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329)
2023(15052)
2022(12889)
2021(12046)
2020(10059)
2019(23038)
2018(22712)
2017(43453)
2016(23614)
2015(26421)
2014(26086)
2013(26198)
2012(24033)
2011(21829)
2010(21307)
2009(19332)
2008(18562)
2007(15793)
2006(13661)
2005(11812)
作者
(69877)
(58252)
(57691)
(54916)
(36795)
(27799)
(26060)
(23061)
(22172)
(20442)
(19785)
(19607)
(18301)
(18277)
(17878)
(17803)
(17558)
(17417)
(16635)
(16361)
(14712)
(14077)
(14024)
(13143)
(13093)
(12766)
(12737)
(12668)
(11608)
(11498)
学科
(95591)
经济(95487)
管理(66933)
(61862)
(49747)
企业(49747)
方法(45832)
数学(40562)
数学方法(40222)
中国(26668)
(25163)
(22447)
(22039)
(20668)
贸易(20660)
(20094)
业经(19873)
环境(18412)
农业(16954)
地方(16935)
(15839)
(15400)
技术(14263)
(13936)
(13916)
银行(13866)
(13489)
财务(13429)
理论(13421)
财务管理(13411)
机构
大学(340485)
学院(336196)
(139342)
经济(136780)
管理(132942)
研究(118585)
理学(116775)
理学院(115437)
管理学(113483)
管理学院(112921)
中国(86932)
科学(75345)
(72677)
(61029)
(60282)
(58832)
研究所(55934)
业大(55344)
中心(51886)
财经(48856)
农业(48497)
北京(46007)
(44797)
(44773)
(42923)
(42715)
经济学(42456)
师范(42425)
经济学院(38448)
财经大学(36639)
基金
项目(240423)
科学(188173)
基金(176715)
研究(168867)
(157364)
国家(156139)
科学基金(132339)
社会(108173)
社会科(102574)
社会科学(102548)
基金项目(94261)
(91122)
自然(87949)
自然科(85913)
自然科学(85885)
自然科学基金(84362)
(78398)
教育(76017)
资助(72643)
编号(65929)
重点(54018)
(53338)
成果(51708)
(50941)
(49873)
科研(46735)
创新(46648)
国家社会(45241)
教育部(45182)
课题(45116)
期刊
(143516)
经济(143516)
研究(96251)
学报(61264)
中国(58066)
科学(54478)
(54110)
管理(46225)
大学(45213)
学学(42989)
(41180)
农业(37831)
教育(30485)
技术(25209)
经济研究(25104)
(25018)
金融(25018)
财经(23202)
业经(22918)
(20355)
(19858)
问题(18634)
科技(17535)
(16360)
业大(16147)
(15979)
技术经济(15791)
图书(15629)
资源(15397)
理论(15352)
共检索到472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庆全  李爽  夏青  
利用ARDL模型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消费对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长期弹性是0.51,而短期内影响关系不显著;而且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存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到能源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庆全  李爽  夏青  
利用ARDL模型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消费对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长期弹性是0.51,而短期内影响关系不显著;而且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存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到能源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亮  赵涛  
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1980—2009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冲击效应和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受其他变量的冲击均表现为正效应;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冲击对碳排放的影响微弱,而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强而持续,且前期波动剧烈但后期平稳;受碳排放的影响,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累积冲击效应为负,而且正负冲击效应交替出现。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玉龙  钟章奇  吴乐英  赵金彩  
利用19802012年的样本数据,使用自回归滞后模型研究了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消费、非再生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各影响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并重点对比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消费对EKC模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考虑可再生能源消费影响的情况下我国并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加入可再生能源消费之后则发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支持倒U型的EKC曲线,且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此外,可再生能源消费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玉龙  钟章奇  吴乐英  赵金彩  
利用1980~2012年的样本数据,使用自回归滞后模型研究了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消费、非再生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各影响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并重点对比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消费对EKC模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考虑可再生能源消费影响的情况下我国并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加入可再生能源消费之后则发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支持倒U型的EKC曲线,且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此外,可再生能源消费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作用,其中长期系数比较明显,短期系数并不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德  张媛  
文章运用Hansen(1999)面板门槛模型,在考虑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情况下,考察了1994—2016年33个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的显著双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可再生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为正;当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或者较高水平时,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且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二氧化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弹性不断增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敏   刘世哲   薛栋  
基于中国2007-202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发展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在中西部地区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更明显;风能发展对碳排放的抑制效果最大,太阳能次之,水能的抑制效果最小;机制检验表明,可再生能源能够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挥碳减排效应;非线性效应表明,随着能源结构水平的恶化,可再生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呈先抑制后促进的趋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的碳减排效应会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下降呈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秋芳  邢相飞  
文章收集了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数据,从中央、地方两个层面以及政策工具、政策力度、政策目标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PVAR模型分析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机构层面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主要以五年规划为指导,逐步出台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政策文件,内容不断1完善;政策类型逐渐多元,覆盖了战略、规划、标准等多类型政策。各地区层次政策文本数量庞大,政策工具利用略有差别,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偏重于命令型和激励型政策,东北地区信息型利用较多;政策力度略有差异,东北地区政策力度较大,其他地区多集中于中间力度等级;政策目标都较为清晰,有力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检验得出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各地区政策冲击不同,全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政策效用显著,政策存在滞后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艳  朱雅丽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涉及能源安全、环境效应、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能源。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测算了1998-2007年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碳排放,评估了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环境效应。得出结论:在我国农村居民能源生活消费的过程中,碳排放的主体是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其次是商品性能源的使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必须依靠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优化物质循环过程,变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为清洁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改善农村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华  
本文综述了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振宇  马旭  
面向中国“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目标,根据2010-2019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借鉴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分析,从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消纳比率、发电占比三个指标进行横向与纵向对比研究。依据能源系统理论,量化分析可再生能源电力对碳排放量的作用路径及影响。结果表明:上述三个指标对碳减排的单位效应影响值由大到小排序为消纳比率、发电占比、装机容量,其中,促进能源消纳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中之重。通过研究得出,实现“双碳”目标需优化可再生能源电力投资结构与规模,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就地消纳,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电网,提升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研究结果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路径提供了参考。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瑛  李晓兵  扈海波  孔平涛  张东宏  李俊峰  王忠颖  时璟丽  
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使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建设发展方向。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殊自然属性,建立了包括:资源监测指标、设备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的一套稳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依照此体系开发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GeomediaProfessional平台,基于Client/Server模式,是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资源GIS,它实现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种能源资源的空间、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动态监测。同时,利用GIS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资源开发评估模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华  张德会  
本文阐述了国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状况,总结了美、英、德、日等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特色,对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进行了列表比较、分析,提出了国外可再生能源政策的未来发展趋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冯升波  黄建  周伏秋  何彦旻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立,为面临补贴困境的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契机。梳理全球及我国碳市场现状和发展趋势,对碳市场影响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机制进行初步研究,并以北京、广东和湖北碳试点为例量化分析碳价对电价成本的影响,可以发现,碳市场存在建设缓慢、不同市场间冲突等问题,建议加快构建较为合理完善的碳交易政策体系、研究开展碳价影响传导机制设计、充分发挥市场协同效应。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威  马永开  白春光  蒲思睿  
【目的/意义】针对可再生能源配额制("配额制")和碳税对可再生能源投资量影响的问题,构建了由发电商和售电商组成的电力供应链模型,考虑了可再生能源间歇性的特征,识别了配额制和碳税政策对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的影响。【设计/方法】基于博弈理论框架,识别了可再生能源比例和投资成本系数对均衡解的影响,比较不同政策的均衡解,最后提出建议。【结论/发现】当可再生能源比例较小时,配额制政策将投资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和生产更多的电力需求量,而当可再生能源比例较高时,碳税政策将投资更多的可再生能源和生产更多的电力需求量;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的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量和电力需求量均减少;随着可再生能源投资成本系数的增加,可再生能源投资量和电力需求量均减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