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91)
- 2023(7726)
- 2022(6429)
- 2021(5838)
- 2020(4853)
- 2019(11146)
- 2018(10865)
- 2017(20614)
- 2016(10706)
- 2015(12462)
- 2014(12206)
- 2013(12629)
- 2012(11997)
- 2011(11325)
- 2010(10957)
- 2009(9866)
- 2008(9550)
- 2007(8250)
- 2006(7389)
- 2005(6795)
- 学科
- 济(53784)
- 经济(53730)
- 管理(30362)
- 方法(25619)
- 业(25034)
- 数学(22885)
- 数学方法(22777)
- 贸(21967)
- 贸易(21956)
- 易(21370)
- 企(18891)
- 企业(18891)
- 中国(16532)
- 环境(12614)
- 农(11900)
- 学(11317)
- 关系(10338)
- 财(10207)
- 出(9368)
- 业经(8826)
- 制(8565)
- 地方(7859)
- 融(7853)
- 金融(7853)
- 银(7779)
- 划(7777)
- 银行(7751)
- 口(7688)
- 和(7687)
- 出口(7682)
- 机构
- 大学(167944)
- 学院(164035)
- 济(83347)
- 经济(82291)
- 研究(66433)
- 管理(58632)
- 中国(50854)
- 理学(50781)
- 理学院(50202)
- 管理学(49466)
- 管理学院(49215)
- 科学(38267)
- 京(36319)
- 所(34252)
- 财(33499)
- 研究所(31466)
- 农(28987)
- 经济学(27953)
- 财经(27529)
- 中心(27343)
- 经(25413)
- 经济学院(25278)
- 院(24218)
- 业大(23860)
- 北京(23700)
- 农业(23245)
- 江(21669)
- 科学院(20944)
- 财经大学(20720)
- 范(19497)
- 基金
- 项目(110631)
- 科学(87574)
- 基金(84864)
- 研究(76623)
- 家(76548)
- 国家(76054)
- 科学基金(63248)
- 社会(52468)
- 社会科(49998)
- 社会科学(49989)
- 基金项目(43490)
- 自然(40735)
- 自然科(39824)
- 自然科学(39808)
- 自然科学基金(39152)
- 省(38128)
- 资助(36009)
- 划(34323)
- 教育(33868)
- 编号(26767)
- 部(26721)
- 重点(25608)
- 中国(24889)
- 发(24555)
- 国家社会(23625)
- 教育部(22851)
- 创(22624)
- 科研(21902)
- 创新(21471)
- 人文(21012)
共检索到2500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玉龙 钟章奇 吴乐英 赵金彩
利用19802012年的样本数据,使用自回归滞后模型研究了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消费、非再生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各影响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并重点对比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消费对EKC模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考虑可再生能源消费影响的情况下我国并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加入可再生能源消费之后则发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支持倒U型的EKC曲线,且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此外,可再生能源消费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陈玉龙 钟章奇 吴乐英 赵金彩
利用1980~2012年的样本数据,使用自回归滞后模型研究了我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可再生能源消费、非再生能源消费、对外贸易各影响因素间的长期均衡和短期动态关系,并重点对比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消费对EKC模型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各变量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不考虑可再生能源消费影响的情况下我国并不存在二氧化碳排放的EKC曲线,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正相关关系。而加入可再生能源消费之后则发现经济增长和碳排放支持倒U型的EKC曲线,且对外贸易和碳排放之间为负相关关系。此外,可再生能源消费在长期和短期中对碳排放有负向影响作用,其中长期系数比较明显,短期系数并不显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庆全 李爽 夏青
利用ARDL模型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消费对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长期弹性是0.51,而短期内影响关系不显著;而且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存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到能源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邱庆全 李爽 夏青
利用ARDL模型对中国可再生能源消费和能源碳排放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作为被解释变量时可再生能源消费、能源碳排放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长期来看,可再生能源消费对能源碳排放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关系,且长期弹性是0.51,而短期内影响关系不显著;而且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存在可再生能源消费到能源碳排放的单向因果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亮 赵涛
通过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分析和方差分解,对1980—2009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冲击效应和贡献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可再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经济增长受其他变量的冲击均表现为正效应;可再生能源消费的冲击对碳排放的影响微弱,而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强而持续,且前期波动剧烈但后期平稳;受碳排放的影响,可再生能源消费的累积冲击效应为负,而且正负冲击效应交替出现。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能源消费 碳排放 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艳 朱雅丽
农村居民能源消费涉及能源安全、环境效应、新农村建设等多个方面,从发展趋势来看,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秸秆、薪柴等传统生物质能仍是我国农村居民的主要生活能源。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现状的基础上,测算了1998-2007年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碳排放,评估了农村居民可再生能源生活消费的环境效应。得出结论:在我国农村居民能源生活消费的过程中,碳排放的主体是秸秆和薪柴等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其次是商品性能源的使用。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农村居民能源消费必须依靠农村丰富的可再生资源,优化物质循环过程,变生物质能的传统利用为清洁利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改善农村环境,减缓和适应气候...
关键词:
农村 可再生能源 生活消费 碳排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俞萍萍
有效利用可再生能源是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绿色循环经济的重要手段。目前,可再生能源技术成本仍高于传统能源技术,因而需要获得额外的经济激励以增加其投资。《京都议定书》所建立的国际碳贸易体系是支持发展中国家实现碳减排的重要机制,但该贸易体系发展前景不明确,这将深刻影响我国可再生能源投资。本文分析和揭示了国际碳贸易体系的不确定性对可再生能源投资决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分别存在于可再生能源项目前期规划阶段和项目建设阶段的增长期权和延迟期权;通过构建两阶段期权模型研究国际碳价格波动下企业延迟投资的灵活性,并量化确定可再生能源项目投资期权价值,采用Monte-Carlo仿真分析法进一步验证模型,推导得出国际...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晓敏 刘世哲 薛栋
基于中国2007-2020年30个省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发展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在中西部地区与环境规制强度高地区更明显;风能发展对碳排放的抑制效果最大,太阳能次之,水能的抑制效果最小;机制检验表明,可再生能源能够通过优化能源结构与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发挥碳减排效应;非线性效应表明,随着能源结构水平的恶化,可再生能源对碳排放的影响呈先抑制后促进的趋势。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的碳减排效应会随着能源利用效率的下降呈边际递减趋势;进一步研究发现,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范秋芳 邢相飞
文章收集了2000—2020年我国30个省份(不包括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可再生能源政策数据,从中央、地方两个层面以及政策工具、政策力度、政策目标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构建PVAR模型分析全国以及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中央机构层面的可再生能源政策主要以五年规划为指导,逐步出台了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政策文件,内容不断1完善;政策类型逐渐多元,覆盖了战略、规划、标准等多类型政策。各地区层次政策文本数量庞大,政策工具利用略有差别,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偏重于命令型和激励型政策,东北地区信息型利用较多;政策力度略有差异,东北地区政策力度较大,其他地区多集中于中间力度等级;政策目标都较为清晰,有力促进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检验得出可再生能源政策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各地区政策冲击不同,全部地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政策效用显著,政策存在滞后效应。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春华
本文综述了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中国 可再生能源 研究进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王瑛 李晓兵 扈海波 孔平涛 张东宏 李俊峰 王忠颖 时璟丽
可再生能源资源具有的可再生性和清洁性,使其逐渐成为世界性的能源建设发展方向。根据可再生能源的特殊自然属性,建立了包括:资源监测指标、设备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的一套稳定、可操作的指标体系,并依照此体系开发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地理信息系统。系统采用GeomediaProfessional平台,基于Client/Server模式,是第一个全国范围的可再生能源资源GIS,它实现了对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中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四种能源资源的空间、属性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动态监测。同时,利用GIS特有的空间分析功能,结合资源开发评估模型,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 GIS 中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胡剑波 高鹏 张伟
本文借鉴Tapio脱钩理论,构建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与隐含碳排放的脱钩模型,并基于20022012年中国对外贸易与进出口隐含碳排放数据,测度中国对外贸易增长与隐含碳排放之间的脱钩关系,并根据实证结果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肖德 张媛
文章运用Hansen(1999)面板门槛模型,在考虑金融发展水平差异的情况下,考察了1994—2016年33个发达国家可再生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可再生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存在基于金融发展的显著双门槛效应;当金融发展水平较低时,可再生能源消费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为正;当金融发展水平处于中等或者较高水平时,可再生能源的消费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且随着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二氧化碳排放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弹性不断增大。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少君
本文在理论分析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基础上,通过面板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FMOLS与DOLS估计法、VECM等方法,实证分析了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长期内,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的发展均显著地促进了能源消费的需求;短期内,能源消费与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但能源消费与进口贸易间不存在短期格兰杰因果关系;同时,东、中、西部三大地区能源消费与进、出口贸易间的关系也存在差异。因此,对各地区简单实行减少能源消费类措施将对出口贸易或进口贸易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而更应注重能源利用效率,通过改进技术、提高能源传输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能源浪费、优化出口结构、积...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迎春
能源消费问题已成为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能源作为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基础要素之一,其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能源消费与对外贸易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文章对这一话题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一个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
能源消费 对外贸易 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