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40)
2023(15421)
2022(13054)
2021(11966)
2020(9995)
2019(23130)
2018(22553)
2017(43231)
2016(23078)
2015(26333)
2014(26431)
2013(26693)
2012(25530)
2011(23396)
2010(23895)
2009(22677)
2008(21934)
2007(19683)
2006(17724)
2005(16653)
作者
(68702)
(57484)
(57228)
(54792)
(36769)
(27731)
(26186)
(22299)
(21960)
(20596)
(19855)
(19261)
(18632)
(18384)
(18265)
(17949)
(16884)
(16745)
(16576)
(16550)
(14678)
(14199)
(13990)
(13234)
(13155)
(12994)
(12703)
(12668)
(11694)
(11493)
学科
(120451)
经济(120343)
(62028)
管理(61145)
(47247)
企业(47247)
方法(44165)
数学(39129)
数学方法(38876)
中国(38616)
地方(31375)
(30951)
(28972)
金融(28969)
(27673)
银行(27637)
(26782)
(26383)
业经(24269)
(22947)
(22713)
贸易(22694)
(22207)
(21966)
农业(21478)
地方经济(17471)
环境(16486)
(15922)
(15434)
(15389)
机构
大学(342740)
学院(342242)
(159110)
经济(156028)
研究(129661)
管理(123947)
中国(104695)
理学(104670)
理学院(103336)
管理学(101784)
管理学院(101139)
科学(75054)
(74208)
(71943)
(67272)
研究所(60579)
中心(58806)
(58499)
财经(56326)
(52176)
经济学(51389)
(51057)
北京(48334)
业大(46769)
经济学院(46171)
(45624)
农业(45525)
(45507)
师范(45104)
(42099)
基金
项目(214899)
科学(168866)
研究(158692)
基金(156292)
(136071)
国家(134938)
科学基金(113872)
社会(103532)
社会科(98278)
社会科学(98254)
(81880)
基金项目(81536)
教育(71202)
自然(69755)
(69389)
自然科(68128)
自然科学(68106)
自然科学基金(66943)
资助(64995)
编号(62984)
成果(52466)
(52350)
重点(49183)
(48715)
课题(44588)
(44314)
国家社会(43871)
发展(42858)
(42208)
教育部(41817)
期刊
(185391)
经济(185391)
研究(112494)
中国(74406)
(55063)
(54844)
学报(51444)
科学(48752)
(47498)
金融(47498)
管理(46543)
大学(38800)
农业(36564)
学学(36553)
教育(33664)
经济研究(31124)
财经(29314)
技术(28793)
业经(27678)
(25421)
问题(24414)
(21670)
(20151)
国际(20048)
世界(19669)
技术经济(18816)
统计(16934)
商业(15956)
理论(15953)
经济问题(15380)
共检索到548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黎敏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78-2008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很强的正相关,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不同,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总体来说,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强,而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这可以解释为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较强。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立  王子明  
通过对中国各地区 1 978- 2 0 0 0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促进金融发展 ,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 ,一个地区金融发展初始条件低下 ,对其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良好影响。在金融发展指标中 ,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开放金融业可有效提高金融发展质量。要进一步探索金融市场化的道路 ,以获得高质量的金融发展和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吴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试图从中观层面以我国各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框架出发,通过构建内涵6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QEGI)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数量(GDP)和经济增长质量(QEGI)排名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各地区增长数量与质量不一致现象十分明显,并将参与对比的30个省区分为五种类型:经济增长质量良好的四大直辖市、经济规模较大且增长质量相对较好的发达省区、增长质与量一致度较高的省区、增长质量与数量背离较大的省区、经济数量及质量排名都相对落后的欠发达省区,为未来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锋  张宗益  康继军  
本文通过考察用市场化指数表示的制度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索罗模型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正,提出了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扩展索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如果控制了人口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以及制度因素的差异,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会出现如索罗模型所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费宇  王江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国外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选取了FDI及影响FDI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8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PSTR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FDI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胥嘉国  
本文考察了西部地区金融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西部地区1985年到2003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西部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因果关系检验显示经济增长是影响金融发展的原因。通过建立模型和回归检验,发现经济不能全部的解释金融的发展。最后,对相关的回归结果作了原因分析和简单评述。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朱淑珍  吕恩东  
本文利用我国2000~2008年间的季度数据,运用计量经济方法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长、短期因果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金融发展在短期内是"需求跟随"型的,长期内是"供给导向"型的。短期内应使金融发展跟上经济增长的步伐,满足其需求;立足长远,必须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加速金融发展,以推动经济长期持续增长。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军,王亚杰  
文章从供给推动和需求拉上两个角度分析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双向因果关系进行考察,发现现阶段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即存在互动关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咏梅  
文章以1978~2011年数据为基础,选取能够代表金融发展与宏观经济的指标,在回顾前人研究成果,定量分析历史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经济学软件,构建长期与短期数据模型,找出我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三方面发展我国金融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柳钦  曾庆久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模型显示,金融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力度有限;不同发展阶段的金融变量对经济增长表现出不同的作用效果。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于经济增长,加快金融深化和金融体制改革有助于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丁晓松  
一、引言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一直都是讨论的热点。自Goldsmith撰文揭示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的关系以来,许多文献都对他们之间的关系做了讨论和实证分析。国外如kvine,R(1997)对金融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李艳丰  韩晓龙  
利用深圳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1979年至2009年年度数据,本文实证研究了金融相关比率与深圳人均实际经济增长关系,认为人均实际经济增长对金融相关比率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但是金融储蓄结构、金融中介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格兰杰因果关系并不显著。因此,深化深圳金融业发展应该提高金融业资金配置效率,促进金融发展由"供给主导"向"需求遵从"转变。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一喆  
文章将运用帕加诺(Marco Pagano)的简单内生增长模型(Pagano,1993),分析金融发展影响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对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两个主要的因子———投资总量和投资效率两个方面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在对金融发展指标体系的分析基础上,将研究金融深化指标(M2/GDP)、反映金融结构的指标证券总市场与GDP比率(S/GDP)、资产配置效率指标PRIVATE、以及资产价格指标实际利率RR与储蓄投资转化率、投资率(固定资产投资/GDP)、投资效率指标(GDPt-GDPt-1)/It,经济增长指标人均GDP增长率(GPGDP)。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太华  魏荣华  
在国内外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从国内的研究现状来看,大多实证研究在方法上都选用了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文章运用超外生性方法实证分析了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不存在正向的控制因果关系,但在长期内存在经济增长到金融发展的逆向控制因果关系的结论。结论表明:优先发展经济的政策有助于带动金融长期的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