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08)
- 2023(7800)
- 2022(6722)
- 2021(6480)
- 2020(5672)
- 2019(13557)
- 2018(13284)
- 2017(25213)
- 2016(13863)
- 2015(16303)
- 2014(16290)
- 2013(16578)
- 2012(15821)
- 2011(14547)
- 2010(14427)
- 2009(13666)
- 2008(13790)
- 2007(12323)
- 2006(10479)
- 2005(9634)
- 学科
- 济(63558)
- 经济(63502)
- 业(34658)
- 管理(34467)
- 方法(31142)
- 数学(28364)
- 数学方法(28170)
- 企(26009)
- 企业(26009)
- 中国(19346)
- 农(17284)
- 贸(15114)
- 贸易(15108)
- 易(14766)
- 财(14702)
- 学(12702)
- 制(11618)
- 农业(11157)
- 业经(11043)
- 地方(10714)
- 银(9883)
- 银行(9858)
- 行(9492)
- 融(9344)
- 金融(9339)
- 和(9232)
- 环境(8839)
- 出(8258)
- 务(8236)
- 财务(8221)
- 机构
- 大学(211570)
- 学院(207461)
- 济(94848)
- 经济(93194)
- 研究(78072)
- 管理(76219)
- 理学(65458)
- 理学院(64641)
- 管理学(63639)
- 管理学院(63243)
- 中国(59564)
- 科学(46493)
- 京(45468)
- 财(41105)
- 所(40747)
- 农(37937)
- 研究所(37303)
- 中心(35087)
- 财经(33249)
- 经济学(31167)
- 业大(30632)
- 经(30377)
- 农业(30228)
- 江(29645)
- 北京(29576)
- 经济学院(28307)
- 范(27470)
- 师范(27218)
- 院(27205)
- 财经大学(24691)
- 基金
- 项目(135922)
- 科学(106068)
- 基金(99956)
- 研究(98675)
- 家(88154)
- 国家(87414)
- 科学基金(72721)
- 社会(63481)
- 社会科(60153)
- 社会科学(60134)
- 基金项目(52207)
- 省(49621)
- 自然(45577)
- 教育(45388)
- 自然科(44501)
- 自然科学(44484)
- 自然科学基金(43756)
- 划(43541)
- 资助(42057)
- 编号(39088)
- 成果(33155)
- 部(32304)
- 重点(31252)
- 发(30123)
- 中国(27692)
- 创(27524)
- 教育部(27465)
- 国家社会(27332)
- 课题(27157)
- 科研(26454)
共检索到3090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端玉
婚姻与生育有直接的依存关系,它是制约人口再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各民族由于自身的文化习俗不同,现时的婚姻状况也各具特点,对人口再生产的影响有一定的差异。本文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和部分典型调查的资料,对四川省十万人口以上各民族的婚姻状况及其对人口的影响作一初步的探索。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秋骅
人口普查时一般都列有婚姻状况项目,以反映某一时刻人们在婚姻方面所处的状态。我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规定,婚姻状况分为四类:未婚、有配偶、丧偶和离婚。未婚是指从未结过婚的人。有配偶是指已婚并处于婚居状态的人。丧偶是指已结过婚但配偶已死亡,而本人并未再婚的人。离婚是指已通过法律手续正式解除婚姻关系但没有再婚的人。有的国家还把“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庆石
根据人口生命表的原理,建立反映人口婚姻转移过程的表,在人口统计学中,叫婚姻表。一它是根据一个假定的同时出生的人口群体(通常为100000人),以及人口分年龄的初婚概率,用一定的数学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人口婚姻转移模型,在人口婚姻分析和预测中有重要的作用。婚姻表有两种:一种是婚姻粗表,一种是婚姻净表。粗表只考虑结婚一个因素,不考虑“死亡”因素,即假定这个人口总体无死亡。净表则既考虑“结婚”,也考虑“死亡”,即把结婚和死亡两个因素作为人口总体减少的仅有的两种现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郝虹生
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表明,婚姻状况是影响人口死亡率的重要社会因素。有配偶人口的死亡水平明显低于未婚、离婚和丧偶人口。这种差异表现在几乎所有年龄组中,但在低年龄段差异最大,随着年龄提高,差异趋于缩小。20—80岁暂时预期寿命的比较显示,未婚、丧隅和离婚人口预期寿命之间的差别不大,三者均明显低于有配偶人口,平均差距约为7岁;此外,婚姻状况对死亡率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杨宗传 段超
中国土家族人口的婚姻状况分析杨宗传段超土家族是我国南方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共有5725049人,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排列第七位。土家族人口的婚姻状况有一定的特点,下面利用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对这些特点进行分析。一、未婚人口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郭未 解韬
文章利用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选取22~64岁组听力残疾人口为研究对象,运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考察他们的婚姻状况及其同个人与家庭特征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提高残疾人口的社会福利标准及工作参与率等,可以帮助他们解决婚姻问题。
关键词:
听力残疾人口 婚姻 家庭 影响因素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李荣时
婚姻是家庭的基础,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婚姻和家庭关系在日趋完善、丰富多采。但是,与幸福美满的家庭相比,中国相当多的残疾人却处于婚姻和家庭的痛苦之中,帮助他们是政府和社会的责任。过去,由于没有资料,一直没人研究过这方面的问题。1987年4月,由民政部牵头、会同国家统计局、卫生部等十个有关部门联合组织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飞燕 唐根深
本文根据湖南省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对湖南省人口婚姻状况进行了分析。数据显示,湖南省人口婚姻状况总体稳定,但不同年龄、文化、职业和地域人口的婚姻差异比较明显。同时,结婚难问题比较突出、早婚现象有所抬头、离婚率上升速度较快,这些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笔者认为,主要应从3个方面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一是加速经济发展,扩大本土就业渠道;二是建立住房保障制度,增加住房供给;三是大力弘扬家庭美德,倡导健康文明的婚恋观。
关键词:
湖南 人口 婚姻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韩常先
婚姻是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婚姻状况是指人口在某一时点所处的不同婚姻状态的人数和比例。现根据1982年人口普查和1‰生育率抽样调查的资料,将浙江省人口婚姻状况初析于下。 (一)未婚人口状况 1982年我省未婚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29.42%,男性未婚人口占男性15岁及以上人口34.62%,女性未婚人口占女性15岁及以上人口23.81%。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顾鉴塘
对我国人口的婚姻状况,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以及随后进行的各次抽样调查和最近进行的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都表明,其一些最基本的特点,诸如未婚比例低、有配偶比例高、离婚比例低、终身不婚者少、婚姻关系稳定等尽管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但在程度上的差异却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沈思 简小琴 徐世英
当前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促进了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在此背景下,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现状如何?文章利用2015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职业、不同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现状。通过与"六普"数据呈现的少数民族族际通婚状况进行比较,文章分析得出: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率高于少数民族全部人口的总体水平,但各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状况差异较大;与各少数民族的传统通婚圈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族际通婚率的性别差异显著,女性流动人口的族际通婚率高于男性;提升聚居区少数民族人口受教育水平,对于少数民族人口流动和族际通婚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流动人口 族际通婚 族内婚 少数民族人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恩普,钟国琛,肖振禹
湖北省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计划生育委员会于1986年6月,在该州进行了一次占总人口5%的人口婚姻、生育状况抽样调查。调查以现行的区划地址作为统一编码,按分层、系统、整群的方法,农村以村民小组,城镇以居民小组为单位,随机抽取了1555个样本单位,共调查39019户,172547人,占被调查总人口的99.56%,其中土家族为89275人。现将手工汇总的土家族人口中的妇女婚姻、生育状况分析如下: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宋健 刘志强
婚姻状况与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关系紧密,但迄今关于老年人婚姻状况影响因素的研究还较为缺乏。利用2014、2016和2018年三期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分析中国老年人的婚姻状况与教育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对老年人的婚姻状况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较高的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有偶可能性,且这一影响无论对混合截面数据还是对不同时期数据,都显著存在;教育对老年人婚姻状况的综合影响呈现为外显的和隐含的两个部分,通过使用中介效应检验法、Z_(mediation)统计量法和KHB效应分解法发现,收入和养老保险因素中显著存在教育的隐含影响;教育对老年人婚姻状况的影响受到性别、城乡和年龄变量的调节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