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465)
- 2023(11992)
- 2022(10040)
- 2021(9192)
- 2020(7656)
- 2019(17497)
- 2018(17046)
- 2017(32355)
- 2016(17379)
- 2015(19710)
- 2014(19557)
- 2013(19491)
- 2012(18423)
- 2011(16986)
- 2010(16948)
- 2009(16158)
- 2008(15632)
- 2007(13881)
- 2006(12660)
- 2005(11810)
- 学科
- 济(95774)
- 经济(95669)
- 管理(51035)
- 业(45593)
- 企(34934)
- 企业(34934)
- 方法(34012)
- 数学(30650)
- 数学方法(30435)
- 中国(25084)
- 农(22076)
- 地方(21581)
- 财(20316)
- 制(18750)
- 业经(18060)
- 学(16631)
- 贸(16116)
- 贸易(16106)
- 易(15655)
- 农业(15077)
- 地方经济(14306)
- 环境(14073)
- 体(13856)
- 融(13513)
- 金融(13510)
- 银(13301)
- 银行(13272)
- 行(12840)
- 发(11237)
- 和(10966)
- 机构
- 大学(263152)
- 学院(259719)
- 济(127423)
- 经济(125364)
- 研究(98741)
- 管理(95359)
- 理学(81634)
- 理学院(80620)
- 管理学(79556)
- 管理学院(79052)
- 中国(75908)
- 财(57703)
- 京(55602)
- 科学(54955)
- 所(49599)
- 财经(45430)
- 研究所(44677)
- 中心(43054)
- 经济学(42170)
- 农(41694)
- 经(41331)
- 江(38200)
- 经济学院(37723)
- 北京(35588)
- 业大(35049)
- 院(34956)
- 财经大学(33669)
- 范(32793)
- 师范(32508)
- 农业(32361)
- 基金
- 项目(169437)
- 科学(135249)
- 基金(127634)
- 研究(123826)
- 家(111800)
- 国家(110960)
- 科学基金(94390)
- 社会(85053)
- 社会科(80868)
- 社会科学(80850)
- 基金项目(66726)
- 省(61685)
- 自然(57529)
- 自然科(56180)
- 自然科学(56165)
- 教育(55738)
- 自然科学基金(55248)
- 划(52854)
- 资助(52060)
- 编号(46352)
- 部(39979)
- 重点(38971)
- 成果(38870)
- 发(37870)
- 国家社会(37624)
- 制(35830)
- 教育部(34835)
- 创(34522)
- 中国(33901)
- 人文(33225)
- 期刊
- 济(146093)
- 经济(146093)
- 研究(86370)
- 中国(54190)
- 财(44489)
- 学报(39123)
- 农(38600)
- 科学(38226)
- 管理(37245)
- 大学(30687)
- 学学(29190)
- 农业(25842)
- 融(25784)
- 金融(25784)
- 经济研究(24992)
- 财经(24543)
- 教育(21596)
- 经(21380)
- 技术(20705)
- 问题(19442)
- 业经(19169)
- 贸(17238)
- 世界(16074)
- 国际(15571)
- 技术经济(14279)
- 业(14137)
- 统计(12998)
- 经济问题(11998)
- 策(11482)
- 版(11354)
共检索到4064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金营 黄乾
通过将所有制变革因素引入我国生产函数模型 ,并利用 1990年和 2 0 0 1年两个时期我国 2 8个省市区的平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 ,发现在我国近 1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 ,制度变迁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一个显著的因素。同时 ,发现我国的制度变迁主要是物质资本增进型 ,而制度创新主要是围绕物质资本展开 ,而由于人力资本增进型制度创新的缺位 ,制约了人力资本效应的最大发挥。目前和将来制度创新的重点需要围绕人力资本增进型展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框架出发,通过构建内涵6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QEGI)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数量(GDP)和经济增长质量(QEGI)排名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各地区增长数量与质量不一致现象十分明显,并将参与对比的30个省区分为五种类型:经济增长质量良好的四大直辖市、经济规模较大且增长质量相对较好的发达省区、增长质与量一致度较高的省区、增长质量与数量背离较大的省区、经济数量及质量排名都相对落后的欠发达省区,为未来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边古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朱选功
文章研究了河南省各地区的经济趋同现象 ,并运用经济趋同和产业集聚理论对形成经济趋同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结论是 :河南省存在着三种不同的趋同俱乐部 :郑州和洛阳 ;商丘、信阳、周口和驻马店以及其他地区 ;河南省的投资要发挥最大的经济效应必须根据各地区的推动产业来投资 ;各地区要想加快经济发展 ,形成本地区的推动产业 ,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和扩大市场开放程度是必由之路。
关键词:
经济趋同 产业集聚 推动产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何莉
国际经验表明对外贸易能促进制度变迁,从而加速经济增长。鉴于中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和结构非常不均衡,针对单一省份的实证检验显得更有意义。本文采用协整的向量误差修正模型,以省份为单位检验了对外贸易、制度变迁与地区经济增长之间的协整关系和因果关系,针对"对外贸易发展——促进制度变迁——加速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在不同地区的不同表现,本文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促进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经济增长 误差修正模型 差异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胡冰
文章利用我国31个省市2001~2013年的面板数据,通过将R&D资本存量、外商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等纳入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了各省市全要素生产率和国际R&D溢出之间的关系,并分区域研究了技术溢出对地区经济增长的不同影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丁琳 陈平
导言Solow(1956)的增长模型的一个结论是,长期的经济增长趋势是收敛的。此结论意味着经过长时期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将趋于同一路径。在国外,作地区之间的经济增长比较研究主要关注国家之间以及更加宏观的地区之间差异,因此对收敛和发散的研究主要是集中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殷克东 郑义
文章基于1978~2013年我国各省市实际人均GDP数据,运用Ender&Lee(2012)提出的傅里叶单位根检验,考察了我国各地区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的俱乐部趋同问题。结果表明:我国三大区域组存在不同程度的俱乐部趋同现象,其中,区域组Ⅰ和区域组Ⅲ表现出较高程度的俱乐部趋同,而区域组Ⅱ趋同程度最低;傅里叶单位根检验相对于传统的单位根检验方法而言,在俱乐部趋同实证研究方面表现出更高的效力。
关键词:
傅里叶单位根检验 俱乐部趋同 CART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费宇 王江
本文运用面板平滑转换(PSTR)模型研究国外直接投资(FDI)对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非线性效应。选取了FDI及影响FDI的市场规模、基础设施、产业结构等8个变量作为解释变量构建单因素和多因素PSTR模型。结果表明我国经济增长与FDI之间存在着平滑转换机制效应;FDI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是非线性的;FDI是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的充分条件,但不是必要条件。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早 鲁政委 李晓玲
结构主义将经济增长理解为结构转换的过程 ,新古典主义通过生产函数的概念将增长处理为要素投入与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制度主义则将制度视为经济增长的源泉。本文的经验分析表明 ,上述三种理论对西部长期增长过程的刻画都不尽准确 ,一个健康的结构与制度互动关系才是决定西部长期增长的关键。而这一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 ,特别是中央政府的意志内在决定的。
关键词:
产业结构转换 市场制度变迁 地区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锋 张宗益 康继军
本文通过考察用市场化指数表示的制度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索罗模型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正,提出了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扩展索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如果控制了人口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以及制度因素的差异,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会出现如索罗模型所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市场化 条件收敛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沈坤荣 付文林
财政分权制度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理论上,财政分权的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确。本文利用省际面板数据(PanelData)对中国财政分权制度演化与省际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作者认为,在深化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应不断完善财政分权制度,特别是要提高向落后地区的财政分权水平,以使公共品投资的整体效率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财政分权 经济增长 公共产品 转移支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文东伟
本文讨论贸易和制度变迁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发现改革开放之前,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并不明显;而改革开放之后,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变得十分突出和重要。贸易发展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是中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迅速扩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贸易还通过影响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对外贸易为中国的非国有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和机会,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和经济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等经济领域的制度变迁,是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力量。坚持市场化导向的经济改革,限制行政权力,走向成熟的法治市场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
贸易 制度变迁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强 陈泽珅
本文基于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1986—2013年中国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动态关系以及两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制度变迁、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二者都与经济增长正相关;在长期,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这种促进作用仍能进一步增强;脉冲响应分析发现技术冲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比制度冲击的影响衰退更快。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徐索菲 张晓峒
制度是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体系,也是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制度总是由一定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同时又对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起着巨大的反作用;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能促进和刺激经济发展,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制度则是经济发展的桎梏。制度的创新能使创新者获得追加利益或潜在利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制度的演变和创新。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制度安排 路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