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807)
2023(12940)
2022(11274)
2021(10682)
2020(8822)
2019(20825)
2018(20526)
2017(39625)
2016(21290)
2015(24057)
2014(23786)
2013(23849)
2012(21846)
2011(19825)
2010(19518)
2009(17768)
2008(17164)
2007(14319)
2006(12552)
2005(10985)
作者
(59935)
(49677)
(49302)
(46941)
(31766)
(23581)
(22456)
(19584)
(18998)
(17558)
(16992)
(16964)
(15574)
(15557)
(15301)
(15042)
(14778)
(14715)
(14215)
(13966)
(12141)
(12096)
(11753)
(11095)
(11028)
(10973)
(10850)
(10820)
(9992)
(9752)
学科
(87796)
经济(87701)
管理(58622)
(55679)
(43429)
企业(43429)
方法(40885)
数学(36148)
数学方法(35802)
中国(27672)
(21860)
(19615)
业经(17971)
(17964)
贸易(17954)
(17680)
地方(17525)
(17495)
(15250)
农业(14483)
环境(14298)
(13525)
理论(12945)
(12792)
银行(12758)
技术(12733)
(12256)
(12006)
金融(12005)
(11806)
机构
大学(302429)
学院(296845)
(125110)
经济(122443)
管理(121040)
理学(105433)
理学院(104263)
研究(103370)
管理学(102704)
管理学院(102166)
中国(76993)
(65486)
科学(62855)
(53189)
(50599)
研究所(46542)
中心(45745)
(44126)
财经(43774)
业大(42951)
北京(41868)
(40168)
(39929)
(39622)
师范(39334)
经济学(38294)
(37825)
农业(34589)
经济学院(34588)
(33025)
基金
项目(210088)
科学(166214)
基金(154908)
研究(154189)
(134797)
国家(133758)
科学基金(115243)
社会(99275)
社会科(94139)
社会科学(94110)
基金项目(82720)
(78261)
自然(74197)
自然科(72533)
自然科学(72518)
自然科学基金(71214)
教育(69075)
(66999)
资助(63441)
编号(61698)
成果(49901)
(47129)
重点(46533)
(44709)
(43261)
课题(41649)
国家社会(41504)
教育部(40667)
创新(40455)
科研(39737)
期刊
(129954)
经济(129954)
研究(89859)
中国(53570)
学报(45295)
科学(43050)
管理(42649)
(38856)
(37142)
大学(34460)
学学(32025)
教育(30178)
农业(27820)
技术(24005)
(22963)
金融(22963)
经济研究(21884)
财经(20801)
图书(19918)
业经(19440)
问题(18517)
(17840)
(15000)
理论(14777)
(14491)
科技(14193)
技术经济(14159)
书馆(13552)
图书馆(13552)
资源(13537)
共检索到427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勇  连洪泉  
文章采用DEA两阶段方法对中国各省市城市维护服务效率进行了分析。第一阶段DEA研究结果显示,各省市城市维护服务效率水平不高,28个省市各年平均效率值呈现倒U形趋势。第二阶段回归结果表明,总体来看,财政赤字、人均所得税税收收入、城市规模和开放程度对城市维护服务效率有显著促进效应,而教育程度与效率水平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效应。从细分样本看,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大中小不同规模城市的维护服务效率的硬约束和外部性效应存在异质性。实证结果对改善各省市公共服务水平有启示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学伟  王英姿  许相敏  
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章通过灰聚类模型选取同一技术水平的横截面数据,运用模型对横截面数据进行回归分析,测算,在此基础上,测算中国从1990~2006年28个省市的技术进步贡献率和技术进步率。文章通过研究发现:(1)中国各省市的技术进步贡献率还比较低,平均技术进步贡献率为20~50%;(2)技术发展速度不同,其中,东部和中部地区远远高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平均技术进步率为0.07,中部为0.06,而西部则为0.04。(3)技术进步贡献具有明显的地域性质,东部技术进步贡献相对较高,西部则较低,且悬殊较大,并有不断加大的趋势;(4)中国目前各地区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积累的作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跃  何正林  马海霞  
文章首先运用GMDH方法,找出影响引进FDI的主要指标,然后依据这些指标运用DEA方法评价各省市引进FDI的效率。研究发现,影响FDI引进的主要指标包括:铁路里程,出口额占GDP比重,企业所得税占GDP比重,GDP总量,人均GDP,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等;在引进FDI的效率方面,优势充分发挥的省市是上海、广东、江苏、河南,优势发挥严重不足的省市是甘肃、贵州、青海和新疆。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志江  罗掌华  
依据技术创新过程的线性模型,构造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评价的两阶段模型,并运用DEA方法对2000—2008年中国30个省(市、区)的研究开发效率和成果转化效率进行了评价,建立了各省(市、区)两阶段效率的矩阵分布图,利用矩阵图对评价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群林  邵云飞  
省市的创新辐射主要体现在中心化效率上,这也是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核心,实现了地区内环境技术创新的扩散,是区域可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文着重从中心化效率和投入产出效率的视角,测度我国六大地区26个省市的环境技术创新效率,并对比分析了西南地区5个省市环境技术创新效率的水平和特征,据此阐释其创新效率偏低的成因。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陈子曦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深化发展开放型经济。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由于受地缘、人缘、政府宏观调控、跨国公司产业配置、国际分工、生产要素全球流动等因素影响,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存在差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了评价国内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指标体系,并采用2004—2008年连续5年的相关数据,用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出我国各省市区开放型经济水平。最后,对计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分类比较得出若干结论。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兰兰  诸克军  郭海湘  
依据新经济增长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C-D生产函数和索罗余值法测算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的新方法。该方法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中国31个省市按照科技进步水平进行软分类,得到各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第二,分别计算不同科技水平类别的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第三,把得到的各个类别的贡献率与各个地区隶属于各类别的隶属度相乘,得到各个地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后,运用该方法计算了中国31个省(市)1998-2007年间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果表明:中国区域科技水平发展不平衡,上海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最高为54.19%;北京次之,为48.90%;四川最低为28.59%。另外,中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增...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钱雪亚  徐文晔  王秋实  
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是构成社会总资本的两种基本资本要素,其数量和结构决定着一国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在可比、一致的原则下运用永续盘存法估算了1995—2004年全国及各省市的总资本存量及各资本分量水平,比较分析了各省市间在资本数量、资本结构、资本水平变化等方面的差异,系统反映了我国资本要素的空间分布特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伟丽  
本文主要以新新贸易理论之一的产品内贸易理论及其拓展研究为基础,运用中国31个省市2002—2008年《对外贸易数据库》年度数据进行分析;根据Hummels提出的VS和VSS概念,对各省市之间的产品内贸易进行度量;同时,运用全要素生产率的方法,考虑各省市消费、VSS、进口、出口、R&D、劳动生产率等变量分析各省市生产率的贡献度,对产品内贸易和地区生产率之间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最后对各省市之间参与国际垂直化分工的深浅程度进行比较,并把产品内贸易对地区生产率发展的贡献度进行比较,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兆君  任兴旺  车轩  
在知识经济大背景下,创新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而创新效率是创新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因此,对现阶段我国31个省市的创新效率进行测度是必要的。首先,通过收集到的我国31个省市的创新投入产出数据,运用DEA模型对我国31个省市的创新效率进行了测度,按照不同角度对各省市创新效率进行了分类,并运用经济地图呈现出其分布状况。其次,对31个省市的创新效率测度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从纯技术效率、规模效率两个维度对创新综合效率的影响程度进行了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和投影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整体来看,我国的创新效率水平已经相当高;不同地区之间的创新效率差距较大;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对综合效率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同。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为地区创新效率的提高提供了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送钦  吴利华  陈冉  
以2008-2011年中国沪市A股制造业为样本,把在职消费与政府补贴间的关系引入政企关系维护行为,并对其效率性进行探究。研究发现,维护政企关系成本越高的企业获得的政府补贴越多,且相对于非国有控股企业,该现象在国有控股企业中更为明显。在区分维护成本强度后发现,仅在维护强度高且非国有控股的企业中,其经济绩效在获得政府补贴后可以得到显著提升,即政企关系维护行为是有效率的。进一步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市场化进程较高的地区,还是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政企关系维护行为均存在,但在市场化进程较低的地区更为明显。之后,对其维护成本强度进行区分,发现具有效率的政企关系维护行为仅在维护成本高且市场化进程较高地区的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继勇  彭巍  胡艺  
本文选取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01~2008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经济发展水平、FDI、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对中国碳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FDI对以碳强度衡量的总体生态环境具有正面影响,而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与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则具有负面影响。进一步将中国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区域后的检验结果显示,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对区域环境产生正面影响,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比对区域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而各区域FDI与产业结构中重工业占比对环境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博  何明洋  
碳交易是实施绿色低碳发展战略、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机制之一。中国已向国际社会做出减排承诺,并正在积极推动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其中的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各省市初始碳排放权的分配问题。然而,在以往有关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的研究工作中环境承载力这一关键因素并未考虑在内。因此,提出一种综合考虑包含环境承载力在内的多因素的初始碳排放权分配方案便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如此,方案还针对政策制定者的选择偏好进行了多情境分析,所得结论对于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凯  李煜华  
通过建立区域创新效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我国30个省市的技术创新效率进行了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多数省份没有充分利用或低效率利用其创新投入,并且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未必与其技术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各地区应因地制宜地制定技术创新政策,提高技术创新的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