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2)
2023(6801)
2022(5658)
2021(5560)
2020(4514)
2019(10752)
2018(10498)
2017(19196)
2016(10310)
2015(11554)
2014(11148)
2013(11398)
2012(10993)
2011(10205)
2010(10127)
2009(9432)
2008(9202)
2007(7537)
2006(6932)
2005(6624)
作者
(29210)
(24561)
(24312)
(23497)
(15748)
(11754)
(11014)
(9548)
(9537)
(8626)
(8590)
(8335)
(8070)
(7875)
(7868)
(7802)
(7203)
(7116)
(7057)
(6676)
(6483)
(5944)
(5854)
(5606)
(5578)
(5501)
(5377)
(5010)
(4899)
(4886)
学科
(48630)
经济(48587)
管理(23380)
(22232)
方法(21246)
数学(19751)
数学方法(19600)
中国(19465)
(16391)
企业(16391)
(11721)
(10899)
贸易(10889)
(10871)
(10730)
(10110)
(9979)
(8662)
银行(8651)
(8559)
金融(8559)
(8436)
业经(8037)
农业(7516)
地方(7458)
(7077)
(6918)
(6850)
产业(6773)
环境(6569)
机构
大学(149628)
学院(142836)
(72471)
经济(71419)
研究(63443)
管理(51290)
中国(50543)
理学(43813)
理学院(43196)
管理学(42466)
管理学院(42183)
科学(35511)
(34210)
(32763)
(31234)
研究所(29877)
中心(27658)
财经(24971)
经济学(24688)
(24071)
(23156)
(23130)
北京(22904)
经济学院(22156)
(19793)
师范(19603)
科学院(19573)
(19441)
业大(19101)
农业(18873)
基金
项目(96532)
科学(77447)
基金(74630)
研究(68845)
(67143)
国家(66725)
科学基金(55710)
社会(46971)
社会科(44681)
社会科学(44670)
基金项目(37868)
自然(34841)
自然科(34073)
自然科学(34063)
自然科学基金(33511)
(31727)
资助(31588)
教育(30817)
(29873)
编号(24336)
(23960)
重点(22896)
中国(22891)
国家社会(21747)
(21271)
教育部(20438)
成果(20369)
(19138)
科研(18741)
人文(18325)
期刊
(75944)
经济(75944)
研究(51331)
中国(33657)
科学(24235)
学报(23941)
(22706)
(20513)
管理(19784)
大学(18220)
学学(16795)
(15357)
金融(15357)
经济研究(14527)
农业(14414)
教育(13371)
财经(13195)
(11651)
(11600)
国际(11042)
世界(10962)
技术(10697)
问题(10389)
(9514)
资源(8677)
统计(8548)
业经(8384)
技术经济(7467)
(6915)
图书(6764)
共检索到2336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翼,侯慧丽  
文章利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结合国际职业声望量表和每一职业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劳动者所占的百分比,估计了中国就业人口的阶层结构状况。结果发现,位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占各个阶层总人数的64%左右;"蓝领"工人占23.9%;"白领"阶层占12.2%,"白领"阶层中最上层的专业人员阶层和管理者阶层,仅占整个社会劳动者总数的1.1%。由此认为,中国阶层结构是一个底盘还很庞大的"烛台",这与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阶层结构还有一定距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于学军  
本文对第五次人口普查有关数据进行粗略分析后发现 ,官方公布的人口总数与年龄结构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吻合。第五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未成年人口数量过低 ,由此估计的总和生育率甚至低于政策生育水平 ,令人难以置信。文章在分析了出现这种现象的各种可能性后 ,对目前中国生育水平进行了估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金营  
20 0 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称普查漏报率为 1 81 % ,据此推算漏报人口 2 2 91万人 ,然而 ,这些人口的性别、年龄等人口特征不祥 ,这给人们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带来非常大的不便。本研究就是在准确估计 1 990~ 2 0 0 0年分性别、年龄死亡概率的情况下 ,利用年龄移算方法对 1 990年和 2 0 0 0年两次人口普查的漏报率给予评估 ,并对漏报人口进行年龄、性别拆分 ,从而较为准确地估计得到 2 0 0 0年年中年龄性别人口 ,以为科研或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状况之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黄润龙  
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的首次普查。文章认为 ,延用传统的常住人口调查及过于复杂的调查指标体系是造成第五次人口普查人口漏登的主要原因。针对社会上大量的流动、迁移人口 ,文章建议人口普查应以调查现住人口为主 ,同时应多方位地提供普查信息化资料 ,提供优质统计服务 ,使普查成本相对降低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蔡昉,王德文  
文章利用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等有关资料,分析了改革以来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的空间分布特征、决定因素,及其与市场化改革之间的关系。城乡二元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得中国大规模人口迁移在经济转型过程中具有区别一般迁移理论的独特之处。伴随经济增长的市场化改革程度和市场发育的不平衡性,是决定人口迁移基本方向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快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和劳动力市场建设,特别是清除阻碍劳动力市场发育的各种制度性障碍,将起到引导和规范人口迁移、促进持续经济增长的双重作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高建华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加强人口管理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文章在对建国以来河南省人口发展与人口管理简要回顾的基础上,运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有关河南省的资料分析指出,人口规模庞大、人口文化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城镇化水平低是河南省人口的突出特点,就业压力大、人才的培养水平较低、人才管理的体制和机制不健全是目前人口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观念与制度创新、继续控制人口总量、进一步提高人口素质、加快城镇化进程、注意老龄化问题、广辟就业渠道等6个方面进行了河南省人口管理与建设的对策分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武洁  
本文论述了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的必要性,阐述了人口普查质量控制的主要方法和质量验收方法。人口普查的质量控制采用检查、督导和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是定量与定性的统一结合。文章对质量控制指标的选择与验收定量标准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对如何进行质量控制的组织实施作了具体说明。人口普查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工作层层递进、环环相扣,只有每个工作阶段都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手段并切实予以实施,才能有效保证数据质量。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翠玲  姜玉  庄亚儿  姜全保  于典  刘雯莉  
利用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估计得出,2020年中国49岁女性的终身不育率为5.16%,低于美国11%和欧盟国家19%的平均水平。中国女性的终身不育水平呈现出鲜明的时期、队列、受教育程度、城乡、区域和省际差异。高受教育程度以及居住在城市、东北地区、极低生育水平省份的女性,终身不育率更高,49岁女性无活产子女的比例均在6%以上。未来城镇化加速推进、高等教育继续普及、婚育推迟程度持续深化,还将进一步推动终身不育水平上升。在婚外生育较少、多孩占比较低的背景下,终身不育水平的持续上升对中国出生人口数量和生育水平的负向抑制将更加强烈,并将对适度生育水平的实现产生长远且深刻的影响,因此要高度重视这一现象并提前谋划应对策略。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周皓  
文章对 2 0 0 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的调查时点进行调整以后 ,重新估计了我国1 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漏报率 ,结论认为 ,1 990年四普的漏报率远高于四普公布的漏报率 ,其中低年龄段的漏报非常严重。因此四普数据的质量并没有我们以前所认为的那样好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人炳  
即将于2000年举行的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在普查标准时间,普查登记方法、调查方法与调查内容及项目数量等较“四普”都有较大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增强了普查的实用性。但新的普查方法和普查表也有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如长表项目设置过多,部分项目设置意义不大,少数项目和选项内容不严密等。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英  
论述 2 0 0 0年人口普查长短表技术的特点 ,长表抽样方法、组织实施方法以及长表抽样误差分析和数据评估 ,并就长表数据推算普查总体的方法和长表数据的应用进行讨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梁建兴,郑海川,杨永军,曹灵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广州  
文章以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为基础,运用人口存活分析方法对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存在的重报问题予以分析和研究,以期为“五普”数据调整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