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99)
2023(5026)
2022(4176)
2021(4242)
2020(3441)
2019(8248)
2018(7875)
2017(14902)
2016(7987)
2015(9300)
2014(8993)
2013(9246)
2012(8926)
2011(8329)
2010(8198)
2009(7708)
2008(7851)
2007(6786)
2006(5907)
2005(5551)
作者
(22757)
(19177)
(19023)
(18285)
(12507)
(9158)
(8700)
(7536)
(7311)
(6756)
(6649)
(6423)
(6416)
(6224)
(6096)
(5959)
(5763)
(5602)
(5388)
(5273)
(4943)
(4637)
(4515)
(4347)
(4336)
(4163)
(4125)
(3932)
(3920)
(3883)
学科
(42010)
经济(41973)
管理(20816)
(19838)
方法(18270)
数学(16931)
数学方法(16834)
中国(14380)
(13981)
企业(13981)
(10489)
(10223)
贸易(10217)
(10036)
(9068)
地方(7688)
(7353)
(7322)
金融(7321)
农业(7264)
(6769)
银行(6760)
(6641)
(6602)
业经(6600)
关系(6281)
(6074)
环境(5680)
(5408)
(5086)
机构
大学(124828)
学院(120102)
(63640)
经济(62920)
研究(49592)
管理(43847)
中国(39546)
理学(37627)
理学院(37145)
管理学(36752)
管理学院(36515)
(27570)
(27127)
科学(26750)
(25187)
研究所(23116)
经济学(22391)
财经(22131)
中心(21098)
(20459)
经济学院(20271)
北京(18419)
(18036)
(17361)
财经大学(16749)
科学院(15764)
(15614)
师范(15491)
(14967)
业大(14604)
基金
项目(79652)
科学(63816)
基金(61982)
研究(58311)
(54989)
国家(54649)
科学基金(45636)
社会(40930)
社会科(38852)
社会科学(38848)
基金项目(31869)
自然(27258)
自然科(26628)
自然科学(26622)
资助(26484)
自然科学基金(26216)
教育(25883)
(25142)
(23505)
编号(20558)
(20315)
中国(20135)
国家社会(19122)
重点(18358)
(17914)
教育部(17708)
成果(17671)
人文(16175)
(16118)
大学(15631)
期刊
(65944)
经济(65944)
研究(41282)
中国(23844)
(19348)
科学(18148)
学报(17971)
(16470)
管理(16175)
大学(14042)
学学(13184)
(12906)
金融(12906)
经济研究(12328)
财经(12113)
农业(11621)
(10602)
(10413)
世界(10017)
国际(9819)
问题(9519)
教育(9134)
技术(7784)
(7554)
业经(7216)
资源(6539)
技术经济(6153)
统计(6007)
经济问题(5642)
现代(4917)
共检索到1845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夏忠  黄钟仪  
本文比较了1997-2007年全国各地区人力资本积累的状况,指出全国各地区人力资本积累总体成效显著,位次格局在10年间几无变化,但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呈现出明显的"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马太效应特征。面对这种情况,不仅仅是落后者应奋起直追的问题,国家的政策设置更为重要,否则地区差距还会在转变增长模式的新一轮经济发展中继续扩大。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徐大丰  
人力资本与外资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人力资本的水平对于外资的吸引作用受到了人们的充分重视,但是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作用则为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其实,外资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影响人力资本的积累。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是显著的。外资对于人力资本的积累作用不容忽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阳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来,我国在区域之间的人才竞争,尤其是在高级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不规范现象。西部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在人才的竞争和人力资本的积累过程中长期处于劣势地位。这一现象在经济体制转轨和社会转型时期,有其存在的客观必然性。但是,这一现象的长期存在,对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立和谐社会是极为不利的,也不利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本文对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特点、影响,以及西部地区在人力资本积累方面应采取的思路和对策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了一些对这一现象的基本观点和缓解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时慧娜  
本文利用1990-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我国城市化产生正向人力资本积累效应,然而,当城市化水平低于49.6%时,城市化的人力资本积累效应边际递减,反之,边际递增。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收入水平、外资的交互作用无助于人力资本积累,原因在于,我国产业结构落后,城市化滞后;相比收入水平,人力资本投资门槛较高;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外资驱动下的城市化模式等。因此,转变城市化推进方式、加大教育投入、降低人力资本投资成本并提高其预期收益是促进人力资本积累的主要途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嘉明  刘渝琳  
随着高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经济的增长更直接地取决于对人力资本的运作和投资 ,由于我国人力资本市场的发育尚不成熟 ,有市无价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 ,本文在借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人力资本定价模型 ,并分析了在此定价下对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及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霍鹏  屈小博  朱烈夫  阮荣平  
随着国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中国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而提升教育人力资本水平被公认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举措。因此,研究青少年,特别是教育环境受到较大冲击的、有过外出务工经历人员子女的教育人力资本积累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据此使用CHIP2013农村部分数据,考察分析了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对其子女受教育年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在子女14岁及之前的外出务工经历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对于没有父母外出经历的子女而言,该人群子女的受教育年限要少近0.23年。与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胡永远  
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关系问题,是国内外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什么中国的地区经济增长在经济转型期20世纪80年代呈现收敛而90年代后发散?人力资本究竟是怎样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已有的经验研究没有考虑人力资本积累自身的收敛性,因而没有考虑到人力资本积累与地区经济增长的联立互动关系。本文采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3SLS)估计了中国地区经济增长与人力资本增长的联立模型,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积累存在自身收敛性,人力资本增长率与地区经济增长率存在同向变化特征;同时,人力资本水平对地区经济增长存在直接发散和间接收敛双重效应,欠发达地区较高的人力资本增长率是导致20世纪80年代地区经济增长收敛的一个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霍鹏  屈小博  朱烈夫  阮荣平  
随着国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中国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而提升教育人力资本水平被公认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举措。因此,研究青少年,特别是教育环境受到较大冲击的、有过外出务工经历人员子女的教育人力资本积累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据此使用CHIP2013农村部分数据,考察分析了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对其子女受教育年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在子女14岁及之前的外出务工经历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对于没有父母外出经历的子女而言,该人群子女的受教育年限要少近0.23年。与此同时,其获得高中及大学及以上学历的几率低4%。父母的外出务工经历对于子女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产生了显著的负向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霍鹏  屈小博  朱烈夫  阮荣平  
随着国民收入的稳步提升,已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中国面临着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威胁,而提升教育人力资本水平被公认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举措。因此,研究青少年,特别是教育环境受到较大冲击的、有过外出务工经历人员子女的教育人力资本积累问题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据此使用CHIP2013农村部分数据,考察分析了父母外出务工经历对其子女受教育年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父母在子女14岁及之前的外出务工经历对子女教育人力资本的积累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相对于没有父母外出经历的子女而言,该人群子女的受教育年限要少近0.23年。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维涛  王永进  李坤望  
本文采用2007年中国居民家庭收入调查(CHIP)、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等数据,在二元劳动力市场背景下,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了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提高对中国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出口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中国城镇和农村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而且也有助于劳动者子女教育投入的增长,能够促进中国人力资本的长期积累和提升。另外,其对农村劳动者正式教育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城镇劳动者,而对农村劳动者脱产职业培训的促进作用却显著小于城镇劳动者;在子女教育投入方面,对辅导班教育投入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基本教育投入。上述结论意味着,引导我国出口结构向具有生产率优势的行业转变对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和长期经...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汤向俊  
本文针对近年来中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呈现资本深化的特征,引入人力资本积累因素进行分析。分析表明:中国的资本-产出比在1978~1994年呈现逐年下降的态势,1994~1998年呈现上升趋势,1999~2003年出现缓慢下降趋势;1978年以来,中国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高,并且由于存在人力资本的外部性,导致人均物质资本上升,但这种人均物质资本和资本-产出比的上升由于人力资本边际报酬递增的作用,使整个经济具有可持续的增长;物质资本积累是中国过去20多年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缓慢,但在近几年有所改善。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张士斌  郭晓峰  
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教育)与经济增长存在多种关联机制。一方面,人力资本不仅可以通过提高生产要素效率(卢卡斯途径)的途径,而且可以通过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尼尔森—菲尔普斯途径)来促进经济增长,而在中国工业化中级阶段,人力资本对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更突出,且高级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尼尔森-菲尔普斯途径来推动经济增长。另一方面,不同阶段的经济增长由不同阶段的人力资本驱动,即初等教育驱动着中国工业化初级阶段的经济增长,中等教育则驱动着中国工业化中级阶段的经济增长。研究还表明,虽然物质资本和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经济阶段性转变中并未显著变化,但他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一直非常大。因而,延续人口红利和转变经济...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解洪涛  
将公共支出纳入人力资本的积累函数,建立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分析公共支出内部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数值模拟。采用1978-2008年中国各项公共支出数据,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支出中教育、医疗和基础设施支出的最优配置比例,依赖于各项支出对人力资本的贡献,以及人力资本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公共支出中的最优配置不是一成不变,从工业化初期到中等收入国家,为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应从初期的公共设施建设支出逐步向教育和医疗支出倾斜;中国1994年的分税制以及上世纪90年代的公共事业私有化改制导致了政府教育和医疗支出减少和经济建设性支出强化,这会损害长期的经济增长路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顾佳峰  
教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积累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通过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和模型,以2000年中国县级数据为对象,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发现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通过教育而积累的人力资本存量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会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异,男性平均接受教育的年限和女性接受教育的年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都是正向且显著,但前者贡献更大。此外,中国教育发展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效应,在地区教育发展模式上,存在四种聚集模式,分别是H-H类型、L-L类型、H-L类型和L-H类型,这种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性,加剧了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对地区经济长期可持续均衡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