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287)
- 2023(18827)
- 2022(15653)
- 2021(14565)
- 2020(12155)
- 2019(27422)
- 2018(27012)
- 2017(50893)
- 2016(27519)
- 2015(30981)
- 2014(30193)
- 2013(29861)
- 2012(27502)
- 2011(24958)
- 2010(25378)
- 2009(23351)
- 2008(23393)
- 2007(20898)
- 2006(18607)
- 2005(17127)
- 学科
- 济(124856)
- 经济(124727)
- 业(101383)
- 管理(91496)
- 企(89807)
- 企业(89807)
- 方法(52587)
- 数学(43188)
- 数学方法(42578)
- 中国(36198)
- 业经(35538)
- 农(35513)
- 财(34017)
- 地方(25591)
- 技术(25341)
- 农业(24810)
- 制(24355)
- 贸(24001)
- 贸易(23979)
- 务(23468)
- 财务(23401)
- 财务管理(23371)
- 易(23344)
- 企业财务(22188)
- 理论(20742)
- 学(20210)
- 银(19837)
- 银行(19785)
- 策(19704)
- 和(19676)
- 机构
- 学院(396043)
- 大学(390851)
- 济(170575)
- 经济(167474)
- 管理(155523)
- 研究(136124)
- 理学(133353)
- 理学院(131905)
- 管理学(129681)
- 管理学院(128948)
- 中国(107217)
- 京(84057)
- 科学(81807)
- 财(76989)
- 农(70271)
- 所(69349)
- 研究所(62662)
- 中心(61457)
- 江(60531)
- 财经(60457)
- 业大(59015)
- 农业(55100)
- 经(55099)
- 北京(53691)
- 经济学(51609)
- 院(48674)
- 范(48667)
- 师范(48078)
- 州(47932)
- 经济学院(46442)
- 基金
- 项目(259019)
- 科学(205818)
- 基金(188992)
- 研究(187471)
- 家(166055)
- 国家(164595)
- 科学基金(141871)
- 社会(121705)
- 社会科(115618)
- 社会科学(115590)
- 省(102425)
- 基金项目(98740)
- 自然(91655)
- 自然科(89675)
- 自然科学(89654)
- 自然科学基金(88153)
- 教育(85910)
- 划(85349)
- 资助(77697)
- 编号(73574)
- 发(59515)
- 创(58763)
- 重点(58698)
- 成果(58060)
- 部(57076)
- 创新(54282)
- 课题(52086)
- 业(51345)
- 国家社会(50932)
- 科研(49012)
- 期刊
- 济(192703)
- 经济(192703)
- 研究(117945)
- 中国(86277)
- 管理(64877)
- 农(64773)
- 财(62194)
- 学报(60680)
- 科学(58889)
- 大学(46654)
- 农业(44382)
- 学学(44222)
- 教育(42714)
- 融(39136)
- 金融(39136)
- 技术(38541)
- 业经(32771)
- 经济研究(31854)
- 财经(30699)
- 业(27244)
- 经(26650)
- 问题(24602)
- 技术经济(23133)
- 贸(21223)
- 科技(20133)
- 世界(19937)
- 统计(19674)
- 国际(19173)
- 策(19000)
- 商业(18990)
共检索到6094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尹新悦 谢富纪
基于资源依赖与获取行为理论的视角,构建一个关于技术模仿强度、创新能力、企业长短期绩效和外部环境的中介效应模型。结果表明:后发企业通过技术模仿获取技术资源,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呈倒U型的二次型曲线关系,其中企业自身创新能力在两者关系中起到中介作用,这一点在短期绩效方面较为显著。此外,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对创新能力与企业短期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德林,陈春宝
模仿创新自主创新与高技术企业成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杨德林陈春宝模仿创新与自主创新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模仿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模仿率先创新者的创新构想和创新行为,吸收率先创新者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购买或破译率先创新者的技术秘密,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李思慧 周天宇
本文基于古诺模型对市场中的企业技术选择博弈进行探讨,试图解释目前中国企业中模仿创新盛行的原因,并对国家创新驱动战略的推进提供有益参考。模型分析显示,市场规模、创新成本差异是影响企业技术选择的重要原因,政府可以通过技术补贴、知识产权保护等行为干预企业技术选择。模型分析可用于解释静态背景下不同产业中企业的技术选择情况,也能够说明动态背景下同一产业在不同市场规模阶段中企业技术选择的变动。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技术选择 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宋耘 曾进泽
文章从企业技术学习的四个方面:技术轨迹、吸收能力、技术转移和动态学习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中国家技术创新模式的演化路径,认为从模仿创新到自主创新的转变所需要的时间长短决定于企业的学习效果和吸收能力。
关键词:
后发企业 模仿创新 自主创新 演化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彭灿
模仿创新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快速培育核心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分析模仿创新能力与核心能力的异同和关系入手,从企业能力进化、组合创新和组织学习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实施模仿创新,快速培育企业核心能力这一重要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朝臣 汪上 胡振江 张兴怀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邱晨 杨蕙馨
绩效期望落差能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企业会如何选择模仿学习对象以降低创新风险?基于上述两个问题,以2012—2019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结合企业行为理论和同群效应理论,探索企业绩效期望落差与技术创新间的关系以及所选择的模仿学习对象的创新行为对上述关系的调节影响。回归结果发现:相较于绩效期望顺差,企业在绩效期望落差下更有动机从事技术创新;同行公司、董事连锁公司的创新行为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强化了绩效期望落差与技术创新间的正向关系。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的地理区位、领导企业特征、产权性质影响了其对模仿学习对象的选择;企业在绩效期望落差下对同行公司、董事连锁公司创新行为的模仿学习提高了创新产出。研究结论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时机以及模仿学习对象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政府制定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提供了借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如何从模仿学习上升到引领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奇迹,但是我们到今天为止,还在学习和模仿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所有商学院的案例都是西方的,没有提出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今天互联网来了,我们的机会也来了,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管理所有的东西,将我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瑞敏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企业如何从模仿学习上升到引领的地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工业的发展成为世界的奇迹,但是我们到今天为止,还在学习和模仿西方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思想,所有商学院的案例都是西方的,没有提出自己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今天互联网来了,我们的机会也来了,互联网颠覆了传统管理所有的东西,将我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赵津 李健英
80多年前,范旭东企业集团的核心——永利制碱公司从引进国外设备到掌握国外核心技术,从知识吸收到技术能力的形成,通过消化—吸收—模仿—创新的路径,不仅成功制造出高质量纯碱,而且创造了享誉世界的侯氏制碱法。为民族企业通过模仿实现技术赶超树立了典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真
本文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在国际价值理论基础上,建立一个两国技术模仿、转移与创新的贸易利益效应模型,通过确定技术转移发生的临界条件来分析技术转移对承接国贸易利益的影响作用。本文利用相关数据检验发现,我国技术自主创新对出口贸易利益的改善作用要远远大于技术模仿和技术转移。技术创新和技术模仿对我国出口贸易利益皆具有长期显著和稳定的正向冲击效应,且前者要远远大于后者;而技术引进的冲击对我国出口贸易利益显示出负向响应关系。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庞长伟 李垣 段光
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为了构建竞争优势,获取更好的绩效,开始利用整合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应对多变的外部环境。然而,当前研究对于两者之间存在何种联系的认识是模糊的。针对理论研究的缺陷,基于动态能力的理论视角,通过分析商业模式创新对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的中介作用,揭示企业整合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促进企业绩效提高的内在机制,采用中国6省1市319个企业样本数据,运用线性回归的统计方法对理论假设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整合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都对企业绩效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整合能力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着一定的中间机制。整合能力通过提高组织变革和价值创造效率两个方面促进商业模式创新,而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中...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喻登科 陈淑婷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企业可以通过先进的信息技术提高管理能力与组织绩效。基于资源基础观和动态能力理论,依循“资源—能力—绩效”的逻辑,以知识管理能力和商业模式创新为中介,探讨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以创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297份样本数据,并运用偏最小二乘结构方程模型和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知识管理能力和企业绩效的正向直接效应均显著,知识管理能力对商业模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正向直接效应均显著,且商业模式创新与知识管理能力在信息技术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企业实现高水平绩效存在3种组态,也间接证实知识管理能力与商业模式创新在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之间存在链式中介效应。研究有助于增进对信息技术与企业绩效间作用关系的理解,丰富资源基础观与动态能力理论,进而为创新型企业可持续成长提供路径指引。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俞峰 钟昌标 黄远浙
本文借鉴机体消化吸收机理,实证分析了FDI进入速度与节奏对内资企业绩效的调节作用及内资企业模仿能力对该调节作用的影响。研究发现:FDI进入速度和节奏均负向调节内资企业绩效,内资企业模仿能力负向影响该调节作用;从外资来源层面细分西方资本得出类似结论,而港澳台资本的进入过程对内资企业绩效的负向调节作用相对较弱。本文拓展了FDI溢出效应的研究框架,实证结果对我国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外资获取技术进步具有重要意义,为政府引资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借鉴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