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5)
- 2023(6186)
- 2022(5209)
- 2021(4985)
- 2020(4128)
- 2019(9665)
- 2018(9258)
- 2017(17247)
- 2016(9292)
- 2015(10596)
- 2014(10115)
- 2013(10331)
- 2012(9630)
- 2011(8969)
- 2010(8757)
- 2009(8000)
- 2008(7832)
- 2007(6626)
- 2006(5815)
- 2005(5258)
- 学科
- 济(45977)
- 经济(45935)
- 方法(21285)
- 业(20239)
- 数学(20025)
- 数学方法(19915)
- 管理(19906)
- 中国(16202)
- 企(13054)
- 企业(13054)
- 农(12772)
- 贸(10929)
- 贸易(10924)
- 易(10704)
- 地方(8879)
- 农业(8777)
- 学(7890)
- 财(7648)
- 业经(7556)
- 制(7246)
- 环境(7058)
- 融(6758)
- 金融(6757)
- 关系(6604)
- 银(6473)
- 银行(6452)
- 行(6340)
- 发(6333)
- 出(6188)
- 人口(6050)
- 机构
- 大学(139980)
- 学院(135604)
- 济(69051)
- 经济(68208)
- 研究(55746)
- 管理(49728)
- 理学(43452)
- 理学院(42862)
- 中国(42458)
- 管理学(42305)
- 管理学院(42043)
- 科学(31699)
- 京(30436)
- 所(28481)
- 财(27155)
- 研究所(26325)
- 农(24366)
- 经济学(23791)
- 中心(23774)
- 财经(22700)
- 经济学院(21620)
- 经(21092)
- 业大(19845)
- 北京(19730)
- 院(19385)
- 农业(19313)
- 范(18057)
- 科学院(17933)
- 师范(17889)
- 财经大学(17263)
- 基金
- 项目(95550)
- 科学(76730)
- 基金(74015)
- 研究(68065)
- 家(66334)
- 国家(65883)
- 科学基金(55336)
- 社会(47655)
- 社会科(45383)
- 社会科学(45373)
- 基金项目(38717)
- 自然(34120)
- 自然科(33389)
- 自然科学(33380)
- 自然科学基金(32848)
- 省(32027)
- 资助(30676)
- 教育(30506)
- 划(29183)
- 编号(24288)
- 部(23373)
- 国家社会(22185)
- 中国(22060)
- 重点(21926)
- 发(21221)
- 教育部(20211)
- 成果(19897)
- 创(19394)
- 人文(18646)
- 创新(18354)
共检索到2009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乐东 潘越凌
文章通过对我国人口流动的推-拉系数和人口净迁入率之间关系的动态对比研究发现:随着各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发生着消长变化,原来推-拉系数是负值的地区现在有些变为正值了,原来推-拉系数是正值的地区现在依然是正值,但是系数的绝对值减小了;各地区推-拉系数值与人口净流入率之间一致性的关系并没有改变;虽然东部地区仍然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最高、拉力最大的地区,仍然是流动人口迁入率最高的地区,但是东部地区整体的拉力在减小,与此同时中西部地区的拉力在增大(推力在缩小);推-拉理论在分析我国人口、劳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许永洪 吴林颖
本文分析了人口特征、金融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三者的相互影响机制,基于2002-2015年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年度数据,建立了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将人口密度作为异质变量构建计量模型,研究房地产市场的非线性影响因素,及各地区人口特征对房价波动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人均GDP对房价的影响随人口密度增加呈现非线性提升效应;人口密度小的地区,M2存量对房地产价格有正向影响;当人口密度较小时,地区中老年人口占比越大,房价下降的可能越大,反映了房地产"年轻人推动房价上涨"的现象,但是极少人口密度比较大城市例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东勋
粮食安全和粮价问题关系到国计民生。随着近年来国际粮价的不断攀升及其对中国造成的通货膨胀压力的出现,粮食安全和农业基础性地位问题重新受到重视。同时,城市化浪潮和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外流,对粮食生产产生着持续的冲击,在农业劳动力减少和耕地不断被城市化所蚕食的情况下,粮食产量能否得以维持甚或有所增长?影响全国各地区粮食生产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都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问题。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苏素 宋云河
本文基于1997—2008年中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城乡居民收入数据的研究表明,各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沿东、中、西部递增。养老、医疗等转移支付收入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分析表明,转移支付收入并未起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其对城乡收入的贡献沿东、中、西部递减。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分析结果表明,除西藏外,其他地区的城乡收入差距在不断扩大。借鉴市场化指数的方法,构建了城乡收入差距的地区公平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呈区域性特点。基于面板数据的研究表明,经济发展、财政偏向是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影响
关键词:
城乡收入差距 转移支付 面板数据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建国,欧晓万
本文选取86个基本指标作为中国各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基本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得到能充分反映基本指标信息的10个综合指标。这可为科学评价各地区可持续发展进程以及制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宏观政策和各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定量依据。
关键词:
可持续发展 特征值 因子分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惠惠
文章利用2004~201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比较了中国各省份的农户投资效率。在此基础上,利用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对效率得分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各地区农户投资效率较低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而土地经营规模及劳动力文化状况则是造成效率差异的重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户投资效率 DEA Tobit模型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金营 黄乾
通过将所有制变革因素引入我国生产函数模型 ,并利用 1990年和 2 0 0 1年两个时期我国 2 8个省市区的平板数据对模型进行估计检验 ,发现在我国近 10多年的经济发展中 ,制度变迁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一个显著的因素。同时 ,发现我国的制度变迁主要是物质资本增进型 ,而制度创新主要是围绕物质资本展开 ,而由于人力资本增进型制度创新的缺位 ,制约了人力资本效应的最大发挥。目前和将来制度创新的重点需要围绕人力资本增进型展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方国斌 马慧敏 宋国君
文章采用分类和回归方法对中国各地区的能源强度与人口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我们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各省的人口密度和能源消耗情况进行聚类分析,以便正确反映各个地区人口状况和能源消费情况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讨论人口密度对各省能源消耗的影响,以便合理规划地区人口分布状况,引导人口和资源分布,从质量上改进中国城市化进程。研究结果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中国应该适度控制城镇规模,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
能源强度 人口密度 聚类分析 线性回归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陶涛 夏亮
本文利用stata软件对2005年1%全国人口调查数据中的"居民月收入"变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我国几乎所有省(区)的基尼系数都接近或超过了0.4的收入分配贫富差距的国际"警戒线",贫富分化程度已经十分严重。为分析其影响因素,挑选相关指标构建回归方程进行分析。因变量为各省的基尼系数,自变量分为人口发展类、经济发展类、社会发展类三大类13个变量。结果表明,市场化、私有化的程度越高的地区,基尼系数越高,贫富分化越严重。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有利于通过中间变量来缓解这种贫富分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潘贤掌 黄耀军
一、问题的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宏观税负(税收收入与GDP之比)曾有一段时间逐年上升,但从1985年以后,却不断下降,由1985年的228%下降至1996年的1007%。同时,不同地区税收收入水平的差异和税收负担的不平等性也增加了。为了进行深入的...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杜小敏 陈建宝
在对近十年来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的时空演变格局进行初步考察的基础上,文章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分别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1)我国各地区间人口迁移相对平稳,而人口流动在2000年以后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且空间流向极不均衡;(2)人口的迁移和流动对中国整体经济来说是一个帕累托改进;(3)户籍制度对于发达地区起到了人才沙漏的作用;(4)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出来,人口流出虽然基本出现一个正面影响,但对本地经济发展的贡献并不如我们预想的那么明显。
关键词:
人口迁移 人口流动 变系数面板模型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侯文平
近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持续走高,但是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却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采用我国30个省市2003~2009年的面板数据,探讨影响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差异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从全国层面总的数据看,制度因素和金融发展对我国各地区对外直接投资有显著的正的影响;从地区内部层面来看,制度对东部地区省市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不显著,而中西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显著地受制度的影响;金融发展对东部地区的对外直接投资影响显著,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施生旭 童佩珊
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产业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采用TOPSIS分析方法和障碍模型,以2010—2015年中国27个地区样本数据,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显示:(1)中国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优化较好,西北部与西南部省份水平较弱,且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与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具有一致性;(2)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在科技创新、生态发展和环境治理方面阻碍其产业结构优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3)从障碍因素诊断结果来看,污水集中处理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与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中国多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主要障碍因素。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杨红亮 史丹 肖洁
本文认为对地区能效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有很多,既可能是经济社会因素,比如说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人均GDP等,也可能是自然环境因素,比如说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温、日照时间等。经济社会因素内生于人类社会本身,其对能效造成的影响最终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改变人们的能源消费方式等手段来加以改变。与此不同,自然环境因素外生于人类社会,其对能效造成的影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从根本上讲,经济社会因素对能效造成的影响部分才是可以真正实现的节能潜力。基于这样的理念,本文提出了"理论节能潜力"和"实际节能潜力"的概念,并且首创了把环境变量纳入全要素能效考察的方法和经济学模型。根据2005年我国各地区的数据,本文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王玉 许俊斌 南洋
文章基于效率视角,采用超效率DEA模型,使用中国2007年省级制造业面板数据分析各地区制造业的竞争力。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的制造业竞争力差别很大,总体上东部地区要高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地区间壁垒和产业间壁垒使得中国各地区制造业内部存在明显的效率差别。对竞争力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显示,产业盈利能力、产业增长能力和产业基础能力与地区竞争力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其中产业增长能力对地区竞争力的影响最大;产业发展能力与地区竞争力存在负相关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