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1)
2023(4870)
2022(3956)
2021(3836)
2020(3126)
2019(7214)
2018(6934)
2017(12631)
2016(6412)
2015(7721)
2014(7380)
2013(7548)
2012(7170)
2011(6715)
2010(6435)
2009(5931)
2008(5797)
2007(4939)
2006(4331)
2005(4099)
作者
(19130)
(16234)
(16103)
(15453)
(10366)
(7642)
(7176)
(6416)
(6160)
(5786)
(5546)
(5344)
(5329)
(5210)
(5162)
(5045)
(4978)
(4685)
(4642)
(4291)
(4203)
(3934)
(3879)
(3635)
(3632)
(3569)
(3489)
(3349)
(3317)
(3193)
学科
(34429)
经济(34405)
(19495)
管理(19072)
方法(16199)
数学(15147)
数学方法(15096)
(14727)
企业(14727)
中国(12357)
技术(11401)
(9626)
贸易(9621)
(9529)
(7951)
技术管理(6470)
(5895)
(5587)
(5459)
关系(5441)
(5433)
环境(5429)
业经(5404)
农业(5328)
(5120)
银行(5112)
(5018)
(4833)
金融(4833)
(4826)
机构
大学(103481)
学院(100323)
(54916)
经济(54325)
研究(42184)
管理(37676)
中国(32858)
理学(32415)
理学院(32055)
管理学(31786)
管理学院(31589)
(22886)
科学(22785)
(21181)
(20719)
研究所(19542)
经济学(19020)
中心(17783)
财经(17289)
经济学院(17230)
(16195)
北京(15328)
(15202)
(14859)
科学院(13424)
财经大学(13103)
业大(13045)
(12538)
研究中心(12359)
(12037)
基金
项目(68365)
科学(55231)
基金(53170)
研究(50057)
(47523)
国家(47264)
科学基金(39703)
社会(35175)
社会科(33664)
社会科学(33657)
基金项目(27042)
自然(23677)
自然科(23200)
自然科学(23194)
自然科学基金(22830)
(22280)
资助(22231)
教育(22108)
(20302)
中国(17657)
(17454)
编号(17088)
国家社会(16828)
重点(15974)
(15313)
教育部(15094)
(14951)
创新(14320)
人文(13678)
成果(13656)
期刊
(54573)
经济(54573)
研究(33303)
中国(21189)
科学(16021)
学报(14763)
管理(14715)
(14196)
(13306)
大学(11530)
学学(10892)
技术(10802)
经济研究(10568)
农业(9911)
财经(9334)
(9297)
世界(8731)
国际(8555)
(8341)
金融(8341)
(8248)
教育(8041)
技术经济(7559)
问题(7521)
(6857)
科技(5795)
业经(5625)
统计(5348)
(5232)
论坛(5232)
共检索到1526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学伟  王英姿  许相敏  
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通过灰聚类模型选取同一技术水平的横截面数据,运用模型对横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从1990~2006年28个省市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和技术进步率。文章通过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市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还比较低,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为20~50%;(2)技术发展速度不同,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平均技术进步率为0.07,中部为0.06,而西部则为0.04。(3)技术进步贡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质,东部技术进步贡献相对较高,西部则较低,且悬殊较大,并有不断加大的趋势;(4)中国目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积累的作用。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兰  诸克军  郭海湘  
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中国31个省市按照科技进步水平进行软分类,得到各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第二,分别计算不同科技水平类别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把得到的各个类别的贡献率与各个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相乘,得到各个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运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1998-2007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水平发展不平衡,上海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高为54.19%;北京次之,为48.90%;四川最低为28.59%。另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增...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志江  罗掌华  
依据技术创新过程的线性模型,构造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模型,并运用DEA方法对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研究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各省(市、区)两阶段效率的矩阵分布图,利用矩阵图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凯  李煜华  
通过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并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未必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群林  邵云飞  
省市的创新辐射主要体现在中心化效率上,这也是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核心,实现了地区内环境技术创新的扩散,是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着重从中心化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率的视角,测度我国六大地区26个省市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并对比分析了西南地区5个省市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水平和特征,据此阐释其创新效率偏低的成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志宝  曹广忠  
研究目的:分析中国各省市区建设用地1996—2004年变动情况,找出省市区间建设用地的差异类型及原因。研究方法:构建一组建设用地空间变动函数,分析建设用地的时空变动情况。研究结果:各省市区的综合变动指数差异较大,也有明显的地理差异,且5个类型的省市区个数相差不大。研究结论:受社会经济阶段和可利用地存量的限制,发达省市区的建设用地扩张速度、内部转变与欠发达省市区有明显差异。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票据课题组  
为有效衡量和反映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状况与结构变化情况,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中国票据发展指数及中国票据生态指数、中国票据金融指数、中国票据价格指数、中国票据创新指数、中国票据风险指数等二级指数。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改善,2015年中国票据发展指数达到13607点,比2003年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率超过22%。最后,文章将中国票据发展指数运用到全国31个省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分成四大类并予以分析。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子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深化发展开放型经济。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由于受地缘、人缘、政府宏观调控、跨国公司产业配置、国际分工、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等因素影响,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国内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2004—2008年连续5年的相关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我国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比较得出若干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楚天舒  黄译萱  赖世宣  杨行  侯勇  
[目的]深入挖掘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成果,科学评价与分析各省市区农业源水污染排放现状与环境压力,将有助于区域污染物减排与政策制定。[方法]文章拟核算中国31个省市区种养业的灰水足迹,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选取熵值法和理想点法作为综合评价方法,系统性评价与分析种养业水污染物排放量与产量、产值的协同关系,表征水污染物排放对区域地表水的环境压力。[结果]2017年,全国种植业和畜禽养殖业灰水足迹分别为4.90×10~(11)和6.84×10~(11) m~(3),分别呈现“南高北低”和“东高西低”的地理分布特征。畜禽养殖业水污染物排放带来的水环境压力大于种植业,尤其是黄淮海地区。[结论]在种植业中,江苏和海南的灰水足迹综合评价结果相对较低;在畜禽养殖业中,河北、西藏、天津和宁夏相对较低。建议种养业未来以减排增效为核心发展目标,海南优化肥料施用结构与方式、黄淮海地区调控种养业生产规模与方式、长江中下游地区拦截稻田退水污染。该文从水环境保护角度为中国种养业绿色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跃  何正林  马海霞  
文章首先运用GMDH方法,找出影响引进FDI的主要指标,然后依据这些指标运用DEA方法评价各省市引进FDI的效率。研究发现,影响FDI引进的主要指标包括:铁路里程,出口额占GDP比重,企业所得税占GDP比重,GDP总量,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在引进FDI的效率方面,优势充分发挥的省市是上海、广东、江苏、河南,优势发挥严重不足的省市是甘肃、贵州、青海和新疆。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钱雪亚  徐文晔  王秋实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构成社会总资本的两种基本资本要素,其数量和结构决定着一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在可比、一致的原则下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95—2004年全国及各省市的总资本存量及各资本分量水平,比较分析了各省市间在资本数量、资本结构、资本水平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反映了我国资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丽  
本文主要以新新贸易理论之一的产品内贸易理论及其拓展研究为基础,运用中国31个省市2002—2008年《对外贸易数据库》年度数据进行分析;根据Hummels提出的VS和VSS概念,对各省市之间的产品内贸易进行度量;同时,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考虑各省市消费、VSS、进口、出口、R&D、劳动生产率等变量分析各省市生产率的贡献度,对产品内贸易和地区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对各省市之间参与国际垂直化分工的深浅程度进行比较,并把产品内贸易对地区生产率发展的贡献度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研究院票据课题组  
为有效衡量和反映我国票据市场发展状况与结构变化情况,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中国票据发展指数及中国票据生态指数、中国票据金融指数、中国票据价格指数、中国票据创新指数、中国票据风险指数等二级指数。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金融环境的不断改善,2015年中国票据发展指数达到13607点,比2003年增长了12倍,年均增长率超过22%。最后,文章将中国票据发展指数运用到全国31个省市,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将其分成四大类并予以分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勇  连洪泉  
文章采用DEA两阶段方法对中国各省市城市维护服务效率进行了分析。第一阶段DEA研究结果显示,各省市城市维护服务效率水平不高,28个省市各年平均效率值呈现倒U形趋势。第二阶段回归结果表明,总体来看,财政赤字、人均所得税税收收入、城市规模和开放程度对城市维护服务效率有显著促进效应,而教育程度与效率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效应。从细分样本看,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的维护服务效率的硬约束和外部性效应存在异质性。实证结果对改善各省市公共服务水平有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