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16)
- 2023(10334)
- 2022(8608)
- 2021(8361)
- 2020(7060)
- 2019(16432)
- 2018(15913)
- 2017(30393)
- 2016(15795)
- 2015(18011)
- 2014(17566)
- 2013(17334)
- 2012(15670)
- 2011(14069)
- 2010(13281)
- 2009(12001)
- 2008(11334)
- 2007(9185)
- 2006(7599)
- 2005(6687)
- 学科
- 济(68389)
- 经济(68287)
- 管理(43738)
- 业(41865)
- 方法(35128)
- 企(32651)
- 企业(32651)
- 数学(32399)
- 数学方法(32013)
- 中国(20348)
- 财(19287)
- 农(18083)
- 贸(14572)
- 贸易(14565)
- 易(14327)
- 制(12949)
- 业经(12760)
- 农业(12061)
- 学(10831)
- 银(10173)
- 银行(10168)
- 融(9966)
- 金融(9964)
- 和(9844)
- 务(9816)
- 行(9776)
- 财务(9776)
- 收入(9772)
- 财务管理(9751)
- 环境(9712)
- 机构
- 大学(221588)
- 学院(216995)
- 济(103027)
- 经济(101623)
- 管理(88650)
- 理学(77974)
- 理学院(77232)
- 管理学(76117)
- 管理学院(75695)
- 研究(72740)
- 中国(56635)
- 财(45310)
- 京(45002)
- 科学(39646)
- 财经(37114)
- 经(34387)
- 经济学(34249)
- 中心(33819)
- 所(33310)
- 经济学院(31011)
- 研究所(30562)
- 农(29394)
- 业大(28778)
- 北京(28178)
- 财经大学(28116)
- 江(27523)
- 院(26585)
- 范(26338)
- 师范(26112)
- 经济管理(24214)
- 基金
- 项目(155297)
- 科学(125645)
- 基金(119441)
- 研究(114594)
- 家(103584)
- 国家(102840)
- 科学基金(89848)
- 社会(78182)
- 社会科(74378)
- 社会科学(74364)
- 基金项目(62627)
- 自然(56380)
- 自然科(55171)
- 自然科学(55153)
- 省(55142)
- 自然科学基金(54204)
- 教育(52269)
- 资助(48749)
- 划(48038)
- 编号(43580)
- 部(37085)
- 国家社会(34791)
- 重点(34655)
- 成果(34290)
- 教育部(32879)
- 创(32721)
- 发(32575)
- 人文(31477)
- 制(30879)
- 创新(30808)
共检索到305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牛飞亮 黄庆华
Lerman-Yitzhaki算法是国际数理经济学界对收入来源进行分解的重要工具,利用其研究我国各省区的收入来源对可支配总收入差距的贡献度,以揭示我国各省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变动规律。文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的数据,利用该算法对21世纪初期我国居民收入来源的结构差距进行了系统地分析,以期通过新算法对我国政府调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居民收入差距提供参考。算例分析表明,该法具有分解详细、数据结果可操作性强的优点。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左义河
中国各省市城乡收入差距在1997~2009年总体呈上升趋势,经济欠发达省市较沿海省市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更严重。收入差距来源分解结果显示:工资性收入差距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最高,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财产性收入差距影响微乎其微。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主要措施是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保证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有序稳定推进城市化进程。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兰 诸克军 郭海湘
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中国31个省市按照科技进步水平进行软分类,得到各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第二,分别计算不同科技水平类别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把得到的各个类别的贡献率与各个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相乘,得到各个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运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1998-2007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水平发展不平衡,上海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高为54.19%;北京次之,为48.90%;四川最低为28.59%。另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增...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孙博 孙广通
当前,金融系统跨行业之间的合作的程度越来越高,国内银行业也有向金融控股集团化发展的趋势,商业银行应充分发挥混业经营的成本优势,大力发展"混业类"中间业务,提升中间业务收入的贡献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停
文章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行结构分解,在此基础上测算出各分项收入对总体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基于GE指数分解,选用MLD指数测算出1985—2018年我国城乡区间、城镇区内和农村区内收入差距对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贡献度。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城乡收入差距的贡献度持续下降;而财产性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成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大隐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解释了我国居民总体收入差距的70.1%,城镇区内收入差距逐渐成为导致城乡居民总体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峰
为了测算行政垄断行业对全国收入分配差距的贡献度,文章将全部97个行业按照经济属性分为4个行业组,采用经去胀处理后的年均劳动报酬数据,首先将极值法和离差法结合起来进行直接测算,然后运用泰尔指数法进行测度并予以对比验证。结果表明,中国各行业之间存在着较大的收入差距,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迹象,泰尔指数表明这主要是由行业组内的差距不断扩大所致,行业组间的贡献度较小;行政垄断行业组对总差距的贡献度在17.79%~18.92%之间,明显偏高。
关键词:
行政垄断行业 收入分配差距 贡献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晨宇 陈妙想 史小坤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实证分析非利息收入对单个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非利息收入对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呈显著负向影响,且依赖于银行规模:大规模银行非利息收入增加会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小规模银行则提高风险贡献度。(2)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会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对非利息收入的敏感性,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影响作用取决于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高时呈正向关系,低时呈负向关系。(3)逆周期监管实施与否是非对称效应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对异质银行实行差别监管,落实逆周期监管,降低商业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晨宇 陈妙想 史小坤
本文基于2008-2015年中国上市银行季度数据,实证分析非利息收入对单个银行系统性风险贡献度的影响。研究表明:(1)非利息收入对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呈显著负向影响,且依赖于银行规模:大规模银行非利息收入增加会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小规模银行则提高风险贡献度。(2)资本充足率的提高会降低系统性风险贡献度对非利息收入的敏感性,而手续费及佣金收入的影响作用取决于资本结构:资本充足率高时呈正向关系,低时呈负向关系。(3)逆周期监管实施与否是非对称效应形成的重要原因。因此,应对异质银行实行差别监管,落实逆周期监管,降低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卫波 王琴梅 赵阳阳
本文利用2004~2011年《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将我国31个省市按人均收入的不同划分为三个组,并用泰尔指数的计算结果对各组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行业收入差距在持续增大,且高收入组的行业收入差距较大,对于行业收入差距的严重程度,各组内存在不同的状况,因此,要调节行业收入差距必须依据各省的实际情况。建议:一是制定政策缩小行业间收入差距;二是针对不同省份制定不同的调节政策;三是大部分省份应弱化行业收入差距,努力发展经济,提高居民收入。
关键词:
行业收入差距 泰尔指数 31个省市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高连水
居民地区收入差距是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居民收入差距的形成中,主要归因于省内差距,这一比例占到74%,其余的26%由省际间地区收入差距解释,省际间地区收入差距的绝大部分又归因于东中西部地区间的收入差距。在省内差距中,城乡间收入差距之于居民收入差距的解释度超过40%,它与省际间地区收入差距一起,解释了居民收入差距的四分之三。目前的居民地区收入差距程度已经过大,这需要政府采取得力措施以应对,在此过程中应重视人口大省的收入分配问题并注重政策制定的差别化。
关键词:
居民地区收入差距 居民收入差距 贡献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学伟 王英姿 许相敏
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通过灰聚类模型选取同一技术水平的横截面数据,运用模型对横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从1990~2006年28个省市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和技术进步率。文章通过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市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还比较低,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为20~50%;(2)技术发展速度不同,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平均技术进步率为0.07,中部为0.06,而西部则为0.04。(3)技术进步贡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质,东部技术进步贡献相对较高,西部则较低,且悬殊较大,并有不断加大的趋势;(4)中国目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积累的作用。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银磊 许玉贵
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首先,通过对历年的数据研究,分析了农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情况。进而分析收入来源结构与收入增长的相关性,运用灰色关联分析软件分析得出了农民收入各个部分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贡献率。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以及云南省的特殊情况,制定政策建议以促进云南省农民收入结构的改善,进而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满芝 刘贤贤
运用泰尔指数法,在八区域分区方式下对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总差异进行测度,并比较八大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同时分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程度。将以城镇居民收入和城镇人口为权重的两种泰尔指数进行比较,研究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口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至今,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而以城镇居民收入为权重计算的泰尔指数更能揭示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以人口为权重则部分掩盖了这种差异;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其贡献率始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满芝 刘贤贤
运用泰尔指数法,在八区域分区方式下对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区域总差异进行测度,并比较八大区域内部省际差异及其变动趋势,同时分析区域间差异和区域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程度。将以城镇居民收入和城镇人口为权重的两种泰尔指数进行比较,研究居民生活水平及人口因素对生活能源消费区域差异的影响。结果显示:2000年至今,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呈不断缩小趋势,而以城镇居民收入为权重计算的泰尔指数更能揭示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以人口为权重则部分掩盖了这种差异;中国城镇生活能源消费总体差异主要来自于区域间差异,其贡献率始终维持在60%—70%之间;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南部沿海、东部沿海和中部区域内部的省际差异造成的。应转变城镇化推进方式,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以减小生活能源消费差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王菁 周好文
根据我国12家商业银行1999年—2006年期间的数据分析得出,银行非利息收入与股权收益率之间存在显著且稳定的负相关关系。非利息收入的增加引起银行股权收益下降的原因是,除风险因素外,还存在诸如成本、内部结构等其他影响因素。
关键词:
商业银行 非利息收入 股权收益率 波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