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59)
- 2023(17785)
- 2022(15300)
- 2021(14234)
- 2020(11897)
- 2019(27706)
- 2018(27084)
- 2017(52556)
- 2016(28186)
- 2015(31335)
- 2014(31275)
- 2013(31589)
- 2012(29413)
- 2011(26782)
- 2010(26893)
- 2009(25012)
- 2008(24329)
- 2007(21560)
- 2006(19239)
- 2005(17571)
- 学科
- 济(134661)
- 经济(134526)
- 管理(79360)
- 业(75353)
- 企(61310)
- 企业(61310)
- 方法(56180)
- 数学(48860)
- 数学方法(48340)
- 中国(34946)
- 农(31855)
- 财(31070)
- 学(28967)
- 地方(28546)
- 业经(26673)
- 贸(23343)
- 贸易(23327)
- 制(23237)
- 易(22585)
- 农业(21718)
- 理论(19592)
- 融(19544)
- 金融(19542)
- 银(18971)
- 银行(18919)
- 和(18812)
- 环境(18263)
- 行(18115)
- 务(18103)
- 财务(18026)
- 机构
- 大学(419356)
- 学院(412353)
- 济(179180)
- 经济(175770)
- 管理(157454)
- 研究(148187)
- 理学(135696)
- 理学院(134085)
- 管理学(131782)
- 管理学院(131011)
- 中国(110695)
- 京(90240)
- 科学(88984)
- 财(81921)
- 所(75457)
- 研究所(68487)
- 农(66034)
- 财经(65755)
- 中心(64395)
- 江(59970)
- 经(59852)
- 业大(58882)
- 北京(57694)
- 经济学(56597)
- 范(55562)
- 师范(55060)
- 院(53076)
- 农业(51507)
- 经济学院(50779)
- 财经大学(48915)
- 基金
- 项目(274683)
- 科学(216779)
- 基金(202428)
- 研究(199699)
- 家(177364)
- 国家(175968)
- 科学基金(150128)
- 社会(129132)
- 社会科(122561)
- 社会科学(122529)
- 基金项目(106001)
- 省(103067)
- 自然(96102)
- 自然科(93899)
- 自然科学(93875)
- 自然科学基金(92256)
- 教育(90831)
- 划(88036)
- 资助(84392)
- 编号(78356)
- 成果(65371)
- 部(62151)
- 重点(61978)
- 发(58944)
- 创(55836)
- 课题(54594)
- 国家社会(54583)
- 教育部(53632)
- 科研(52376)
- 创新(52248)
- 期刊
- 济(199380)
- 经济(199380)
- 研究(132149)
- 中国(79022)
- 学报(68082)
- 科学(62143)
- 财(61998)
- 农(59774)
- 管理(59585)
- 大学(51605)
- 学学(48374)
- 教育(43519)
- 农业(40871)
- 融(37656)
- 金融(37656)
- 财经(34712)
- 技术(34062)
- 经济研究(33431)
- 经(29881)
- 业经(28304)
- 问题(26295)
- 贸(22551)
- 业(21951)
- 技术经济(21574)
- 图书(20878)
- 世界(20096)
- 国际(19514)
- 统计(19369)
- 理论(19071)
- 版(18769)
共检索到624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各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速度和轨迹并不一致。本文实证性地讨论了1978~2005年内地31个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问题。结果发现:综合二元反差指数r能更好地拟合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和转化的真实状况,在时序意义上,中国各省区r的变化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78~1986年的下降时期,1987~1996年的平稳阶段,1997~2005年的分化阶段;在空间意义上,东部、中部和西部的r的绝对水平依次增大,西部、东部和中部r的内部收敛程度依次递减,东部、西部和中部r的长期稳定性依次减弱。经验上看,各省区r的同步性变化是引致地区经济增长差距变化的基本原因,交易效率在r下降中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石磊 高帆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渐趋拉大与经济整体的高速增长同样引人注目,本文基于结构转变在经济增长中的关键作用,实证性地讨论了中国31个省份1978 ̄2004年地区经济差距的演变及其结构性原因。结果显示:以1990年为拐点,地区经济差距有一个先缩减、后增加的“U”型变化轨迹。1978 ̄1990年的差距缩小主要源于东部高收入地区的内部收敛,而1990 ̄2004年的差距扩张主要源于中部中等收入地区和东部高收入地区的省际发散。由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对经济增长具有根本性的作用,因此可以推断:导致上述变化的是地区之间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程度的同步性有所变化;工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服务业的兴起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钟海燕 徐宝亮
二元经济结构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广泛存在,并成为桎梏各国包容性增长的主要因素。本文分别以综合二元反差指数、包容性增长系数作为衡量二元经济结构与包容性增长的指标来构建VAR模型,并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法与方差分解法对我国1978~2012年二元经济结构与包容性增长的互动效应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包容性增长提高对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长期显著地促进作用,且其贡献度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提高,最终稳定在高水平;二元经济结构强化对包容性增长在当期没有明显影响,但随后包容性增长表现出显著的、持久的恶化倾向,同时其贡献度经历短期的持续上升后稳定在相对低水平。基于本文结论,政府需要在提高经济增长包容性与促进二元经济转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晓明
我国经济增长已进入需求制约阶段。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强化是造成消费需求不足,进而制约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弱化和消除城乡经济二元结构应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从长远来看,要积极推进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要适应加入WTO的新形势,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保护力度,要配合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地区城乡经济发展。
关键词:
城乡二元结构 中国经济增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贺刚
运用工业化指数与综合二元反差系数对中国各省级区域的工业化进程、二元经济结构强度分别加以测度,在构建个体固定效应Panel Data模型基础上,实证研究了工业化进程对二元经济结构的优化问题。结果表明:工业化与二元经济结构关系发生了变化,工业化进入了优化二元经济结构阶段;各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强度个体固定效应明显,西部地区二元经济结构优化的基础较其他地区弱;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仍是我国当前的一大难题,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重点在西部,难点也在西部。
关键词:
工业化 二元经济结构 面板数据 地区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军 张峁
刘易斯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模型是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该理论的核心思想在于将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转化描述为一个"自然演化"的趋势,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就是经济增长的过程,从而为发展国家寻找到一条经济均衡增长的路径。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一直存在非常明显的二元经济结构特征。本文首先从一个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出发,阐释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中的经济增长因素,然后重点从实证分析角度,用统计分析指标体系和计量经济学模型分析中国二元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长期动态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二元经济 经济增长 经济结构 转化模型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任保平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从总体特征上表现为“双层刚性二元经济结构”和转型二元经济结构,具体表现为工业化的二元性、城乡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就业结构的二元性、城乡市场体系的二元性和区域经济的二元性等。转型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经济转型、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巨大障碍,因此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经济结构的转变是中国在新世纪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长期战略任务。
关键词:
经济发展 二元经济结构 现代经济结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叶裕民
一、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现状特征二元经济结构是指在一国一地区的经济结构中,现代化经济与传统的非商品经济并存,并且二者之间存在有很大的断层,这种两重的非同质经济结构是落后国家、落后地区的基本特征之一。二元经济结构最明显地表现为现代化大工业与传统的农业并存,现代城市与落后的乡村并存。目前我国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并成为我国最大的经济差距,远远大于一向为人们所关注的东、西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海军
FDI理论和二元经济结构理论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外主流经济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但是从理论上和实证角度把二者结合起来研究的文献并不多见。为此,本文首先从古典增长理论模型出发,论述FDI对我国二元经济结构演化的影响,理论模型研究表明,FDI在促进中国经济非农化的过程中有可能加大了农业与非农业的技术与就业差距,从而加深了二元经济程度。然后重点从实证角度、运用统计分析和因果关系检验、协整检验及修正误差模型检验等计量分析手段深入研究和检验二者的长期与短期动态均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FDI在促进中国经济非农化和工业化的同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高帆
促使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然而,现有文献不能为经济结构的转化趋向提供有说服力的解释,这影响了人们对二元经济问题的认识及转化路径的选择。本文认为二元经济反差源于两部门不同的分工水平,结构转变的趋向必须在分工演进的视角下才可能得到解释。基于此,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兴古典经济学模型,证明了随着分工组织的演进和分工水平的提高,二元经济结构转变体现为一个工业化,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服务业的兴起和城市化水平提高的过程,而促使分工演进的关键是交易效率提高,或者说交易费用降低,理论推导的命题能够得到经验数据的支持,这样就内在一致地解释了二元经济结构在产业和空间等方面的转化趋向。
关键词:
二元经济 转化趋向 分工组织 交易效率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耕
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形成可追溯到一百多年以前。中国传统上一直是个农业国家,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洋务运动”局部引进西方现代大工业,经济二元性特征开始显现雏形。到1949年,国内工业总产值占到工农业总产值的30%,其中重工业比重为7.9%。而当时工业主要集中于城市,在广大的乡村封闭落后的传统经济仍占主导地位,由此初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新中国成立后,由于特殊的历史、体制原因,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又经历了一个动态演化过程,本文通过构造一系列指标对此做一详细考察。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动态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亮
文章从产业结构、二元经济结构变迁的角度,结合1981~2010年湖北省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二者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二元经济结构的弱化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拉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吴天然 胡怀邦 俞海 陈伟明
我国经济发展道路的理性选择是正确认识国情的结果,而环二元经济结构即是我国目前最重要的经济特征。本文以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及其实质的再认识为契入点,分析了我国二元结构的一般性和特殊性及其环二元经济结构形成的原因与特点,最后就相关的宏观经济政策谈了一些看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陶群山
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令人担忧。二元经济结构是造成城乡收入差距的较为突出的因素,本文借助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和我国二元经济结构的实际,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分析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本文的分析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和谐社会有一定的启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颂吉 白永秀
与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奇迹相悖,中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具有滞后性,这不仅对"三农"发展造成了严重的消极影响,而且在理论上形成了"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之谜。在"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发展战略及其相关制度安排的影响下,地方政府对于生产要素配置存在明显的非农偏向,由此造成的要素错配可能是导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滞后的重要原因。本文在城乡部门生产要素配置的视角下,探讨城乡要素错配对中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影响。理论与实证分析表明,城乡部门生产要素配置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密切相关;全国和省际层面的非农部门配置了过多资本和过少劳动力,农业部门则配置了过多劳动力和过少资本,城乡要素错配显著阻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