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7)
- 2023(14187)
- 2022(12010)
- 2021(11214)
- 2020(9296)
- 2019(21852)
- 2018(21453)
- 2017(39899)
- 2016(22496)
- 2015(25887)
- 2014(26005)
- 2013(25696)
- 2012(24670)
- 2011(22790)
- 2010(23079)
- 2009(21164)
- 2008(21144)
- 2007(19074)
- 2006(16817)
- 2005(15551)
- 学科
- 济(102819)
- 经济(102727)
- 管理(54696)
- 业(54152)
- 方法(43514)
- 企(40039)
- 企业(40039)
- 数学(39183)
- 数学方法(38900)
- 中国(35103)
- 农(28443)
- 地方(25925)
- 财(22517)
- 教育(21047)
- 贸(20902)
- 贸易(20886)
- 易(20226)
- 业经(20107)
- 学(20078)
- 农业(19313)
- 制(17576)
- 融(16211)
- 金融(16208)
- 银(16153)
- 银行(16125)
- 发(15824)
- 行(15594)
- 理论(14851)
- 环境(14797)
- 地方经济(14473)
- 机构
- 大学(328623)
- 学院(324034)
- 济(139592)
- 经济(136803)
- 研究(122259)
- 管理(115252)
- 理学(98243)
- 理学院(96924)
- 管理学(95415)
- 管理学院(94767)
- 中国(89373)
- 京(72282)
- 科学(71571)
- 财(62844)
- 所(62827)
- 研究所(56859)
- 农(54674)
- 中心(54199)
- 范(51691)
- 师范(51297)
- 江(49892)
- 财经(49706)
- 北京(47266)
- 经(45218)
- 业大(44756)
- 经济学(44643)
- 院(43246)
- 农业(42852)
- 师范大学(41901)
- 经济学院(40439)
- 基金
- 项目(206615)
- 科学(163586)
- 研究(156899)
- 基金(148269)
- 家(128557)
- 国家(127382)
- 科学基金(107353)
- 社会(99720)
- 社会科(94440)
- 社会科学(94417)
- 省(79788)
- 教育(77414)
- 基金项目(77009)
- 划(69403)
- 自然(65603)
- 编号(64448)
- 自然科(64081)
- 自然科学(64061)
- 自然科学基金(62959)
- 资助(61712)
- 成果(55157)
- 发(50266)
- 部(48591)
- 重点(48201)
- 课题(47739)
- 创(42589)
- 教育部(42112)
- 国家社会(41330)
- 发展(41156)
- 展(40467)
- 期刊
- 济(156504)
- 经济(156504)
- 研究(109261)
- 中国(74539)
- 教育(59455)
- 农(50365)
- 学报(48569)
- 财(46902)
- 科学(45515)
- 管理(40962)
- 大学(37382)
- 农业(34614)
- 学学(33781)
- 融(32410)
- 金融(32410)
- 技术(29617)
- 经济研究(26243)
- 财经(25328)
- 业经(24634)
- 经(21935)
- 问题(21147)
- 业(19479)
- 贸(19281)
- 世界(16927)
- 国际(16847)
- 技术经济(16251)
- 统计(15338)
- 坛(15067)
- 论坛(15067)
- 图书(14889)
共检索到5078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红梅 谭宏卫 田应福
本文主要利用聚类分析和多元回归模型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状况和产生原因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进行了统计分析。1997-2010年间,各地区的教育水平迅速发展,但绝对地区差异并没有显著缩小,相对地区差异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扩大。此外在探讨地区差异产生的原因部分主要讨论了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人均GDP、平均生师比对教育发展水平的影响。
关键词:
地区差异 聚类分析 多元回归模型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叶欣茹
我国各地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现状分析叶欣茹①一、引言高等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层次。其存在和发展,受到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又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发展。这种作用突出地表现在培养高级人才、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上...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京鸿,葛永军,刁承泰
根据 1997年统计数据 ,对中国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状况 ,从规模和结构两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 ,并作了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地区 ,提出了第三产业发展的重点
关键词:
第三产业 发展水平 综合评价 地区 中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晓峰
根据我国产业划分标准,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等领域。流通领域的基本特点表现为社会生产过程的延续性,是社会经济活动是否顺畅的重要环节,是为经济活动正常运行提供的一种社会产品实现的经济环境。流通领域是否通畅,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荣齐 王磊 陈晨
为了便于政府对连锁经营企业分类指导及企业制定战略规划 ,应用模糊评价方法对我国 30个地区连锁经营发展水平进行排序 ,并对排序结果进行了聚类分析 ,得到 4个聚类中心。一类地区连锁经营企业发展速度快 ,水平高 ,环境条件好 ;二类地区大部分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发展速度较快 ,水平较高 ,环境条件较好 ;三类地区整体上属于需要加大改革力度的中西部地区 ,其发展速度较慢 ,水平较低 ,环境条件较差 ;四类地区由于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等各种原因 ,连锁经营发展缓慢。此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吻合。努力提高一、二类地区连锁经营发展水平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连锁经营的引导和支持力度 ,是我国深化流通体制改革的具...
关键词:
模糊评价 聚类分析 连锁进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淑方
文章以第三产业发展理论为依据,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和内部行业结构发展进行实证研究,探讨影响各省区直辖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从而总结我国不同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的特征和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养卉 龚大鑫 窦学诚
该文以甘肃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为分类的主要特征性指标,从中观层次的角度出发,用聚类分析对甘肃省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进行了横向的评价,并对分类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甘肃各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初步建议。
关键词:
甘肃省 现代农业 聚类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杜春丽 成金华
在充分考虑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各因素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以该指标体系为基础,运用遗传—迭代自组织技术(GA-ISODATA)软聚类方法,对我国(除台湾省外)31个省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①全国31个省级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好、较好、一般三大类别,总体上看,东部好于中部,中部优于西部;②我国各地区循环经济发展是以各区域经济实力为基础的、科技实力为条件推动发展的,因而应根据各地区的经济、资源、环境、技术等特点,采用"有重点、有选择、有层次"的区域循环经济发展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关大宇
本文首先对我国各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化发展水平这两个变量建立Panel Data模型。并根据Panel Data模型的协整理论确立二者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以此建立反映短期非均衡关系的Panel Data误差修正模型,对长期和短期模型中的地区因素和时间因素进行了比较。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周立 王子明
通过对中国各地区 1 978- 2 0 0 0年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我们发现 ,中国各地区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密切相关。促进金融发展 ,有利于长期的经济增长 ;金融发展差距可以部分解释中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差距 ,一个地区金融发展初始条件低下 ,对其长期的经济发展不利。提高金融发展水平 ,对于长期的经济增长会带来良好影响。在金融发展指标中 ,金融市场化与经济增长的相关性十分显著。开放金融业可有效提高金融发展质量。要进一步探索金融市场化的道路 ,以获得高质量的金融发展和持续快速的经济增长。
关键词:
中国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金融市场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学文 李明贤
从金融发展和经济基础两方面选择了FIR等指标,构建了评价中国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以阀值法进行无量纲处理,利用所构建的指标体系,对2004年中国31个省市的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检验。认为,东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差异明显,金融发展形如一右端被拉长的"橄榄球";东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成"圆柱体"形分布;影响西部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的是"经济短板";制约各省份金融发展的"短板"各不相同。
关键词:
金融发展 层次分析法 金融短板 经济短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贤掌 黄耀军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税负(税收收入与GDP之比)曾有一段时间逐年上升,但从1985年以后,却不断下降,由1985年的228%下降至1996年的1007%。同时,不同地区税收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税收负担的不平等性也增加了。为了进行深入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陈建宝 戴平生
本文通过建立空间自回归模型,探讨了我国各地区教育经费与GDP、受教育年数与GDP的空间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教育经费、受教育年数与GDP都存在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教育经费关于GDP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特性,地区教育经费支出对GDP的增长具有长期的促进效应;受教育年数关于GDP存在边际效应递增的特性,我国已进入了受教育年数对GDP增长产生长期促进效应的发展阶段;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任栋 吴翔 曹改改
文章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0~2018年的相关数据,对各省的人类发展水平进行测度。数据分析表明,1990年以来,中国的人类发展水平稳步提高,人类发展指数由1990年的0.485上升至2018年的0.773,已跻身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行列。但分地区来看,中国各地区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较为突出,人类发展水平的进一步提升面临一定的困难。文章为此构建面板回归模型,对影响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诸要素进行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是:中国的教育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水平明显阻碍了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提升;稳步提高中国城乡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增加财政对医疗费用的支出比例及提高中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是提升中国人类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黎敏
本文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1978-2008年的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分析发现: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总体呈现很强的正相关,但由于各地的经济基础不同,各地区之间差异较大。总体来说,东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强,而中西部地区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较弱,这可以解释为较高的金融发展水平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就较强。因此,政府应加大对中西部资金支持和政策倾斜力度。
关键词:
金融发展 经济增长 面板数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