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662)
2023(12842)
2022(10561)
2021(9734)
2020(7873)
2019(18146)
2018(17291)
2017(33758)
2016(17732)
2015(19896)
2014(19667)
2013(19767)
2012(18693)
2011(17023)
2010(17391)
2009(16377)
2008(15706)
2007(14059)
2006(12865)
2005(12334)
作者
(50404)
(41678)
(41497)
(39520)
(26835)
(20003)
(18831)
(16229)
(15945)
(14845)
(14363)
(14034)
(13537)
(13381)
(13226)
(13103)
(12307)
(12247)
(12104)
(11533)
(10609)
(10079)
(10030)
(9495)
(9418)
(9408)
(9296)
(8882)
(8406)
(8181)
学科
(86587)
经济(86513)
(54125)
管理(51066)
(44119)
企业(44119)
中国(33410)
方法(31874)
(28708)
金融(28708)
数学(28657)
数学方法(28459)
(26855)
银行(26838)
(26051)
(25121)
地方(23202)
(22284)
(21129)
业经(19052)
(17746)
贸易(17723)
(17383)
财务(17341)
财务管理(17307)
(17240)
企业财务(16746)
农业(14925)
(14503)
(13026)
机构
学院(255525)
大学(254466)
(121910)
经济(119736)
研究(95200)
管理(94203)
中国(83375)
理学(78938)
理学院(78065)
管理学(77153)
管理学院(76664)
(58830)
(54902)
科学(51218)
(47914)
财经(45738)
中心(43974)
研究所(42578)
(41705)
经济学(39982)
(37988)
(37648)
北京(36331)
经济学院(35949)
财经大学(34146)
(33856)
(31712)
师范(31395)
(31165)
业大(30549)
基金
项目(157567)
科学(125492)
研究(118077)
基金(116858)
(100444)
国家(99629)
科学基金(85775)
社会(78924)
社会科(75305)
社会科学(75290)
基金项目(59970)
(58592)
教育(52637)
自然(51970)
自然科(50776)
自然科学(50765)
自然科学基金(49926)
资助(49633)
(49579)
编号(45768)
(39695)
成果(37951)
(36528)
重点(35897)
国家社会(33835)
发展(32943)
(32872)
课题(32521)
(32436)
教育部(32028)
期刊
(140276)
经济(140276)
研究(88358)
中国(56517)
(46468)
(45993)
金融(45993)
管理(38591)
(35934)
科学(33884)
学报(33728)
大学(26826)
学学(25380)
经济研究(24548)
财经(24492)
农业(23854)
教育(23023)
业经(21533)
(21119)
技术(20776)
问题(18310)
(17285)
国际(16600)
世界(15619)
(13431)
技术经济(13068)
理论(12323)
商业(11945)
现代(11660)
统计(11433)
共检索到4191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谷秀娟  沈其云  
目前,中国直接融资发展缓慢,直接融资工具仅国债一支独秀、股票和企业债券萎缩。要实现中国融资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突破口就在于发展属于直接融资范畴的可转换公司债:它不仅能最大限度满足所有市场参与者的需要,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缓解股票市场的扩客压力、满足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的融资需求,而且也能起到完善公司治理、提高企业经营水平的作用,同时,也能更好满足政府部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防止风险集中于国有银行的政策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金鹏辉  
本文通过跨国数据研究公司债券市场发展对融资成本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公司债券市场越发达,国债基准利率越低,企业融资成本越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债券市场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波飞  
大力发展国债市场促进融资结构合理化胡波飞一、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一)发行市场。90年代以后我国国债市场得到很大发展,首先,得益于观念的更新。国债不仅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而且是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效工具,更重要的是,国债投资已逐渐成为被公...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邵德标  
近几年 ,我国资本市场总体发展较快 ,但公司债券市场发展较为缓慢 ,公司融资仍过多依赖银行 ,使风险集中于银行 ,本文从我国公司债务性融资市场现状入手 ,分析了影响公司债务性融资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提出了加快公司债务性融资的若干建议
[期刊]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作者] 翟淑萍  顾群  
基于全流通背景和上市公司集中的股权结构特征,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分析了中国上市公司可转债融资决策机制,结果表明在股权流通的背景下,通过可转债方式融资并成功转股,需要上市公司具有较高的盈利前景,否则融资后会降低控制性股东的融资收益,这一条件使得可转债融资方式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但可转债灵活的条款设计和转股前较低的资金使用成本受到了一些暂时难以进行增发融资的上市公司青睐——可以通过缩短初始转股期、降低初始转股价、放松向下修正转股价条款、严格赎回条款与回售条件等手段,提高可转债转股的可能性,从而间接地实现股权融资的目的。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杨小舟  黄庆  
可转换公司债(简称可转债)是指发行人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给予持有人在一定期间内依约定条件和转换比例将债券转换成本公司股份的一种公司债券形式。目前,我国发行的可转债有两种:不可分离交易可转债和可分离交易可转债(简称分离式可转债)。1992年,深宝安(000009)发行了我国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汪兴涛  蔡晓燕  
可转换公司债券首创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从1992年深宝安可转换公司债券的探索到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颁布,直至1998年8月南宁化工与吴江丝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在我国走过了一段坎坷的历...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李学伟,李志毅  
本文结合我国现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与国内外可转换公司债券发行的经验,分析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特点与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利弊,对我国公司特别是非上市国企利用可转换债券融资在发行设计与融资决策时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研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燕山  
一、企业的融资方式 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主要包括企业的自有资金和利润留存,外部融资主要指发行股票债券和银行贷款。外部融资又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是指从资本市场投资者手中直接获取资金,它包括企业发行股票和发行债券,间接融资是指企业从银行借入资金,它包括长短期贷款,国际银团贷款和BOT等。企业融资又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增霆  毛振华  
2004年2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与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社会各界开始统一思想,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来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当前,发展公司债券市场已经成为调整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必由之路。本文就此做如下分析。一、我国资本市场融资结构存在的问题 1.我国资本市场融资结构的特点。我国企业境内整体融资结构的基本特点是间接融资比重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苏宏  
发行公司债优于股票增发融资结构是指股权资本与债券资本之间的比例关系,通常用负债比率(或资产负债率)指标表示。目前,我国国有公司的融资结构表现为两种极端:弹性过度的高负债水平融资结构和弹性不足的高权益融资结构。而国有上市公司一般更偏好股权融资,这主要是因为我国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低于债务融资成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子尧  
近年来,发行可转换债券成为中国上市公司重要的再融资渠道之一。通过对中国2001~2006年公告拟发行可转债及拟增发的上市公司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资产负债率、市净率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负相关,成长性、经营现金流易变程度与可转债融资选择显著正相关,公司的规模、成立年限、实物资产比例及盈利性对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无显著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学术版)  [作者] 刘娥平  
公司使用可转换债券筹集外部资金既是作为普通债券的替代,增加转换特性来降低利息率从而保持现金流量,也是转换条款建立“延迟股权”,通过转换,以高于现行股票的价格出售。本文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可转换债券是为了减少由于股东和管理者以及股东和债权人之间冲突所引起的代理成本;为了降低由发行普通债券带来的高额预期财务危机成本和普通股发行中经常出现的严重负面公告效应;以及在投资者和管理者对公司面临的风险认识不同时,使其价值不易受公司风险变化的影响。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碧秀  
一、发行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动因(一)基于代理成本下可转换债券融资的选择1.债权性代理成本与可转换债券融资。企业通过负债方式融资后,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和优先性方面存在差异,债权人只能获得固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金永军  万志宏  
由不同主管部门主导的我国绿色债券市场因其自上而下的发展战略而成为境内外绿色金融市场的焦点和亮点。本文以交易所的绿色公司债为立足点,系统介绍绿色公司债的规则体系和发行实践,深入研究绿色公司债的制度短板和现实困惑,分析绿色公司债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并提出绿色公司债的发展战略和路线图。本文认为,我国绿色公司债市场将是制度短板不断突破、发行人理性选择和绿色公司债主管部门之间的持久博弈和渐进均衡的过程,经历试点、全面推进和规范整合三个阶段后,最终走向"深绿"市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