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92)
- 2023(9449)
- 2022(7775)
- 2021(7168)
- 2020(5668)
- 2019(13205)
- 2018(12661)
- 2017(23571)
- 2016(12665)
- 2015(14380)
- 2014(14154)
- 2013(14452)
- 2012(14063)
- 2011(13161)
- 2010(13160)
- 2009(12436)
- 2008(12118)
- 2007(10654)
- 2006(9863)
- 2005(9194)
- 学科
- 济(81988)
- 经济(81923)
- 管理(31738)
- 方法(28567)
- 业(28255)
- 数学(25971)
- 数学方法(25759)
- 中国(21140)
- 地方(19966)
- 企(19468)
- 企业(19468)
- 农(17215)
- 学(15215)
- 贸(13873)
- 贸易(13861)
- 地方经济(13850)
- 易(13445)
- 业经(13393)
- 财(12847)
- 农业(12206)
- 环境(11054)
- 制(10859)
- 融(10602)
- 金融(10601)
- 发(9740)
- 银(9643)
- 银行(9621)
- 行(9398)
- 和(8913)
- 关系(8608)
- 机构
- 大学(201586)
- 学院(197119)
- 济(101588)
- 经济(100146)
- 研究(80964)
- 管理(69335)
- 中国(61571)
- 理学(59304)
- 理学院(58505)
- 管理学(57531)
- 管理学院(57164)
- 科学(45860)
- 京(43432)
- 财(43099)
- 所(41552)
- 研究所(37833)
- 经济学(34759)
- 财经(34740)
- 中心(34278)
- 农(31992)
- 经(31733)
- 经济学院(31184)
- 院(28635)
- 北京(28248)
- 江(28217)
- 范(26502)
- 师范(26298)
- 财经大学(25789)
- 业大(25695)
- 科学院(25406)
- 基金
- 项目(128063)
- 科学(101998)
- 基金(97182)
- 研究(92191)
- 家(86033)
- 国家(85482)
- 科学基金(71747)
- 社会(63824)
- 社会科(60748)
- 社会科学(60736)
- 基金项目(49779)
- 省(44722)
- 自然(43463)
- 自然科(42471)
- 自然科学(42456)
- 自然科学基金(41746)
- 教育(40933)
- 资助(40698)
- 划(39273)
- 编号(33197)
- 部(30391)
- 重点(29904)
- 发(29841)
- 国家社会(29091)
- 成果(28206)
- 中国(27814)
- 教育部(26189)
- 创(25193)
- 发展(24754)
- 人文(24414)
共检索到3115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框架出发,通过构建内涵6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QEGI)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数量(GDP)和经济增长质量(QEGI)排名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各地区增长数量与质量不一致现象十分明显,并将参与对比的30个省区分为五种类型:经济增长质量良好的四大直辖市、经济规模较大且增长质量相对较好的发达省区、增长质与量一致度较高的省区、增长质量与数量背离较大的省区、经济数量及质量排名都相对落后的欠发达省区,为未来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冰
文章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将R&D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等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和国际R&D溢出之间的关系,并分区域研究了技术溢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金营 黄乾
通过将所有制变革因素引入我国生产函数模型 ,并利用 1990年和 2 0 0 1年两个时期我国 2 8个省市区的平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 ,发现在我国近 1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 ,制度变迁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一个显著的因素。同时 ,发现我国的制度变迁主要是物质资本增进型 ,而制度创新主要是围绕物质资本展开 ,而由于人力资本增进型制度创新的缺位 ,制约了人力资本效应的最大发挥。目前和将来制度创新的重点需要围绕人力资本增进型展开。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琳 陈平
导言Solow(1956)的增长模型的一个结论是,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是收敛的。此结论意味着经过长时期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将趋于同一路径。在国外,作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主要关注国家之间以及更加宏观的地区之间差异,因此对收敛和发散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郑义
文章基于1978~2013年我国各省市实际人均GDP数据,运用Ender&Lee(2012)提出的傅里叶单位根检验,考察了我国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俱乐部趋同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区域组存在不同程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其中,区域组Ⅰ和区域组Ⅲ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俱乐部趋同,而区域组Ⅱ趋同程度最低;傅里叶单位根检验相对于传统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而言,在俱乐部趋同实证研究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力。
关键词:
傅里叶单位根检验 俱乐部趋同 CART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费宇 王江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国外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选取了FDI及影响FDI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8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PSTR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FDI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选功
文章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区的经济趋同现象 ,并运用经济趋同和产业集聚理论对形成经济趋同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结论是 :河南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趋同俱乐部 :郑州和洛阳 ;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以及其他地区 ;河南省的投资要发挥最大的经济效应必须根据各地区的推动产业来投资 ;各地区要想加快经济发展 ,形成本地区的推动产业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扩大市场开放程度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
经济趋同 产业集聚 推动产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锋 张宗益 康继军
本文通过考察用市场化指数表示的制度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索罗模型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正,提出了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扩展索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如果控制了人口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以及制度因素的差异,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会出现如索罗模型所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市场化 条件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丽
文章在对经济福利与贫困的测度及关系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首先将收入水平和生活福利与保障作为二级指标,选取14个三级指标构建经济福利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31个省市的经济福利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贫困则从生活水平、健康以及教育三个方面选择8个指标,应用熵值TOPSIS法进行测度。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的贫困状况及其对应的经济福利的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黎敏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78-2008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很强的正相关,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不同,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总体来说,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强,而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这可以解释为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较强。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小鹰
文章基于DEA-Malmquist方法,采用2000~2008年湖北省13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湖北省各地区的投入-产出效率及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构成即效率变化和技术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只有省会城市武汉市在这期间经济增长的投入产出一直是最为有效的,且2000~2008年间湖北省全要素生产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技术变化引起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立 王子明
通过对中国各地区 1 978- 2 0 0 0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促进金融发展 ,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 ,一个地区金融发展初始条件低下 ,对其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良好影响。在金融发展指标中 ,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开放金融业可有效提高金融发展质量。要进一步探索金融市场化的道路 ,以获得高质量的金融发展和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中国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海波,吴陶
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试图从中观层面以我国各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探讨在我国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通过实证研究,本文得出我国各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因此各地区应继续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发展,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星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成效主要不在于经济增长速度的高低,而在于经济增长质量的优劣,在于经济增长是否使西部地区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全面提高。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的视角来考察西部地区2004-2008年经济发展状况,通过系统全面的指标体系,用主成份分析法对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对改善西部地区现有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及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经济增长质量 西部大开发 主成份分析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