体健康状况方面存在异质性。由于家庭通常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劳动供给决策,文章从家庭层面探究劳动参与率下降的原因,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文章的研究发现对准确认识和把握劳动参与率变化的客观规律与最大限度发挥劳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关键词:
                                
                                    
                                    
                                        家庭财富  劳动参与率  人口红利  房屋拆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卿涛  纪乂予  
                                    
                                
                            
                            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由高速发展向结构调整的社会转型,"过劳"问题开始伴随着经济发展的进程而出现,引起社会大众的普遍关注。"过劳"这一现象,从社会问题开始转向了理论研究的高度。文章梳理了"过劳"问题的发展历程,对目前较为混乱"过劳"的内涵、尤其是与之相关和相似的概念进行了详细的对比评述,对"过劳"的成因、后果、防治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同时整理了国内学者在评价体系和实证研究方面所做的工作。基于以上述评,本文总结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同时给出了未来研究的新展望。
                            关键词:
                                
                                    
                                    
                                        过劳  过度劳动  过度疲劳  工作时间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河清  
                                    
                                
                            
                            当前,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及个人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追求,使得透支体(精)力、疲劳工作成为不少职场人士的生存常态。"过劳"给个人身体、精神及其家庭带来的损伤,与"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理念的背离,为我国实现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埋下了隐忧。毫无疑问,过度疲劳的后果是相关人员生活、工作、人际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河清  王欣  
                                    
                                
                            
                            本文通过WOS网络文献检索平台对国外"过劳"问题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检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该问题研究的内容及文献结构特征特别是发展路径及动向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世纪90年代该问题研究呈现出多学科交融、协同研究的景象;21世纪以来,经济学视角的研究开始展现。同时发现,我国与国外在该问题的研究路径上截然不同,学科领域分布特征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关键词:
                                
                                    
                                    
                                        过劳  过劳死  劳动经济学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凤  武晋  吴远洪  
                                    
                                
                            
                            本文基于云、贵、川、渝四个省(市)的506个已签约PPP项目样本,从项目运作特点角度分析了西南欠发达地区PPP项目落地的影响因素。与以往文献不同,本文重点关注PPP项目签约后的落地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项目回报机制、项目示范级别、政府财政实力、社会资本方资源和合同谈判要点会显著影响PPP项目落地概率。具体而言,采取可行性缺口补助或政府付费机制、示范级别越高、政府项目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越小、社会资本方为上市公司的PPP项目更容易落地;项目资本金率对项目落地概率的影响并非是线性的,而是呈倒"U"型关系,项目落地概率先随资本金率的上升而提高,但超过25%之后,资本金率对项目落地反而起到负面作用;当项目规模比较小时,工程建安费用下浮和资本回报率上浮会提高项目成功落地概率,随着项目规模的增大,工程建安费用下浮和资本回报率上浮的边际效应在下降,当项目达到一定规模后,边际效应反而为负。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认为政府角色定位、PPP项目质量与参与方利益的平衡是影响项目实质性落地的关键。
                            关键词:
                                
                                    
                                    
                                        PPP项目  落地率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