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88)
- 2023(15287)
- 2022(13206)
- 2021(12593)
- 2020(10401)
- 2019(24516)
- 2018(24089)
- 2017(46680)
- 2016(24841)
- 2015(28159)
- 2014(27758)
- 2013(27872)
- 2012(25686)
- 2011(23400)
- 2010(23479)
- 2009(21573)
- 2008(20930)
- 2007(18203)
- 2006(16292)
- 2005(14520)
- 学科
- 济(108206)
- 经济(108086)
- 业(70844)
- 管理(63787)
- 农(49393)
- 企(48171)
- 企业(48171)
- 方法(45257)
- 数学(39917)
- 数学方法(39505)
- 农业(32708)
- 中国(30617)
- 业经(24813)
- 贸(23676)
- 贸易(23664)
- 财(23298)
- 易(23125)
- 地方(22800)
- 学(21109)
- 制(19713)
- 环境(15558)
- 银(15474)
- 银行(15438)
- 技术(15327)
- 发(15307)
- 行(14883)
- 融(14852)
- 金融(14850)
- 和(14831)
- 策(14452)
- 机构
- 大学(354833)
- 学院(352408)
- 济(152362)
- 经济(149532)
- 管理(140461)
- 研究(125650)
- 理学(122089)
- 理学院(120747)
- 管理学(118821)
- 管理学院(118199)
- 中国(95573)
- 京(76232)
- 科学(75422)
- 农(70972)
- 财(64605)
- 所(62985)
- 研究所(57464)
- 中心(56636)
- 业大(56032)
- 农业(54518)
- 财经(51964)
- 江(50309)
- 北京(48380)
- 经(47698)
- 范(46928)
- 师范(46562)
- 经济学(45867)
- 院(44638)
- 经济学院(41423)
- 州(40275)
- 基金
- 项目(243077)
- 科学(191854)
- 研究(180111)
- 基金(178826)
- 家(156346)
- 国家(154848)
- 科学基金(132041)
- 社会(115557)
- 社会科(109243)
- 社会科学(109214)
- 基金项目(94650)
- 省(91597)
- 自然(84056)
- 自然科(82073)
- 自然科学(82053)
- 自然科学基金(80585)
- 教育(80514)
- 划(77371)
- 资助(73236)
- 编号(73075)
- 成果(59538)
- 部(55359)
- 重点(54119)
- 发(52981)
- 创(49981)
- 课题(49282)
- 国家社会(48423)
- 教育部(47325)
- 创新(46647)
- 科研(46059)
- 期刊
- 济(168570)
- 经济(168570)
- 研究(107415)
- 农(71354)
- 中国(69500)
- 学报(56122)
- 科学(53283)
- 农业(48877)
- 管理(48768)
- 财(45457)
- 大学(43440)
- 学学(40738)
- 教育(36625)
- 融(32273)
- 金融(32273)
- 业经(30062)
- 技术(28944)
- 经济研究(25967)
- 财经(24793)
- 业(24475)
- 问题(23400)
- 经(21216)
- 世界(19366)
- 贸(18836)
- 图书(18247)
- 版(17532)
- 技术经济(17418)
- 科技(16928)
- 资源(16648)
- 理论(16522)
共检索到5273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岳晓 王会举 李向毅 江为民
以往关于"一带一路"的文献大多研究中国总体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而忽略了中国内部空间差异。本文基于2010—2017年省级层面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中,东部的出口规模和贸易联系显著高于中、西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大部分省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份额有所增加;东盟自贸区成员是各省份的主要出口目的国;各省份最具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不尽相同;各省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较低。加强同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是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林 彭婷婷 吕亚楠 张亮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贸易便利化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与沿线国家的贸易流量。然而,随着中国农产品出口竞争力的不断下降,中国农产品的出口方向选择尤为值得关注。本文基于2013—2015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二元边际做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目的国经济规模越大,对集约边际的影响大于对扩展边际的影响;(2)贸易距离主要是通过集约边际降低中国农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出口;(3)"一带一路"倡议和较大的农产品的补贴力度使得沿线国家生产效率对扩展边际具有正向影响,对集约边际影响不显著;(4)出口固定成本对扩展边际具有显著的负效应。综上,本文认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更应从扩展边际的视角出发改善对沿线国家农产品的出口。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农产品出口 集约边际 扩展边际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马梦燕 闵师 张晓恒
出口技术复杂度提高是产品出口质量升级的一种体现,贸易便利化对于促进出口质量可能有显著影响,然而现有文献对中国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关注不够。本文基于2008—2019年中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出口加工农产品数据,分析贸易便利化对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贸易便利化显著促进了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提升,并且主要通过港口效率提升、监管环境改变等渠道提升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不同地理位置、经济基础国家(地区)和不同产品来说,贸易便利化对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均产生显著影响,但影响大小存在一定差异。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关于贸易便利化与加工农产品出口质量的研究,并具有一定的政策含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谢涛
本文采用1995—2014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以下无特指简称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数据,通过建立扩展的贸易引力模型,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以此为基础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GDP是农产品贸易流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同时由于农产品的特殊性,贸易国家间地理位置的毗邻、交通运输便捷程度对农产品贸易流量有显著的正影响。通过测算贸易潜力发现,中国与柬埔寨、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的农产品贸易属于贸易潜力成熟型,与文莱、土耳其、巴勒斯坦、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农产品贸易属于贸易不足型,贸易潜力巨大。此外,中国与蒙古、约旦、俄罗斯、波兰、缅甸等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则属于潜力成长型,潜力成长型贸易占主体地位。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大多数国家有较大农产品贸易潜力,农产品贸易合作前景广阔。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党琳静 赵景峰
选取2006—2017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2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从互联互通视角,构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和贸易非效率模型,测算并分析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及主要影响因素,预测出口潜力及拓展空间。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与沿线国的经济规模、伙伴国的人口规模以及使用共同语言均对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中国的人口规模、两国的地理距离均对农产品出口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政府效能、自贸协定、班轮运输连通性、铁路货物运输量、贸易自由度、进口清关时间、货币与金融自由度均对贸易效率具有促进作用,文化差异和政体水平差异均对贸易效率具有阻碍作用。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的贸易效率总体还处于较低水平,这表明中国与这些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潜力较大,未来具有广阔的拓展空间。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杰 刘成 冯中朝
为研究中国农产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增长特征,探究贸易成本对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影响,本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为样本,选取199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农产品HS-6位编码数据,运用H-K测度方法和核密度估计的估计方法进行研究,探索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源泉,进一步深入分析各项贸易成本对于农产品出口增长二元边际的作用。结果表明,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和集约边际波动较大,扩展边际对农产品出口增长起主要推动作用;经济规模、地理面积、人口密度对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和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均有显著正影响;关税水平、贸易距离、各国进口所需文件数、贸易国建立仓库所需时间、汇率成本和外部冲击对农产品出口增长扩展边际具有显著负影响,关税水平、各国进口所需文件数、贸易国建立仓库所需时间、汇率成本和外部冲击对农产品出口增长集约边际具有显著负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曹安 汪晶晶 黄如梦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对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贸易效率及潜力进行测算,并从开展自贸区谈判、采取多元化战略、完善丝路大通道三个方面提出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人均GDP、人口数量对中国农产品出口具有正向影响,地理距离具有负向影响;政治稳定性指数、贸易及相关基础设施质量指数是阻碍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因素,清关程序的效率、经济自由度指数和自由贸易协定是促进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因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贸易效率和潜力差异明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海伟 孙国娟
为研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基于扩展引力模型,利用2005—2019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0个国家或地区的农产品出口额组成的面板数据,以静态效应探究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制度质量、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并将样本分为高城市化率组和低城市化率组、高制度质量组和低制度质量组,结果显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与完善的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有显著积极的影响,且制度质量的提升能够通过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产生间接促进作用,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质量的制度能更好的发挥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积极作用;制度质量与基础设施对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在高城市化率组与高制度质量组更加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龙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样本,实证研究了跨境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增长效应。研究显示,无论是我国跨境物流的发展,还是"一带一路"沿线贸易国的跨境物流发展,都对扩大我国农产品向该国出口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且进口国跨境物流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效应更为显著。跨境物流不同维度对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效应也有明显差异,除了跨境物流市场规模水平可以双边有效发力以外,基础设施、海关效率和物流服务质量都是以单边发力为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区域跨境物流发展对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影响作用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别。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程云洁 刘娴 杨淋杰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8个样本国家的面板数据,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实证测度中国ICT产品出口效率,并采用Markov链方法揭示中国ICT产品出口潜力的动态演进趋势。结果表明:(1)整体估计显示,双方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互联网普及率、贸易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的提高能显著提升中国ICT产品出口效率,国际旅游支出(占总进口的比重)阻碍了ICT产品出口效率的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细分类别估计显示,中国ICT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因素存在略微差异;(2)中国ICT产品整体出口效率不高但稳步提升,从经济发展水平看,对高收入国家的ICT产品出口效率均值始终高于对中低收入国家的ICT产品出口效率,且两类经济体间的效率差距不断缩小;从细分类别看,通信设备出口效率最高,电子元件出口效率最低;(3)现阶段中国ICT产品出口潜力表现为再造型、开拓型和巨大型,存在长期增长空间且不易发生状态转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金鑫 田志宏
基于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的实际情况,利用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测算出中国对沿线各国的出口效率水平,分析了中国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效率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国出口效率较高的主要是一些优势农产品,出口产品与沿线国家的需求之间尚存在较大的结构差异,中国还有进一步挖掘农产品出口的潜力和扩大市场的空间;中国对沿线各国的农产品出口效率存在较大的国别差异,其中对中东欧、南亚和部分中东国家的出口仍面临较大阻力,出口效率较低;沿线国家参与的区域自由贸易协定对中国出口效率所产生的影响较复杂,大阿拉伯自贸区和中部欧洲自贸区的建立显著提高了中国对其出口效率,而南亚自贸区及欧盟活跃的区域内贸易使得中国出口面临较大的挑战,中国-东盟自贸区在中国农产品出口效率方面未能起到预期的积极作用。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魏泊宁
使用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和2016年《全球贸易促进报告》的数据,从通关费用、时间、清关程序效率和海关透明度四个方面衡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口通关环境,考察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结果发现,通关环境不同指标的改善对中国产品出口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即通关费用和时间的改善抑制了中国产品出口,清关程序效率和海关透明度的改善促进了中国产品出口。经过初步分析,发现通关费用和时间的减少抑制中国产品出口的原因为,进口国通关环境改善面向的是所有出口国,世界其他国家出口的增加挤出了中国出口。还进一步从产品、国家和进口依存度方面做了异质性分析。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便利化 通关环境 出口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晶 徐玉冰
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ICT产品在全球价值链的重塑与再造、国际分工与合作、贸易利益分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基于2005-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ICT产品出口的面板数据,本文利用系统GMM和分位数回归,实证检验了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ICT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提高对我国ICT产品出口具有显著提升效应,并且这种提升效应在电子元件类产品出口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对我国ICT产品出口的贸易提升效应主要分布在高分位点。因此,要重点关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并根据ICT产品出口的阶段性特征,灵活调整出口策略,进一步提高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ICT产品的贸易质量。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艺
贸易便利化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点内容,较高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有助于降低贸易成本,提高贸易效率,推动双边贸易增长。本文在构建"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便利化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熵权法测算了2007—2016年"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水平,并分析了"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及其子指标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国家总体贸易便利化水平不高,东盟、中东欧、西亚和中东的贸易便利化水平较高,而蒙俄和南亚的贸易便利化水平偏低;"一带一路"国家贸易便利化的提高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便利化水平每提高1%,中国向"一带一路"国家出口提高0.381%;市场准入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程度最大,其次是海关环境,而基础设施及服务对中国农产品出口的作用最小。
关键词:
贸易便利化 市场准入 出口 农产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测算及异质性分析——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的证据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便利化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的影响研究——基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贸易制度安排对中国农产品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效率的影响——基于时变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
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二元边际分析
中国主导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区域价值链构建研究——以水产品出口贸易为例
文化距离对中国核心文化产品出口集中度的影响研究——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
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电产品出口贸易及其潜力研究
进口国规制环境对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效率的影响——基于“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
进口国数字化水平对中国文化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