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41)
2023(13434)
2022(11682)
2021(11090)
2020(9165)
2019(21722)
2018(21262)
2017(40826)
2016(22147)
2015(25102)
2014(24823)
2013(24840)
2012(23021)
2011(21041)
2010(20653)
2009(18886)
2008(18408)
2007(15645)
2006(13710)
2005(12030)
作者
(64541)
(53790)
(53470)
(50720)
(34404)
(25611)
(24097)
(21206)
(20471)
(19095)
(18388)
(18340)
(17012)
(16978)
(16730)
(16557)
(15938)
(15742)
(15355)
(15252)
(13432)
(13363)
(12831)
(12125)
(11991)
(11966)
(11857)
(11596)
(10808)
(10684)
学科
(93501)
经济(93398)
管理(59744)
(57602)
(45432)
企业(45432)
方法(43941)
数学(38783)
数学方法(38379)
中国(26269)
(25336)
(23463)
(20494)
业经(19246)
地方(18826)
(18220)
贸易(18210)
(17705)
农业(17457)
(15446)
环境(14452)
(14321)
理论(13615)
(13290)
银行(13246)
技术(13190)
(13109)
金融(13107)
(12742)
(12709)
机构
大学(323333)
学院(317507)
(133088)
经济(130612)
管理(125360)
研究(113521)
理学(109667)
理学院(108381)
管理学(106471)
管理学院(105920)
中国(83460)
科学(70637)
(69794)
(57545)
(57532)
研究所(53228)
(52346)
中心(49276)
业大(47908)
财经(47291)
北京(44613)
(43345)
(43344)
(43114)
师范(42981)
经济学(41252)
农业(41178)
(40941)
经济学院(37372)
财经大学(35513)
基金
项目(223969)
科学(176801)
基金(165218)
研究(162023)
(145500)
国家(144411)
科学基金(122891)
社会(103437)
社会科(98054)
社会科学(98026)
基金项目(87688)
(83467)
自然(80041)
自然科(78221)
自然科学(78199)
自然科学基金(76816)
教育(73332)
(72240)
资助(68362)
编号(63892)
成果(52303)
(50739)
重点(50418)
(47811)
(45908)
课题(44033)
国家社会(43454)
教育部(43283)
科研(43028)
创新(43018)
期刊
(138967)
经济(138967)
研究(95488)
中国(56021)
学报(52846)
科学(49619)
(47025)
管理(43998)
(40523)
大学(39583)
学学(37194)
农业(33430)
教育(32795)
技术(25038)
(24180)
金融(24180)
经济研究(23223)
财经(22833)
业经(20561)
(19520)
问题(18623)
(17811)
图书(16653)
(15347)
科技(15247)
技术经济(15243)
资源(15182)
理论(15028)
世界(14913)
(14598)
共检索到4551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少国  李伟  
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一发展阶段总有一个与该阶段经济效率相容的收入差距水平,实际收入差距对效率相容收入差距任何方向的偏离都会降低经济效率,进而抑制经济增长。文章通过测算1995~2011年中国27个地区居民收入差距的实际值,并建立效率相容收入差距计量模型,测算了相应地区的效率相容值。通过对各地区收入差距实际值和效率相容值的分布特征进行比较,发现实际收入差距具有"由东向西梯状上升"的地区分布特征,实际收入差距增幅具有"由东向西梯状下降"的地区分布特征,而实际收入差距与效率相容收入差距的比值则具有"东西低中部髙"的地区分布特征。文章对各地区收入差距上述分布特征给出经济解释,并提出了推进中国各地区收入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素  宋云河  
本文基于1997—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的研究表明,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沿东、中、西部递增。养老、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表明,转移支付收入并未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其对城乡收入的贡献沿东、中、西部递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表明,除西藏外,其他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借鉴市场化指数的方法,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公平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区域性特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财政偏向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国  
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分析了发达区域非贸易品和食品价格偏高的原因,运用实际收入指数的方法,对我国部分经济发达省市的名义收入和实际收入作了比较。本文认为,就工薪阶层而言,中国大多数地区城镇居民实际收入的差异并不大;上海等大城市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偏高的主要原因是食品价格偏高,食品的中间投入品的价格差别(如租金和劳务成本)是不同城市食品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大都市区要把控制非贸易类产品价格、特别是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作为调控的重点,给予低收入阶层必要的补偿。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若建  
近年来中国各地区间在社会经济发展上的差距开始引起了多方面的注意。目前人们对这种差距较多地从直观的感受去探讨,较少从客观定量的角度去分析;往往从近年的情况作为出发点,缺少从建国后整个社会变迁的背景去考虑,时常用个别沿海地区与个别内陆地区相互比较,而不是从整个国家的范围来看问题。由于存在上述不足,中国区域发展差距情况和差距被不同程度的曲解和渲染。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余芳东  
This paper tries to measure the Spatial Consumer Price Index (SCPI) for 31 provinces (municipalities or cities) of China, and make a comparison of the real income of urban inhabitants between various regions,based on the SCPI.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consumer price levels between the regions are very different,and the regional gaps of the real income for urban inhabitants would be smaller than the nominal ones.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江小涓  李辉  
影响地区间实际生活水平差异的因素包括居民名义收入和地区间价格水平差异两个方面。用价格水平对名义收入调整后才是地区间真实的收入差异。本文对我国36个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进行了价格调整,发现城市间真实生活水平的差异小于货币收入表示的名义收入差距。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亚玲  汪戎  
对我国29个省份1993~2004年的人力资本基尼系数进行测算、比较,利用各年截面数据对其与人均GDP相关关系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各区域人力资本基尼系数较高,地区间人力资本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分布结构上;人力资本不平等性和人力资本水平具有很高的负相关性,各区域人均受教育年限不断提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逐渐下降,但人力资本不平等性状况在3大区域间的差距基本上没有改变。人力资本基尼系数与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强劲的负相关关系,且人力资本基尼系数的变化将引起人均GDP更大幅度地变化,区域间人力资本不平等性的差距是区域经济差距的重要原因。基于此,经济增长政策的选择,不仅要考虑人力资本存量,更要重视...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康继军  王卫  傅蕴英  
本文从空间分析的角度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空间效应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的空间分布在整个样本区间与GDP、资本和劳动一样呈现出集聚的趋势,区域差异显著,各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在地理空间上存在显著的自相关关系,证实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存在制度溢出效应。因此,在研究各地区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关系时必须考虑其空间效应的影响,基于此结论,本文运用空间计量模型测算了各地区市场化进程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证实,考虑了空间效应后,市场化进程在1998-2001年阶段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约为6.2%,在2002-2005年阶段约为10.8%,这表明了市场化对中国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近年来的贡献愈加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阎大颖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本文通过二元经济相关理论阐述了市场化进程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中国各地区内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与本地区市场化程度确实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解决二元经济格局可以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市场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分析,提出了在市场化过程中如何尽快解决"三农"问题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邵宏伟   王卉彤  
文章基于规模报酬可变的DEA-SBM模型,测算出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绿色金融效率,在此基础上,采用Dagum基尼系数对绿色金融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并通过Kernel密度估计法进一步分析其动态演进特征。结果显示:观测期内中国绿色金融效率经历了下降后回调并保持相对稳定的趋势,但是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地区的绿色金融效率始终保持领先水平;由基尼系数分解结果可知,中国绿色金融效率总体差距呈现缩小趋势,且区域间差距是导致总体差距的主要原因;Kernel密度估计结果表明,中国绿色金融效率在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分布具有一定的梯度效应,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多级分化的问题。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雄浪  
传统经济学认为,区域效应是产生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的主要原因。新经济地理学将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的产生归结于集聚效应的作用。以自由资本模型为理论基础,实证分析表明,地区间实际收入差距的形成,既有区域效应的作用,也有集聚效应的作用,但集聚效应起着主要的作用。缩小我国地区间实际收入差异主要在于扩大落后地区的市场潜力,且有必要加速落后地区的资本积累与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地区间自由贸易度的提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赤东  郑垂勇  
本文采用了相对指标和绝对指标相结合的新指标——地区差距指数(RDI),对我国各地区(西藏除外)的R&D经费投入的地区差距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分析了经济基础、科技基础、人力资源、结构与制度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韩琪  欧阳立华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水映  李强谊  肖攀  
文章采用了Dagum基尼系数与非参数估计方法实证研究中国1997—2013年耕地生产率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演变态势,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耕地生产率发展水平在地区分布上呈现明显的非均衡特征,并且地区差异呈增大趋势;利用基尼系数及其子群分解方法对中国耕地生产率发展水平进行了地区分解,结果显示地区间差距对地区差异贡献率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演变态势,地区内差距贡献率变化几乎不明显,而超变密度贡献率则呈先上升、后下降演变态势。核密度估计表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耕地生产率发展水平呈现出不同的演变态势,总体呈扩大态势。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华军  丁晓晓  孙东旭  
居民收入差距问题是共同富裕进程中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基于2014—2020年中国居民收入省级数据,直观展示中国居民收入的基本特征和空间格局,深入解析中国居民收入的地区差距与分布动态演进趋势。研究发现,中国居民收入空间分布不均衡,呈现“东高西低、南北倒U型”的分布态势;基尼系数双维分解结果表明,居民收入地区差距总体呈收敛趋势,区域间的工资性收入差距是地区差距的主要来源。Kernel密度估计和Markov链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居民收入增长势头强劲,相邻省份间存在正空间相关性。研究结论为新时期有的放矢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对于改善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