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94)
2023(12922)
2022(11310)
2021(10676)
2020(8905)
2019(20803)
2018(20344)
2017(39442)
2016(20936)
2015(23794)
2014(23349)
2013(23498)
2012(21583)
2011(19624)
2010(19151)
2009(17554)
2008(16947)
2007(14383)
2006(12457)
2005(10989)
作者
(59560)
(49427)
(49148)
(46752)
(31567)
(23526)
(22289)
(19470)
(18814)
(17487)
(16968)
(16738)
(15555)
(15467)
(15254)
(15039)
(14743)
(14397)
(14085)
(13952)
(12149)
(12133)
(11809)
(11118)
(11038)
(10960)
(10823)
(10618)
(9842)
(9663)
学科
(91296)
经济(91196)
管理(59165)
(56949)
(45837)
企业(45837)
方法(45683)
数学(40849)
数学方法(40527)
中国(25837)
(22878)
(21002)
(18473)
贸易(18465)
业经(17992)
(17985)
(17780)
地方(16309)
农业(15598)
技术(14854)
(14521)
(14053)
环境(13748)
(13229)
金融(13227)
(13216)
银行(13181)
(12962)
财务(12902)
财务管理(12880)
机构
大学(304724)
学院(298822)
(129337)
经济(127001)
管理(122145)
理学(106964)
理学院(105853)
管理学(104313)
管理学院(103779)
研究(102626)
中国(77078)
(64914)
科学(61433)
(55883)
(50231)
财经(46317)
研究所(46144)
中心(45501)
(44498)
业大(43036)
(42578)
北京(41615)
经济学(40556)
(39634)
(38284)
师范(37988)
(37276)
经济学院(36837)
财经大学(34903)
农业(34861)
基金
项目(210203)
科学(166643)
基金(155814)
研究(154848)
(135305)
国家(134272)
科学基金(115771)
社会(99848)
社会科(94892)
社会科学(94871)
基金项目(82273)
(77929)
自然(74137)
自然科(72438)
自然科学(72420)
自然科学基金(71177)
教育(69738)
(66634)
资助(65093)
编号(61236)
成果(49462)
(48158)
重点(46406)
(44341)
(43686)
国家社会(42253)
教育部(41796)
课题(41403)
创新(40820)
人文(40445)
期刊
(130870)
经济(130870)
研究(89871)
中国(52512)
学报(45649)
管理(43186)
科学(43181)
(39265)
(39059)
大学(34971)
学学(32446)
教育(29305)
农业(27956)
技术(24615)
(24417)
金融(24417)
经济研究(22468)
财经(22417)
业经(19336)
(19093)
图书(17619)
问题(17319)
科技(15644)
技术经济(15370)
(15203)
理论(15130)
(15020)
世界(13879)
实践(13618)
(13618)
共检索到4269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兰  诸克军  郭海湘  
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中国31个省市按照科技进步水平进行软分类,得到各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第二,分别计算不同科技水平类别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把得到的各个类别的贡献率与各个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相乘,得到各个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运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1998-2007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水平发展不平衡,上海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高为54.19%;北京次之,为48.90%;四川最低为28.59%。另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增...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元地  潘雄峰  刘凤朝  
从实证角度出发,以大连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生产函数方法和基于劳动价值论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对大连市的科技进步贡献率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后者比前者更具有实际操作性、客观性和真实性。在此基础上,采用BP神经网络对大连市未来近20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预测。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魏和清  
科学地度量资本投入是从事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研究不可回避的问题。由于对资本投入范畴认识的含混不清,致使很多关于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结果差异较大,基于测算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无太大价值。研究表明,资本投入是用实际服务流量还是用潜在服务流量核算所得到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涵义是不同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娟  
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根据徐现祥(2007)第二产业资本存量,回归估计弹性系数,进一步估算各省区第二产业全要素生产率与科技进步贡献率。发现我国省区第二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存在趋同的演化模式,并对此现象进行分析,最后得出保持中国产业经济持续发展要加强第二产业经济结构调整,提升生产能力和技术进步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国华  
Cobb-Dauglas生产函数是西方经济学中应用最为普遍的生产函数,其参数的不同形态对应规模收益的三种不同类型。由于种种原因,国内理论界特别推崇考虑其中规模收益不变类型,而对其它两种类型则基本不予采用(实际上等于是将其否定),从而导致了应用中许多不合理结论的出现。本文对此作出了理论上的一些探讨并辅以江西省建国以来48年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C-D生产函数形式为佐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秋霞  杨妍妍  高齐圣  
文章利用邹突变点检验对我国1990-2006年的农业数据非为两个阶段,并针对每阶段建立协整模型以避免伪回归问题,进而由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计算各自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得到前后两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7.69%和42.83%,最后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希刚  
农业部科技司 1 997年 1月 2 3日发出了“关于规范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方法的通知” ,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研究设计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方法”作为农口测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统一使用方法。应用这一方法 ,测得我国“九五”期间 ( 1 995-2 0 0 0年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年平均值已达到 45% ,种植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 42 %。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鲁亚运  
考虑到当前海洋科技贡献率研究文献存在固定资本投入量和劳动力投入量的确定方法不合理以及忽略固定资产投资与劳动力投入产出的延迟效应等问题,文章基于固定资本投入增长率平稳的假定条件下,推导出基期固定资产投资存量,可以采用当期的固定资产投入量除以基期前n年(折旧期)的年均固定资产投入增长率与折旧率的和来近似测量,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提出带有延迟效应的索洛余值法来测算我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2001年,我国海洋固定资本投入存量约为12731亿元;海洋资本投入和涉海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均存在1年延迟效应;2009—2017年我国海洋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3%,与2001—2008年的海洋科技贡献率相比没有明显提高,涉海劳动力投入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8%下降到1%;目前,我国海洋科技贡献率与世界海洋经济发达国家的水平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英浚,李成红,徐勇,何思孝,张大夫,田春志  
石油生产企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冯英浚李成红徐勇大庆石油管理局何思孝张大夫田春志科技进步贡献率是反映科技进步作用的一项重要指标。石油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由于地下石油储量的逐渐减少,石油产量必然存在自然递减的规律,与此同时,为了弥补这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成亮  高岚  林方杉  
对索洛余值法在我国林业科技贡献率测算中的运用进行了分析,计算了1991—2005年广东省林业的物质消耗、劳力投入,在此基础上测算"八五"、"九五"和"十五"广东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数值。通过分析和对比,对"十一五"广东省林业科技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王利政  高昌林  朱迎春  英英  
科技进步贡献率实际上就是指生产率增长(或者说广义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本文分析了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计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问题,研究了"欧洲竞争力、创新和无形投资"专项研究计划中引入无形资本投入测算生产率增长的新方法,分析了我国应用该方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局限性,提出了有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英浚,李成红  
现有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科技进步的贡献在各种生产要素贡献的代数和中所占的比重。本文指出在生产要素贡献负增长的情况下仍然采用这种定义方式是不合理的。本文根据生产要素贡献情况的不同分别建立了科技进步贡献的概念。由于R.M.索洛(Solow)提出的用“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贡献中的前提假设过于苛刻。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住。依据科技进步与效益之间的内在联采,本文提出了一种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的“等效益面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希刚  刘延风  
本文在介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农业特点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并对"八五"期间全国及各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实际测算。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吴成亮  林方杉  
在对福建省林业物质消耗、林业劳力投入量估算的基础上,基于索洛余值法对福建省1991~2005年的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进行了测算,得到"八五"、"九五"、"十五"期间的福建省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12.12%,26.26%和28.33%。然后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并对福建省"十一五"福建省林业科技发展提出了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加大林业科技投入、加强林业科技推广和教育等5个有针对性的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士元  何宽  樊在虎  
文章针对当前在理论界和实践中使用索罗模型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时,对索罗模型认识的不全面、掌握的不深刻、使用中的混乱等问题,阐述了模型的推导过程,明确了模型参数和指标变量的内涵、确定、调整和使用方法,为使用索罗模型测算科技进步贡献率,提供详尽的清晰的理论与方法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