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58)
- 2023(12482)
- 2022(10381)
- 2021(9712)
- 2020(7951)
- 2019(17972)
- 2018(17498)
- 2017(32828)
- 2016(17711)
- 2015(20386)
- 2014(20544)
- 2013(20497)
- 2012(19567)
- 2011(17714)
- 2010(17937)
- 2009(17283)
- 2008(17540)
- 2007(15955)
- 2006(14412)
- 2005(13508)
- 学科
- 济(96116)
- 经济(96003)
- 管理(60646)
- 业(50707)
- 企(42927)
- 企业(42927)
- 方法(34168)
- 财(33181)
- 数学(30215)
- 数学方法(29969)
- 中国(26517)
- 制(22564)
- 地方(20245)
- 农(19606)
- 业经(17914)
- 务(16787)
- 财务(16758)
- 财务管理(16709)
- 贸(16406)
- 贸易(16391)
- 体(16208)
- 学(16176)
- 银(16085)
- 银行(16074)
- 易(15960)
- 企业财务(15927)
- 融(15787)
- 金融(15785)
- 行(15369)
- 财政(14261)
- 机构
- 大学(271282)
- 学院(266967)
- 济(130008)
- 经济(127691)
- 研究(98322)
- 管理(97883)
- 理学(82295)
- 理学院(81404)
- 中国(80380)
- 管理学(80319)
- 管理学院(79808)
- 财(68972)
- 京(57693)
- 科学(52199)
- 财经(50664)
- 所(49284)
- 经(45962)
- 中心(43681)
- 经济学(43312)
- 研究所(43305)
- 江(40536)
- 经济学院(38652)
- 北京(37575)
- 财经大学(37305)
- 农(36594)
- 院(34651)
- 范(31980)
- 师范(31716)
- 业大(31437)
- 州(31160)
- 基金
- 项目(161783)
- 科学(128834)
- 基金(121867)
- 研究(120667)
- 家(104794)
- 国家(103991)
- 科学基金(89332)
- 社会(82216)
- 社会科(78180)
- 社会科学(78160)
- 基金项目(62240)
- 省(57992)
- 教育(54615)
- 自然(53618)
- 自然科(52412)
- 自然科学(52398)
- 自然科学基金(51513)
- 资助(51154)
- 划(49136)
- 编号(45793)
- 成果(39664)
- 部(38646)
- 重点(36491)
- 国家社会(36140)
- 制(35436)
- 发(34748)
- 教育部(34226)
- 中国(33157)
- 创(32787)
- 课题(32450)
- 期刊
- 济(154894)
- 经济(154894)
- 研究(93826)
- 中国(59597)
- 财(58782)
- 管理(41077)
- 学报(36957)
- 科学(35714)
- 农(34165)
- 融(32490)
- 金融(32490)
- 大学(29852)
- 财经(28489)
- 学学(28209)
- 经济研究(26420)
- 经(24651)
- 教育(22894)
- 农业(22482)
- 技术(22095)
- 问题(19976)
- 业经(19377)
- 贸(18945)
- 国际(17172)
- 世界(16577)
- 技术经济(14806)
- 统计(13346)
- 会计(13089)
- 理论(12472)
- 业(12344)
- 经济问题(12096)
共检索到439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罗纳德·I·麦金农 银温泉
中国在1978年开始了引人注目的自由化之后,首先解散了人民公社体制,回到了小土地占有者的农业,然后在官方价格控制和国家计划构成的大网之外,发展了乡村工业,结果,农业产出和工业产出得到了迅速的增长。更引人注目的是,在改革的头几年里,通货膨胀压力微不足道。中国改革初期的成功鼓励了戈尔巴乔夫在1985年发动改革。到1989年,前集中型计划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肖炎舜
经济体制转轨是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演进过程,它对财政政策调控具有全方位的基础性影响。本文以政府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功能定位发生重大转变的时间节点为依据,将中国经济体制转轨分为三个阶段,相应分析了三个阶段财政政策的主要特点。中国正在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处理好财政政策调控与经济体制转轨之间关系仍然是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吕炜 刘晨晖
财政改革是经济体制转轨的关键环节,30多年财政改革之中蕴含着政府以目标为导向的决策逻辑。在经济增长和财政能力双重目标约束下,财政体制与政策内生于财政—政府框架之中。从实践历程看,中国财政改革经历了双重目标主导以及经济增长主导的两个阶段。在目前的经济增长约束主导期,其决策逻辑及偏好使财政制度及其改革逐渐呈现出资源配置失衡的路径。对失衡问题的解决要从改变政府决策逻辑及偏好入手。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梦 贾康
(一)古典社会主义下的财税体制核心是税收以所有权为基础,通过扭曲价格实行隐蔽税收。 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Transition),保证宏观经济的控制和稳定至关重要。否则就会发生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可怕的经济崩溃!而要理解在过渡过程中如何有效保证宏观的稳定,就要回顾一下在传统体制下财政的控制是如何实施的。1985年前的苏联,1979年前的中国,1989年前的越南,在财政体制上都令人吃惊地相似,即实行以国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铭羽 沈红
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中的扶贫机制张铭羽,沈红以1992年为突破点,中国经济改革的体制目标,已经明确为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事实上改革开放的十多年,市场经济一直引导着经济实践和认识。这个过程使中国经济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前所未有的转轨阶段,原本以产...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传纶 伊志宏
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的金融控制:中国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R.I.麦金农教授在新版《经济自由化的顺序》一书中对中国经济改革的若干评述王传纶伊志宏以研究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的作用而著名的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R.I.麦金农(RonaldI.Mckinnon)...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铭羽 沈红
中国正处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阶段,原本以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不平衡,迅速在地区之间、个人之间收入的不平衡趋势中表现出来。对此出现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看法认为差距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在市场竞争面前人人平等,扶贫是保护落后,贫困问题只能随着整体国力的增强得到缓解,只有整体国力的增强才能最终解决贫困;另一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齐海鹏 付伯颖
朱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阐述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时强调“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决不是可以敞开口子花钱,而必须珍惜人民的血汗钱”。这为财政支出的控制与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认真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支出在总量、结构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了加强财政支出的控制与管理的基本思路
关键词:
财政支出,控制与管理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徐大公
改革后的银行体制要遵循市场经济的一些基本原则。首先,银行体系要摆脱行政的干预,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能够自主地根据市场经济情况确定大至宏观货币政策的规划执行,小到资产负债业务的经营,这是独立性原则;第二,中央银行行使国家宏观经济管理职能,以稳定货币、促进发展为己任,商业银行根据市场需要筹措资金,进行放贷,以经济利益为目标,二者都必须尊重市场规律;第三,要提倡竞争和保护竞争,因为竞争是保证效率的重要因素,通过竞争可以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古志辉 蔡方
论文运用动态最优化和博弈论对1978 ̄2002年中国财政压力与中国经济转轨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和实证研究。研究结论认为提高政府财政收入是国有企业改革和利税改革的主要原因,提高中央政府调控政策的效率和财政收入是1994年税制改革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财政压力 经济转轨 均衡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吕炜
本文以中国经济转轨进程为背景考察财政制度创新的逻辑,在对财政体制变迁进行阶段划分与描述的基础上,对体制变迁符合于经济转轨特殊目标与路径的内在原理进行归纳与评价,认为中国的财政制度创新逻辑始终包含着两项内容:一是作为推动经济转轨、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不断根据体制演进和经济运行的变化进行创新;二是本身作为经济转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适时进行改革,保持与整个体制的同步性和一定的运转效率。这一观点也是分析战略机遇期财政形势与策略的基本思想。
关键词:
经济转轨 财政制度创新 体制与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郑泽华 王钰
在既有的改革进程中,已有理论表明金融控制是我国渐进式经济市场化改革的成功所在。但不可否认的是,金融控制作为一种次优选择,它既保证了转轨经济的稳定,又不断加剧了经济中隐藏的金融风险。更值得关注的是,在目前经济增速出现下降的情况下,加强金融控制对经济进一步增长的负效应将会更加明显。因而,本文从我国金融控制的形成和演进出发,描述了金融控制和金融风险之间的相互加强态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金融控制对当前经济的影响,以及适当放松金融控制的可行政策建议。
关键词:
金融控制 金融风险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唐跃军
本文主要集中对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和内部人控制下高道德风险进行深入的分析。文章首先分析指出转轨经济中严重的内部人控制缘于外部治理机制的软弱和内部治理机制的失灵。在分析的基础上 ,得出了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模型。接下来文章分析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下高道德风险的形成机制 ,得出转轨经济中道德风险模型。然后 ,文章整合所有分析成果 ,得出转轨经济中内部人控制和道德风险模型。最后 ,依据前述分析和模型 ,以对管理的新理解和竞争理论为基础 ,提出了避免严重的内部人控制和规避高道德风险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