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37)
2023(16116)
2022(13440)
2021(12680)
2020(10471)
2019(23960)
2018(23703)
2017(45192)
2016(24588)
2015(27367)
2014(27135)
2013(26700)
2012(24638)
2011(22349)
2010(22823)
2009(21760)
2008(21761)
2007(19641)
2006(17989)
2005(16499)
作者
(67243)
(56689)
(56268)
(53540)
(36125)
(26993)
(25350)
(21817)
(21517)
(20336)
(19401)
(18985)
(18335)
(18217)
(17843)
(17123)
(16612)
(16413)
(16277)
(16205)
(14342)
(13962)
(13605)
(12970)
(12724)
(12619)
(12566)
(12555)
(11371)
(11175)
学科
(105077)
经济(104925)
(98618)
管理(83045)
(79876)
企业(79876)
(49015)
方法(40282)
(34814)
业经(33496)
农业(32472)
数学(31887)
数学方法(31572)
中国(31353)
(28545)
(22287)
财务(22255)
财务管理(22217)
(21419)
贸易(21405)
(21235)
企业财务(21055)
(20897)
(20753)
地方(19468)
技术(18941)
(18302)
银行(18293)
(17694)
(17511)
机构
学院(350193)
大学(344494)
(158588)
经济(155717)
管理(138116)
研究(121331)
理学(117415)
理学院(116230)
管理学(114837)
管理学院(114151)
中国(99466)
(77437)
(72522)
科学(66681)
(63899)
(60294)
财经(59055)
中心(55737)
(55056)
(53682)
研究所(53552)
业大(48561)
农业(48506)
经济学(48411)
北京(46175)
经济学院(43497)
(43274)
财经大学(43236)
(43140)
师范(42827)
基金
项目(221964)
科学(177833)
研究(170038)
基金(163782)
(140688)
国家(139353)
科学基金(120855)
社会(112225)
社会科(106142)
社会科学(106116)
基金项目(85746)
(84535)
教育(76522)
自然(74153)
自然科(72414)
自然科学(72396)
自然科学基金(71188)
(70386)
编号(68756)
资助(66264)
成果(56579)
(51690)
重点(49592)
(49041)
(48222)
(47921)
课题(47348)
国家社会(47183)
(45097)
教育部(45012)
期刊
(189731)
经济(189731)
研究(112762)
中国(77193)
(64813)
(62319)
管理(55206)
科学(47678)
学报(45161)
农业(43507)
(41781)
金融(41781)
大学(36967)
教育(35492)
学学(34941)
业经(34225)
技术(30915)
财经(30367)
经济研究(29220)
(26305)
问题(24897)
(23536)
世界(20512)
(20417)
技术经济(18743)
国际(18104)
现代(17052)
农村(16396)
(16396)
经济问题(16265)
共检索到555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邵科  于占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台湾地区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农业扶持工业与第一次农地改革、农业调整转型与第二次农地改革、精致永续农业与第三次农地改革3个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业政策从早期的保供给、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等,逐步转向发展精致农业,开拓农业多功能性,提高农民福利。农地制度从坚守"农地农有农用"转向"农地农用"原则,变得管地不管人,从注重"公平"导向转为更加追求"效率"导向。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教训说明,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形势变化而调整革新农业发展战略和农地制度等。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邵科  于占海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中国台湾地区农业发展大体经历了农业扶持工业与第一次农地改革、农业调整转型与第二次农地改革、精致永续农业与第三次农地改革3个时期。中国台湾地区的农业政策从早期的保供给、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积累等,逐步转向发展精致农业,开拓农业多功能性,提高农民福利。农地制度从坚守"农地农有农用"转向"农地农用"原则,变得管地不管人,从注重"公平"导向转为更加追求"效率"导向。中国台湾地区的经验教训说明,可以根据社会经济形势变化而调整革新农业发展战略和农地制度等。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一夫  薛莉  
20世纪中期以来,台湾地区开展了三次农地制度改革。其中,农地重划和"小地主大佃农"政策在台湾地区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尤其是促进规模化经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当前大陆推动的农村土地流转虽然在制度基础和实施办法上有所差异,但政策目标具有相似性,其改革做法具有参考价值。大陆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既要坚持强调经营主体多元化,更要强调农地农用的原则;规范土地整理工作;发挥好政府的主导作用;搭建有效的中介服务平台;给予配套的金融服务支持;分阶段、分区域试验和推广先进做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春近  司嵬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台湾地区已全面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总结其发展经验对推动中国大陆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台湾地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历程及经验,研究发现,台湾地区通过两次农地改革及一系列制度创新,成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而且具有深化农地改革、构建高效的农业管理制度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精品农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中国大陆应加快农地流转,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走市场、品牌、生态农业之路,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等方面的启示,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叶春近  司嵬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台湾地区已全面进入现代农业发展阶段,总结其发展经验对推动中国大陆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回顾了台湾地区现代农业转型发展历程及经验,研究发现,台湾地区通过两次农地改革及一系列制度创新,成功实现了农业现代化转型,而且具有深化农地改革、构建高效的农业管理制度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精品农业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最后,提出了中国大陆应加快农地流转,扶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走市场、品牌、生态农业之路,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等方面的启示,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翟方明  汪莉  
筹资制度的合理性是医疗保险制度运行成效的关键。中国台湾地区1995年开始实行的"全民健康保险制度"在扩大保险覆盖范围、降低居民就医负担等方面效果显著,但也逐渐出现筹资增长缓慢、筹资公平性不足等问题,遂于2011年通过"全民健康保险法修正案"对筹资制度进行了重大变革。其在树立财务收支平衡观念、完善保费分担机制与增加多样化收入来源等方面的经验,可为大陆医疗保险筹资制度的改进提供借鉴。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黄秀娟  赖启福  赵宏伟  朱佳佳  
中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经历30余年历史,始终坚持保护生态环境、活用农业资源和传承农业文化等,走出一条规范、高效的发展道路。本文从休闲农业管理政策视角分析导致台湾地区休闲农业获得成功的原因。通过对休闲农业管理政策及其演变进程的梳理,分析管理政策的作用,尤其是休闲农业区制度与休闲农场制度对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提出对中国大陆休闲农业发展的借鉴与启示。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杨秀萍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为我国继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指明了方向,也给农村金融部门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构建以农户土地承包权为抵押的农地金融制度,是我国农村金融制度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本文从我国实际国情出发,充分吸收台湾地区农地金融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和发展中国大陆农地金融制度。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瞿理铜  
为积极稳妥地推进大陆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台湾地区农舍制度演变历程,以及台湾地区农舍制度改革产生的负面效应。其改革的经验教训,可对大陆宅基地制度改革提供借鉴参考作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韩德宗  葛西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渝琳  
集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特征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农业,是农村产业转型的一种新方向,也是农业多功能性的基本体现。一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是其农业发展的特色,也是其农业成功转型的标志。基于此,本文以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从其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特征、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探寻了其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对大陆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金渝琳  
集融合"生产、生态、生活"特征于一体的乡村休闲农业,是农村产业转型的一种新方向,也是农业多功能性的基本体现。一直以来,中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是其农业发展的特色,也是其农业成功转型的标志。基于此,本文以台湾地区休闲农业为研究对象,从其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特征、政策支持,在此基础上探寻了其发展策略,最后提出了对大陆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启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敬尧  王承禹  
1949年以来,我国农村土地经历了运动式的规模经营、家户制的个体经营和市场化的规模经营三次大的农业经营制度变迁,村庄治理结构也相应地发生了三次嬗变。农地规模经营背景下,内生型工商资本对村庄治理的影响具有多样性,而外来资本对村庄治理结构的冲击,使得村庄经历了治理主体的非对等性进出、治理资源的非均衡性流动和治理方式的非规范性建构。研究发现,村组织、地方政府和国家政策是影响现阶段村庄治理结构的重要变量。因此,本文拟从坚持村社自主性、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发展基层治理体制、优化惠农政策的实施细节、培育内生型新型经营主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孟秋  庄谷中  陶然  
台湾地区的农业发展虽然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农业政策,但目标都是提升农业结构,进而促进农业发展,最后提高农民收入。农地制度改革始终是台湾地区农业改革中因应环境演变的核心议题。大陆家庭承包责任制全面推动初期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民平均收入大幅增加,也加速了城市建设发展。但此项制度不利于机械化、专业化大规模经营,农地破碎化严重,难以实现有效的农地抵押与农地买卖,更不利于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建立土地经营权乃至所有权的流转机制,有效实现农地整理并确权,推动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与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同时全面构建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村家庭承包制完善与创新的用力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