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04)
2023(15586)
2022(13150)
2021(12131)
2020(10405)
2019(24147)
2018(23578)
2017(44360)
2016(24573)
2015(27439)
2014(27011)
2013(26961)
2012(25062)
2011(22852)
2010(22822)
2009(21444)
2008(21506)
2007(19092)
2006(16834)
2005(15285)
作者
(72957)
(61001)
(60977)
(58320)
(38697)
(29413)
(27812)
(23820)
(23139)
(21626)
(21101)
(20489)
(19516)
(19488)
(19480)
(18975)
(18565)
(18016)
(17721)
(17421)
(15231)
(15164)
(14975)
(14023)
(13899)
(13625)
(13488)
(13402)
(12375)
(12160)
学科
(103006)
经济(102885)
管理(65878)
(63535)
(51530)
企业(51530)
方法(48911)
数学(43654)
数学方法(43271)
(30073)
中国(29538)
(26783)
(22101)
(21937)
贸易(21924)
(21516)
业经(21483)
(21361)
(21361)
税收(20631)
(20464)
地方(17831)
农业(17782)
(16773)
财务(16739)
财务管理(16697)
(16663)
银行(16595)
(16518)
金融(16516)
机构
大学(356323)
学院(351072)
(151366)
经济(148606)
管理(130075)
研究(128234)
理学(112639)
理学院(111302)
管理学(109399)
管理学院(108742)
中国(97310)
科学(78699)
(75767)
(73894)
(66955)
(66948)
研究所(60815)
财经(57633)
中心(57039)
业大(54935)
农业(53095)
(52584)
(52090)
北京(48395)
经济学(48308)
(45369)
(44815)
师范(44230)
经济学院(43873)
财经大学(42907)
基金
项目(234312)
科学(183429)
基金(172446)
研究(164808)
(154137)
国家(152909)
科学基金(128549)
社会(106490)
社会科(101129)
社会科学(101096)
基金项目(90245)
(88467)
自然(83541)
自然科(81663)
自然科学(81634)
自然科学基金(80261)
(76838)
教育(75866)
资助(71305)
编号(63521)
重点(53965)
(53051)
成果(52514)
(50097)
(48728)
国家社会(45990)
科研(45886)
创新(45727)
教育部(45057)
课题(44750)
期刊
(159730)
经济(159730)
研究(109816)
中国(69362)
学报(63273)
(58884)
(56677)
科学(54892)
大学(46439)
管理(45913)
学学(43801)
农业(39538)
教育(35400)
(32516)
金融(32516)
财经(28687)
经济研究(28184)
技术(27362)
(24685)
业经(23343)
(23082)
问题(21542)
(20543)
国际(18501)
统计(18114)
(17592)
(17585)
技术经济(17370)
世界(17303)
(16231)
共检索到5293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伟  王少国  
按家庭人均总收入综合累进征收个税是我国个税征收模式改革的重要备选项。本文采用拟合居民收入分布函数法,对这一模式下2012年我国及各省份以个税流失率代表的个税潜力进行了估算和比较,同时也对多种可能因素的影响方向和程度进行了计量回归。研究发现,全国城镇居民整体的个税流失率约为61%,人均纳税额呈现边境和沿海省份高而中部省份低的漏斗状分布,个税流失率由西北向东南梯状上升,"三险一金"支出比例、工薪收入比重、家庭无收入人口比例和收入分配差距是影响综合累进模式下我国各地区个税潜力的主要因素。本文的研究为我国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提供了一种经验证据,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寒松  
本文在凯恩斯绝对收入假说的理论框架下,利用2006-2021年省级平衡面板数据测算各地区居民消费潜力,并实证检验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潜力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城乡收入差距与居民消费潜力之间表现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有利于提高居民消费潜力。因此,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征程中,应致力于不断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提升居民消费潜力,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融合发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柏杰  
基于Hana(1998)的政府债务矩阵以及我国1994年的预算法,创造性地构建了我国地方政府资产负债表,同时以七个资源型省份2003—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估算法估计了资源型省份的显性负债,并借鉴压力测试的思想,分别以0.3、0.6和0.8为压力系数,估算了包含或有负债的债务规模以及中央-地方"父子关系"下的债务规模。研究结果表明,比照国际通行的3%的债务标准赤字率和0.6的债务规模/GDP比率,全国的政府性债务是总体可控的,但资源型省份的债务风险凸显,需要加以警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行  
2007年新所得税法的颁布和实施,为税率粘性的检验提供了一个"自然实验"场所。利用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和2008年的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名义所得税率下降时实际所得税率下降的幅度,要显著高于名义所得税率上升时实际所得税率上升的幅度,即存在税率粘性。进一步观察可以发现,企业的所有制形式和所在地区的税收征管力度是影响税率粘性的重要因素。这一结论为评价所得税改革的经济后果和实施效果提供了经验指标,也为进一步洞悉企业的税收筹划行为以及加强税务部门的税收征管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浦阳   杨易擎  
本文检验了个人所得税改革对消费市场的具体影响。研究发现,尽管个税改革提高了居民的零售商品市场价格,但对于服务市场的价格影响非常有限。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本文使用分解效应区分耐用和易腐消费品后,发现商品价格的波动大部分来自于耐用消费品,这一现象可以理解为个税改革后,耐用品需求上升,导致商品市场的平均价格上涨;但是,耐用品占居民消费支出的比例却不高,即大部分增量收入用来消费易腐商品和服务。因此,减税后,降低边际税率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较大,而对服务价格却没有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减税对消费价格的差异影响主要集中在城市发展水平较低、消费能力较低、服务业发展水平较高、市场准入较高、数字基础设施水平较高和转移支付较高的城市。本文的研究为政府通过税改政策,释放服务消费潜力,进而优化居民消费结构,拉动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崭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袁春生  马雪梅  
本文研究了煤炭资源税改革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对比分析发现改革后企业的煤炭资源税实际税负虽有提高,但其综合税负却有所降低,于是进一步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二者相背离的原因及影响煤炭企业综合税负水平变动的主要因素。基于实证检验结果及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推进涉煤收费清理、扎实推动税收优惠政策落地、合理确定洗选煤折算率等政策建议,以切实优化煤炭企业营商环境、平衡区域间煤炭企业税收负担、确保企业应享尽享减税红利。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秦若冰  马弘  
本文检验了2017—2019年消费品关税减让的价格效应和福利影响。结果表明,消费品降税显著降低进口价格和进口成本,促进了进口数量和种类的增加;同时,降税加强了国内市场竞争,降低了国内消费品的价格,提高了居民实际购买力和福利水平。2018年因关税削减引致的进口成本下降约占中国从除美国外其他国家进口消费品总额的1.33%,消费品平均价格同比下降约0.64%。本文为进一步扩大开放、促进消费扩容提质提供了实证支撑。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晓丽  张钰琛  杨曦  
城市是能源消费的中心,城市能源转型是实现中国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条件。因此,研究城市能源转型的特征及影响因素十分必要。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城市能源转型的技术特征和时空特征;其次,基于2001—2016年131个城市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影响中国不同类型城市能源转型的关键因素。研究发现:(1)中国城市能源转型中更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国外城市则相对更重视生物质的发展;(2)中国城市能源转型存在“东快西慢、南快北慢”等区域差异特征;(3)从影响因素看,煤炭资源禀赋情况对能源转型影响最大;其次是技术进步;之后是政策性因素;(4)影响城市能源转型的关键因素对不同城市有所不同。本文有助于可以为城市能源转型政策的精准化实施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勇刚  高波  任保全  
构建公共品供给综合评价指数,运用两步系统GMM估计法,基于中国市级动态面板数据分析了分税制背景下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地财政明显降低了公共品供给质量,而财政分权则促进了公共品供给质量的提高。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地财政显著增加了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却对非经济性公共品的供给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影响存在显著的空间和时序差异:土地财政促进了东部地区公共品供给的增加,却减少了中西部地区公共品的供给;随着土地成交价款的大幅增加,2004年以后土地财政对公共品供给的负面影响程度明显提高。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高培勇  
我国个人所得税实行自行申报办法后,走入了"分类计税"加"综合申报"的"双轨制"运行格局。从2007年围绕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而经历的风风雨雨来看,它的实施可谓步履维艰。将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置于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背景之下,惟一可行且根本性的出路,在于缩短"双轨制"的过渡期,加快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转轨的步伐:除一部分以个人存款利息所得为代表的特殊收入项目继续实行分类所得税制之外,应将其余的收入全部纳入综合所得税制的覆盖范围。以此为基础并与之相对应,前者继续实行代扣代缴制,后者则实行自行申报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国锋  刘黎明  
本文分析了个税起征点变动对纳税能力的影响机理。本文基于2005~2012年我国居民收入分组数据,采用构建的收入分布纳税能力测算积分模型和PLS路径模型,估算了我国居民个人所得税纳税能力和个税起征点改革对纳税能力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2005年以来我国居民平均收入水平有较大的提高,收入分布呈厚尾分布特征,其标准差呈弱平的倒"U"形变化趋势。2006年和2008年两次个税起征点的调整并没有改变纳税能力的增长态势,却影响着税务部门的征缴行为,税收努力指数的波动表明,税制改革与征纳税人预期行为的强关联关系,2011年的个税起征点改革对纳税能力有较大影响;PLS路径模型估计显示,居民收入的增长对纳税能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黄晓虹  
中国新个税法的提出让个税制度向分类综合所得税制迈出了实际一步。文章以新个税法方案为依据,利用中国微观家庭调查数据,从居民、家庭及省级的微宏观视角分别测算新个税法在纳税基本情况及收入不平等的效应。结果认为,分类综合所得税制可减轻平均税负,税制累进性有所提高,但仍未能有效缓解收入差距。进一步分析得到,分类综合所得税制下,免征额越高,收入调节效应越差;拉大税级距比起更高的免征额体现出更为有效的收入调节效应;以家庭为计税单位也相对较有利于调节收入差距。下一步的税制改善,是否提高免征额并非重点,而应侧重征税单位以及税制的税率、税级距的整体规划。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娄权  
本文以1994 ̄2004年全国上市公司9536组数据为样本,考察上市公司税负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总体税负偏重;总体税负存在地区差异;总体税负存在行业差异;总体税负与所得税负担、流转税负担、资产规模、盈利能力、资本密集度和年度变量显著正相关,与负债水平和投资收益显著负相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戴德明  姚淑瑜  
近年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积极采取措施以实现会计制度与税收法规的协调。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会计—税收差异①的制度层面原因,以及已有协调措施的实施效果,从而为会计制度制定机构与税务机关之间的协作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肖立晟  徐子桐  范小云  
本文梳理了现有文献对离岸金融中心导致的直接投资头寸统计偏差进行修正的方法,详细比较了直接投资头寸数据集的优劣差异,并以CDIS宏观数据集为基础,引入Orbis微观企业数据库作为重要补充,对直接投资的动机按避税目的和境外上市目的进行区分,以此估算我国的IFDI和OFDI存量。结果表明:(1)估算后,来自离岸金融中心的IFDI调减1.1万亿美元,其中超过80%是出于避税目的进行的返程投资;(2)考虑VIE架构境外上市企业的影响后,返程投资占比增长至近37%,规模约1万亿美元,其中VIE架构境外上市企业贡献了16%;(3)我国对外投资存在经过“避税天堂”进行中转的现象,其中最终投向英属维尔京群岛的OFDI存量约占1/4,是我国实际OFDI的最主要投向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