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2)
- 2023(10029)
- 2022(8587)
- 2021(8112)
- 2020(7030)
- 2019(16708)
- 2018(16245)
- 2017(31132)
- 2016(16898)
- 2015(19647)
- 2014(19646)
- 2013(19869)
- 2012(19010)
- 2011(17574)
- 2010(17425)
- 2009(16419)
- 2008(16466)
- 2007(14760)
- 2006(12823)
- 2005(11806)
- 学科
- 济(76547)
- 经济(76472)
- 管理(41882)
- 业(40701)
- 方法(37276)
- 数学(33234)
- 数学方法(32988)
- 企(31148)
- 企业(31148)
- 贸(24117)
- 贸易(24105)
- 易(23457)
- 中国(22030)
- 农(20039)
- 财(18107)
- 学(16916)
- 制(13977)
- 业经(13536)
- 地方(13027)
- 农业(12794)
- 融(11881)
- 金融(11879)
- 银(11818)
- 银行(11768)
- 行(11337)
- 出(11210)
- 和(10749)
- 环境(10648)
- 关系(10413)
- 务(10336)
- 机构
- 大学(258907)
- 学院(253605)
- 济(115569)
- 经济(113579)
- 研究(99460)
- 管理(89715)
- 理学(76741)
- 理学院(75755)
- 中国(75562)
- 管理学(74445)
- 管理学院(73982)
- 科学(60685)
- 京(56721)
- 所(53235)
- 财(50287)
- 农(50277)
- 研究所(48671)
- 中心(43533)
- 农业(40339)
- 财经(40146)
- 业大(39856)
- 经济学(37819)
- 江(37277)
- 经(36776)
- 北京(36634)
- 院(35392)
- 经济学院(34343)
- 范(32334)
- 师范(31923)
- 科学院(30937)
- 基金
- 项目(166568)
- 科学(129234)
- 基金(122700)
- 研究(116528)
- 家(110235)
- 国家(109427)
- 科学基金(90049)
- 社会(74218)
- 社会科(70377)
- 社会科学(70356)
- 基金项目(63540)
- 省(60940)
- 自然(58769)
- 自然科(57370)
- 自然科学(57344)
- 自然科学基金(56379)
- 划(53975)
- 教育(52866)
- 资助(52627)
- 编号(44547)
- 重点(39048)
- 部(38845)
- 成果(37055)
- 发(36687)
- 创(33688)
- 中国(33146)
- 科研(32968)
- 教育部(32567)
- 国家社会(32000)
- 创新(31834)
- 期刊
- 济(123298)
- 经济(123298)
- 研究(78077)
- 中国(49376)
- 学报(46835)
- 农(45083)
- 科学(40849)
- 财(37831)
- 大学(34293)
- 学学(32387)
- 管理(31487)
- 农业(30815)
- 融(23988)
- 金融(23988)
- 经济研究(22212)
- 教育(22154)
- 贸(20998)
- 财经(20466)
- 技术(19155)
- 国际(19045)
- 业(18132)
- 问题(17786)
- 经(17761)
- 业经(17431)
- 世界(16245)
- 技术经济(12732)
- 版(12666)
- 统计(12261)
- 资源(11404)
- 理论(11209)
共检索到386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从1987-2006年,中国同日本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中国对日本初级产品出口份额大的波动、中技术产品及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较大波动引起的,而减小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小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关键词:
中国 日本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87~2006年,中国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2)对贸易条件波动性分阶段考察的结果表明,在中国加入WTO前后,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中国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于低技术产品大的出口份额、中技术产品大的进口份额以及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均衡所造成的。
关键词:
中国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黄满盈
本文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欧盟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1)从1987—2006年,中国同欧盟的整体贸易条件、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2)在中国加入WTO前后,除了高技术产品,中国同欧盟不管是整体贸易条件还是分类商品贸易条件,其波动性都是显著下降的;(3)减小中国同欧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一方面在于降低我国中技术产品进口对欧盟的过分依赖;另一方面在于改善中欧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进口大于出口)的局面。
关键词:
中国 欧盟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黄满盈
依据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对中国与东盟贸易条件的变化情况和波动情况进行经验分析,结果发现:在1987~2006年期间,中国与东盟的整体贸易条件和初级产品贸易条件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恶化;中国与东盟初级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稳定、资源型制成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初级产品贸易条件大的波动对中国与东盟整体贸易条件的波动起了主导作用。
关键词:
东盟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黄满盈
贸易条件的波动对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全面系统地测算出中国同欧盟、美国、日本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然后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同欧盟、美国、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减小中国同欧盟、美国、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是改善中国同这些国家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方差分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贸易条件的波动对一国的宏观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首先全面系统地测算出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美国、日本、欧盟和东盟)不同时期不同类别商品贸易条件的波动性,然后运用方差分解的方法对中国同主要贸易伙伴贸易条件波动的根源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认为,减少中国同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贸易条件波动的一个共同的关键因素是改善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不平衡的局面,而减少中国同东盟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少初级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关键词:
贸易条件 波动性 方差分解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黄满盈
本文首先对中国及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性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1987~2006年,中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年均波动9%,其中初级产品、资源型制成品、低技术产品和中技术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波动较小,而高技术产品的价格贸易条件则波动较大;在中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中,中国与美国及欧盟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相对较大,而与日本、韩国及东盟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则相对较小。然后,本文采用方差分解的方法,从进出口商品结构角度和国别角度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进行了分解,结果发现:低技术产品大的出口份额、中技术产品大的进口份额以及中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均衡对中国价格贸易条件的波动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价格贸...
关键词:
价格贸易条件 波动性 方差分解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文 王仁才
中美贸易是近代中国三大(中英、中日和中美)对外贸易之一。中国对美国的贸易条件虽然并不完全有利于中国,但也未见明显恶化,甚至在1920年以后直至1936年,中国的贸易条件呈逐步改善的趋势。这与中国同期对外贸易条件日益恶化的事实形成鲜明对比。因此可以说,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进行贸易,其贸易条件并非完全不利于发展中国家。
关键词:
贸易条件 综合贸易条件 个别贸易条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炳茹 刘艳华
对外贸易是推动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价格贸易条件作为贸易条件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波动会在一定程度上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抵御国际贸易冲击的能力。基于“十四五”期间政府提出的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通过价格贸易条件波动来探究归纳出对外进出口贸易规模、对外进出口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健康发展的重要影响,由此得出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要在兼顾商品质量和出口规模的同时,还需要最大限度考虑好贸易结构效率问题。最后提出中国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建设的需求方面的对策建议,持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既定国家战略,扩大内需改善国内产业结构,扩大资源性产品进口来促进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赵玉敏 郭培兴 王婷
在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框架中,贸易条件被定义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其经济学含义是,随着出口商品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出口每单位商品所购买的进口商品的数量。如果在一定时期出口一单位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比基期增加/减少,则被认为是贸易条件改善/恶化。因此,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丁振辉
贸易价格条件是反映国际贸易利益分配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结合日本工业化各个阶段的经济发展状况、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分析了1960年以来日本对外贸易价格条件的变动情况。日本对外贸易价格条件大致经历了3个阶段:第一、二个阶段都呈现总体上升,先抑后扬的趋势,而第三个阶段呈现震动下降的趋势。一国对外贸易价格条件与本国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和经济发展环境密切相关,贸易价格条件反映了一国进行国际贸易时所处地位和贸易商品的比较优势。为了维持相对较优的贸易价格条件,需要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主导产业升级;加大科技研发,提高商品附加值;开发新型能源,保障国内产业安全和发挥资本作用、提高国际市场话语权等。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韩青
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一直在恶化,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方法对此进行了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实际汇率、初级产品进口、工业制成品出口和贸易收支在长期内都不同程度地恶化着我国的贸易条件,这其中又以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恶化效应最大,但这种恶化是中国经济成长过程中作为一个大国必须对世界做出的贡献。最后基于此分析和全球化的视角得出贸易条件的含义有所转变的结论。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影响因素 恶化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韩青
本文利用1980-2002年的数据分别对我国的价格贸易条件和收入贸易条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制成品出口和外资企业出口是导致价格贸易条件恶化的最重要原因,而出口量和顺差是促使收入贸易条件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另外,初级产品进口是随工业制品的出口而影响贸易条件的,而外资企业出口对价格贸易条件的恶化效应大于其对收入贸易条件的改善效应。
关键词:
价格贸易条件 收入贸易条件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根能 徐丽秋 徐瑞平
贸易条件是衡量一国一定时期出口盈利能力(相对于进口)的重要指标。笔者根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品贸易条件、贸易收入条件的变化情况,结合进出口商品结构中制成品和初级产品所占比重的变化,对我国贸易条件的变化趋势作出了综合分析,并给予了经济学上的解释,以期反映我国的出口盈利能力,进而为企业进行贸易活动提供参考。
关键词:
贸易条件 贸易收入条件 进出口结构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黄赛男
基于102个国家1995~2015年的面板数据,本文实证分析了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发现汇率制度和贸易开放度会影响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效果。在浮动汇率制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而在非浮动汇率制国家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影响不显著。在贸易开放度低的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相反在贸易开放度高的国家,贸易条件改善会导致实际汇率贬值。因此,各国在制定贸易政策和汇率政策时要充分考虑本国汇率制度和贸易开放度的实际情况。
关键词:
贸易条件 实际汇率 贸易开放度 汇率制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