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8)
2023(12846)
2022(10870)
2021(10362)
2020(8636)
2019(20188)
2018(19482)
2017(37439)
2016(19638)
2015(22256)
2014(21606)
2013(21393)
2012(19471)
2011(17556)
2010(16929)
2009(15463)
2008(14697)
2007(12353)
2006(10627)
2005(9410)
作者
(52698)
(44253)
(44225)
(42007)
(27951)
(21134)
(20031)
(17413)
(16897)
(15374)
(15100)
(14821)
(13890)
(13782)
(13732)
(13642)
(13090)
(12716)
(12685)
(12621)
(10836)
(10527)
(10471)
(10177)
(10059)
(9930)
(9457)
(9216)
(8789)
(8616)
学科
(86902)
经济(86787)
管理(53841)
(51894)
方法(41628)
(39227)
企业(39227)
数学(38249)
数学方法(37846)
(26062)
中国(24446)
(21699)
(21234)
贸易(21226)
(20818)
地方(16315)
业经(16157)
农业(15979)
(15801)
(15333)
(13826)
环境(13110)
(12582)
银行(12569)
(12291)
金融(12289)
(12109)
(11756)
(11637)
财务(11598)
机构
大学(274377)
学院(271875)
(126407)
经济(124550)
管理(108157)
理学(94466)
研究(94012)
理学院(93482)
管理学(92067)
管理学院(91562)
中国(73331)
(56713)
(55858)
科学(53534)
财经(45358)
(44809)
中心(43938)
(41706)
经济学(41271)
(41222)
研究所(40989)
业大(37774)
经济学院(37472)
(36755)
北京(35394)
(34584)
财经大学(34131)
(33807)
师范(33479)
农业(32202)
基金
项目(192343)
科学(154637)
基金(146225)
研究(139969)
(127849)
国家(126945)
科学基金(109816)
社会(94195)
社会科(89540)
社会科学(89522)
基金项目(76975)
自然(69838)
(69810)
自然科(68286)
自然科学(68271)
自然科学基金(67074)
教育(63099)
(60522)
资助(59654)
编号(53721)
(44878)
重点(43592)
成果(42210)
(41608)
国家社会(41429)
(40041)
教育部(39099)
创新(37701)
人文(37626)
科研(37559)
期刊
(126880)
经济(126880)
研究(80497)
中国(47735)
(41953)
科学(38770)
管理(38523)
学报(38503)
(36502)
大学(30787)
学学(29221)
农业(25382)
(23205)
金融(23205)
技术(22702)
财经(22498)
经济研究(22290)
教育(20852)
(19409)
业经(19329)
问题(17854)
(17151)
世界(14920)
国际(14764)
(14623)
统计(14295)
技术经济(13319)
资源(12976)
(12608)
理论(11781)
共检索到3926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成力为   张松子  
文章着眼于新发展格局下中国区域层面分工深化与市场一体化,深入到中间产品与最终产品层面对总产出进行增加值分解,构建了区域内、区域间、国际循环参与度的测算框架,并使用2002年、2005年、2007年、2010年、2012年、201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进行测度,得到以下结论:(1)从循环模式看,区域内循环是地理位置偏远或自然资源丰富以及产业部门健全的湖北、湖南、四川、青海、云南、甘肃等中西部省市的主要循环方式。各地区参与区域内循环的行业主要是建筑业、服务业、农林牧渔业等。区域间循环是能源和矿产资源密集型行业集中的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内蒙古、陕西、重庆等省市的主要循环模式,2012年后是全国大部分省份的主要循环模式。(2)从发展阶段看,2002~2007年,国际循环快速增长并形成国际循环带动国内循环的分工格局;2007~2015年,国际循环减弱,国内循环尤其是区域间循环增强,形成东部省份主导的国内分工格局;2015~2017年,区域间循环减弱,东中西部省市均出现区域内循环反向替代区域间循环的现象,反映了国内市场的竞争加剧及东部发达省份产业结构升级的困境。(3)从分产品来看,区域内循环参与度以最终品为主,区域间和国际循环参与度以中间品为主;中间品国内循环的主要驱动因素是区域内分工深化的乘数效应(占61%),但动态上呈下降趋势,区域间分工的溢出效应逐步提高,反映了区域间生产分工的深化;在地理距离对区域间分工阻碍作用减弱的条件下,2002~2017年30省市双边溢出效应的集中度下降,说明制度性区域贸易壁垒成为国内循环的关键阻力。因此,需要统筹区域分工格局,并强化市场制度建设、降低区域间贸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安琪   吴三忙   李善同   李莉  
文章拓展增加值分解框架,利用2002年、2007年、2012年、2017年嵌入中国省份的世界投入产出表,考察省内、省际与国际循环对我国省域发展的作用与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第一,在国内循环中,我国各省份通过省内循环获得的增加值较多,而通过省际循环获得的增加值不足,且2012年后呈下降趋势。第二,中西部省份主要依赖省内循环,通过参与省际循环与国际循环获得增加值的能力明显不足。第三,东南沿海省份融入国际循环的程度明显较高,但2007年后呈下降趋势。第四,农业与食品烟草业依赖省内循环,资源密集型行业依赖省际循环,而制成品行业更多依赖国际循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晓华  骆哲翀  
基于省际-产业层面出口增加值的分解方法,文章测度了中国各省份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差异及变迁趋势。从总体上看,中国各省份制造业主要是通过国内垂直专业化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其次是省内垂直专业化和国际垂直专业化;从分省来看,中部各省份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以及西部各省份的资源密集型制造业通过国际垂直专业化参与国际分工的速度明显加快,而京津冀及东南沿海各省份的技术密集型制造业参与全球价值链的路径则从传统的以国际垂直专业化为主向以国内垂直专业化为主转移。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小平  余远  
提升出口国内增加值率(DVAR)是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国内国际双循环视角,考察二元出口架构下中国制造业出口DVAR的变动特点与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国内循环引致的制造业出口DVAR变动远在对外循环之上;受制于"低端投入→低端制造"的分工路径,国内循环导致了出口DVAR攀升与低端转型并存的发展特点;随着竞合关系的变化,发达国家对于中国制造业出口DVAR的抑制作用逐渐凸显,已经成为对外循环中不可忽视的阻力来源。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可  任兆璋  
金融机构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测算是一项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与传统测算方法不同,本文借鉴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OECD)提出的使用者成本法,把证券业视为生产性服务活动,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从服务的角度初步提出了我国证券业总产出和增加值的测算框架。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改进的方向。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行怀勇  李俊  
文章从全球价值链分工视角,研究中国对美国林草产品出口贸易,并进行了国内增加值分解,以此分析出口的实际得益和国内增加值产业来源。研究结果表明,林草产品出口国内增加值率出现了金融危机前下降、此后上升的趋势。从增加值产业分解的角度看,林业和伐木业制品国内增加值主要来源于第一产业,其他林草产品行业国内增加值主要来源于第二产业,同时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有显著上升。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刘希兰  周民良  
」论文基于构建的中国省级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探讨了国内大循环下农业区域分工与农业增加值之间的关系,并在“需求—供给”视角下考察了引致农业增加值实现的不同渠道以及地区和部门特征。研究结论有:(1)研究期间各省份农业上游度与农业生产端增加值、下游度与农业消费端增加值皆存在明显的正向关联。为满足其他地区的最终产品需求所进行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决定农业上游度的重要因素,农业中间品投入复杂度在一定程度上左右着农业下游度。(2)各省农业增加值收益的实现主要依赖于纯粹地区内循环,部分省份纯粹地区内循环占比超过90%,地区外复杂循环模式占比高于地区外简单循环,外循环在四种循环模式中占比较小,大部分省份外循环占比低于20%。(3)在地区外循环模式下,需求引致生产地区由河南、江苏、河北等地区,向邻近地区或农业大省转变。需求部门主要集中在农林牧渔产品和服务、食品和烟草等部门,且有向建筑业等非农部门转变的趋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黄先海  郭晶  
本文使用中国海关数据库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匹配数据,测度中国出口国内增加值(DVAR),从贸易模式和企业动态等方面拓展DVAR的分解方法,揭示中国DVAR提升的来源。结果表明:不同贸易方式企业的DVAR存在明显差异;退出企业DVAR均值高于进入和持续企业,不同代际进入企业在持续期间DVAR不断提升;从加工贸易向一般贸易的贸易模式转型是中国DVAR提升的来源之一;持续存在企业的集约边际变动是中国DVAR提升的主要来源,企业进入退出的扩展边际对中国DVAR提升的贡献很小;产业内DVAR提升是不同技术含量产业DVAR变动的主要来源。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向晨  徐清军  
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以关境、总值为基础的传统国际贸易核算方式受到挑战,世贸组织等主要国际经济组织提出了贸易增加值核算方法。目前国际上已形成OECD和世贸组织的全球投入产出数据库等五大数据库。中国学者将加工贸易从国内生产中分离出来,提出一套测算中国出口增加值的方法论,建立了适合研究中国的非竞争型投入产出模型。通过贸易增加值核算数据库,可以利用历史数据探寻转型升级的规律,为新一轮开放找准着力点,同时利用该方法和有关数据深入研究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的路径。制订一套全面的、能够充分反映全球价值链和国际产业分工格局变化的国际贸易核算体系当然最好,但制约因素也很多。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廉晓梅   吴金华  
文章在梳理国内价值链内涵界定和基本模型构建的基础上,从增加值分解与地位测度视角系统比较了国内价值链贸易核算框架演进过程,并探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明晰了国内价值链属权和属地概念的内涵边界,并基于属地概念运用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表建立了一个基础理论模型框架;其次,通过对封闭经济条件下内需驱动的增加值分解范式和开放经济条件下涵盖国内和国外成分的总流出分解、省域部门层面出口增加值分解、“双循环”战略背景下国内价值链嵌入全球价值链模型框架的分析,揭示了不同模型的适用范围、关联性与拓展方向,研究发现,国内价值链贸易核算模型的构建为测度国内价值链分工位置与地位奠定了基础,两者有效衔接,深化了对国内垂直专业化分工的认识,拓展了分工贸易研究领域;最后,从经济理论、价值链条和模型数据角度给出未来可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陈明敏  彭兴莲  
随着全球价值链不断深化,中间品贸易逐渐兴起,传统的关境统计方法无法准确衡量各国收益。为此,本文结合世界投入产出数据库(WIOD),基于增加值贸易核算模型,重新测算中国农产品增加值出口额,并与传统关境出口额进行比较。随后从行业间效应和行业内效应角度进行分解,从而厘清农产品出口规模和结构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1)1995—2011年,中国传统关境出口额和增加值出口额虽然均呈现先降后升态势,但两者存在较大差异,其中传统关境出口额最低点出现在2001年,增加值出口额最低点出现在1999年。(2)中国农产品出口增加值率变动并不平稳,呈现先升后降态势,其中2008年出口增加值率达到历史高点。(3)中国农产品出口增加值率不断升高,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中国农产品行业间效应为负,出口份额缩减,农产品对整体出口增加值率贡献降低。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不仅要着力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优化出口结构,还要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协定谈判。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俊  马风涛  
利用1995~2011年的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服务增加值比例进行了测算,大部分制造业产品的服务增加值比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制造业的服务化水平不断提升。国内服务增加值比例在1995~2011年间呈现波动特征,而国外服务增加值比例的增幅较为明显。电气和光学设备产品的国内外服务增加值水平显著提高,其中批发贸易和经纪贸易、金融业、设备租赁及其他业务贡献的增加值较高,但还有提升空间。面板模型回归结果表明,制造业部门产品的国内外服务含量均能显著提升部门的全要素生产率和产出水平。制造业部门应继续提高产品的国内外服务增加值比例,积极利用国内外服务产品的中间投入,提升制造业部门的服务化水平。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马风涛  李俊  
本文首先通过区分不同类型的生产活动,利用2000-2014年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国内增加值进行分解,发现为满足国内最终需求的国内增加值最高,其次是传统出口贸易中的国内增加值,而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相关的国内增加值最低。从各部分增加值的生产长度来看,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相关的国内增加值的生产长度最长,其次是为满足国内需求的国内增加值的生产长度,而传统出口产品中的国内增加值的生产长度最短。中国制造业部门应积极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不断提高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相关的国内增加值水平,延长制造业产品的国内价值链部分,切实提升制造业部门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的地位。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赵彦云,黄国华,范文正  
中国1980─1992年行业部门总产出、要素投入、增加值价格指数的核算赵彦云,黄国华,范文正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要求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各个方面进行系统一致的价格指数核算,以便为通货膨胀过程分析服务,也为其他经济分析处理统计数据和编制可比的时间序列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维义,李凯,张东光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oblem of the financial total output and real value ad ded accounting method in theory,and connect it with the current accounting syste m.Then provide some views on improving the financial total output accounting met hod, especially provide concrete train of thought about improving the real total output and real value added accounting method in finance through comprehensive deposit rate index and loan rate index.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