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05)
2023(6652)
2022(5840)
2021(5676)
2020(4645)
2019(11165)
2018(10747)
2017(20315)
2016(11049)
2015(12797)
2014(12535)
2013(12565)
2012(11922)
2011(10929)
2010(10750)
2009(10080)
2008(10017)
2007(8612)
2006(7719)
2005(7163)
作者
(31737)
(26584)
(26422)
(25259)
(17055)
(12983)
(12193)
(10542)
(10209)
(9415)
(9214)
(9021)
(8670)
(8354)
(8296)
(8185)
(7939)
(7760)
(7692)
(7496)
(6941)
(6378)
(6355)
(5995)
(5941)
(5904)
(5809)
(5749)
(5444)
(5409)
学科
(53768)
经济(53724)
管理(31038)
(28800)
方法(24244)
(22964)
企业(22964)
数学(21807)
数学方法(21602)
中国(16126)
(13636)
环境(12884)
(11820)
贸易(11814)
(11563)
(10940)
地方(10588)
业经(10179)
(10005)
(9448)
(9439)
农业(9114)
(9074)
银行(9066)
(8697)
(8163)
金融(8162)
(8011)
(7516)
(7111)
机构
大学(165457)
学院(162120)
(78565)
经济(77430)
管理(62501)
研究(61864)
理学(53688)
理学院(53067)
管理学(52433)
管理学院(52141)
中国(49110)
(36364)
科学(35363)
(32961)
(31337)
研究所(28741)
中心(27193)
财经(26847)
经济学(25662)
(25506)
(24639)
北京(23835)
经济学院(23225)
(22168)
(22040)
业大(21809)
(21260)
师范(21080)
财经大学(20008)
农业(19936)
基金
项目(109609)
科学(87193)
基金(81951)
研究(80707)
(72061)
国家(71545)
科学基金(60546)
社会(54117)
社会科(51478)
社会科学(51462)
基金项目(42618)
(38801)
自然(37034)
自然科(36130)
自然科学(36120)
教育(36007)
自然科学基金(35497)
资助(34500)
(34155)
编号(30131)
(26433)
重点(25199)
成果(24760)
(24605)
国家社会(24110)
中国(23797)
教育部(22682)
(22560)
创新(21325)
人文(21303)
期刊
(82694)
经济(82694)
研究(51189)
中国(32786)
(24314)
科学(23819)
学报(23316)
(22675)
管理(22277)
大学(18072)
学学(16937)
农业(15813)
(15772)
金融(15772)
教育(14907)
经济研究(13963)
财经(13756)
技术(13290)
(12001)
问题(11648)
(11511)
业经(11039)
国际(10782)
世界(10732)
(9985)
资源(9423)
技术经济(9133)
统计(8921)
(7957)
决策(7103)
共检索到2458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章贵军  
本文分别利用结合管理策略的自然可处置和管理可处置径向DEA方法测度了中国29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火电行业2001-2011年期间的合成效率和曼奎斯特合成指数。研究结果表明:东部地区火电行业的经营能力和环境能力均高于其他两个地区,中部地区经营能力不如西部地区而环境能力强于西部地区;各地区火电行业经营能力和环境能力整体处于改进状态;"十一五"期间,东部地区经营能力和环境能力改进情况均好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西部地区经营能力提升情况好于中部地区,而在环境能力的提升方面则不如中部地区;"十一五"期间更严格的环境管制规则并没有抑制三个地区火电行业的经营能力和环境能力的改进。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刘凤朝  孙玉涛  陶艳伟  吴辉凡  
文章针对科研机构创新能力形成的时滞性和功能实现的持续性特点,将全局思想引进密切值评价方法,建立研发机构创新能力评价的全局密切值模型;接着提出地区科研机构创新能力测度的ICOE(投入、载体、产出、环境)指标体系;运用2000-2004年的时序立体数据表,对我国31个地区的研发机构创新能力进行了测算和比较。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何国华  常鑫鑫  
自主创新能力日益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而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金融支持。由于我国仍是一种以间接融资为主的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因此本文选取中国31个省市1997-2009的面板数据,分析了间接融资对各地区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间接融资对全国自主创新活力和创新效率都有显著正效应,尤其对东部地区自主创新的影响最强,政府的资金支持对中部地区的自主创新比较显著,西部地区的自主创新主要依赖于地区经济的发展水平。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为了对各地区社会保障水平进行比较评价,现选择了反映社会保障水平、“安全网”覆盖面、救济扶贫、社会社区福利水平、医疗卫生、离退休职工、残疾人保障7个子关系的24个主要指标,用综合评分法得出综合分和分类分。根据24个指标的综合得分,社会保障总水平较高居全国前10位的是:上海81.5、北京77.9、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高正平  张兴巍  
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是区域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石,其包括区域企业创新力、创业力、集群力、成熟度和国际化能力等五个维度。根据对中国大陆29个省市区的区域企业自生能力进行评价,可以将各地区划分为高位调整型、积极赶超型、快速追赶型和双重拖累型等四种类型,同时,这些地区间企业自生能力指数的差距呈现出一种不完全的收敛态势。实证结果表明,区域基期的企业自生能力指数对该区域下一期的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解释力和影响力。因此,优质实体经济项目源培育应成为发展政策的主要内容,应用区域企业自生能力指数考核区域经济发展质量可以有效地解决当前中国GDP考核的难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翔  彭代彦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传统GDP衡量经济总量的做法忽视了经济活动的资源、环境代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资源与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我国各省份2002~2009年期间的环境综合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各省份环境综合指数基本稳定,表现较好的主要集中在东部,较差的集中在西部;三大区域的环境综合指数无论是区域内省份间的差异还是纵向变化趋势,东部都最为稳健,中部和西部较差;环境综合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东、中、西部,西部与中部地区的差距正逐渐缩小,而中部与东部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姚奕  倪勤  
二氧化碳的减排是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考验,也是艰巨任务。本文综合考虑我国各地区的碳减排能力影响因素,构建了碳减排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投影寻踪分类模型对我国1996~2008年碳减排状况进行分析,并计算出各影响指标的贡献率,通过最佳投影值的比较,考察我国各地区碳减排能力和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赖德胜  苏丽锋  孟大虎  李长安  
基于公开出版的官方的统计年鉴数据,本文构建了一个包括了6个维度指标、20个二级指标和50个三级指标的就业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份的就业质量状况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在2007年、2008年这两个年份,除少数经济发达省份外,全国就业质量的总体水平不高,大部分省份的就业质量指数较低;地区间就业质量差异明显,发展不协调;随着经济发展,地区间就业质量差异逐步缩小。由于就业环境改善是提高就业质量的基础,所以实现经济发展向高就业、高报酬、高消费型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缩小就业质量差异的根本途径。同时,还应加强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周国富  
笔者从效益入手,对我国各地区的工业经济效益水平作了一个比较。现把有关的分析结果呈献给大家。 一、90年代以来我国只有少数地区的工业经济效益水平有所提高 全国工业的总体效益状况不容乐观 我们选择1991年作为起始年份,对我国各地区工业经济效益的动态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见表1和表2。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平  
文章对我国近几年来FDI在东中西部地区的规模情况进行简单论述,在总结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科技吸收能力、经济及政策支撑能力、基础设施支持力等三个层面构建吸收能力测评体系,并对SEM结构方程原理进行了简要介绍。利用31个地区10年的数据进行Amos系数估算,并对结构方程参数及模型整体进行适配度检验。最后对东中西部地区的FDI吸收能力进行了定量测度,并揭示了影响地区吸收能力差异的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李红英  张晓媛  
科技支撑能力是通过对科技的综合利用,达到推动经济发展的能力。本文从科技投入、科技组织和科技产品三方面建立了科技支撑能力体系,利用熵权法对各指标进行赋权,应用多层次综合评判模型求得各地区的综合测度值。通过对各地区数据的实证测度,结果表明各地区三方面发展的程度不尽相同;各地区普遍倾向于科技投入的增加,而在科技产品方面提升得最慢。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许志涛  丁少群  
企业是我国社会保险缴费的核心主体,社会保险缴费水平的确定应该考虑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对我国东中西部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社会保险缴费承受能力的实证分析发现,各地区不同所有制企业社会保险缴费能力存在较大差异。现行的法定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明显高于各地区集体企业和私营企业的最大社会保险缴费率,也超出了西部各类企业的缴费能力上限;尽管东中部国有企业有一定能力承受这一缴费负担,但整体而言,我国国有企业仍然无力承受如此之大的缴费压力;而相比之下,外资企业勉强能够负担得起这一缴费水平。如果不改革现行企业缴费政策,将可能导致就业需求和劳动者工资增长率的下降。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建军  
基于区域经济学理论,运用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测算了山西省11个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其在2000—2008年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2000—2008年期间山西省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各地市的提高幅度存在较大差异;各地市的产业结构转换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的增长能力差异是导致各地区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发展水平差异加大的主要因素。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刘泽猛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生产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历史上几次大的经济波动,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农业生产水平下降或徘徊的影响。因此,科学地、合理地对各地区农业生产水平进行评价与比较,对于国家科学地制定地区农业政策和国民经济宏观规划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评价模型的选择 地区农业生产(包括农、林、牧、副、渔)发展水平的比较评价,旨在通过选择一套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综合反映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水平、规模、效益的状况以及各个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