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8)
2023(4862)
2022(4061)
2021(4026)
2020(3424)
2019(8207)
2018(7966)
2017(15211)
2016(7784)
2015(9218)
2014(9058)
2013(9219)
2012(8668)
2011(8253)
2010(8088)
2009(7676)
2008(7554)
2007(6219)
2006(5524)
2005(5140)
作者
(21460)
(18202)
(18134)
(17336)
(11647)
(8644)
(8459)
(7274)
(6870)
(6283)
(6245)
(5996)
(5893)
(5883)
(5737)
(5500)
(5477)
(5218)
(5088)
(4982)
(4672)
(4380)
(4348)
(4075)
(4027)
(3926)
(3909)
(3701)
(3640)
(3639)
学科
(39454)
经济(39415)
(19946)
贸易(19936)
方法(19730)
(19452)
管理(18219)
数学(17694)
数学方法(17642)
(16679)
中国(13062)
(12605)
企业(12605)
关系(9016)
(8536)
(7952)
(7425)
出口(7424)
出口贸易(7424)
(7064)
(6383)
业经(5972)
(5943)
金融(5943)
(5821)
银行(5815)
(5704)
(5690)
环境(5489)
地方(5418)
机构
大学(123958)
学院(117959)
(64792)
经济(64088)
研究(49342)
管理(41962)
中国(37631)
理学(36296)
理学院(35843)
管理学(35470)
管理学院(35250)
(26836)
(25894)
科学(24897)
(24785)
研究所(22661)
经济学(22524)
财经(21459)
经济学院(20432)
(19963)
中心(19568)
北京(18081)
(17524)
(16243)
财经大学(16209)
(16093)
师范(16024)
(15264)
科学院(14875)
(14322)
基金
项目(75550)
科学(60672)
基金(58868)
研究(56571)
(51301)
国家(50971)
科学基金(42532)
社会(39783)
社会科(37965)
社会科学(37961)
基金项目(29832)
教育(25797)
资助(25181)
自然(24907)
自然科(24396)
自然科学(24388)
自然科学基金(24022)
(23479)
(21898)
编号(20184)
中国(19846)
(19831)
国家社会(18174)
教育部(17600)
成果(17368)
重点(17239)
(16629)
人文(16086)
社科(15474)
(15436)
期刊
(66708)
经济(66708)
研究(42583)
中国(21519)
(17119)
(16501)
科学(16074)
管理(15905)
国际(15597)
学报(15563)
经济研究(13729)
(13706)
大学(12643)
世界(12151)
学学(11534)
(11251)
金融(11251)
财经(11043)
教育(11020)
问题(10400)
农业(10138)
(9704)
业经(8251)
(8228)
贸易(8228)
技术(7454)
(7004)
国际贸易(6927)
商业(5747)
技术经济(5711)
共检索到1841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朱立南  
一、中国同日、美贸易关系的特点 1、中日、中美贸易在中国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同日、美的贸易关系起步较晚,都是在70年代初才恢复正常的外交关系,改革开放以后才建立比较积极和正常的贸易关系。1978年,中日之间以民间形式签订了长期贸易协定;1979年,中美签订贸易关系协定,相互提供最惠国待遇。此后,中日、中美贸易才迅速发展起来。尽管迄今的道路并不平坦,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余华  漆雁斌  严玉宝  崔鹏博  
本文采用CEPII-BACI数据库1995-2009年中国出口到美国HS6分位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利用生存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持续时间。研究发现: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出口持续时间普遍较短,中位生存时间为2年,59.2%的持续时间段在2年内消失;中美农产品贸易关系的风险函数存在明显的"门槛效应"。因此,在制定我国农产品对美国出口的贸易政策的过程中,农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应得到足够的重视。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雪春  曾园园  
美国是全球数字贸易第一大国,数字贸易规模及相关基础设施较为先进,对其出口和就业贡献显著。美国希望持续引领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维持自由开放的数字贸易政策,以维护其经济和数字霸权的核心国家利益。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有意建立“民主数字供应链”,以数字贸易及相关规则为武器,打压非盟国尤其是我国的发展。鉴于此,我国亟需大力发展数字科技,同时为升级数据安全相关制度做准备,积极参与全球数字贸易规则谈判和数字贸易合作。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木村伟  
目前美中贸易关系正处在一个重要阶段,这对于美中两国关系的未来有着深远的影响.中国的贸易伙伴欢迎中国的社会经济改革政策,中国也给予她们以支持,知识产权"特别301条款"获得积极的解决,就是向此迈出的第一步.保护外商企业在华的知识产权、版权,将会增加外商在华的商业机会.随着外商在技术上得到保护,其制造业、商品生产和服务业将在中国进一步发展.另外,技术转让也会非常安全,因为中国的进口政策符合国际专利、版权和商标的公约.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满盈  邓晓虹  
文章在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的基础上对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变化和波动情况进行了经验分析,结果发现:从1987-2006年,中国同日本的初级产品贸易条件有一定程度的改善,而整体贸易条件和制成品贸易条件则出现了明显的恶化;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的波动主要是由中国对日本初级产品出口份额大的波动、中技术产品及高技术产品进出口贸易发展的不平衡以及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较大波动引起的,而减小中国同日本贸易条件波动的关键在于减小高技术产品贸易条件的波动。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建东  
在当前西方资本主义世界美国、日本、欧共体三足鼎立的局面中,日本与欧共体的双边关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当前世界经济集团化趋势的发展,日本与欧共体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其双边关系的发展,不仅对双方自身有着现实意义。对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不可低估。因此,有必要对日本与欧共体的双边经济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一、日本与欧共体贸易关系的回顾二战后很长一段时间,由于日本和西欧都饱受战争的蹂躏,经济衰落,生产后退,双方的联系相当薄弱。六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彼此经济实力的恢复和发展,双方的贸易关系迅速发展。投资、金融领域的关系也日益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吕汝泉  苏紫悦  
本文以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对中日贸易关系造成的影响为切入点,首先分析了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中日贸易的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模型探究二者间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显示,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日本对我国的FDI在短期内是会提升我国对日本的进口贸易,而在长期内则会阻碍其在华出口贸易的增长。然而,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日本对华直接投资与日本在华的进口贸易都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因此,我国可以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来缓解中日两国之间的经济贸易摩擦。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雪春  曾园园  
日本数字技术和基础设施较为领先,但由于消费者偏好和政府重视不够,2019年之前的数字经济和贸易相对于中国、美国、欧洲一些国家发展较慢。近年来,日本政府通过设立专门机构、公布数字化相关法案、出台国家数据战略等多种措施,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完善数字治理,提升数字贸易竞争力。尤其是,日本在数字贸易国际合作及在WTO电子商务联合声明倡议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提出了被G7和G20采纳的以可信数据流动(Data Free Flow with Trust,DFFT)为核心的“大阪模式”,彰显了在数字贸易国际规则中的话语权。研究日本数字贸易规则制定逻辑和理念,对于我国参与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制定和提升话语权具有一定意义,在当前地缘政治环境下,中日两国提升数字贸易共识,有助于促进两国经贸发展,也有利于在亚太地区保持数字贸易的开放。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岳咬兴  
香港的对外贸易,撇开本港与中国内地的特殊经贸关系,则受港美贸易关系的影响最深。重视港美贸易关系的稳定发展,对于香港经济的长期繁荣和稳定是极其重要的。回顾战后香港与美国贸易关系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战后至50年代末。美国以香港作为其远东地区战争剩余物资的推销站。1947年达451亿港元(以下简称元),占香港贸易总额的16.3%,致使美国成为香港第二大贸易伙伴。但到50年代初,由于美国对中国实施禁运,严重扼制了香港对内地的转口贸易,从而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邓峰  
1948年,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美国开始一步步升级对华贸易管制政策。这严重地阻碍了日中贸易关系的发展。日本独立后,最初几届政府均未脱离美国政策的窠臼。如果日本政府企图恢复日中贸易关系,那么,必须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孔庆江  
中国入世后 ,中国输美产品扩大在美国的市场准入的同时 ,遭遇了美方高频度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探究美方此种措施的原因 ,使我们认识到贸易摩擦是中美贸易关系的另一个常态。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 ,支持这样的观点 :笼罩在中美贸易关系上的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阴影 ,尽管并不会逆转中美贸易关系发展的大方向 ,然而应引起我们的重视并探寻对策。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刘李峰  武拉平  
南美各国农业资源禀赋条件极其优越,大豆等资源密集型产品生产极具优势。本文以巴西、阿根廷、智利为代表的分析表明,中国与南美各国的农产品贸易具有产业内贸易程度低、贸易的产品集中度高、比较优势产品贸易增长潜力巨大的特点。虽然南美各国农产品对中国的出口规模巨大、增长迅猛,但由于与各国的贸易符合“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所以中国应采取加快FTA进程等措施来促进贸易发展,并实现增加贸易获益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