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26)
- 2023(13776)
- 2022(11949)
- 2021(11287)
- 2020(9442)
- 2019(22076)
- 2018(21662)
- 2017(42458)
- 2016(22708)
- 2015(25687)
- 2014(25386)
- 2013(25602)
- 2012(23825)
- 2011(21607)
- 2010(21357)
- 2009(19589)
- 2008(19082)
- 2007(16433)
- 2006(14247)
- 2005(12646)
- 学科
- 济(102641)
- 经济(102533)
- 管理(61890)
- 业(60744)
- 企(48640)
- 企业(48640)
- 方法(47650)
- 数学(41969)
- 数学方法(41623)
- 中国(27333)
- 农(26311)
- 财(22097)
- 业经(21584)
- 地方(21383)
- 贸(20362)
- 贸易(20353)
- 易(19758)
- 学(19358)
- 农业(17670)
- 制(16739)
- 和(15010)
- 技术(14867)
- 环境(14775)
- 融(14627)
- 金融(14625)
- 银(14207)
- 银行(14170)
- 理论(13917)
- 产业(13707)
- 行(13578)
- 机构
- 大学(330042)
- 学院(325965)
- 济(142390)
- 经济(139817)
- 管理(131339)
- 研究(114622)
- 理学(114536)
- 理学院(113285)
- 管理学(111661)
- 管理学院(111078)
- 中国(85174)
- 京(70857)
- 科学(67958)
- 财(61045)
- 所(57006)
- 研究所(52166)
- 中心(50827)
- 财经(50268)
- 农(49784)
- 业大(46852)
- 经(45967)
- 北京(45481)
- 江(44335)
- 经济学(44118)
- 范(42365)
- 师范(42014)
- 院(41468)
- 经济学院(40034)
- 农业(39071)
- 财经大学(37678)
- 基金
- 项目(226130)
- 科学(178957)
- 研究(166682)
- 基金(166552)
- 家(144861)
- 国家(143761)
- 科学基金(123483)
- 社会(107282)
- 社会科(101872)
- 社会科学(101849)
- 基金项目(88261)
- 省(84501)
- 自然(78858)
- 自然科(77023)
- 自然科学(77007)
- 自然科学基金(75672)
- 教育(74953)
- 划(72035)
- 资助(69365)
- 编号(66358)
- 成果(53811)
- 部(51477)
- 重点(50335)
- 发(49059)
- 创(46827)
- 课题(45201)
- 国家社会(45034)
- 教育部(44464)
- 创新(43734)
- 人文(43195)
- 期刊
- 济(149703)
- 经济(149703)
- 研究(99195)
- 中国(56949)
- 学报(48929)
- 管理(47547)
- 科学(46735)
- 农(44712)
- 财(42647)
- 大学(37414)
- 学学(35114)
- 教育(32229)
- 农业(31696)
- 融(27491)
- 金融(27491)
- 技术(26775)
- 经济研究(25287)
- 财经(24304)
- 业经(22856)
- 经(20860)
- 问题(19928)
- 贸(17353)
- 业(17141)
- 技术经济(16487)
- 图书(16347)
- 世界(15993)
- 理论(15949)
- 科技(15345)
- 国际(15128)
- 现代(14531)
共检索到4718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马建新 申世军
鉴于中国目前各省区市都在重点发展汽车工业、纷纷将汽车工业作为本省的主导产业的事实,本文用主导产业选择的比较优势基准对中国各省的汽车工业的比较优势系数进行了实证分析,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和布局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主导产业 比较优势系数 产业布局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小霞 刘曙光 崔迅
“环黄海经济圈”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圈 ,依据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采用国际产业分工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来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证分析 ,为构筑在环黄海地区形成“紧密型”、“宽领域”的产业分工体系 ,促进环黄海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环黄海经济圈 出口比较优势 对比分析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武 宋晓晴
本文基于中、美、日、韩近30年在锂电池汽车领域的专利数据,选取20个关键指标构建“技术-经济-法律”三维分析模型,并划分出关键核心专利,在此基础上应用景气综合指数法计算四国在锂电池汽车产业的竞争优势指数,并对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中、美、日、韩在锂电池汽车领域的总体发展布局已基本到达顶峰,且于近两年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总体来看,美国获得竞争优势时间最早且指数发展趋势最为稳定,连续多年稳居第一;中国获得竞争优势时间最晚,但指数发展速度最快,截至2021年末,中国总体竞争优势指数与美国持平,远超日、韩两国。分维度来看,中、美分别于经济、技术维度具有绝对竞争优势;韩国在经济、法律维度发展较为稳定,但技术维度影响整体,导致整体呈现波动下降趋势;日本在各维度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仅在技术维度下降幅度较小。由此得出结论:中国经济发展带动整体,已基本实现锂电池汽车产业的技术赶超,技术维度的发展是获得持续性竞争优势的基础,因此应在保持现有锂电池汽车领域竞争优势的同时注重相关技术轨道的跨越与变迁,以获取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性竞争优势。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春华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汽车消费国,同时也是最大的汽车生产国。由于地区间经济基础、环境限制、地方政策等方面的不同,汽车市场需求增长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一些大中型城市的汽车需求增长速度开始减缓,而二、三级城市的汽车需求增长迅速。汽车市场需求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影响汽车产业份额在区域间的重新分配。文章基于1997-2012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汽车消费市场对汽车产业布局的影响。研究发现:本地和邻居地区的民用汽车拥有量对汽车产量有促进作用,本地的民用汽车拥有量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则汽车产量将增加1.5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大力
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的SCP(结构—行为—绩效)范式研究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实证分析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市场绩效同结构、行为之间的关系,验证了优化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对于提高汽车产业绩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虽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同国际横向相比来看:产业集中度较低;规模效应不显著;自主品牌和核心技术发展状况相对滞后,产能结构性过剩。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中国汽车产业组织结构的对策思路。
关键词:
SCP 汽车产业组织 产业集中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春梅
基于效率视角,以北京市4家汽车生产企业为例,应用数据包络法进行实证分析。使用三项投入要素和一项产出要素,运用DEAP2.1软件计算出北京市汽车产业生产效率。然后加入环保投资这项投入要素,计算出汽车产业生产效率。进而对这两种计算环境下的生产效率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强度的环境规制超出企业的"消化"能力,导致汽车产业生产效率下降;而适当有效的环境规制则能降低汽车企业生产成本,使生产效率提高。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崔松
基于时间竞争(Time-Based Competition,TBC)的公司由于采取了基于时间竞争战略策略而能够快速地响应顾客需求,从而获得了比竞争对手更大的利润和市场份额。但是,不同的TBC策略对于时间、成本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本文以124家中西部地区的汽车企业为样本,分析了18种TBC策略与时间、成本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表明,在我国的汽车行业,时间已经成为企业改善内部运作效率,降低成本的主要手段;采用研发并行作业、选择少量的供应商以发展长期战略关系等五种策略能够保证时间和成本两种竞争优势的同时实现。另外,本文依据对时间和成本的不同影响将TBC策略划分为四类,这有助于企业根据不同的竞争需要选择...
关键词:
基于时间的竞争 时间 成本 时间竞争策略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献金 陈晓乐
本文采用我国24个主要汽车生产省份2000—2008年的面板数据,使用DEA方法,对我国汽车产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分解、测算,发现在我国汽车工业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的年份中技术效率TE的增长贡献较大,而技术进步TP的增长贡献较小;并进一步选取变量建立半对数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发现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TFP、技术进步TP和技术效率TE的增长均有较大贡献,而FDI、R&D主要是通过对TE产生作用进而促进TFP的提升;政策并未对TP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鼓励兼并重组主要是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盘为龙
企业边界的真实含义与资产专用性分析所作的概括有本质区别。它是指"企业"这一有计划的生产协调机制作用的规模与范围,而不是同一所有权下的资产集。纵向一体化取决于企业所拥有的竞争优势和生产的互补程度,而不是资产专用性这个表面指标。据此,笔者对美、日汽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的双边关系重新进行了考察,指出专用性资产租借关系比分包制更接近市场契约,而不是相反。美、日汽车产业发展路径的歧异正在于应对互补性时采取了不同的制度安排。
关键词:
企业边界 纵向一体化 竞争优势 互补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刘世锦 冯飞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 ,在一个国家框架内 ,已经越来越难以建立起完整的有竞争力的汽车产业体系。这个结论对发达国家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 ,都是适用的。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全球化 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自力
在汽车产业全球化过程中,美日欧汽车产业表现出一种三极化趋势。在三极化格局下,由于利益的多元性,策略性技术联盟亦成为汽车产业的一个重要组织特征。中国在与美日欧相同人均GDP水平时,汽车拥有量和市场规模均在下限,是潜在的"汽车超大型国家",开拓和利用这种比较优势,完全有可能通过动态发展形成竞争优势。实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要有一个正确的国家战略,从根本上解决中国汽车产业的企业制度创新,形成规模经济,实现产业跨越发展。
关键词:
汽车产业 全球化 三极化 战略取向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黄先海 谢璐
本文采用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实证研究中的“校正模型”及经修正的R&D补贴模型, 以中国的汽车产业为研究对象,对运用于汽车产业的R&D补贴政策和出口补贴(即出口退税)政策的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R&D补贴政策能以更小的补贴成本产生更大的国民福利,是优于出口补贴的更为有效的政策工具。因此,我国政府应加大对战略性贸易产业的R&D补贴力度,促进战略性贸易产业的成长。
关键词:
战略性贸易政策 R&D补贴 出口补贴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庞丽 李显君
近年来,随着汽车产业对我国经济增长贡献日渐提高,各省市纷纷将汽车产业定位为支柱产业来发展。本文基于汽车产业竞争力分析框架,根据我国各省市、自治区2001-2009年的统计数据,从产业规模、技术能力、经营效率和成长能力四个方面,实证分析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异。研究发现,我国汽车产业竞争力区域差距较大,在汽车产业水平领先的地区出现明显两极分化,而一些汽车产业水平落后的地区却具备较强的成长能力,其结论对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汽车产业 竞争力 因子分析,聚类分析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李何
本文对我国汽车产业过剩生产能力策略的运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中国汽车市场中,过剩生产能力策略是一种瞬时、不连续的策略性行为,厂商持有过剩生产能力以提高市场垄断程度是一种在短期意义上有效的竞争策略。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阳立高 廖进中 向鑫琳
运用1991~2007年汽车产业R&D投入、资本投入、劳动力投入与主营业务收入的数据资料,通过计量模型分析,论证了R&D投入已经成为我国汽车产业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其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越来越大,而R&D投入不足是制约我国汽车产业中长期经济增长的瓶颈。建议通过开征研发税解决汽车产业R&D投入不足的问题。
关键词:
汽车产业 R&D投入 经济增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