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84)
2023(8648)
2022(6711)
2021(6061)
2020(4740)
2019(10903)
2018(10604)
2017(19993)
2016(10494)
2015(11957)
2014(11868)
2013(12133)
2012(11667)
2011(11104)
2010(10802)
2009(10011)
2008(9433)
2007(8299)
2006(7759)
2005(7261)
作者
(30921)
(25963)
(25936)
(24967)
(16646)
(12227)
(11675)
(10137)
(9917)
(9271)
(9094)
(8534)
(8476)
(8380)
(8324)
(7991)
(7699)
(7472)
(7392)
(6887)
(6752)
(6210)
(6174)
(6018)
(5950)
(5924)
(5464)
(5170)
(5168)
(5135)
学科
(76333)
经济(76287)
管理(27924)
方法(24112)
数学(22339)
数学方法(22245)
(21735)
中国(19378)
地方(18979)
(15034)
企业(15034)
环境(14612)
(13837)
地方经济(13541)
(13055)
业经(12507)
(12283)
贸易(12276)
(11926)
(9868)
(9680)
农业(9567)
(9378)
(9364)
金融(9363)
经济学(9096)
(8697)
银行(8692)
(8529)
产业(8413)
机构
大学(165631)
学院(162939)
(91028)
经济(89856)
研究(68031)
管理(58195)
中国(52345)
理学(49544)
理学院(48922)
管理学(48279)
管理学院(47961)
(36597)
科学(36240)
(35477)
(33915)
经济学(31703)
研究所(30781)
财经(29743)
中心(28708)
经济学院(28401)
(27156)
(24351)
北京(23471)
(22512)
(22069)
财经大学(22052)
科学院(21637)
(20899)
师范(20764)
研究中心(19474)
基金
项目(105919)
科学(85083)
基金(81135)
研究(78362)
(71157)
国家(70717)
科学基金(59746)
社会(55731)
社会科(53108)
社会科学(53098)
基金项目(41427)
(36181)
自然(34774)
自然科(33917)
自然科学(33909)
资助(33663)
教育(33651)
自然科学基金(33310)
(31977)
编号(27516)
(25846)
国家社会(25754)
(25476)
中国(24801)
重点(24538)
成果(22514)
教育部(22285)
发展(22024)
(21736)
(21277)
期刊
(104091)
经济(104091)
研究(57836)
中国(31052)
(25502)
科学(22990)
管理(22853)
学报(21644)
(20748)
经济研究(19093)
大学(17120)
(16525)
金融(16525)
学学(16281)
财经(16189)
农业(14420)
(14284)
问题(13849)
(13175)
技术(12911)
世界(12698)
业经(12375)
国际(12129)
技术经济(10415)
统计(10316)
教育(10169)
(8605)
经济问题(8588)
资源(8503)
(8420)
共检索到2573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诗一  
本文基于SBM-DDF-AAM低碳经济分析理论机制,构建了低碳转型进程的动态评估指数,并对改革以来中国各省级地区的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进行评估和预测。结果表明,中国低碳经济转型经历了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两个低潮发展时期,也经历了90年代颇有成效阶段,近年来又开始迎来大转型的历史契机。该评估指数不仅考虑了各种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和经济增长的质量,而且也考虑了GDP增速,能够更加准确评估中国的经济转型进程,切合了"十二五"时期的科学发展主题。根据评估结果,各地区低碳转型进程有很大不同且很多省市区尚处于不稳定的初期转型阶段,各地方政府应因地制宜制定合理的经济和环境政策来持续促进低碳经济大转型进...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汪锋  张宗益  康继军  
本文通过考察用市场化指数表示的制度变量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对索罗模型做了适合中国国情的修正,提出了一个包含制度变量的扩展索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很好地描述了各省市的经济增长情况,如果控制了人口增长率、资本积累率以及制度因素的差异,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会出现如索罗模型所预测的条件收敛现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蔡立雄  何炼成  
农村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点,农村经济市场化是中国经济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市场化进程的不平衡性不仅体现在城乡之间,也体现在农村内部。从市场化的基本含义和基本要求出发,科学地设计农村经济市场化的各项指标并对之进行测算,进而了解各地农村经济的市场化相对进程和各经济指标之间相互关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孔庆洋  余妙志  
本文回顾了已有中国资本存量的研究方法,首次估算了1978-2005年我国各省工业的资本存量。固定资产不变价格的估计问题。通过构造综合价格指数解决了资本存量估算的难题:固定资产不变价格的估计问题。估算结果还发现:东部沿海地区的工业净投资年平均增长率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地区之间工业净投资之间的差距逐年拉大,且近几年有明显加速的趋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曹华  张茜  
由于我国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忽视了资源与环境的约束,导致我国资源的利用效率较低,也使得相应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低层次性、非生态性等特点。当循环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战略之后,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促使产业结构做出相应的优化及调整。主要从循环经济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我国各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通过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指标体系构建,对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优化效果进行相应的分析比较,并提出未来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对策。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蒋成林,闵丹  
知识经济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世界。知识经济的出现,为竞争的世界重新划出了一道起跑线,将给所有的国家个新的取胜的机会。能否抓住这次机会,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大问题,是关系到在21世纪中叶能否实现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关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灿明  孙群力  
本文采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应用MIMIC模型度量了1998—2007年我国30个省市区的隐性经济规模。在MIMIC模型中,以税收负担、居民收入、失业率、政府管制和自我就业率作为隐性经济的原因变量,以实际GDP增长率、劳动力参与率作为隐性经济的指标变量,研究发现,税收负担、失业率与隐性经济显著正相关,而居民收入、政府管制、自我就业率则与隐性经济显著负相关,它们是影响隐性经济的主要因素。本文还发现,隐性经济对官方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隐性经济与劳动力参与率显著负相关,即随着隐性经济的发展,使部分劳动者从官方经济部门进入到隐性经济部门。度量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市区平均隐性经济规模在1998—2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魏婕  任保平  
本文从经济增长质量分析框架出发,通过构建内涵6个维度的经济增长质量指数(QEGI)对2010年中国各省区的经济增长质量水平进行测度和排序。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数量(GDP)和经济增长质量(QEGI)排名对比情况可以看出,各地区增长数量与质量不一致现象十分明显,并将参与对比的30个省区分为五种类型:经济增长质量良好的四大直辖市、经济规模较大且增长质量相对较好的发达省区、增长质与量一致度较高的省区、增长质量与数量背离较大的省区、经济数量及质量排名都相对落后的欠发达省区,为未来各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海湘  黄毓芝  诸克军  李四福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经济贡献率的软计算方法,并提出了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实际人力资本-经济增长的计算思路。该算法由4个步骤组成:首先,按照科学技术水平对目标系统进行模糊软分类,得到最佳分类数,从而确定了最佳的规则数;其次,根据规则数确定模糊神经网络的结构,建立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到实际人力资本的模糊映射,即"一次滤波",得到潜在人力资本(教育)对实际人力资本的贡献率αk;第三,建立实际人力资本到经济增长的模糊映射,即"二次滤波",得到实际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αk′;第四,计算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ECREk=αk×αk′,其中k为按科技水平划分的类别数。最后,用该算法来计算我国2003-2006年教育对经济的贡献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梅丽  
文章在对经济福利与贫困的测度及关系研究现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首先将收入水平和生活福利与保障作为二级指标,选取14个三级指标构建经济福利指标体系,利用灰色关联分析对我国31个省市的经济福利进行综合评价。对于贫困则从生活水平、健康以及教育三个方面选择8个指标,应用熵值TOPSIS法进行测度。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的贫困状况及其对应的经济福利的排名进行相关性分析。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
关键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