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226)
2023(14795)
2022(12867)
2021(12264)
2020(10148)
2019(23797)
2018(23536)
2017(45074)
2016(24426)
2015(27677)
2014(27536)
2013(27331)
2012(25202)
2011(22909)
2010(22744)
2009(21159)
2008(20771)
2007(18018)
2006(16033)
2005(14583)
作者
(69721)
(58054)
(57642)
(54905)
(37054)
(27752)
(26249)
(22730)
(22075)
(20851)
(19764)
(19677)
(18543)
(18402)
(17946)
(17745)
(17257)
(17037)
(16688)
(16424)
(14544)
(14184)
(13722)
(13092)
(12924)
(12830)
(12818)
(12722)
(11624)
(11361)
学科
(100213)
经济(100075)
管理(74259)
(68051)
(56593)
企业(56593)
方法(44822)
数学(38908)
数学方法(38524)
中国(28735)
(28687)
(26259)
(22443)
贸易(22433)
业经(22372)
(22195)
(21942)
(20544)
地方(19227)
农业(17245)
(17102)
财务(17031)
财务管理(16994)
企业财务(16133)
(16032)
银行(15995)
环境(15925)
(15886)
理论(15427)
(15283)
机构
大学(354531)
学院(348359)
(146367)
经济(143454)
管理(139033)
研究(120525)
理学(119907)
理学院(118557)
管理学(116805)
管理学院(116154)
中国(91526)
(76412)
科学(71558)
(68690)
(59766)
财经(54689)
研究所(54230)
中心(54095)
(52025)
(49801)
(49510)
业大(48977)
北京(48853)
(45587)
经济学(45220)
师范(45215)
(43496)
经济学院(40785)
财经大学(40769)
农业(40578)
基金
项目(237133)
科学(187443)
研究(175757)
基金(174812)
(151854)
国家(150677)
科学基金(129410)
社会(112648)
社会科(106815)
社会科学(106790)
基金项目(92493)
(88181)
自然(82579)
自然科(80638)
自然科学(80618)
教育(79695)
自然科学基金(79195)
(75357)
资助(71999)
编号(71045)
成果(59079)
(54088)
重点(52711)
(49814)
(48661)
课题(48063)
国家社会(47311)
教育部(46892)
(46239)
创新(45560)
期刊
(158357)
经济(158357)
研究(107495)
中国(67353)
学报(53788)
(52758)
管理(50942)
科学(49692)
(47505)
大学(40924)
学学(38009)
教育(36836)
农业(32967)
(30441)
金融(30441)
技术(28424)
财经(27264)
经济研究(25701)
业经(23393)
(23268)
图书(21424)
问题(21031)
(18831)
理论(17994)
(17401)
技术经济(16451)
世界(16292)
实践(16200)
(16200)
科技(16103)
共检索到51958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军才  林伟斌  
本文首次运用指向非循环图(DAG)方法排列出我国八个主要出口地区的出口同期因果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VAR建模以及预测误差方差分解,进一步考察了各地区出口的信息传导过程。实证结果表明:北京、上海是我国出口的领导者;同处我国经济中心—“—长三角”的上海、江苏和浙江的联系非常紧密;山东在我国的出口市场有着重要的连接作用;广东出口的辐射功能非常有限,这与它贸易大省的地位不相称。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岳晓  王会举  李向毅  江为民  
以往关于"一带一路"的文献大多研究中国总体与沿线国家的贸易,而忽略了中国内部空间差异。本文基于2010—2017年省级层面数据,分析了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状况。研究结果表明:在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农产品出口中,东部的出口规模和贸易联系显著高于中、西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大部分省份对沿线国家的出口份额有所增加;东盟自贸区成员是各省份的主要出口目的国;各省份最具比较优势的农产品不尽相同;各省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普遍较低。加强同沿线国家的农产品贸易合作是改善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重要举措。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姜辉  
稀土出口管制的目的在于保护战略性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中国实施的稀土出口管制政策从数量、价格和信息3个传导机制对国际稀土市场产生影响。随着稀土管制强度的不断加大,中国稀土出口的地区结构及世界稀土出口的国别结构均发生了显著变化。管制政策给世界稀土贸易带来了显著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结构效应。澳大利亚、墨西哥和印度对中国稀土的替代效应尤为显著。香港和新加坡的稀土转口贸易比以前更为活跃。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齐俊妍  
东部地区的金融发展规模对高技术产品比较优势的影响显著为正,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而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显著为负,同时金融发展水平的相对落后也制约了研发投资对高技术产品出口的正向影响。未来应进一步减少各地区金融发展的差异,在促进各地区金融市场协调发展的同时,也使各地区金融发展对贸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充分发挥。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辅信  胡国强  张许颖  张立存  王世炎  
1.地区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的编制 我们在进行了多方面的分析与研究之后,深深感到,在面向21世纪时,要进一步找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优化方向,必须跳出对国民经济的原有分类方法,把信息产业从原有各产业中分离出来,编制信息产业投入产出表以探索各地区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从而提出优化产业结构的途径和建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渊洋  刘勰  
制度环境是制度理论的核心构念,但较少研究对制度环境的构成维度以及各维度的测量方法进行深入探讨,导致制度环境测量方法的信度和效度较低,制约了制度理论在中国的进一步应用和发展。为提高制度环境测量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本文回顾了国内外相关研究在测量中国各地区制度环境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基于最新的研究文献将制度环境分为政治、经济、金融、法律和文化等维度。其次,进一步梳理、比较国内外相关研究对上述五个维度的测量方法,指出不同测量方法的优点和不足。最后,针对现有测量方法的问题和不足提出进一步改进中国各地区制度环境测量方法的具体建议。本文有助于提高中国各地区制度环境测量的科学性和全面性,进一步促进制度理论实证研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翔  彭代彦  
现行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传统GDP衡量经济总量的做法忽视了经济活动的资源、环境代价。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将资源与环境因素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对我国各省份2002~2009年期间的环境综合指数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各省份环境综合指数基本稳定,表现较好的主要集中在东部,较差的集中在西部;三大区域的环境综合指数无论是区域内省份间的差异还是纵向变化趋势,东部都最为稳健,中部和西部较差;环境综合指数由高到低依次为东、中、西部,西部与中部地区的差距正逐渐缩小,而中部与东部间的差距有扩大的趋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徐广  范红忠  
在对FDI的吸引力上,一国或地区的潜在市场规模与出口开放度可能具有替代性。为有效克服内生性问题,本文构造了海外市场可达性这一地理因素,并作为出口开放度的工具变量。实证研究的结果发现,随着各地区潜在市场规模的扩大,出口开放度对吸引FDI的重要性逐渐下降,而随着各地区出口开放度的提高,潜在市场规模对吸引FDI的重要性也逐渐下降。并且当出口开放度超过某一临界水平时,出口开放度越高越有利于吸引FDI的结论是不成立的。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袁小霞  刘曙光  崔迅  
“环黄海经济圈”是一个开放型经济圈 ,依据现代国际分工理论 ,采用国际产业分工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标来对其进行实证分析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实证分析 ,为构筑在环黄海地区形成“紧密型”、“宽领域”的产业分工体系 ,促进环黄海经济圈的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秋菊  
粗放型的出口增长方式使我国出口稳定增长难以为继,而技术进步是解决该问题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ECM),采用我国各地区1985-2010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我国整体及各地区出口稳定增长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在短期都会促进我国整体的出口增长,但技术进步对我国出口增长的短期影响没有长期影响明显。此外,在不同地区,技术进步对出口增长的影响不同。在东部地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会促进该地区的出口增长;在中部和西部地区,技术进步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没有明显地促进出口增长。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建清  魏伟  
作为一个区域发展差异明显的发展中大国,我国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水平、结构均存在明显不同。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不同地区对外贸易所受到的冲击也不尽相同。首先分析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东部、中部和西部出口贸易的整体波动情况,发现不同地区的贸易波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然后从贸易主体、贸易方式、出口市场等方面进一步分析各地区的出口表现,并对差异产生的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阎大颖  
在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呈现逐步扩大趋势。本文通过二元经济相关理论阐述了市场化进程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积极作用,并通过实证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中国各地区内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与本地区市场化程度确实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对解决二元经济格局可以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最后,根据市场化程度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机制分析,提出了在市场化过程中如何尽快解决"三农"问题的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丽君  孙根年  汪海涛  柴斐娜  
文章利用近20年来的统计数据,以中国以及31个省市、自治区为研究对象,从纵向时序数据和横向截面数据对出游人数、人口总数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进行统计分析。建立了我国以及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产客量模型,揭示各等级出游人数、人口总数和人均GDP之间的关系。依据统计值与模型值的偏差,计算了各地的旅游偏好指数,并将其划分为3种类型。最后,提出一个包括出游等级和出游偏好双因素的旅游市场综合分类方案,将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划分为9种类型,为科学分析和定量预测各地区客源市场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超  
利用熵值法、聚类分析与区域分布图对我国31个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以全面反映其发展水平与差异,剖析各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的优势与不足。结果表明,我国各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东中西部发展层次较明显;从状态层与分行业来看,多数地区现代信息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基于熵值法的现代信息服务业评价体系同样适用于区域和国家等层面的现代信息服务业评价。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梅  王成静  
运用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DEA)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投入、价值型产出等投入产出指标,根据2012年我国31个省份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的相关数据,建立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得出各省份该产业的效率得分,通过得分情况分析31个省份在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方面的绩效优劣,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