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6)
- 2023(4808)
- 2022(3810)
- 2021(3921)
- 2020(3206)
- 2019(7549)
- 2018(7331)
- 2017(13270)
- 2016(7203)
- 2015(8416)
- 2014(8207)
- 2013(8549)
- 2012(7990)
- 2011(7663)
- 2010(7367)
- 2009(6956)
- 2008(6936)
- 2007(5834)
- 2006(5255)
- 2005(4809)
- 学科
- 济(34787)
- 经济(34759)
- 管理(18983)
- 方法(16224)
- 业(15303)
- 数学(15131)
- 数学方法(15040)
- 中国(12806)
- 企(10690)
- 企业(10690)
- 贸(9356)
- 贸易(9350)
- 易(9270)
- 农(8283)
- 学(6584)
- 环境(6345)
- 资源(6211)
- 财(6027)
- 制(5972)
- 发(5854)
- 和(5722)
- 关系(5555)
- 出(5445)
- 农业(5295)
- 业经(5204)
- 银(5154)
- 银行(5137)
- 行(5045)
- 融(4871)
- 金融(4871)
- 机构
- 大学(112264)
- 学院(107954)
- 济(54652)
- 经济(53957)
- 研究(46496)
- 管理(39135)
- 中国(36853)
- 理学(33441)
- 理学院(33039)
- 管理学(32489)
- 管理学院(32281)
- 科学(27149)
- 京(25592)
- 所(24176)
- 研究所(22359)
- 财(22140)
- 中心(19582)
- 农(18811)
- 经济学(18778)
- 财经(18336)
- 北京(17205)
- 经(17067)
- 经济学院(16960)
- 院(16679)
- 科学院(15550)
- 农业(15014)
- 业大(14904)
- 财经大学(13899)
- 范(13874)
- 师范(13745)
- 基金
- 项目(74186)
- 科学(58532)
- 基金(57035)
- 研究(52110)
- 家(51914)
- 国家(51629)
- 科学基金(42472)
- 社会(35334)
- 社会科(33689)
- 社会科学(33682)
- 基金项目(28738)
- 自然(26734)
- 自然科(25982)
- 自然科学(25972)
- 自然科学基金(25555)
- 资助(24905)
- 省(23872)
- 教育(22680)
- 划(22269)
- 中国(18628)
- 部(18453)
- 编号(18178)
- 重点(17364)
- 国家社会(16852)
- 发(16455)
- 教育部(15515)
- 成果(15271)
- 创(14497)
- 科研(14448)
- 重大(13899)
共检索到1662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利磊 王晓玉 陶光灿 谢光辉
作物加工副产物是秸秆资源的组成部分。本研究明确了加工副产物的概念、其系数取值和计算方法,评估了2007—2009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大田作物加工副产物的资源量。各省稻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16~0.20,平均值为0.18;玉米芯系数取值范围是0.12~0.22,平均值为0.16;花生壳系数的取值范围为0.25~0.30,平均值为0.27;棉籽壳系数为0.47;甘蔗渣系数为0.16;甜菜渣系数为0.05。全国每年共产稻壳3 438.20万t,在30个省市区的分布量为0.05万t(北京)~451.94万t(湖南)。玉米芯年产量为2 571.67万t,分布范围为0.30万t(西藏)~293.77万t(...
关键词:
作物 秸秆 加工副产物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茂贵 王晓玉 谢光辉
准确评估中国秸秆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对秸秆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各省市区不同作物的最新田间秸秆系数评估田间秸秆资源量,确定各作物秸秆热值合理取值折算标煤量,并依据中国主要大田作物田间秸秆成熟期,对各省各作物田间秸秆的时间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7—2009年中国年均秸秆量为7.35亿t,包括田间秸秆6.46亿t(折标煤量3.41亿t,占总量87.36%)和加工副产物0.89亿t(折标煤量0.50亿t,占总量12.64%)。三大粮食作物是田间秸秆的主要来源,其中水稻田间秸秆为19 865.13万t,折标煤9 177.69万t,占总量26.90%;玉米田间秸秆为14 947.83万...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玉 薛帅 谢光辉
本研究对《中国统计年鉴》各省的大田作物的不同种类,根据2006—2011年报导的秸秆系数的实测值,研究确定各省市自治区(除港、澳、台外)各类大田作物的秸秆系数取值,以数学模拟取值法对水稻、小麦和玉米3大作物进行取值,以相同或相似地区平均取值法、同类作物取值法确定其他作物取值。结果表明:水稻的秸秆系数取值变幅为0.74~1.33,全国平均值为1.04。小麦的变幅为1.05~1.41,全国平均值为1.28。玉米的变幅为0.93~1.30,全国平均值为1.07。豆类和薯类的变幅分别为1.13~1.86和0.42~0.75,全国平均值分别为1.35和0.53。黄红麻和棉花的秸秆系数的变幅分别为1.22...
关键词:
大田作物 秸秆 秸秆系数 模拟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杜周和 刘俊凤 左艳春 陈义安 刘斌斌 寇晶 周晓康 吴建梅 张剑飞
桑枝、蚕沙、畜禽粪便等是蚕桑和畜牧生产不可避免的副产物,是潜在的主要环境污染源之一。蚕桑畜禽副产物仍含有丰富的有用成分,可作为次级生产的原料参与另一生产循环过程,实现资源无害化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循环模式为:桑枝、蚕沙栽培食用菌;桑园间作种草,饲草、蚕沙、剩余桑叶饲养家禽、家畜;食用菌菌渣、畜禽粪便养殖蚯蚓,蚓体是高级饲料蛋白,用于畜牧生产,蚓粪是优质肥料,用于桑叶和饲草等农业生产。
关键词:
蚕桑 畜牧 副产物 循环利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光辉 韩东倩 王晓玉 吕润海
收获指数是作物科学研究和生产中的重要指标,秸秆系数是评估秸秆量的重要参数。本项研究通过查阅2006—2010年发表的大田试验研究的原创性论文,获得了禾谷类作物在中国大陆地区主产省市自治区的收获指数及换算后的秸秆系数。结果表明:水稻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50和1.00,其中16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在0.43~0.54和0.85~1.33。玉米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49和1.04,其中12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0.42~0.53和0.89~1.38。小麦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46和1.17,其中11个省市自治区的变幅为0.42~0.50,秸秆系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谢光辉 王晓玉 韩东倩 薛帅
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对作物生产研究和秸秆资源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主要根据2006—2010年文献的田间实测数据,研究了非禾谷类大田作物在中国大陆主产省份的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结果表明:大豆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42和1.50,6个省份的收获指数为0.35~0.47,秸秆系数1.13~1.86。马铃薯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的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59和0.71,甘薯分别为0.69和0.45,木薯分别为0.64和0.50。其中,11个省份的马铃薯、甘薯和木薯等薯类作物收获指数为0.55~0.77、秸秆系数0.30~1.17。棉花皮棉收获指数和秸秆系数全国平均值分别为0.15和2.91,...
关键词:
作物 收获指数 秸秆 秸秆系数 草谷比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慧娟 刘月月 罗永康 洪惠 谭雨青
为探索鲢鱼加工副产物高值化利用新途径,降低益生菌培养基氮源成本,以氮回收率和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指标,研究3种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水解鲢鱼加工副产物不同时间(0.25、0.5、1、2、3和4 h)得到的水解物性质的差异;以鼠李糖乳杆菌LGG(Lactobacillus rhamnosus LGG)和嗜酸乳杆菌NCFM(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NCFM)的生长曲线、比生长速率和菌落总数为指标,研究鲢鱼加工副产物水解物替代MRS(deMan, Rogosa, Sharpe)培养基氮源对益生菌生长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木瓜蛋白酶对鲢鱼加工副产物具有更好的水解效果,具体表现为木瓜蛋白酶水解物的氮回收率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水解物(P<0.05)。综上,鲢鱼加工副产物经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和木瓜蛋白酶酶解后有望用于替代益生菌培养基氮源,促进益生菌生长繁殖,实现其高值化利用。
关键词:
鲢鱼 副产物 鼠李糖乳杆菌 嗜酸乳杆菌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郭雪霞 张慧媛 刘瑜 冉国伟 郭海枫 王海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可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对增加农民收入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全国粮食加工、油料加工、蔬菜加工、水果加工、禽畜加工、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调研的基础上,总结了中国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政策引导、财政投入、税收优惠、拓宽融资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产品加工副产物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韦茂贵 王晓玉 谢光辉
秸秆时间分布与作物的成熟期关系密切,对其可持续利用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首先提出田间秸秆成熟期的概念,通过查阅2006—2011年正式发表的大田试验文献获得大田作物主产品在各地区的成熟期或收获期,确定不同地区各作物秸秆的成熟期。结果表明:从时间分布上看,1—4月是甘薯、甘蔗、棉花、马铃薯和油菜的秸秆成熟期;5—6月小麦和玉米的秸秆开始成熟,为全国秸秆成熟初期;7—11月为水稻、小麦及玉米集中收获时段,属于秸秆成熟盛期,其中,9和10月秸秆成熟的作物最多;12月为秸秆成熟末期,马铃薯、甘薯、花生、棉花、黄红麻和甘蔗的秸秆在此时期成熟。长江以北地区的作物秸秆成熟期为6—10月,高峰期在8—10月初;长...
关键词:
大田作物 田间秸秆 成熟期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周德庆 李娜 王珊珊 刘楠 马玉洁
我国是水产资源大国,近年来的水产加工业发展较快,产生了大量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其中许多副产物的蛋白质含量较高,可通过酶解得到不同功能性活性肽,进而实现高值化的利用。提高对水产品加工副产物的利用不仅可以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而且对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主要对水产品加工副产物制备抗氧化肽的来源、抗氧化肽分离纯化方法、抗氧化检测评价方法以及抗氧化肽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
水产品 加工 副产物 抗氧化肽 研究进展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崔益玮 李诗言 王珏 宋恭帅 王扬 戴志远 沈清
为更好地对水产加工副产物进行加工利用,本实验建立了从水产加工副产物中同时提取制备磷脂和鱼油的方法,并分别利用多维度串联质谱鸟枪法和气相色谱法对样品的磷脂和鱼油的脂肪酸化合物进行脂质组学研究。利用改进Folch法和丙酮沉淀法制备得到副产物中的磷脂和鱼油,比较了5种不同萃取液的提取效率,其中CH2Cl2-Me OH(1∶2,V/V)混合液同时提取磷脂和鱼油效果最佳,提取率分别为0.97%和28.05%。鱼油经甲酯化反应,以正己烷为溶剂直接进样,利用气相色谱法分析脂肪酸甲酯成分,磷脂样品采用流动注射直接进样,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赵培城 唐连祥 袁剑 陈义方 王求娟 丁玉庭 刘书来
为了提高水产加工副产物的利用率和附加值,以鲣加工副产物为原料,采用胰蛋白酶结合超声处理制备蛋白胨,并分析了鲣加工副产物超声辅助酶解过程中蛋白酶活性、水解度、氮回收率、TCA-可溶性氮回收率、酶解产物分子量分布等指标的变化,探究了超声辅助酶解的作用时间、温度以及超声功率等因素对鲣加工副产物酶解产物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确定了蛋白胨制备的最佳酶解工艺条件。结果显示,超声处理造成胰蛋白酶酶活发生显著变化,在功率为120 W的超声场下,胰蛋白酶酶活在30 min内呈上升趋势,但在超声场处理30 min后,胰蛋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彭春艳 罗怀良 孔静
该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研究中国主要农作物草谷比取值、中国作物秸秆资源量估算、中国作物秸秆主要利用方式、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以及秸秆综合利用的对策。研究结论认为:(1)广义的秸秆资源包括田间秸秆和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田间秸秆量的估算采用作物经济产量与收获指数或草谷比来计算转换,农产品加工副产品量的估算多采用比重法。(2)目前对主要作物草谷比的取值以及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尚存在较大差异。研究表明不同作物草谷比取值差异较大,同类作物受自然条件、品种差异、科技水平等因素的影响也存在差异。因生长环境、播种面积、估算精度等因素不同,中国秸秆资源量估算结果有年际差异和年内差异。(3)作物秸秆的利用方式主要有...
关键词:
秸秆 资源量估算 草谷比 利用 中国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娜娜 陈国宝 于杰 李永振 汤勇 陈丕茂 贾晓平
杨梅坑人工鱼礁区位于深圳市东部大亚湾海域,2007年3月20日开始投礁,12月25日正式完成全部工程施工任务,建礁体积9.51万km3,礁区面积966 m×2 851 m。从2007年4月到2009年5月,使用科学鱼探仪(EY60型,120 kHz,Simrad)先后在不同季节对大亚湾杨梅坑生态调控区的礁区内和礁区外水域进行了6次声学调查,共获取有效声学航程122.54 n mile,以了解建礁后该水域生物分布和资源量密度变化情况。调查中设站点进行生物学拖网采样以辅助声学评估。利用Echoview声学处理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结合历史资料记载的生态、资源特点以及本研究中拖网生物学数据,以0....
关键词:
人工鱼礁 生物资源量 声学评估 大亚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谭煌 杨培岭 任树梅 俞昊良 王嘉航
【目的】土壤团聚体特征是反映土壤结构好坏的重要指标。探究脱硫副产物配合淋洗对碱化土壤团聚体的影响,可为评价改良后土壤结构状况提供重要参考。【方法】本文基于内蒙古河套灌区长期碱化土壤改良田间试验,分析了3种脱硫副产物施用量和3种淋洗量共9组处理下0-10,10-20,20-40和40-60 cm深度土层的土壤干、湿筛团聚体的平均质量直径(mWD)、几何均重直径(GmD)、分形维数D、>0.25 mm的团聚体比重(DR_(0.25)和WR_(0.25))等参数特征,以及土壤容重和饱和导水率。【结果】施用脱硫副产物配合淋洗的综合处理显著降低了0-60 cm土壤容重,并提高了饱和导水率K_(sat)以...
关键词:
土壤团聚体 脱硫副产物 淋洗 盐碱土改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